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疏解.pdf
下载文档

ID:2349160

大小:8.34MB

页数:470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论语 疏解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论语疏解!黄克剑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论$#/黄$/儒家%论语,研究&/.中国版本图书馆0%1数据核字%#$#&第#2$*$号论语疏解黄克剑!撰!#$%&()出版发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址!北京中关村大街-$号!邮政编码!$#+#电!话!#$#2 .$3%总编室&!#$#2 .$-)+%质管部&#$#+.#$*2 2%邮购部&!#$#2 .$3$3+%门市部&#$#2 .$.$).%发行公司&!#$#2 .$.*.%盗版举报&网!址!4 5 5 6!7 7 7/8 9:6/8;5/8;%人大教研网&经!销!新华书店印!刷!北京联兴盛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开!本!$.?-.!$2开本版!次!#$#年3月第$版印!张!)/.插页印!次!#$#年3月第$次印刷字!数!3*)#定!价!./#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印装差错!负责调换!自序这是我第一次撰写疏解性文字#有幸借此以别一种方式谛听孔子的训诲#却也因此在感通古今的字斟句酌中惴栗于自身生命局量的不足历来注释(论语)皆以剖章析句为能事#罕有学者统摄诸章以探究其所在篇帙的总体意趣作为一种尝试#这里的疏解由章而篇而又由篇而章#在经心于章句的辨悉时也对那些看似互不连属的章句间隐然贯穿的线索有所留意从松散的篇章结构中寻找某种可依篇疏解的措思头绪#原出于这样一种预断(论语)分篇辑录*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序&绝非随机杂凑#其编纂者集取先师话语时不可能不融进自己对所辑话语的理解#试图经由(论语)走近孔子的人#首先不期而遇的当是儒学境域的引路者#他们把散落的夫子遗句有序化了#也因此辟出了一条可望进到孔门而登堂入室的蹊径与依篇疏解构成一种互补#这里对章句的理会除字词,句脉的必要训释外#尚颇重相关古籍对其意之所属的印证(论语)所辑孔子之言或孔门诸贤论学而闻自夫子之语大都语境不详#欲较准确把握其指归所在#不可不参酌去夫子立教未远之战国以至两汉遗籍此种援引诸文献以作疏证的文字约分两类一类为(论语)章句的互证#如以(卫灵公)第十九章*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印证(学而)第一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以(先进)第二十一章*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印证(颜渊)第二十章*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以(述而)第二十六章*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子路)第十一章*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印证(先进)第二十章所谓*不践迹#亦不入于室+的*善人之道+等另一类为引用其他著述%*经+,*史+,*子+,*集+&以证知(论语)章句#如以(礼记/中庸)所谓*礼仪三百#威!论 语 疏 解!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参较(论语/八佾)第三章*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以(孟子/公孙丑上)所谓*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参较(论语/里仁)第一章*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以(孟子/离娄上)所谓*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参较(论语/颜渊)第一章*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等书中疏证所用文献唯求精当,简约#不以博采广纳为胜#倘文献之间不无扞格#则亦务必在比勘,校度之后决断其弃取#以免因其杂然并陈而使人不得要领诚然#对章句的疏证未必只是篇帙疏解的佐证#但视野更开阔的疏解毕竟决定着章句疏证所不可能没有的义理导向如果说章句的疏证重在以古证古#章句而篇帙的疏解重在以今解古#那么#那些由古而今的迻译所勉力求取的则在于以今切古这切是切其理#切其境#也是探其蕴而会其神切古一如证古,解古#并不只在于诉述一种慕古的情思-在证古,解古而切古的起念处#寓托着的其实是一份心有所通,性有所系而道有所契的生命化的期冀我深知#在(论语)*热读+的当下如此疏解经籍未必合于时宜#然而肩负着人生难以名状的忐忑和沉重#仍不能不就此对翘企中的人文运会作某种近于无望的祈告但愿留住几希学苑的尊严#还孔子些许不可再少的庄重和从容0克剑#+年.月3日!目!录孔子与,论语-!55555555555555555555555学而第一!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为政第二!*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八佾第三$)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里仁第四&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公冶长第五(!555555555555555555555555雍也第六!)%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述而第七!(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泰伯第八!%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子罕第九!$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乡党第十!*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先进第十一!(555555555555555555555555颜渊第十二$555555555555555555555555子路第十三&(555555555555555555555555宪问第十四*$555555555555555555555555卫灵公第十五#&55555555555555555555555季氏第十六#%#555555555555555555555555阳货第十七#!555555555555555555555555微子第十八#*$555555555555555555555555子张第十九$)(555555555555555555555555尧曰第二十$*555555555555555555555555主要参考书目$#*后记$)!