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社会发展
逻辑
社 会 发 展 的 逻 辑章笑力 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社会发展的逻辑 章笑力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2 ISBN 978-7-308-08447-5 .社 .章 .社会发展 研究 .K02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1)第 026585 号社会发展的逻辑章笑力 著责任编辑 王元新封面设计 刘依群出版发行 浙江大学出版社(杭州市天目山路 148 号 邮政编码 310007)(网址:http:)排 版 杭州中大图文设计有限公司印 刷 杭州丰源印刷有限公司开 本 710mm 1000mm 116印 张 9字 数 175 千版 印 次 2011 年 2 月第 1 版 2011 年 2 月第 1 次印刷书 号 ISBN 978-7-308-08447-5定 价 20.00 元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印装差错 负责调换浙江大学出版社发行部邮购电话(0571)88925591本书由浙江农林大学学术出版基金资助第一章 原初社会:神灵支配型社会1第一节 神灵和社会秩序1第二节 单一思想主宰3第三节 知识的依附性5第二章 古代社会:权力支配型社会7第一节 专制与集权7第二节 封闭性生产和交换13第三节 等级与流动21第四节 思想一统26第五节 偏好实用性知识32第六节 缺 陷39第三章 近现代社会:资本支配型社会46第一节 民主与分权46第二节 开放性生产和交换67第三节 思想自由92第四节 逻辑型知识的建构101第五节 新变革114第四章 未来社会:超越资本支配型社会128第一节 自由的共同体128第二节 创造的世界130主要参考文献132后 记1362 社会发展的逻辑 第一章 原初社会:神灵支配型社会人类社会不是从来就有的,只是当人类开始直立行走,学会制造石器或木棒等劳动工具,人类社会才宣告诞生。最初的社会,我们称之为原初社会,大约经历了 400 万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中最长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还不存在国家这种共同体的形式,有的只是氏族和酋邦,还只能依靠神灵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很长时期内人类还只能完全依赖大自然的赐予,只是在这一阶段的末期才出现简陋的生产性经济,人类在生产中举行各种宗教仪式,并把这些获得的收获完全归之于神灵的庇佑;人类的思想和知识极为粗浅,还只能与原始宗教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也即和神灵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一节 神灵和社会秩序在原初社会,自然对人的危害远远大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或者说所谓的外部风险远大于内部风险。这些外部风险主要有自然灾害、肆虐的疾病、不稳定的食物来源和在人类四周出没的大大小小的食肉动物等。它们对人类个体的生存构成了致命的威胁,人类个体在此恶劣环境中生存下去的概率几乎为零。因此,人类不得不结成群体进行生产生活,以求自己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那么,原初社会(或者说群体)是如何维系自身的生存、稳定和发展的呢?原初社会最初的形式是原始群。原始群非常小,一般只有几十人。原始群非常松散。原始群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也许会走掉几个成员,也许又会加进几个。原始群也很简陋。群体生活中不存在什么规范和禁忌,就是简单的上下关系也不存在,有的只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而结成的简单平等的劳动关系,表现为一起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有的只是为了延续自身的需要而发生的两性关系,而这种两性关系表现为群居杂婚的形式,即没有固定的配偶,也没有两性交往的习俗。虽然此后原始群的成员逐渐固定,并禁止不同辈的直系血亲之间发生两性关系,但是,原始群的简单粗陋还是没有得到改变,简单平等的劳动关系和逐步规范的两性关系依然是原始群的全部。这种劳动关系和两性关系把最初的人们捏合在一起,产生了最初的动物社会般的群体秩序,或者说进入到群体秩 第一章 原初社会:神灵支配型社会 序的萌芽阶段。但是,这种萌芽阶段的秩序是不稳固的,是相当脆弱的。