分享
川西北与黔东南多声部民歌传承比较_柳霞.pdf
下载文档

ID:2349193

大小:1.42MB

页数:10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西北 东南 声部 民歌 传承 比较 柳霞
川西北与黔东南多声部民歌传承比较?川西北与黔东南多声部民歌传承比较柳霞伍渝内容提要:通过历时与共时的纵横比较,探讨三十多年来文化生态环境变迁对川西北与黔东南多声部民歌传承的影响,提出地方文化资源有效保护 和可持续传承的建议。关键词:羌族及尔玛多声部民歌;侗族大歌;传承模式;可持续传承前言世居川西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羌族及尔玛人,和世居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侗族,同属我国南方农业民族、同属汉藏语系、同属无文字民族,同时又都传承各自具有悠久历史的多声部民歌。二者在民族音乐学和地方文化资源理论等领域具有可比性,在与传承相关的诸多层面上具有典型性。多声部民歌与单声部民歌对称,是民 间多声音乐思维的艺术结晶,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艺术智 慧和创造力,是民族民 间音 乐宝库中的奇葩,也是弥足珍贵的地方文化资源。一、流传形势比较民歌的流传形势,指它的流布地域、环境与人口,演唱时空、形式与规模等。()川西北相关事象(以下简称“前者”)至世纪年代中期,川西北羌族及尔玛人世居的一些乡村,一直传唱着祖辈创造的本 文系“四川?社会科学 敢点 研究基地地方文化 资源保护汗发研 究屮心”资助项川北黔东南多卢部歌传 承比较(课题编号:),?尔扎又淬 尔灰、丨、阿尔 麦、阿尔 曼 等,通评尔玛。尔巧羌族的称和別称?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十九辑)多声部民歌。其流布地域,在岷江上游支流小黑水河与 毛儿盖河、热务沟与松坪沟流域的三个县:黑水县的知木林、次巴、青拉、扎窝等乡(俗称“小黑水”),松潘县南部的小姓、镇坪等乡,以及茂县与之相邻的太平、松坪沟等乡的全部或部分村寨。松潘南羌族和小黑水尔玛人世居的这两个地区连在一起,属 羌语北部方言区,总人口两万多,全部自称“尔玛”,操弟语,唱羌语歌词的多声部民歌。川西北地处青藏高原东麓的髙山峡谷地带,平均海拔多米;冬 季寒冷漫长,夏季温热短暂,年均气温左右;年降雨量毫米,无霜期仅天,常有干旱、暴雨、冰雹、泥石流等灾害。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迫使人们群体耕作,广种薄收,生产水平较低。从羌族及尔玛多声部民歌的演唱时空和歌词内容来看,农耕唱和唱农耕的歌占有极大比重。从二牛抬杠的犁地歌、高举树蔸击壤的打土巴歌到一系列的除草歌割粮歌背粮歌以及冬翻地歌春种歌夏至歌等等,足见其民歌与群体粗放农耕具有极亲密的共生关系 和极高的依附程度。此外,它与亲友间日常化的家庭休闲杂酒聚会,以及萨朗?、婚丧、节日等民俗也有伴生关系。传承区内的一切活动都有多声群歌相伴,十八岁左右的青年在成为劳动能手的同时即成为多声歌手,故歌手数量与成年人口数量基本相当。除了男性专有、女性禁 唱 的二重唱酒歌限于室内坐唱之外,其余的多在山地、林间、晒坝演唱,地点不拘、规模不大,少至二人,多至二三十人。人们从小到大养成的多声思维及 唱法习惯,是其唯一的音乐 审美选择,多声部重唱、合唱的形式具有唯一性,属于相对封闭的小型原生音乐文化单元,不存在外来寄生或衍生的单声部民歌。在传承区之外,东、南邻平武、北川、茂县的弟族,西、北邻松潘、黑水的藏、回、汉族所传唱的单声部民歌,却像汪洋大海般将其包围,边界分明,使之呈“多声音乐孤岛”?态势特立独行。然而年我们再次实地调査时,却发现自世纪 年代起,多声部歌手人数逐渐减少,传承区面积不断萎缩。三十多年前的中老年歌手们近半数现已离世,余下的多已成空巢老人或移居外地,而当地为数不多的青壮年基本上已无人后继,少年儿童连羌语都不会了,何谈羌歌?这里多声部民歌流传形势岌岌可危?。(二)黔东南相关事象(以下简称“后者”)侗族集中聚居于黔东南州的黎平、从江、榕江等县,属侗语南部方言区,传唱着古已有之的 多声部民歌即侗族大歌。其流传形势与前者相比有如下不同的特征:流传范围大,覆盖人口多。除了侗族世居的上述三个县之外,还有广西的三江县也小黑水尔玛人:年以前属松潘县管辖,同年划人黑水县后被登记为藏族。萨朗:又译色娄,羌族民间舞蹈的弟语称谓。伍渝:论羌族(尔玛)多声部民歌的音 乐生态,载四川省 音乐家协会编四川省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文集(蓝皮书),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年版,第 页。柳霞、伍渝:川西北多声部民歌再调査报告,四川 民族学院学报 年第期,第 页。川西北与黔东南多声部民歌传承比较?有侗族大歌传唱,总人口共十 多万?,为前者的五倍多。