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乡融合发展对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的影响研究_唐莹.pdf
下载文档

ID:2348156

大小:1.55M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城乡 融合 发展 耕地 资源 社会保障 价值 影响 研究 唐莹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体制不断被打破,党中央对城乡关系的论述表现为由“城乡统筹”到“城乡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的动态演进过程1,尤其是自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后,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已基本被打破,开始形成城乡之间要素自由流动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产业现代化升级等逐步完善发展的新局面。耕地作为农业基本的生产要素,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关系,耕地及耕地的产出物是农民最主要的生活来源,不仅承载着农民巨大的生存保障压力,也发挥着社会保障功能,成为农民生存和发展的最后屏障3。同时,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影响之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缓慢,农村与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间差距明显,主要包括农村社会保障的层次低、范围小、社会化程度低、覆盖面窄、保障水平普遍偏低等4。因此,长期以来耕地被视为农民社会保障的主要来源,“耕地社保论”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5-6,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对耕地资源社会保障内涵、价值构成、价值测算等方面的研究。耕地作为“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7,其除了具有传统的经济效益外,还同时具有社会价值。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表现为耕地直接的物质价值转化为社会功能的间接价值8。对农民而言,耕地仍然是农民的“命根子”,承担着保障农民生存发展的功能;对国家而言,耕地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任。因此,可将耕地资源社会价值概括为社会保障价值和社会稳定价值。其中,社会保障价值是耕地资源城乡融合发展对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的影响研究唐莹陈梦涵(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136)摘要当下城乡二元体制不断被打破,农村经济社会面貌迅速变化,城乡关系进入以城乡融合为引领的新时代。分析城乡融合发展对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影响的内在机理,利用 20032020 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0032020 年全国城乡融合发展对耕地资源社会保障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且随着我国城乡融合水平的不断提升,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将持续弱化;全国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均值地区间差异较大,城乡人口、土地、产业、公共服务融合对各地区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的影响存在差异。根据各区域城乡融合阶段与社会保障价值变化特征,应采取差异化的耕地资源保障价值调控对策,以满足农民社会保障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词城乡关系;融合发展;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53(2023)01-0027-09作者简介唐莹(1982),女,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陈梦涵(1997),男,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型城乡关系下耕地利用转型机理、成本效应与风险管控研究”(21BGL288)。政治发展与行政管理27DOI:10.13945/ki.jlac.2023.01.006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替代政府的社会资金而承担的保障农民个人生存生活和延续后代的价值,是农民生存安全价值的体现9,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背景下,耕地将长期发挥重要的社会保障作用。在此理念下,学者们从耕地的社会功能及耕地在农民社会保障方面的效用出发来研究其所具有的社会保障价值10-12,具体包括基本生活保障价值、失业保障价值、养老保障价值、医疗保障价值,通过替代市场法、非市场价值法对研究区域的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进行测算。而社会稳定价值,主要指耕地的产出物作为我国粮食的主要来源,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维持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13。综上所述,学者们关于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是关于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演化特征的量化分析却较少,用相关模型及数据来定量探究二者间关系是目前学术界亟须探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影响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的分析框架,并利用 20032020 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究城乡融合发展与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的关系及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耕地资源社会保障功能转换问题。二、城乡融合发展弱化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的内在机理城乡融合发展是在人口、土地、产业、公共服务融合的共同作用下弱化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的。其以城乡人口和土地自由流动、产业融合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特征,并推动“人口土地产业公共服务”耦合发展,实现城乡之间人的全面发展、土地统筹规划、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推动城乡协同统一、均衡发展,从而弱化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一)城乡人口融合: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弱化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城乡人口的融合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内在动力,也是城乡融合的首要特征。在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下,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人口被区分为城市人口及农村人口14。但是,随着城乡融合水平的提升,城乡之间人口流动更为便捷,为了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非农部门转移,使得农民的收入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有研究表明,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累计贡献力度已于 2010 年超越了家庭经营性收入15,这在客观上决定了土地为农民提供生活保障的能力在不断下降,对于大部分农民而言,仅凭家庭拥有的几亩耕地资产,已不能满足其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农民逐渐不以农为生,造成耕地资源社会保障功能的弱化。同时,部分城市人口也逐渐回流到农村,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回流,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为乡镇企业提供了大量优秀的人力资源,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间接弱化了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二)城乡土地融合:通过加速耕地流转,在增强耕地资源经济价值的同时,弱化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城乡融合的重要工具16。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耕地被占用,在耕地流失的背景下,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自然也随之消失。