孔子与!论语一#孔子的生命情调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叶鲁国人#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3*)年&他是殷人的后裔#他的十一世祖是宋国第五代国君宋湣%*+#&公-其十世祖弗父何作为湣公的世子本可以理所当然地承继君位#却出于手足之情把这份天赐的权利让给了自己的弟弟史称他的七世祖正考父曾以上卿之位辅佐戴公,武公,宣公三世#而六世祖孔父嘉则在穆公,殇公时就任宋国的大司马后来孔父嘉被害#孔子的五世祖木金父为避祸从宋国逃到鲁国#从此#这个血缘可追溯到微子的胞弟微仲以至于殷商王室的家族#不再有贵族的身份孔子三岁时#父亲叔梁纥%&,&1 1 1曾以军功做过陬%-.&邑的邑宰1 1 1就去世了#失怙的他很快就沦落到社会的下层没有贵族背景的呵护#却又从小生活在鲁国这样一个崇尚礼仪而较多地保存了周代典章文物的国度#这使孔子在渐次淡漠了*命+的寄托后#有可能因为丰赡的学术文化传统的熏陶而从人生的切近处问讯于*道+同是在*礼坏乐崩+的衰世氛围下#也同样直面所谓*周文疲敝+的难题探寻人生的究竟#老子由留心天地,万物的生机消长所体悟的是*法自然+之*道+-孔子则把天地,万物纳入人的视野#由此默识冥会的*道+更多地关联着他的切己的生命体验他年轻时*贫且贱+#做过*委吏+,*乘田+一类小吏#年五十时做了鲁国中都的邑宰#一年后又相继升迁为司空,大司寇但无论是做小吏#还是后来以大司寇摄行相事#孔子都不曾把自己局限在*器+的世界#而是一直向着心目中的*道+孜孜以求*闻道+对于他是高于一切的#所以他甚至说*朝闻道#夕死可!论 语 疏 解!矣0+%(论语!里仁)&不过#他所谓的*道+并不能离开人而自在#这有待于人去弘大的*道+自当呈现于闻道者的真率的生命情调中所谓*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真率性情合其神韵的描写#也是对生命化于孔子的儒家成德之教的最亲切的阐释*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些万古不灭的警句固然蕴涵着以道自任的儒者先师的生命力度#而从*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论语!乡党)&一类记载#会心者同样窥得见一个生趣盎然,性情自在的孔子孔子称*道+示*教+并不要禁锢或减杀人的性情#相反#这*道+和*教+正是缘于人的性情才得以为性情真切的儒者所觉解-并且正因为这一层觉解#其性情才得以为*道+所点化#为*教+所陶染孔子诲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或可看做*教+对情的调适#但这本身即意味着情对*教+的润泽*哀+,*乐+倘不落于乡愿#必发于人的性情-*不伤+,*不淫+#则告诫人们终不可一任性情而致*哀+,*乐+失度不过#(论语/先进)毕竟记有这样一件事*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2 子恸矣03曰2 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3+为颜渊之死而*恸+似乎有违*哀而不伤+的理趣#但这*恸+与所*恸+对象的格位相称#它恰恰表明了孔子的系于*天命+的悲情之诚孔子之前#人们对*天+的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是*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见#荀子!宥坐所引子路语$#但*不迁怒#不贰过+,*其心三月不违仁+%(论语!雍也)&的颜渊的早逝#使孔子却不能不面对这一德福并不配称的典型事实重新反省天人之际的消息孔子的*天丧予+的嗟叹是痛彻心魂的#这是为颜渊而痛#也是为人类命运中的太多的不幸而痛*天+有其*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的常德#*天+也有其难以测度的无常之时对*天+的好生之德有所参而会之于心#对*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有所悟而不为所羁#如此则能*知祸福终始而心不惑+#*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荀子!宥坐)&#*命运+的忐忑方可因是转为*境界+之从容孔子哭颜渊意味着一种诀别#从此#为儒者孜孜以趋的德性境界在穿透命运感后#把人们引向另一个孔子与!论语!时代孔子的生命格调很高#但这高又不在真切的性情之外魏晋时代#何晏,王弼之间有过*圣人无情+与*圣人有情+的争论如果依他们都把孔子尊为圣人而论#王弼的*圣人有情+论显然更切近孔子的生命情调可以设想#孔子一旦被削去了性情#那就可能变为某种理境上的一尊偶像偶像化了的孔子也许依然是可敬的#只是已不再可爱孔子其人固然因为他对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的指点而分外可敬#但他毕竟也还是一个极可亲的人在孔子的人生践履中#理境和情境是相融为一的#理之所至也是情之所在#他所领悟到的那一层人道而天道的理致是培壅或润泽于一种高尚的情操的如果体会不到这种情操#不能在这种情操上达到相当的生命的共感#而只是一味拘泥于孔子一些说法的字面语义和逻辑#那就既不可能理解孔子#也不可能真正读懂孔子那些往往带有随机指点性质的话语关于孔子#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在他%孔子&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页(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由此#他甚至以嘲讽的口吻断言*%对于西方人说来&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同上书($#页&这样品评孔子显然与孔子的真实生命无缘#它只是表达了品评者所特有的思辨的傲慢其实#思辨从来就不是哲人智慧的唯一品格#甚至也不是它的必要品格孔子是圣贤#也是哲人#要从这里有所发现#需要摒除思辨的偏见#改换另一种眼光黑格尔告诉人们*哲学史上的事实和活动有这样的特点#即人格和个人的性格并不十分渗入它的内容和实质$在哲学史里#它归给特殊个人的优点和功绩愈少#而归功于自由的思想或人之所以为人的普遍性格愈多#这样没有特异性的思想本身愈是创造的主体#则哲学史就写得愈好+%同上书(*页&以此为绳墨#他为后人留下了第一部真正具有世界视野的哲学史著述(哲学史讲演录)不过#既然是以*没有特异性的思想本身+为*创造的主体+#这样的哲学史就只能是哲学史的思辨或思辨的哲学史在这思辨的哲学史中#*特殊个人+的丰润的生命情调被排除或被外在化了#留住的不过是与逻辑演绎相应的抽象化了的运思真正说来#那不再被思辨所强制因而能够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