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面板数据中介效应模型的检验_李柯言.pdf
下载文档

ID:2348080

大小:997.94K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地区 双城 经济圈 科技 创新 面板 数据 中介 效应 模型 检验 李柯言
金融发展研究 第2期收稿日期:2022-10-28修回日期:2022-12-14成 渝 地 区 双 城 经 济 圈 科 技 创 新、农 业 生 产 效 率 与 城 乡 收 入 差 距基于面板数据中介效应模型的检验李柯言陈海鹏沈倩岭(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1130)摘要: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采用成渝地区20072020年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农业生产效率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成渝地区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科技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这一影响部分地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来实现。研究结论为成渝地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生产效率;城乡融合发展;中介效应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23)02-0061-06DOI:10.19647/ki.37-1462/f.2023.02.008作者简介:李柯言,男,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国际贸易;陈海鹏,男,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与区域发展;沈倩岭(通讯作者),女,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农业经济和国际贸易。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释放巨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促使资源和要素向城市集聚,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资本等关键要素单向不可逆地流向城市,导致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乏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新时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农村的发展潜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成渝地区作为我国西部的核心区域,是我国区域协同发展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新时期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格局优化的重要部署,然而,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区域内绝对的双核发展模式导致区域内部发展差距较大,尤其是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严重阻碍了成渝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背景下,如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科技创新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与推广更是直接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么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业生产效率在区域科技创新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利于成渝地区城乡发展关系的有效调整。因此,本文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水平提升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二者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为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的创新与城乡发展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软学科项目“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21RKX0241)。金 融 观 察】【61金融发展研究 第2期差距的缩小提供理论支撑。二、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城乡收入差距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关于科技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有研究认为中性的科技创新能够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有效缩小收入差距(Ojha等,2013)1,而偏向技能劳动的科技创新会扩大技能劳动和非技能劳动的收入差距(董直庆等,2014)2,这就是所谓的“科技创新的城乡二元结构”,即城乡不同部门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效率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李政和杨思莹,2016)3。也有学者从产业部门的角度出发,认为工业部门的科技创新偏向于资本的方向发展,导致了资本收入份额的上升和劳动力收入份额的下降(姚毓春等,2014)4,从而改变了资本部门和劳动力部门的分配结构,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还有学者考察科技创新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收入差距的影响。然而,农业生产效率作为对农业部门生产效率的直接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目前尚未有定论。刘渝琳和李敬(2013)5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导致农业生产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中西部地区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李晓璇(2018)6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会显著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当然,这些学者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测度和分析均是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已经暗含了农业科技进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效率,也对社会资源配置形式和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冲击,对农业农村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科技创新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优化和变革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管理理念,提高了土地等要素的使用效率。农村每个家庭所投入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节约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投入,使得之前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资源可以在城市市场上出售以获取工资收入,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可能会导致“科技创新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市科技创新水平始终高于农村,但是科技创新的前段投入和研发通常在城市完成,农村相对城市有直接引进技术和低成本更新技术的优势,获取新技术的边际成本较小。假定农业单位要素的边际产出恒定,这意味着扩大科技和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会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净利润,使得科技创新能够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从而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尤其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缩小区域城乡收入差距。