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承与认同:红色文化增强政治认同的内在机理探析_白立强.pdf
下载文档

ID:2348810

大小:1.20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传承 认同 红色 文化 增强 政治 内在 机理 探析 白立强
110【摘要】红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类型,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精神内涵,是增强人民群众政治认同的重要资源。本文通过追寻红色文化增强政治认同的理论依据,把握新时代红色文化为提升执政党认同提供方向引领,为人民群众意识形态认同提供有力武器,为政治行为自觉提供活水源泉的价值意蕴,探析红色文化增强政治认同的内在机理,从而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增强人民群众政治认同。【关键词】红色文化;政治认同传承与认同:红色文化增强政治认同的内在机理探析白立强 梁春媚(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珠海 519000)政工园地南方论刊2023 年第 4 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表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文化传承是人类思想理论、道德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精神观念体系的代际传承。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对于其所属的政治组织及其权威所采取的认可、接受和皈依的归属意识和自觉状态,是政治体系顺利运行的重要基础。政治认同通常表现为拥护执政党、赞同社会制度、贯彻执行公共政策的政治倾向,以及对政治共同体的心理归属和热爱忠诚。文化传承体现在政治领域,承载着构建政治认知、强化政治情感和促进政治自觉的社会功能,对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具有重要的引导与教化作用。一、红色文化增强政治认同的理论追寻(一)基于唯物史观追寻红色文化增强政治认同的合理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文化既源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实践,又反过来能动地影响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国家的执政党都通过传播主流文化,引导和增强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发挥红色文化的政治传播功能,红色文化的传承成了增强人民群众政治认同的重要途径。红色文化它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的成长过程,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展现了一个伟大政党的光辉形象,是加强党执政根基的重要力量源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红色文化见证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与飞跃,印证了“四个自信”的优越性,有效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政治信心,政治认同在社会成员的良性互动中也逐渐形成。伴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红色文化融合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具有强大精神感召力的先进文化,可以凝聚民生,缓解政治冷漠,引导社会成员积极投身于政治实践当中。(二)基于传播学理论探寻红色文化增强政治认同的可行性“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系统性。”它是信息传播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动态过程。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主要包含 5 大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基于传播学理论探寻红色文化增强政治认同的可行性问题,即研究“谁来传播、传播什么、怎样传播、传播效果”等问题。为了塑造政党形象,提升政治信任,凝聚政治共识,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会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传播需要,围绕红色文化“物化形态”和“精神形态”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展开传播。红色文化传播的载体既有报刊、标语、橱窗等传统的载体,也有手机、AR、VR 等新型的载体。因红色文化反映了人民群众最广泛的利益需求,其蕴含的价值追求、精神品质符合人民群众的内心判断,所以在接受了政治传播的人民群众在确定“自我”与“非我”意识界限时,更容易将红色文化纳入“自我”的意识状态当中。情感上对红色文化的信任感、认可感得以提升,形成了政党与人民群众良好互动。(三)基于心理学理论探究红色文化增强政治认同的有效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认同是个人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上趋同的一个过程,是一个将外在的理念、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社会心理过程。而这个过程会随着个体或者群体和时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其中文化在个体或群体和时间变化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红色文化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清晰地阐述了人民群众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缘由,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内心需求。这也是红色文化能够激111励人民群众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伟大成就的精神动力,是人民群众团结一致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因素。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感化着人民群众。因此,红色文化不仅体现了一种精神力量,而且体现为一种情感共鸣,具有强大的精神感染力和明确政治导向作用。一百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共产党员、人民群众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影响,跟随中国共产党前仆后继,接续奋斗,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业绩。这些都是个人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上趋同的一个过程,是红色文化增强政治认同有效性的体现。二、红色文化增强政治认同的价值意蕴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和深厚的革命精神底蕴,具有丰富的应用价值。在增强政治认同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重要价值。(一)红色文化为提升执政党认同提供方向引领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同是执政党巩固自身执政地位的前提条件,直接影响着执政党价值理念、政治行为的实现程度。执政党认同主要表现为对执政党情感上的归属和行动上的支持。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同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对执政党历史的信任,一是对执政党现在的肯定。这种情感上的归属与行动上的支持一旦形成就很难会发生变化,除非经历大变革。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成就了党百年辉煌的奋斗历程。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这是我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保证,是中国共产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支持的重要原因。