因为此时的人类还处于物质性力量和精神性力量的空白期,缺乏可以用来维系群体秩序稳定的力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规模的扩大,原始群开始发展成为更大的群体 氏族公社,人类也逐步从力量空白期中走了出来,产生了最初的用来稳定群体秩序的力量 神灵。与原始群相比较,氏族是以血缘关系来作为确认本氏族成员的条件,氏族成员一般都生活在自己的氏族内,并享有基本平等的氏族权益。氏族成员共同拥有劳动产品,生产资料归氏族集体所有,所有的财产由氏族集体继承。由于男子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日渐突出,而女子所从事的家务劳动逐渐变得无足轻重,加之,对偶婚逐渐过渡到血缘关系更为明确的男娶女嫁的专偶婚,即一夫一妻制婚姻,世系计算开始由母系转向父系。氏族有自己的议事会,议事会上大家可以平等地参与讨论氏族事务,并通过议事会选举出本氏族的首领。氏族首领一般由男性担任,并逐渐按照父系来世袭。由于氏族公社大体上还是一个生产生活性组织,氏族首领大概也和其他氏族成员一起参加劳动,但他也管理氏族成员的生活以及处理与外氏族的事务,已经具有了公共权威的萌芽了。由上可知,氏族更具规范性,真正具备了人类社会的秩序。那么,氏族用什么来维系这种秩序的稳定性呢?答案是神灵确保了这种秩序的稳定性。因为,原初人类相信并认为世间存在着神灵,而且,神灵无处不在。于是,一方面,他们通过设立自己的图腾来膜拜这些神灵,举行繁殖图腾物的巫术仪式来祝愿自己的图腾发达,以此来保佑自己的氏族,兴旺自己的氏族;另一方面,以神灵的名义确立各种善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给氏族首领披上神圣的外衣,使人虔诚地遵守被神灵视为善的准则和规范,使人心甘情愿地服从有神灵庇佑的首领,同时,通过巫术与神灵的互动来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防止恶的行为发生,并对已经作恶的人进行惩罚。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剩余产品的增多,生产协调、产品交换与分配都大为增加。加之,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规模的不断扩大,氏族逐渐被结构更为复杂、组织程度更高的酋邦所代替。酋邦与氏族不同,它广泛存在着阶等。在酋邦,酋长不仅对生产活动进行协调,而且,对酋邦内的食品以及一些生活必需品进行再分配。随着再分配活动扩展与正式化到一定程度,酋长的权威也得到了相应的扩展和正式化。于是,酋长作为再分配者逐渐在社会上获得了高的等级。基于酋长职位世袭制的实行与酋长地位的提高,酋长家庭所有成员的地位都高于普通家庭的成员,随后,他那所属地方亲族群体各个家庭成员的地位也提高了,乃至最后,他的整个世系群处于了社会的中心位置。也就是说,由于与酋长关系远近的不同,每个人在家庭中的2 社会发展的逻辑 地位,所有旁系的地位,都各不相同了,他(它)们都分成了不同的阶等。总而言之,酋邦是个不平等的社会,犹如一座大金字塔。酋邦与氏族的另一个不同是,酋邦拥有“集中型的领导”或所谓“中心”的领导。它具有集中的管理组织,具有治理的具体事务,但是并无合法暴力支撑其决策的真正政府。它维持社会秩序主要依靠一种非正式的公共约束力,处于制度化的现代法院与原始的家族习惯之间。比如舆论指责、朋友不与友好、互惠关系被取消等。其中最为有效的约束手段是神灵的超自然惩罚。也就是说,在酋邦,主要是依赖神祇或者说祖先的权威来支撑现存的社会结构,酋长常常使用超自然的宗教手段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总之,酋邦的首领虽然也有可能使用暴力,但那并非是酋邦社会权力结构的或者说权威结构的正常表现。它主要还是基于笼罩着神灵色彩的规则、神话、习惯、价值观的效力和连贯性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固。此外,也不能忽略的是,神灵赋予酋长神圣性,使人们对其产生敬畏感,心甘情愿地接受其领导。这也是酋邦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第二节 单一思想主宰虽然原初社会还没有发明文字,但是,它也不自觉地创造了自己的思想文化,而且,此时的思想文化表现出高度的单一性,也完全主宰了最初人类的头脑。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主宰不是有意识的,而是无意识的。这种最初社会唯一的、主宰人类头脑的思想就是原始宗教。在原初社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人类开始不自觉地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思考,并形成了观念性的东西。但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思考普遍与一些虚幻现象、概念的心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运用理性的思维。