本文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视角,探讨科技创新、农业生产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与现有的研究相比,可能存在以下创新之处:一是当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研究虽然较多,但是从区域科技创新角度考虑科技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成果较少。本文对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探讨,丰富了科技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能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提供路径指导。二是目前科技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比较模糊,本文将农业生产效率引入作为中介变量,对科技创新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深入讨论,进一步明晰了科技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三、研究设计(一)数据来源与说明2007年成渝地区经济区建设协议签署,标志着成渝地区由竞争走向竞合关系,目前研究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范围设定主要沿用成渝城市群规划的16个城市(黄兴国等,2020)7,因此,本文在考虑数据可获得性和成渝地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选取20072020年成渝地区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数据来源于历年四川统计年鉴 重庆统计年鉴和各地市州的统计年鉴,对个别空缺数据采用插值法进行补充。由于所选取面板数据的时间维度和个体维度相差较小,所以在模型设定和实证分析过程中综合考虑短面板数据和长面板数据的处理方式。(二)模型的设定1.基准模型。为了分析科技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设定如下模型:RIGit=0+1STIit+2control+i+t+it1(1)其中,RIGit表示城乡收入差距,STIit表示科技创新水平,control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i表示城市,t表示年份,i表示地区个体效应,t表示时间效应,it1表示随机扰动项,服从标准正态分布。2.中介效应模型。为了验证农业生产效率在科技创新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参考温忠麟和叶宝娟(2014)8提出的检验方法,构建如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RIGit=0+1STIit+2control+i+t+it1(2)APEit=0+1STIit+2control+i+t+it2(3)金 融 观 察】【62金融发展研究 第2期RIGit=0+1STIit+2APEit+3control+i+t+it3(4)其中,APE表示农业生产效率,1表示科技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总效应,1表示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效应,12表示农业生产效率在科技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中的中介效应。3.分位数回归模型。在中介效应检验的基础上,为检验模型的稳健性,并分析不同分位数水平上模型估计结果的差异,构建如下分位数回归模型:RIGit=0()+1()STIit+2()control+i+t+it4(5)其中,为所设定的分位数水平。4.动态面板模型。为了缓解模型的内生性问题,引入因变量的滞后项,构建如下动态面板模型:RIGit=0+1RIGit-1+2STIit+3control+i+t+it5(6)其中,RIGit-1为因变量的滞后一期。(三)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1.变量的选取与定义。(1)被解释变量: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的度量方法有城乡收入的差值、城乡收入的比值和泰尔指数等,由于城乡收入的差值体现了绝对的差距,不能更好地反映相对水平,且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能导致测度结果的失真,所以常用的方法为城乡收入的比值和泰尔指数。本文借鉴张小溪和刘同山(2020)9的研究成果,采用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其比值越大,说明城乡收入差距越大。(2)解释变量:科技创新水平。主要采用发明专利授权量进行测度,相对其他的科技创新成果,发明专利的创新性和社会经济价值更高,更能体现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3)中介变量:农业生产效率。粮食作物作为传统的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其产量代表了农业发展的水平和生产能力,本文参照陈海磊等(2014)10的研究,采用亩均产量和亩均产值作为代理变量,从粮食生产的角度度量农业生产效率。(4)控制变量。控制变量的选择主要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等各方面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从经济社会发展层面选取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人口密度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的比值,从生态环境层面选取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人民生活水平层面选取了城乡住房面积比、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和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作为控制变量。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反映了产业发展和就业结构相互匹配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RSP=i=13|YiLiY L-1=i=13|YiYLiL-1(7)其中,Y表示地区和产业的生产总值,L表示地区和产业的从业人数。i取值为1,2,3,分别表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了避免异方差对回归结果的干扰,对所有变量进行了对数变换。2.描述性统计分析。表1报告了关键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在0.634到1.194范围内浮动,且组内标准差和组间标准差相差较小,而科技创新水平的组间标准差明显大于组内标准差,说明科技创新水平随时间变动相对较小,但是在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的标准差均相对较小,均值为0.53,说明成渝地区各城市产业与就业之间的协调程度相对较高,由于产业、就业不协调问题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相对较弱,为分析科技创新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提供了较好的基础。3.变量间相关性分析。为了进一步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对所有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表2报告了变量间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差表1:变量的说明与描述性统计变量符号LNRIGLNAPELNSTILNRSPLNDOPLNHDGLNRHALNSSELNPPLLNTRS变量名称城乡收入差距农业生产效率科技创新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人口密度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乡住房面积比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GDP统计量类型overallbetweenwithinoverallbetweenwithinoverallbetweenwithinoverallbetweenwithinoverallbetweenwithinoverallbetweenwithinoverallbetweenwithinoverallbetweenwithinoverallbetweenwithinoverallbetwe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