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水平较高。黔东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地带,平均海拔 米左右;雨量充沛,日照充分,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无霜期长达天,是前者的近两倍;粤江水系上游支流都柳江的诸多二级支流纵横,水源丰富,适合水稻种植。多声部与单声部民歌并存共荣。传承多声部的侗族大歌的地方,同 时也传承单声部的侗族小歌,如琵琶歌、牛腿琴歌等。侗族的音乐审美选择具有多元性,多声部并非唯一的民歌形式。传承区内、外杂居或聚居的苗、瑶、壮等族也都有多声部唱法传承,各族多声部流布的边界不甚分明,属于相对开放的大型原生音乐文化单元。通常在农闲季节配合各种村际社交礼仪、民俗节庆等群体活动,在高大精美的鼓楼里演唱,队列整齐,歌队众多,盛装华美,常有一两百人合唱,蔚为壮观。三十多年来流传形势的变化,一是演唱场合增多,已大量进人城市社区、广场和舞台;二是演唱规模扩大,出现了数百人、上千人的大合唱。(三)异同民歌的原生演唱时空,折射出它与特定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共生关系及依附程度,二者皆然。近三十年来,川西北多声部民歌强烈依附的群体粗耕和杂酒聚会等,逐渐被退耕还林和啤酒麻将所取代,民歌生长发育的根基既失,其流传形势必然由盛而衰。侗族大歌所依附的群体社交和民俗礼仪等,在现代当地农村社区中依然盛行,与之共生的侗族大歌的流传形势持续向荣。此外,文化单元体量大、群歌演唱规模惊人等因素,也与其大好的流传形势正相关。二、传承模式比较民歌的传承模式,指它得以世代相袭的途径、方式与机制,包括与歌唱相关的分工和组织等。(一)前者三十多年前,人们从出生到整个儿童时代,每天都能听到并感受多声部歌声的熏陶;少年时代就要上山协助耕作,整天听着长辈们劳动时的群体歌唱,长期受到多声音乐的启蒙;每晚在火塘边喝咂酒时,听父母亲友们唱 多声部的 同时也尝试着参与,久而久之,到十八九岁时渐渐就会唱了。再过数年,当他们结婚生 子,述过程又自然照旧重复,歌手们都说,这种歌从古至今“不知道传了多少代了”。在群耕、群聚、群歌的环境中,经过熏陶、启蒙,到模仿与实践,其传承模式的核心就是“听”,歌手泽旺仁青说:“年轻人实 际就是听会的,没宥什么你教我学。”?培 安:侗族 大 歌忆?州族出版社,什:版?第页。柳伍渝:川北多)!(部 歌冉调 杏报四川民族卞 院卞报;年 第期()第 页。?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十九辑)三十多年后,当地再也难以见到“群体耕作群歌”和“咂酒聚会群歌”的场景,退耕还林加上整村移民、外出打工仅余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村寨里,原有的传承模式已经不复存在。()后者各村寨不分大小,历来都有一至数位侗歌唱得又好又多并且热心侗歌传承的中老年歌师,村民们从小即按性别和年龄段组成各种歌班,农闲或晚上到同一性别的歌师家中免费学唱侗族大歌。歌班学到一定程度即可组建歌队,参与村内外的各种社交礼仪中的群歌实践活动。“饭养身,歌养心”,侗族把唱侗歌看得非 常重要,歌师也被公认为村里德高望重和最有文化的人而颇受尊敬,歌徒们会不时给老歌师带点柴禾或食材等以表谢意。老一辈 的歌师作古之前,壮年的新歌师也早已得到公认,他们继续培育下一代的歌班、歌队、歌师。如此世代相传而经久不衰。而且这 种教学的内容还远远超越了歌唱本身的范畴:侗族的历史、文化、英雄、传说等传统知识,勤劳、团结、互助、友善等为人之道,都随着歌词的传授而深人一代又一代新人的心灵。这是一种无校园、无课本的“非正规教育”模式,其核心是“教”。这种传承模式完全本土习俗化,因而具有公益性和可持续性,现代化进程对其不但没有负面影响,相反还拓展了其传承的渠道或机会。如小型农机具在梯田代替了畜力,村民们就可能有更多时间去拜访歌师;又如手机的录音、录像和微信功能,大大有利于提高歌师的教学效率,扩展侗歌的传习和交流范围。不但如此,世纪年代之后,贵州的一些高校相继新建了“侗歌专业”“少数民族音乐 教研室”或“民族特色音乐系”,培养了大批各层次的音乐人才。目前黎平、从江、榕江等县的不少中小学教师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侗歌歌手,他们通过侗歌课、(侗汉)双语课在正规的义务教育中开辟了一条新 的传承渠道。至此,侗族大歌已形成了一种新旧结合的传承模式,即传统的“民间传承模式”和现代的“学校传承模式”的结合,保证了侗族大歌在良性与活态的循环中持续传承。(三)得失前者的传承模式具有自发和无序的性质,它经不起现代化大潮的冲击。当旧的群体生产生活方式一旦改变,依附于斯的民歌也就随之消失,下一代失却了“听”的机会,以“听”为本的传承模式当然也就难以为继。后者的传承模式具备自觉和有序的特质,悠久的“歌师带歌班”传统习俗,使得传承者中早已产生了歌手与歌师的分工、歌班与歌队的组织,即侗族大歌的表演实践与教学实践相对独立。