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学年高中语文综合检测1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doc
下载文档

ID:23431

大小:96KB

页数:13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1-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中语文 综合 检测 解析 粤教版 选修 先秦 诸子
综合检测(一)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对于南方和北方的分野,中国人有三种说法:不少广东人把除广东以外的地方都称为北方,显然,这些广东人眼中的南方——广东的冬天是不需要供暖的;第二种说法是南北以长江为界;第三种是中国地理教材上的分法,南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中国南方和北方的“秦岭—淮河”分界线,是192023年由中国地学会(即现在的中国地理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提出的。秦岭对冷热空气有阻挡作用,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天最低气温不低于-5摄氏度,且低温持续时间较短。 尽管长江与“秦岭—淮河”沿线相距不远,但南方供暖讨论的范围显然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区域和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但仍没有供暖的地区。 20世纪50年代,在物质匮乏、能源奇缺的背景下,周恩来总理提出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定北方为集中供暖区。此后,中国政府一直将“南北分界线”作为“是否供暖线”,并沿用了60多年,如此便形成了现在的中国供暖现状。 因此,北方供暖和南方不供暖是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的产物,不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形成的。“一刀切”的结果,是中国出现了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在北方供暖地区过冬比在南方过冬舒适。在南方过冬,有人的耳朵、手脚会被冻肿,屋里屋外一样冷,上床、起床都需要勇气。 其实,人的冷暖舒适感不仅取决于温度,还取决于湿度、风速和光照。湿度对人体感受到的冷暖影响比较大,气象学普遍认为湿度每增加10%,人体感受到的温度则降低1摄氏度。长江沿岸地区冬天湿度平均在70%左右,考虑湿度对温度的影响,长江沿岸地区冬天人体感受到的温度要比实际温度还低7摄氏度左右。 科学家认为,18摄氏度是人体感受最舒适的温度,11摄氏度是人体对寒冷耐受的最低限度。从前南方不供暖的理由,是南方年日均温度低于或者等于5摄氏度的天数不到90天,但考虑湿度、风速等因素的影响,人体感受到的温度要比实际温度低7摄氏度。也就是说,南方地区的室内温度需要平均提高10摄氏度以上,人才能感到舒适。 客观上说,除了冬季暖和的海南、广东、广西不需要供暖外,其他地方都需要供暖,只是需要供暖的期限有差别。北方供暖3—6个月,而南方只需要供暖2—3个月。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已成为GDP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南方供暖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中国已经由计划经济机制改革为市场经济机制,供暖的“楚河汉界”到了该取消的时候了。 (选自刘兴成《现代人最需要的财经法律智慧》,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南北“秦岭—淮河”分界线,最早是由中国地学会首任会长张相文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提出的。 B.长江虽与“秦岭—淮河”沿线相距不远,但我国政府一直以秦岭、淮河为界,规定北方为集中供暖区。 C.人的冷暖舒适感取决于温度、湿度、风速和光照,所以同样的低温天气,南方人比北方人感觉更冷。 D.长江沿岸地区冬天的湿度平均在70%左右,该地区的实际温度要比人体感受到的温度还低7摄氏度左右。 【答案】D [“该地区的实际温度要比人体感受到的温度还低7度左右”表述错误,原文是“考虑湿度对温度的影响,长江沿岸地区冬天人体感受到的温度要比实际温度还低7度左右”,也就是说“该地区的实际温度要比人体感受到的温度还高7度左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南方与北方的供暖情况以及人们冷暖舒适感的差异。 B.文章列举了我国关于南北方划分的三种说法,并依据第三种分法就中国供暖情况展开论述。 C.文末提到我国40多年经济发展成绩及经济机制改革,意在分别说明南方供暖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取消供暖界限,是按从供暖依据、现状到影响冷暖舒适感因素的逻辑顺序推进的。 【答案】C [“意在分别说明南方供暖的必要和可能”论证错误,应为“意在分别说明南方供暖的可能和必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体感受最舒适的温度是18摄氏度,但受湿度、风速等因素影响,南方室内温度需调到28摄氏度才更觉舒适。 B.广东人把除广东以外的地方都称为北方,客观上说,广东的冬天不需要供暖,其他各地都需要供暖。 C.受计划经济机制的影响,60多年来我国北方供暖而南方不供暖,导致在北方过冬比在南方过冬舒适。 D.由于计划经济机制转为市场经济机制,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了,南方供暖便成为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 【答案】A [B项,“广东的冬天不需要供暖,其他各地都需要供暖”错,原文是“客观上说,除了冬季暖和的海南、广东、广西不需要供暖外,其他地方都需要供暖,只是需要供暖的期限有差别”,可见海南、广西也不需要供暖。C项,“在北方过冬比在南方过冬舒适”错,原文是“在北方供暖地区过冬比在南方过冬舒适”。D项,强加因果,从原文“中国已成为GDP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供暖的‘楚河汉界’到了该取消的时候了”可知,这些信息都是具体的实际情况,它们中间不构成因果关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材料一 春节假期里,一部电影引发观影热潮。《流浪地球》以超过40亿的票房,成为春节电影票房冠军。以宇宙为背景的宏大设定,配上太空场景、灾难景观、工业风格、热血少年,让这部电影颇具观赏性。在这个电影世界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不仅是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那充满了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面对危机的人类,竟然带着地球这个家园一起去往远方。这或许也是很多人对这样一部电影开启的世界更为期待的原因。 一部成熟的电影,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从《战狼》到《无名之辈》等风格各异的电影作品,在抬高电影创作水位的同时,也一次次抬高中国电影票房。这些,同样是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期待的文化与心理背景。 更重要的是,就像刘慈欣所说,今天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未来感”。