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富有论.pdf
下载文档

ID:2348571

大小:2.07MB

页数:28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精神 富有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精神富有论 张伟斌等著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ISBN 精 张 中国共产党 地方组织代表会议 浙江省 学习参考资料 D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第 号精神富有论张伟斌 等著责任编辑 吴伟伟 weiweiwu zju edu cn封面设计 木 夕出版发行 浙江大学出版社(杭州市天目山路 号 邮政编码)(网址:http:www zjupress com)排 版 浙江时代出版服务有限公司印 刷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盛元印务有限公司开 本 mm mm 印 张 字 数 千版 印 次 年 月第 版 年 月第 次印刷书 号 ISBN 定 价 元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印装差错 负责调换浙江大学出版社发行部邮购电话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研究成果序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是我省在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新起点上新的更高层次的科学发展,顺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热切愿望。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建设和精神富有在本质上有着共同的价值指向,是实现精神富有的重要途径。发挥文化在推动文明进步、提升生活质量、凝聚精神力量、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发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灵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精神富有,核心要义是构建共有的精神家园,包括共同的价值追求、向善的道德境界、良好的社会心态等等,这些都属于人文建设的范畴。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是决定一个人思想行为的内在因素,是代表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根本标志。浙江历史上就具有深厚的人文积淀和浓郁的人文氛围,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浙江人民兼有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文化特质,锤炼了浙江人民兼容并蓄、励志图强的生活气度,砥砺了浙江人民厚德崇文的意志品格。当前,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面对思想道德领域出现的问题,要切实在发l2 精神富有论 挥先进文化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社会风尚上取得新的进展。要着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践行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作为重要工作,不断巩固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着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泛普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到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要着力传承浙江优秀传统文化。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开发利用相结合,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与国民教育相结合,为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提供重要支撑。要着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理论研究,加强学科建设,加强普及教育,努力形成浙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竞争力。要着力加强人文关怀。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引导人的要求,加强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打造公益服务平台,广泛开展社会捐赠、慈善扶助、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促进形成向善向美向上的社会风尚。由省社科院编写的枟精神富有论枠一书,围绕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这一战略目标,从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进行深度解读和研究,阐释这一目标的理论内容、现实要求、逻辑体系和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衷心希望这部凝聚丰富思想智慧的研究著作,能帮助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学习领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在全面把握建设现代化浙江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精神富有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坚定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宣传部长 年 月目 录导 论()一、人类精神与精神富有的社会()二、精神富有与中华历史文化精神()三、精神富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精神富有与浙江现代化建设目标()五、本书的逻辑与结构()第一章 精神富有的社会是一个物质富裕的社会()第一节 物质富裕是精神富有的基础与条件()第二节 浙江建设精神富有社会的物质基础分析()第三节 夯实物质基础 为建设精神富有社会提供强大支撑()第二章 精神富有的社会是一个有共同价值追求的社会()第一节 个体价值观与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内在统一()第二节 社会共同价值观在当代浙江的发展与提炼()第三节 大力弘扬践行当代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l2 精神富有论 第三章 精神富有的社会是一个政治昌明的社会()第一节 政治昌明是建设精神富有社会的根本保障()第二节 浙江建设精神富有社会的政治基础()第三节 在建设精神富有社会中努力推进政治文明()第四章 精神富有的社会是一个法治完善的社会()第一节 法治与精神富有的关系()第二节 “法治浙江”的实践提升了社会法治化水平()第三节 深入建设“法治浙江”,努力实现精神富有()第五章 精神富有的社会是一个科教发达的社会()第一节 科教发达是建设精神富有社会的有力杠杆()第二节 科教事业的发展为浙江建设精神富有社会奠定基石()第三节 以建设科教发达社会推动实现精神富有()第六章 精神富有的社会是一个文化繁荣的社会()第一节 文化繁荣是精神富有社会的基本内容()第二节 浙江建设精神富有社会的文化基础()第三节 深入实施文化强省战略 努力实现精神富有()第七章 精神富有的社会是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第一节 社会和谐有序是建设精神富有社会的基本条件()目 录l3 第二节 浙江和谐有序社会建设成就与面临的挑战()第三节 深入推进和谐有序社会建设 促进人的精神富有()第八章 精神富有的社会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第一节 生态文明与精神富有的关系()第二节 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与成就()第三节 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基本路径()第九章 精神富有的社会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第一节 人的全面发展是精神富有社会建设的崇高目标()第二节 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后 记()导 论l1 导 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内容,它们构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能动内涵和内生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有机体,它在自身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某种共同的文化习惯和价值系统,并成为进一步发展的能动力量和精神内涵。