政党认同的获取离不开先进政党价值观的支撑,以人民为中心构成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主要价值取向,从而赢得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同。(二)红色文化为人民群众意识形态认同提供有力武器意识形态认同是增强政治认同的一个关键环节。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通过文化占据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重要武器,与普通文化不同,它承载着更多的政治任务。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接收信息的渠道多元、杂乱,西方社会思潮以及国内非主流意识思潮长期侵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受其影响将会消解部分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政治信任。主流与非主流、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长期并存,必将影响红色文化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这就需要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认同提供方向引领,发挥红色文化正本清源,扶正祛邪的作用,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归属感和认同度。中国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形成了别具感染力的红色文化。人民群众在红色文化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的社会氛围中,亲身感受到党和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发生的变化,也体会到实实在在的福利与权益。中国方案、中国速度、中国智慧等震惊中外的中国最强音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民族自豪感和政治自信心。对执政党及其政治制度的认同将会影响其政治态度和立场,政治态度和立场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其对红色文化的接受程度,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三)红色文化为政治行为自觉提供活水源泉培育政治认同的最终落脚点是行为认同,实现知行合一。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是由经济基础和社会生产实践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文化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不断地丰富和拓展红色文化的内涵。从而使红色文化每到历史关键时期,都能够成为激励人民群众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动力和实践伟力,成为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的新征程中,红色文化在增强人民群众的政治归属感、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政治信仰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感召人民群众主动接受、积极响应国家的政治教育输出,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建设紧密相连,最终达成一致的政治共识。三、红色文化增强政治认同的进路选择实现政治认同的过程,就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认知、接纳、内化并最终外化为行为的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心理过程。红色文化增进政治认同主要遵循“构建政治认知强化政治情感促进政治自觉”的进路。(一)利用全媒体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影响力,构建人民群众的政治认知基础政治认知是人民群众对政治系统进行系统全面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是实现政治认同的基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发展快速,人民群众接收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网络信息形形色色、良莠不齐,对红色文化的传播以及政治认同的提升带来很大的挑战。当人民群众对社会现象或者政治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不清楚,长期通过碎片化的信息形成自我政治认知时,其后果是权威、准确的信息传播不到位,虚假、错误的信息迷惑误导群众。因此,如何立足现实,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提升红色文化传播的影响力,营造提升人民群众政治认同的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至关重要。首先,利用传统媒体将红色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通过宣传栏、电台广播、横幅标语、电子屏等传统宣传媒介在学校、企业、社会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中国实践等红色文化内容。及时、真实地向人民群众传播红色文化信息,敢于对虚假信息112进行批判,提升传播内容的可信度,增强人民群众的政治判断力。其次,利用现代化的新媒体技术让红色文化抢占思想阵地。通过数字报刊、移动电话、微信微博、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打造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传播模式,提升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认同度。将红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向人民群众传播符合时代需求的热点问题,回应群众关切与期盼。综合运用文字、动画、图像、视频等表现形式,使红色文化立起来,增强传播的趣味性,让人民群众愿意主动去了解红色文化,了解政治系统内容,从而形成系统、全面的政治认知,增强政治坚定性,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向的观念态度。(二)盘活地方红色资源,增强红色文化亲和力,强化人民群众的政治情感政治情感是政治主体在政治认知基础上对政治事件、政治制度等产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是政治认同生成的中间环节。红色文化能够引发人民群众情感共鸣很重要的原因是它体现了鲜明的政治立场、时代特性和地方特色。红色文化只有与时代发展、地方特色相结合,才能使得人民群众在情感上接纳红色文化并产生情感共鸣。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充分挖掘其深刻内涵,使其与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相契合,就能够迎合了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的情感期盼和灵魂托付。首先,在讲好地方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基础上,要持续做好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创新工作。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根据革命遗址、革命文物等资源的不同价值和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开发、合理保护,再结合当前的时代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邀请专业社会团队做好红色文化资源的提质及旅游规划设计,推动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相融合,打造红色教育研学基地和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示范点综合体。其次,要把地方红色文化元素全面融入干部以及新时代文化实践中心群众的培训宣讲课程当中,开发高质量的地方红色文化精品党课,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历史价值及时代意义,让革命文物“发声”、让历史资料“说话”,扩大地方红色教育影响力。再次,各地区要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红色文艺的创作当中。通过自主创作对地方红色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形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