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瞩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可以说,今天的中国科幻文艺创作,既有改革开放40年科技巨大进步这一“巨人的肩膀”,又有着公众不断增强的科学向往这一“深厚的土壤”,中国的科幻人、电影人有能力也有责任抓住机遇,为世界的科幻文艺创作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经验、中国故事,拓展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空间。 (摘编自金仓《〈流浪地球〉提升期待的水位》,2023年年2月13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相比于其他艺术门类,电影更能艺术化地体现国家立场、国家意志、国家情怀。中国电影票房突飞猛进的背后,是中国电影银幕数的飞速增长,更是电影类型不断完善、电影创作者国际化表达和电影产业国际化视野的不断推进与扩大。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中国电影,须直面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时代的中国电影如何自我建构,如何自信地挺立于世界? 2023年年12月11日,国家电影局下发了《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3年年,全国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电影院银幕总数达到8万块以上”的目标。这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国家战略和现实基础,也是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由此必须明确,对于那些完成了类型化突破、产业化突破、创作主体突破、叙事题材突破、制作能力和水平突破的优秀影片,我们应该如何给予支持,如何对其形成的环境和机制予以进一步保护。 (摘编自李舫《中国电影的类型突破》,2023年年3月12日) 材料三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的影视创作,我们发现,在此起彼伏的市场喧嚣中,有一类影视剧,尽管没有多少叫卖声,却牢牢地刻在人们的审美记忆里,那就是运用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创作的作品。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我国影视剧最突出的成就和最厚重的作品都蕴藏在现实主义创作之中。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指导创作的作品蕴藏着恒久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生命力,能穿越时代和历史,成为常看常新的经典。而那些脱离现实、疏离时代、回避主流和只求娱乐与眼球效应的快销产品,哪怕曾鼓噪一时,也只能是过眼云烟,转眼即被丢弃到文化垃圾堆中。改革开放40年中国影视剧创作的经验再次证明,现实主义精神是影视创作的生命线。 今天,国家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急剧变化,百姓的喜怒哀乐,处处充满感人肺腑的故事,构成了一幅朝气蓬勃、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令现实主义创作大有作为。现实主义是新时代包括影视创作在内的文艺创作的主流,是影视创作这种思想艺术活动的根本特征,把握住这个根本特征,才能保证文艺创作主流不偏向,不跑题。因此,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善于从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沉下身子,扎根群众,用现实的厚重质感来呈现生活本来的自然美、力量美、震撼美,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杨明品、胡祥《现实主义精神成就影视 精品力作》,2023年年10月20日《光明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流浪地球》背景宏大,场景壮观,鲜明的英雄类型主题,又加上熟悉的中国元素的使用,因此得到观众的好评也在情理之中了。 B.中国科幻文学趋热、电影创作水位提高等要素,使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期待,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就是这一需求的体现。 C.创作者学会运用国际化表达,电影产业的国际化视野不断推进与扩大,就能实现中国电影的自我建构,自信地挺立于世界。 D.改革开放40年影视剧发展的现状告诉我们,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指导创作的作品思想价值和艺术生命力更加恒久,更易成为经典。 【答案】C [“只要……就……”表述过于绝对,实现中国电影的突破,还有其他诸多要素。]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流浪地球》的成功有其时代背景,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在客观上推动了对这一类电影的需求。 B.国家电影局提出的电影院银幕数量增加的目标,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国家战略和现实基础,也给中国电影产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C.快销类影视作品脱离现实、疏离时代、回避主流,只追求娱乐与眼球效应,不可能产生激励观众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D.影视工作者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扎根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用现实的厚重质感来呈现生活本来的自然美、力量美、震撼美。 【答案】B [“也给中国电影产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理解不当,这里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6.当下中国电影要实现新的提高与突破,应在哪几个方面发力?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答案】①立足强大文化体系,讲好中国经验、中国故事。②加快电影院线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③对优秀影片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保护其形成环境和机制。④运用现实主义创作理念,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指导创作作品。(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农历八月,是庄稼人一年中美好的时光。不冷不热,也不饥饿;走到山野里,手脚时不时就碰到了果实上。秋收已经拉开了序幕:打红枣、割小麻、摘豇豆、下南瓜……庄稼人孙少安的心情和这季节一样好。真是连他自己也难以相信,几年前他梦想过的一种生活,现在开始变成了现实。一群人穷混在一起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庄稼人的光景从此有了新的奔头。 谁说这责任制不好?看看吧,他们分开才一两个月,人们就把麦田种成了什么样子啊!秋庄稼一眨眼就增添了多少成色!庄稼人不是在地里种庄稼,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