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城市
社区
网格
管理
优化
基于
成都市
个案
分析
银兴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社区是身份认知、公共服务、综治维稳、情感交流、共同发展的重要场域,是建设现代城市和幸福家园的基石。传统的城市社区重管理而轻服务,其管理模式和管理效果越来越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区形势,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创新日益受到政府关注。自 2011 年起,北京市、深圳市、浙江省舟山市等地先后开始对社区管理模式创新进行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应运而生。这种新型的社区管理模式对于提升城市社区自治能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随即在全国各大城市被迅速推广。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城市管理的综合性变革,不仅表现在网格技术的运用和管理手段的信息化上,更重要的是对城市管理理念和管理系统的创新。采取网格化管理方式可将社区各类人员有效整合起来,使社区治理更加精细化。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笔者考察了四川省成都市 Q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状况,以期为提升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整体效能提供借鉴。一、Q 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现状Q 区是四川省成都市的主城区之一,政府相关部门为提升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效开展了大量工作,并依据客观条件和发展规律,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以加快推动更高品质、和谐宜居的社区建设。(一)Q 区社区网格化管理架构Q 区社区网格化管理架构主要由管理主体、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目标组成。第一,管理主体。在传统的社区管理形态下,政府处于单一管理主体地位,被管理者则处于被动地位,社区工作的社会接受度和服务管理效果不佳。Q 区社区网格化管理改变了这一主体状态,扩展后的管理主体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化的主体特征要求社区工作必须突破行政命令式的控制形态,转向更加尊重社区的制度安排和管理主体之间的对话协商,并以此为导向,推动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优化路径探索银兴(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西藏 拉萨 850000)摘要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在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现实背景下,政府对基层治理体制进行创新,进而优化服务管理的尝试。社区网格化管理需要良好的制度、专业化的队伍和高质量的居民参与作为支撑,方能充分发挥其功效。基于四川省成都市 Q 区社区网格化管理面临的困境,积极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作用、唤醒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加强社区网格员队伍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工作的运行机制以及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是社区网格化管理走向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必由之路。关键词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社区治理;管理架构中图分类号D6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53(2022)02-0080-06基于成都市 Q 区的个案分析作者简介银兴(1991),男,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基金项目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青年项目“民族互嵌视域下的西藏社区治理研究”(18CZZ001)。政府社会管理80DOI:10.13945/ki.jlac.2022.02.011辽宁行政学院学报与各主体需求精准对接,提升社区工作的合力和工作效能。在此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建立良好的制度,引导各管理主体高质量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促进管理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社区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和公开化,确保服务管理的公平公正。第二,管理制度。一是优化网格化管理职责体系。Q 区为全面推动职责融合,建立网格化管理准入制度,整合网格成员职责,相关职能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四类基本职责”中增加工作事项,并报 Q 区委政法委员会审核备案。同时,理顺职能部门服务管理事项审批流程,明确下沉事项的类型、项目、内容和程序,从而有效减轻网格化管理的负担,提高网格化管理的效率。二是建立专职网格员考核体系。为提升激励效果,Q 区完善了网格化管理工作流程痕迹化管理、网格巡查全过程监督、事件办理网上考核、数据信息质量检查、视频巡查等考核评价制度,实行分级管理,分类定量评估,确保网格化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同时,建立健全专职网格员考核、评估和淘汰机制,以责任清单内容为核心,以月度、季度、年度为周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续聘。三是建立居民参与群防群治工作激励机制。以活动为中心,完善群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对参与群防群治的居民,Q 区采取“计件”与“计时”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进行奖励。四是建立街道办事处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协作机制。根据 Q区综治办统筹安排,街道办事处协同城管、房管、民政等部门,赋予物业公司、街面城市协管员、社会组织等主体相应的管理职能,并将其编入三级网格员之中,形成多元参与、多元共治的工作格局。第三,管理方法。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Q 区建立了“大联动 微治理”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在功能上实现了对城市街道、社区的全覆盖,整合了街道和社区等基层群防群治力量,解决了城市管理漏洞多、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依托“大联动 微治理”信息系统,进一步规范事件和数据信息的处理流程。一是规范发现报告流程,建立网格员微信矩阵、开通手机 App,与“大联动微治理”信息系统联通,建立统一的事件和数据信息报告渠道,规范事件和数据信息采集录入标准。二是规范事件处理流程,优化“前端发现报告网上分流交接部门限时处理全程跟踪监督办结回访问效”的分级链式处理机制,实现“在线数据统合、在线信息报告、在线事件处理和在线绩效评估”。三是规范联勤联动服务流程,完善信息化支撑下的警务分流、诉讼调解衔接、联动处置等部门联勤联动服务机制,形成治理合力,实现精准服务、精细管理。第四,管理目标。社区网格化管理要充分考虑原则性和灵活性,统筹社区力量,实现资源共享、程序对接、工作联动。