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振兴
九个
维度
孔祥智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乡村振兴的九个维度/孔祥智等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10(2019.10 重印)ISBN 978-7-218-13188-7.乡.孔.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中国.F320.3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8)第 218944 号XIANG CUN ZHEN XING DE JIU GE WEI DU乡村振兴的九个维度孔祥智 等著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出 版 人:肖风华责任编辑:卢雪华 廖智聪装帧设计:静坐等水责任技编:周 杰 周星奎出版发行:广东人民出版社地 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 204 号 2 号楼(邮政编码:510300)电 话:(020)85716809(总编室)传 真:(020)85716872网 址:http:/印 刷:广州市官侨彩印有限公司开 本:787mm 1092mm 1/16印 张:19.25 字 数:200 千版 次:2018 年 10 月第 1 版印 次:2019 年 10 月第 3 次印刷定 价:45.00 元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出版社(020-85716849)联系调换。售书热线:(020)85716826目录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内涵及其实施001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002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023三、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032四、关于几个乡村振兴战略认识问题的讨论042第二章 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重点047一、构建强农业体系048二、延展农业产业链053三、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057四、发展农业农村服务业063五、聚焦:问题思考对策067第三章 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关键073一、自然资本和绿色发展075二、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079三、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083四、生态补偿与生态产品供给087001五、加快美丽乡村建设091六、聚焦:问题思考对策094第四章 乡风文明:乡村振兴的保障099一、乡风、家风、民风与乡风文明100二、道德建设、公共文化建设与乡风文明109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乡风文明116四、建立促进乡风文明的体制机制122五、聚焦:问题思考对策127第五章 治理有效:乡村振兴的基础135一、建设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137二、“三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142三、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148四、聚焦:问题思考对策156第六章 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的根本159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160二、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65三、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168四、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171五、推进健康乡村建设175六、聚焦:问题思考对策180第七章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前提185一、脱贫攻坚面临的挑战186二、精准扶贫经验与策略189三、扶贫与扶智204四、聚焦:问题思考对策210002第八章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进乡村振兴213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214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219三、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24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228五、聚焦:问题思考对策232第九章 人才支撑与乡村振兴239一、新型职业农民与乡村振兴241二、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246三、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250四、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255五、聚焦:问题思考对策260第十章 乡村振兴:钱从哪里来265一、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267二、拓宽资金筹集渠道271三、金融如何支撑乡村振兴282四、聚焦:问题思考对策286主要参考文献295后 记300003第一章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内涵及其实施001第一章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内涵及其实施执笔人:孔祥智 张效榕 刘同山 2017 年 10 月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题为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的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还将这一战略写入其中。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对这一战略的具体实施作了详尽的部署。2018 年 9 月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乡村振兴的九个维度2017 年 10 月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题为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的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还将这一战略写入其中。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对这一战略的具体实施作了详尽的部署。本章首先回顾乡村振兴战略出台的背景,然后讨论这一战略的内涵和实施重点。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一)20022007 年:以城带乡积极惠农2002 年 11 月 814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十六大”)通过了题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的报告。在部署农业农村工作时,报告使用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标题,首次002由于所引用的中央文件都是公开的,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询,因此本书不注明文件出处。第一章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内涵及其实施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并列,并要求“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从中可以看出,此时中共中央的战略思路是优先发展城镇,进而以城镇带动乡村。中国的城乡关系之所以以 2002 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为转折点,演变的方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是具有一系列深层次原因的。具体来说,就是中国的工业化到了中期阶段。工业化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或现代化水平的总体评价,主要表现为随着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带来的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转换,并不是单纯的工业发展。具体表现为五大方面:一是国民收入中制造业所占比重上升,并逐渐占主导地位;二是制造业就业人数增加,占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三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四是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率不断提升;五是人均收入不断增加。根据上述指标数值的不同,工业化可以划分为不同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城乡关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时候,工业基础薄弱,主要依靠农业为其提供发展资金;进入中期阶段,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开始反哺农业;进入后期阶段,农业的自我积累能力逐渐形成,工农两大产业的差距逐渐缩小。很多学者研究了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和 21 世纪初期中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如马晓河、兰海涛认为,1997 年中国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任保平认为,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003陈佳贵: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 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920 页。马晓河、兰海涛: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农业发展政策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的选择,农业经济问题 1999 年第 8 期。乡村振兴的九个维度期阶段;陈佳贵等通过对上述几方面指标的综合评价,认为在19952000 年整个“九五”期间,中国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2002 年进入中期阶段,是工业化进程的转折之年。2002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达到 12.2 万亿元,人均 9506 元,财政收入总额 1.89 万亿元,其中农业各税比例降到 4%左右。恰恰在这一年,十六大召开,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和政策趋向。可见,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地提出了发展理念并转变了发展战略。在 2004 年 9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两个趋向”的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一论断和我们前面分析的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工农关系是一致的。2004 年 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并作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判断,同时提出“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 三农 发展。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重视发展农业,动员全党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农业”。“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提出,为中国在新阶段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框架定下了基调,标志着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从 2004 年起,每年004任保平:工业反哺农业: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发展战略转型及其政策取向,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4 期。陈佳贵: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 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43 页。第一章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内涵及其实施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在“三农”(即农村、农业和农民)领域,实施了一系列具有“真金白银”的惠农政策。中央财政实施的农业补贴政策从良种补贴起步。2002 年,中央财政在东北地区推广高油大豆良种补贴项目,示范面积 1000 万亩(1 亩666.67 平方米,后同);2003 年,中央财政继续实施高油大豆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同时实施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政策;2004 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良种补贴进一步扩大到小麦、大豆、水稻、玉米四个品种,此后,补贴资金和补贴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作物品种的全覆盖,同时扩大到油菜、马铃薯、青稞、花生等作物品种。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是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高种粮农民收入水平和保障粮食产出的重要举措。2004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简称“种粮直补”),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和地方的粮食风险基金。2005 年要求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2006 年明确提出粮食主产区要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 50%以上;2007 年则进一步将这一比例要求延伸至全国各地。种粮直补政策成为中央财政支持“三农”的基本政策之一。2004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即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当年中央财政投入补贴资金 3295 万元,在全国 66 个县实施试点。此后,实施区域和补贴数额不断扩大,到 2008 年覆盖全国所有的农牧业县。20042014 年十年间,仅中央财政投入补贴资金就达到千亿元以上。从比例补贴到定额补贴,补贴的额度一直保持在农机价格的 20%30%,对于新世纪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005乡村振兴的九个维度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06 年,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扬而带动国内柴油、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涨,由此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此,国家财政紧急拨付 120 亿元资金,用于对农民生产成本快速上升的补贴,这项补贴政策在当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2007 年及以后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要求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后来又提出完善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即根据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和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及时增加补贴力度。上述四大补贴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水平的提高,2005 年 12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作出决定,自 2006 年 1 月 1 日起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这就意味着,在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延续了 2600 余年之久的“皇粮国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重大的现实意义。除了四大补贴外,十六大以后还实施了其他一系列惠及“三农”的政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