以“师”为本的传承模式不但顺应了新的时代潮流,而且还能与之相得益彰,锦上添花般创造出新的传承模式。三、学术研究比较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民歌学术研究的资历和规模,研究的广度、深度及质量,相关专业川西北与黔东南多声部民歌传承比较?及学科的建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类型、素质和数量,也极其深刻地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民歌的可持续传承。()前者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晚的 多声部民歌之一。年月,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川卷编辑伍渝在阿坝州审 听并复制 各县民歌普查录 音资 料时,从中发现并报告了黑水、松潘的多声部民歌。当年和翌年又对其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图一),采录多声部民歌 余 首和大量口述材料?。此一发现也立即引起了我国音乐界高层专家的关注。年中国音乐学院樊 祖荫教授对松潘羌族多声部民歌进行了实地考察,采录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年月,樊先生在中国音乐学上发表了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种类及其音乐特征一文,这 是国内第一篇研究羌族多声部民歌的论文;年月,他的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也是迄今唯一一部全面系统论述中 国 个民族多声部民歌的里程碑式专著,其中有两章论述了黑水、松潘多声部民歌。年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四 川卷正式出版,黑水、松潘多声部民歌 共人选首,这是该歌种首次集中出版,填补了 四川省此类歌种的历史空白。年出版的四川省 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文集(羌族 部分)选载了分别由黄 涛、朱婷、董阳和伍渝等研究川西北多声部民歌的 四篇论文?。年月,民族出版社出版了西南民族大学金艺凤课题组在对松潘县镇坪乡新民村二声部民歌多年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专著中国羌族二声部民歌研究。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柳霞课题组于年月和翌年月,先后在四川民族学院学报上发表“羌族多声歌唱颤吟研究”的两篇成果。该课题组又于 年夏对黑水、松潘和茂县多声部民歌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査,年月在该学报发表了川西北多声部民歌再调査报告。年月,黑水“阿尔麦多卢部”传承人泽英俊家族应 邀出席 南京艺术学院相关学术研究活动。年,以“羌族 多声部民歌歌 唱方法与 表演”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松潘县锴级非遗传人、“毕曼组合”歌手泽旺仁青和格洛扎西应邀担任主讲。图一 年月伍偷在黑水知木林乡木林村米录尔玛多声 部民歌(周密摄)年中国音 乐 家协会四 川分会编印:中 四川乐家名录,第贞,川柯 咅 乐 家 防会 编:四川铒比族 间咅乐研究文集,北人 众文么出版社,年版名相同的皮不蓝皮两册。?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十九辑)樊祖荫:中 国多声部民歌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年版,第页。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音乐学丛刊(第四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年版,第 页。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编:硕士学位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年版,第页。(二)后者这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多声部民歌。世纪年代初,贵州省群众艺术馆音乐工作者在黔东南发现和报告了侗族大歌;年贵州侗歌合唱 队赴京参加全国民 间文艺 会演,中国民间合唱首 次登上国家舞台;年月薛良在人民音乐发表侗族民 间音乐的简单介绍,首次昭示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