Q 区在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中,将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作为战略目标,将开创群防群治新局面、推动服务管理转型升级、强化制度机制支撑、保障地方安定发展作为战术目标,注重开放共治、联动融合、科技创新、法治保障,不断推进部门协同与属地管理相互统一、专岗专职与兼职兼责相互结合、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治理实效,助力地方发展。(二)Q 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践举措第一,突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指出,要“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1。Q 区在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中,注重强化党对网格管理服务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和治理效能,推动网格力量整合和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一方面,适应“四类基本职责”是指网格员责任清单,具体包括网格员承担的采集基础信息、发现搜集报告问题隐患、排查劝解一般矛盾纠纷和宣传发动居民四类内容。“三级网格员”是指 Q 区建立的专兼职结合的一、二、三级网格员队伍。一级网格员是指专门从事网格化管理工作的专兼职管理人员;二级网格员由公益性岗位、村(居)民小组长、治保会巡逻队等人员组成;三级网格员主要包括企事业单位内保人员、院落保安(门卫)、城市协管员、环卫工人、交通劝导员、占道停车看守员、物业服务人员、院落自治组织成员、院落楼栋长(单元长)、“红袖套”、商家店铺联防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志愿者以及热心群众等人员。政府社会管理81辽宁行政学院学报社区形势变化,开展党建“末梢”工程,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立在网格中,形成党组织领导、党员带头服务、居民参与治理的网格服务管理强大合力。同时,要求各网格党组织或党小组积极作为,主动联系网格内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激活可利用的党建服务资源,激发网格内的组织活力。另一方面,坚持双向发力,推动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党小组长、骨干党员主动担任专(兼)职网格员,并注重将优秀的网格员培养和发展成党员,进一步增强网格员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网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二,科学划定全区网格。Q 区参照相关制度和行业标准,遵循“全域覆盖、分类划分、适度规模、动态调整”的原则,结合区域、人口、企业、自然地理条件,将全区网格划分为一般网格和专属网格两种类别,并统一进行数字编码,推进网格地理信息数字化建设。同时,坚持总量不变、动态调整的原则,根据城市发展进程、行政区划变化、地理形态变化等及时调整网格划分,确保容量适度、规模平衡、边界清晰、易于治理。第三,全面推动队伍融合。为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化管理共建共享的行动效能,Q 区坚持创新体制机制,按照“实名登记、平战结合、分类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整合各系统现有的专职和兼职网格员(包括联席管理人员和监督员),建立专兼职结合的三级网格员队伍。原则上,指定区域内条件成熟的街道一级网格员为专职,其他区域的街道一级网格员逐步实行专职管理。第四,深化专群联勤联动。为开创社区网格化管理群防群治新局面,Q 区坚持专门机构内部挖掘潜力与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相结合,建立健全专业力量与网格员联动的合作机制。一是完善“一社区一民警”制度,进一步深化社区警务管理,探索社区民警兼任社区“两委”兼职委员制度。二是实行派出所所长兼任街道党委(工委)兼职委员制度和机关干部下沉网格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网格化管理。三是推广“社区民警+辅警、网格员、综治队员+楼栋长、单元长、自治组织成员、平安志愿者”的“1+3+N”专群联动模式。此外,Q区还注重挖掘推广联防联控、邻里守望的工作经验,推动建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二、Q 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及困境社区网格化管理已成为 Q 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增强治安防控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总结分析 Q 区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困境,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一)Q 区社区网格化管理取得的成效第一,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在 Q 区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中,网格员通过走访和调研,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社区基础数据,实现了对服务管理对象的精细化治理,做到社情民意“早知道、早解决、早回复”,实现“小事不出社区,矛盾纠纷不上交”。据调研,实施网格化管理后,Q 区矛盾纠纷和治安案件大幅减少,社区治安秩序显著改善,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大为提升。第二,公共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以社区网格为地理单元,Q 区将治理工作深入基层,网格员每日及时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形成了网格管理领域服务对象群体、政府职能部门、社区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促进社区工作由重管理轻服务向服务与管理并重、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政府单方面活动向多元主体参与转变。借助智能终端,人们足不出户便可办理政务事项,有效弥补了部门职能缺位、信息获取滞后、管理粗放被动、处置效率低等缺陷,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依据 成都市 Q 区网格划分指导意见,一般网格主要包含城市地区、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原则上不跨小区、按照约 300500 户或1000 人划分一般网格;若界限明晰、便于治理,800 户或 2000 人也可划分为一个一般网格;尚未入住的在建区、待建区按照就近原则划分至相邻网格。专属网格主要包含街面区域、商厦、公园、集贸市场、商场、学校、医院、机关事业单位、铁路线路、河流湖泊、矿场林区等区域,根据工作需要和辖区实际明确划分标准,社区居民委员会根据实际服务管理需要划分专用网格。“1+3+N”专群联动模式中,1 是指将原有的网格升级为片,原有的网格员升级为片区网格长,保证 1 个片区 1 名网格长;3 是指在片的基础上再次细分网格,形成 3 个或 3 个以上的小网格,并通过整合资源、灵活应用政策等途径组建起 3 名或 3 名以上的网格员队伍;N 是指由物业服务人员、门卫、调解员、居民小组长、楼栋长、院委会、治保会巡逻队、“红袖套”,以及其他治安积极分子和志愿者等力量组成的信息员。政府社会管理82辽宁行政学院学报第三,整合社区资源进行服务管理。社区网格化管理涉及居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客观上决定了仅靠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无法较好地应对网格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充足的物质保障、高效的行动网络、良好的制度体系,是支撑网格化管理有效运行乃至社区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件。因此,社区居民委员会要充分整合辖区内外资源推进网格服务管理。Q 区社区将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