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中语文
课时
作业
劝学
解析
人教版
必修
课时作业(九)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中绳(zhònɡ) 槁暴(pù)
以为轮(róu) 金就砺则利(lì)
B.参省乎己(xǐnɡ) 须臾(yú)
跂而望(qí) 靛青(dìng)
C.跬步(ɡuī) 蓼蓝(liǎo)
生非异也(xìnɡ) 骐骥(jì)
D.锲而不舍(qiè) 驽马(nú)
金石可镂(lǒu) 蛟龙(jiāo)
答案 A
解析 B项,“跂”应读“qǐ”,“靛”应读“diàn”;C项,“跬”应读“kuǐ”;D项,“镂”应读“lòu”。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有槁暴(晒干)
②以为轮(使……弯曲)
③吾尝跂而望矣(抬起脚尖) ④而致千里(送别)
⑤君子生非异也(禀赋,资质) ⑥非能水也(善,会)
⑦筋骨之强(强壮) ⑧而绝江河(横断)
⑨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 ⑩而闻者彰(清楚)
A.①②⑤⑥⑦⑨ B.①②③④⑦⑨
C.①③⑤⑦⑨⑩ D.①⑤⑦⑧⑨⑩
答案 A
解析 ③跂,提起脚后跟;④致,达到;⑧绝,横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善假于物也
B.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蟹六跪而二螯
C.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②圣心备焉
D.①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②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答案 B
解析 都是连词,表并列。A项,①介词,表比较,比;②介词,引出对象,可不译。C项,①兼词,“于此”,在这里、从这里;②句末语气词,了。D项,①代词,代木;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木直中绳,以为轮
答案 C
解析 A项,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地点;B项,广博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D项,以之为。今义,认为。
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答案 B
解析 句中“水”为名词作动词;其他均为名词作状语。
6.下列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甚矣,汝之不惠
答案 C
解析 C项,与例句皆为定语后置句。A项,为宾语前置句;B项,为状语后置句;D项,为主谓倒装句。
二、文本训练
阅读课文最后一段,完成7~10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风雨兴焉 (兴起)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雕刻)
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功绩)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精神清明)
答案 D
解析 神明:人的智慧。
8.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词的一项是( )
A.积善成德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用心一也 D.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答案 D
解析 A项,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行;B项,上、下:名词用作状语,向上、向下;C项,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9.下面对本段文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段从学习的方法和作用的角度来论述“学不可以已”。共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是不断积累的过程,不能停止。
B.“不积跬步”“不积小流”的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难以实现远大目标。
C.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成功的关键。
D.用“蚓”的“用心一”和蟹的“用心躁”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有效的学习还要靠专心致志。
答案 A
解析 “作用”应为“态度”。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达到十步之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
(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饮到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
三、拓展阅读
阅读选自《荀子·劝学》的文字,完成11~16题。
[甲]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②。
[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③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 ①端而言,蠕而动: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②禽犊: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以小禽兽做礼物。③兰槐:香草名,即白芷。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一可以为法则 (效法的榜样,准则)
B.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从高处往低处看)
C.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逐渐,逐步)
D.不闻先王之遗言 (学习、借鉴)
答案 C
解析 渐:jiān,浸泡,浸渍。
12.“其质非不美”的“其”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兰槐之根或芷
13.“所渐者然也”中的“然”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14.下列各句中“所以”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B.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答案 B
解析 B项,译为“……的原因(缘故)”,其他三项中的“所以”表根据、依靠、凭借,相当于“……的根据”“……的方法”“靠……来……”“用……来……”等。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君子做学问,为的是使自身完善;小人做学问,把学问当作和别人相见的小礼物。
(2)蓬草生长在麻丛中间,不用扶持就是挺直的;白色的沙子混在黑泥里,就与黑泥是一样的颜色了。
解析 (1)注意,这是两个判断句;另外注意“美”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2)注意“蓬生麻中”一句中“生”后省略介词“于”。
16.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小 人 之 学 也 入 乎 耳 出 乎 口 口 耳 之 间 则 四 寸 耳 曷 足 以 美 七 尺 之 躯 哉?
答案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参考译文】
[甲]君子做学问,是把所学的听入耳中,记在心里,融会贯通到整个身心,表现在一举一动上。即使是极细小的言行,都可以作为别人效法的榜样。小人做学问,把学到的听入耳中,从嘴里说出来。嘴巴与耳朵间的距离不过四寸,怎么能使自己七尺之躯的美德得到修养而完美?古时候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进德修业,当今的学者,学习却是为了向人炫耀。君子做学问,为的是使自身完美;小人做学问,把学问当作和别人相见的小礼物。
[乙]蓬草生长在麻丛中间,不用扶持就是挺直的;白色的沙子混在黑泥里,就与黑泥是一样的颜色了。兰槐的根就是白芷,把它浸在臭水里,君子就不接近它,百姓也不会佩带它。这并不是因为它的本质不好,而是因为浸在臭水里的缘故。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乡邻,交游必须要接近读书人,这是为了防止邪恶的影响而接近中正。
[丙]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下临深谷,就不知道地有多厚;不学习先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干国、越国、夷族、貉族的孩子,出生时的哭声相同,长大之后的习俗却各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他们这样的。
四、语言表达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
(2)《荀子·劝学》中蚯蚓向上食尘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而螃蟹“______________”是因为浮躁、不专心。
(3)《荀子·劝学》中强调学习与省察自己的必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用心一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析 注意易错字的书写,如“鳝”“己”等。
18.把下面几句话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也可根据需要变换叙述角度,但不得改变原意,也不能遗漏内容要点。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提出了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的思想。“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也是他提出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的老师荀子提出了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和“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
解析 单句是一个句子只有一套主谓结构,其他的成分可作为单句的“枝叶”成分。本题的重点是要找出长单句的主语,“他”指代的是“荀子”,把“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改为定语,“提出观点”是谓语和宾语,把其他的内容作为“观点”的定语即可。
19.在横线上填上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