同时,这一时期,人类的主体力量非常薄弱,自然界“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显得异常渺小,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构成了严重威胁。人类缺乏对自然界的了解,又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控制和改造自然力。于是,人类就对自然界产生了恐惧心理。并且,人类又完全依靠自然界的赐予而生活,否则,便无法生存下去。因而,又对自然界产生了一种虔诚的敬畏和感激心理。这种对自然界既敬且畏的心理,加之只能进行虚幻性的思考,使人类认为自然界有着某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活动,并力求与之修好。人类又对自身的生 第一章 原初社会:神灵支配型社会 易建平:从摩尔根到塞维斯:酋邦理论的创立,史学理论研究,2008 年第 4 期。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81 页。理 心理过程一无所知,把感觉、幻觉甚至是错觉,特别是梦中的“见闻”和想象中的东西(灵魂)视为真实的存在,乃至是具有最高真实意义的存在。于是,就产生了灵魂的观念。在早期人类看来,灵魂具有超人的力量,主宰并控制着自然界的一切事物。这样,就形成了“万物有灵”的观念,诞生了原始宗教。原始宗教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至上神崇拜。最初的宗教形式是自然崇拜,它是对人格化或神圣化的自然物和自然力等加以崇拜。到氏族社会时期,发展出图腾崇拜。所谓图腾崇拜,是指某一氏族认为自己起源于某一种动植物,于是,这种动植物便成为他们的“图腾”,成为本氏族的标志,用以区别于其他氏族。对于本氏族的图腾,每个成员都要顶礼膜拜,严禁杀食它们;违反图腾禁忌的人,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图腾动植物事关氏族的兴衰,通过繁殖图腾物的巫术仪式来达到保护图腾、兴旺氏族的目的。祖先崇拜是在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它以祖先亡灵为崇拜对象,强调祖先的贡献、历史和规矩,祈求本宗亲属的繁殖与福祉。祖先崇拜可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阶层的分化,一种糅合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三种物象因素的宗教形式产生了。这就是至上神崇拜。所谓至上神,是指在原始宗教信仰中存在一种至高、至尊的神灵,它被视为世界、宇宙、人类和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总之,虽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氏族的出现与发展,原始宗教的形式在不断变化着,不过“万物有灵”的观念始终没变。由于原始宗教极大地满足了早期人类的生存需要和群体组织延续的需要,因而,原始宗教也就成了早期人类思想的主宰者,也即通过神灵无意识地一统早期人类的思想。众所周知,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既有渴望生存的本能和意志,又认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性。面对死亡带来的恐惧,早期人类不相信死亡是生命的尽头,总想象死后应该有一种脱离肉体的生命存在。随着原始宗教的产生,它的那种灵魂单独存在、灵魂不死观念使生命永生的欲望得到了实现,解救了因死亡带来的恐惧、失望和灰心。由此,原始宗教为有限的生命找到了一种通向无限的方式,安慰了人心,确保了早期人类在精神上的完整性,从而使社会组织及其文化创造活动能够延续下去。另外,由于早期人类对自然界这个强大的异己力量也是一无所知,因而,常常怀有焦虑感、神秘感和恐惧感。同样,人类借助于宗教仪式,与神灵、鬼魂进行所谓的双向联系和交往,以求得神灵的宽恕、庇佑和恩惠,从而消除或缓解“感情的紧张”,增强前行的信心和勇气。由于极其低下的生产力,早期人类的个体很难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里生存下 社会发展的逻辑 蔡家麒:论“原始至上神”,世界宗教研究,1995 年第 2 期。去,只有通过组成群体来使自己生存下去。为了确保群体的稳固,以使自己生存下去,早期人类采取了自身所能想到的一切方法,如流传下来的祖辈习惯和舆论的力量等。不过,稳固群体最为有效的是宗教信仰的力量。因为,在早期人类看来,那些有利于群体组织生存、稳固和发展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肯定是神灵的旨意,即“神谕”或“神志”,是神灵用来庇佑他们这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