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重大历史使命。这一现代化目标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向,体现了浙江科学发展的实践要求,展现了浙江人特有的精神追求和浙江价值观的现实内涵。因此,它必将引领我们在浙江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一、人类精神与精神富有的社会1 畅 人类精神的特质精神(spirit),通常意指灵魂、心灵、意识、理念等,指人类生命力的根源,是物质或肉体的反义词。它源自古希腊语,具有气、呼吸(pneuma)和灵魂(psykh)两层意思。在枟圣经 创世记枠中是这样描述的:耶和华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l2 精神富有论 有灵的活人 亚当。也就是说,在上帝将气吹入本是尘土的亚当之前,亚当只不过是一具毫无灵气的泥土。“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就其源头看,“精神”是指人的元神、精气,与“形体”相对应。枟淮南子 精神训枠:“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体者,所禀于地也。”汉代王符枟潜夫论 卜列枠:“夫人之所以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同时,“精神”也指“心”的分辨是非、认识真理的功能。枟孔丛子 记问枠:“子思问于夫子曰:物有形类,事有真伪,必审之,奚由?子曰:由乎心,心之精神是谓圣。”可见,从词源上看,精神具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人的主动性、能动性,也就是人的灵性;二是指人的思维、意识的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恰恰是物质的最高产物。经过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三个决定性环节,物质从其自身的发展中产生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思维着的精神”(列宁语)。但无论怎么说,精神不能脱离物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也不能离开精神,两者统一才能达到自然的完美,而这种完美正体现在万物的精华 人的活动之中。人是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有机统一体。人的物质属性是指人的自然躯体的吃、住、性等自然欲望和感情要求,人的精神属性主要是指人的思想、理想、自由等精神内涵。人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在人的生活实践过程中相互关联、相互渗透、有机统一。人之为人或人之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东西在于人的精神属性 “自觉的能动性”(毛泽东语)。从表面上看,人与动物有许多相像的行为,如动物吃食物,人也吃食物,动物有性行为并通过此繁衍后代,人也如此。但从本质上讲,两者是不同的,动物的吃、性行为是自然的本能活动;而人的吃、性行为是人的生活实践内容,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因此人的活动具有精神的特质。人的吃,是具有一定的 导 论l3 计划性和目的性的自然活动;人的性行为,是以爱为纽带的生物性活动,而计划性、目的性、爱都是人类精神的内涵。由此可知,人之区别于动物并高于动物的原因在于人的精神特质,精神对于人来讲是必要条件,没有精神的人不是真正的人,缺乏精神的人是愚昧、无知、低级的人。马克思之所以说“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正因为人有精神;毛泽东所说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道理也在于此。精神并不是凝固的、僵死的,而是活动的,它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涵养于社会的各种关系之中,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正像离开了大脑,意识便不可能存在一样,离开了人类社会,精神便失去了其存在的寓所。因此,精神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和条件的。人不是单纯的自然物,而是活生生的、现实的、社会的人,社会性是人的存在本质。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不是空洞的,而是以人与人之间关系为内涵的。因此,社会存在的内容和人存在的内容实质上是统一的,人的社会性与人的精神是共存的。一方面,人的社会性不能离开精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一种纯粹的庸俗的物质关系,而是一种能动的,包含着主体精神的社会关系,从而使主客体关系得以构成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结构。如果人的社会性与精神相脱离,只是单纯地群居在一起,那么,人的社会与蚂蚁等动物没有区别。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主体间构成的社会关系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内容,这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其他动物虽然也群居,但没有精神。另一方面,人的精神更不能离开社会性。精神的存在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社会就是精神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离开了社会性内容,精神便成为一种抽象(如黑格尔笔下的绝对观念),一种想象主体的想象活动,参见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枠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参见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枠第 卷,人民出版社 年版,第 页。l4 精神富有论 是不可能真正成为有血有肉的历史和现实的生灵。精神只有在社会性中才能发挥其功能,成为凝聚社会、引导社会的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类的社会关系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关系是实践关系,人类精神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社会化把自己的主体精神内容付诸实践对象,使对象发生符合人的需要的改变,达到人的目的;同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又从实践对象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吸收社会活动的成果,从而使人类精神在非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涵养、丰富和完善,社会正是在这种社会化和非社会化的互动统一中不断发展的。而无论是社会化还是非社会化,其实质是人类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的双向流动。人类精神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能动内涵,是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动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促进着社会物质力量的发展。2 畅 精神富有的人所谓精神富有,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主观世界不断洗练完善、精神内容不断向上向善的过程和状态,是人的知、情、意不断丰富提升,社会的真、善、美不断显现完臻的过程和状态。按社会主体不同,精神富有可以从个体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