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0
全国
统一
高考
地理
试卷
新课
解析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如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1~2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
A.水文、地貌、植被 B.地貌、水文、植被
C.植被、地貌、水文 D.水文、植被、地貌
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 )
A.风俗习惯改变 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 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如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据此完成3~5题。
3.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如图)。打沟主要是为了( )
A.灌溉 B.排水 C.防虫害 D.通风
4.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产量 B.减少水土流失
C.降低生产成本 D.减少蒸发
5.近年来,该地( )
A.种植结构复杂化 B.复种指数提高
C.田间管理精细化 D.种田大户增多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如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观测时段内( )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7.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如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9~11题。
9.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
A.苔原带 B.森林带 C.森林草原带 D.草原带
11.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 )
A.沼泽分布少 B.太阳辐射强 C.河流向北流 D.远离北冰洋
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1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6分。
12.(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玉米油是利用玉米胚芽生产的一种谷物油脂,营养丰富,口味清香。玉米油生产流程由毛油提取和毛油精炼等环节构成,胚芽的毛油提取率为40%,由毛油到精炼油的转化率为90%.山东邹平某公司是我国建设最早、目前规模最大的玉米油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其玉米油销售量占国内市场的50%.该公司在山东惠民、辽宁铁岭、内蒙古通辽和鄂尔多斯建有毛油压榨工厂,在公司本部、浙江杭州、广东广州建有精炼油和小包装产品生产基地(如图),将毛油运输至精炼油生产基地多使用集装箱液袋(一次性使用的储存和运输各种非危险液体货物的软体包装容器),使用罐箱或铁桶运输则越来越少。
(1)简述惠民、铁岭、通辽、鄂尔多斯等地吸引该公司建设毛油压榨工厂的优势条件。
(2)分析该公司在杭州、广州建设精炼油和小包装产品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
(3)推测并解释将毛油由铁岭运输到广州精炼油生产基地的合理交通方式,指出使用集装箱液袋运输相对于使用铁桶运输的优势。
13.(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如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
(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
(3)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原因。
(4)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14.(10分)奥地利的哈尔斯塔特小镇以湖光山色、错落有致的特色建筑、古老的盐矿遗址等而闻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每年有数十万游客来到这个仅有千余居民的小镇观光。我国某企业选择国内自然景观相似的地点,按照哈尔斯塔特的原型,建造了一座翻版小镇。建成开放后一度成为当地热门旅游景点。
评价仿建国外著名旅游景点的做法对当地旅游开发的影响。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15.竹排江是南宁市主要的内河之一,由北向南贯穿市区,其上游河段叫那考河。20世纪90年代开始,沿河养殖业兴起,大量污水和垃圾进入那考河,那考河一度变成“纳污河”。从2015年起,当地政府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施了河道截污、河道生态、沿岸景观工程以及污水厂建设等,由“点源治理”转变为“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的流域综合治理。如今那考河沿岸成为水清岸绿的滨江公园。
简述采用“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模式治理那考河污染的意义。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如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1~2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
A.水文、地貌、植被 B.地貌、水文、植被
C.植被、地貌、水文 D.水文、植被、地貌
【分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土壤、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生物、资源等。
【解答】解:结合地理事实可知,河为河流简称,因此代表水文;塬、梁、峁为地貌名称,故代表地形;而“柳”为柳树,则代表植被,A对。
故选:A。
【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考查的内容是自然要素在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作用,需要结合地理常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 )
A.风俗习惯改变 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 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分析】根据经纬度定位可以看出,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
【解答】解:由于该地土壤疏松,地形坡度大,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导致该地的水土流失严重,故沟壑较多,这些表明自然环境的变化较大,故D符合题意。
风俗习惯改变、人口迁徙频繁不会形成“河”“沟”“湾”形成,故AC错。
该地的土地利用结构不稳定,水土流失严重,容易形成黄土塬、梁、峁、川等不同的地形,导致土地的利用结构也发生变化,故B错。
故选:D。
【点评】本题以区域地理的经纬网图为载体,考查考生对区域地理事物变化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区域定位。
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如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据此完成3~5题。
3.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如图)。打沟主要是为了( )
A.灌溉 B.排水 C.防虫害 D.通风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解答】解:巢湖平原位于南方的湿润地区,原来是种植双季稻,水稻喜欢高温多雨的地区;但是小麦是耐旱的作物,在此种植需要田地里打沟排水,故B对;
巢湖平原为水田,在此种植小麦不需要灌溉,小麦耐旱,故A错;
防虫害需要喷洒农药或者生物灭虫,故C错;
小麦种植有一定行距,风大容易导致倒伏,故D错。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巢湖平原种植小麦为载体,考查区域农作物的种植与打沟的目的,关键是考查考生观察问题,利用课本学习的知识分析解答,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
4.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产量 B.减少水土流失
C.降低生产成本 D.减少蒸发
【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解答】解: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会导致土壤板结,土壤中的空气少,导致产量低,故A错;
平原地区,秋冬季节降水少,水土流失轻,故B错;
由于大量的劳动力去就业条件好的城市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故不经翻耕播种可以减少雇佣人员,降低生产成本,故C对;
冬季气温低,蒸发弱,但这是不翻耕的目的,故D错。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巢湖平原农作物的种植为载体,考查考生对身边的农业生产的了解,根据图文信息结合当地实际分析解答。
5.近年来,该地( )
A.种植结构复杂化 B.复种指数提高
C.田间管理精细化 D.种田大户增多
【分析】抓材料中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而且主要种植冬小麦和水稻,结合选项分析即可。
【解答】解:根据上图可知,该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和冬小麦,种植结构不复杂,所以A错;
复种指数跟气候有关,该地区气候没有改变,所以B错;
以前是双季稻,现在是单季稻,说明管理没有精细化,所以C错;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所以该地区应该是种田的少但种田大户增多了,所以D对。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考查区域农业的变化特征。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如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观测时段内( )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分析】绿洲区植被覆盖良好,光合作用明显,能吸收部分太阳光,因此照到地面的太阳辐射比沙漠少,地表升温幅度慢,地表温度相对较低。沙漠地区地表温度高,释放的地面辐射也较强烈。
【解答】解:据课本知识可知,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属于长波辐射,据图示信息可知,下午16:00时沙漠和绿洲的温差最大,则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也最大,A选项错误。
读图信息可知,从下午16点到第二天早晨6点之间,沙漠地区降温幅度比绿洲大,B选项错误。
读图可知,从0:00﹣6:00之间,沙漠和绿洲的降温速率大致一样,C选项正确。
读图可知,从6:00﹣12:00之间沙漠的升温速率快于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