并且,由于土地制度改革和人口融合等原因,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也促进了城乡之间土地的交换,而农民将闲置的土地承包给他人,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在此背景下,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进一步降低,更多地体现为经济价值。同时,城乡融合也逐渐缩短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距离,城市和农村的自然生态、人文环境渐渐相互交织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城市通过强辐射效应吸引农村生产要素以促进自身经济发展,并将一部分城市产业转移至农村,农村则凭借自身良好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因此,城市和农村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城乡可持续健康发展。(三)城乡产业融合:通过扩宽农民的收入渠道,降低农民对耕地的依赖程度,弱化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城乡产业融合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在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伴随人口和土地等要素的自由流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发展与行政管理28辽宁行政学院学报实施及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一二三产业开始相互渗透、互动、融合。自此,城乡间产业分布格局不再是农村单一发展农业、城市发展二三产业,而是城乡间一二三产业共同协调发展,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农村二三产业产值甚至超过了农业。城乡产业融合突破了传统城乡产业分离的限制,使得产业间相交点逐渐增多,产生出多种交叉产业,滋生出新的经济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宽了城乡产业的利润空间。与此同时,城乡产业融合不仅促进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科技与农业融合,提升了现代化农业科技装备水平,还孕育了农村特有的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业,在此背景下,农民拓宽了收入渠道,获得了更加广泛的从业空间,不必再单纯地依靠种地来维持生存发展,降低了对耕地的依赖程度。(四)城乡公共服务融合:通过为农民提供生存发展的保障,弱化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城乡公共服务融合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表现结果和价值导向,它旨在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同质同量的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真正维护好城乡居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农民收入渠道趋于多元化,并且传统的农业生产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这意味着农民在享受城市发达的市场经济带来的收入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和城市居民相同的市场经营风险,而在这些风险面前,农民手中的土地所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显得微不足道。同时,在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农民无法获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很难抵抗面临的市场经营风险。但是,随着城乡融合的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趋于统一发展,城乡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方面将越来越享受相同的待遇,这将降低农民所面对的风险,并且在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发展保障的同时,也将促进农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从而进一步弱化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三、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一)数据来源文中涉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等。(二)基准模型为检验城乡融合发展对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的影响,本文构建以下基准回归模型:Y=x+controls+(1)其中,Y为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X为城乡融合水平,为估计系数,controls为控制变量,为随机误差项。(三)变量定义1.城乡融合评价指标。根据上文论述,本文构建了人口、土地、产业、公共服务四个维度的指标体系(见表 1)。指标公式表 1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城镇人口/地区总人口地区 GDP/地区总人口耕地面积/地区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二三产业增加值/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城市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城市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农村人均文教娱乐支出0.1680.1370.1240.0940.0870.1460.1260.118权重人口城镇化率人均 GDP耕地面积占比农业机械化水平非农产业就业人数占比非农产值占比城乡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比城乡人均文教娱乐支出比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人口土地产业公共服务%元%kW/hm2%在测度综合评价指数时,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鉴于该方法在学术界已有较多应用,本文对其具体计算方法不再赘述。2.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参考现有研究成政治发展与行政管理29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果17,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替代市场法和分解求和法,将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进行分解,构建具体评估指标体系(见表 2)。同时,考虑到过去一单位货币与现在一单位货币购买力的不同,不可直接地将过去的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与现在的相比较,而应先计算出一单位货币购买力的变化程度,再将过去的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按照一定比例折算为现在的价值,最后将两者进行比较,才能够反映出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的变化趋势。基于此,引入居民消费水平,它是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满足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程度,其变化情况可以反映居民实际消费水平的变化。因此采用各省 2020 年居民消费水平与历年居民消费价格注:由于农民养老保障金和医疗保障金数据缺失,故通过农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进行修正,从而得到农村居民养老保障金和医疗保障金数据。表 2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评估指标体系M为农村个人最低生活保障金,S为人均耕地面积指标解释V1=M/S公式价值类型基本生活保障价值(V1)养老保障价值(V2)I1、I2分别为农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E1为政府为城镇居民提供的养老保障金,S为人均耕地面积失业保障价值(V3)医疗保障价值(V4)C为当地乡镇企业人均固定资产原值,S为人均耕地面积I1、I2分别为农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E2为政府为城镇居民提供的医疗保障金,S为人均耕地面积V3=C/SV2=(I1E1)/(I2S)V4=(I1E2)/(I2S)表 3基准回归结果城乡融合度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农水平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变量-0.26*(0.08)-0.31*(0.11)0.20*(0.12)0.14(0.09)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