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民族文学的腾飞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论丛
上_何联华著
民族
文学
腾飞
中国
少数民族
文学史
论丛
联华
序曾庆全研究探讨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形成,到创作与研究的开展和拓进,已经取得了一些实绩。过去只因人们极少从少数民族的视角去观察文学现象,当然就不注意以至谈不上这方面的理论建设了。建国以后,随着民族文学创作的日益活跃,有关的批评研究和理论探求也逐渐兴起。改革开放迎来了学术的春天,一批先行者奋起急进,在民族文学的莽原上披荆斩棘,辛勤劳动,做垫石辅路的工作,有着丰富的收获。正如置于我们案前的本书之名所示,的确实现了历史性的“腾飞”。这对我国少民族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族文学理论是中国文学理论整体中的重要部分。无庸讳言,这方面的研究活动,至今尚在起步阶段。如何建构起既与中国文学理论整体融汇贯通,又有独特个性色彩的民族文学理论体系,尚须我们作长期而艰苦的努力。基础理论建设尤为重要。没有坚实的基础理论来支撑,测无法构筑整体理论的辉煌大厦。而我们少数民族文学基础理论的建设,似乎还要从头做起:诸如民族文学的起源和嬗变、本质与特点、位置与贡献、交融与发展等等,都是急待探索的问题。与此同时,民族文学的史论、文论、作家论、作品论、批评论、思潮论、流派论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也应开展起来,然后再作深入明晰的解析和整理,以期建构起真正具有1民族特点的、更加切合实际的理论殿堂。我一向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研究工作,对于少数民族文学涉足甚浅。在广西工作时曾参与编著壮族文学史。到武汉后,做过土家族文学史的修改、增补和审订工作。在为该书撰写绪论时,比较认真地思考过民族文学的某些理论问题,深感梳理推敲之艰难,追溯探求之辛苦。如今读到这部民族文学的腾飞,极为欣慰。当此情感浮躁、理论轻俗、物欲横流的今日文坛,腾飞的面世的确是令人高兴的事。何联华先生这部副标题为“民族文学史论丛”的著作,包括民族文学“地位论”、“史著论”、“批评论”、“作品论”、“交融论”等五个部分。依据对具体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之剖析,深入到民族文学史论的探求,在不少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研究和阐发,启迪了读者的学术思路,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建设作了大有裨益的尝试,确非易事!何联华先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涵养有素,问世的著述不少,但自八十年代初中南民族学院复办以来,即致力于民族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参与过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稿的资料调查和编撰工作,首次在中文系开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课程,是第一位招收民族文学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发表了数十篇关于少数民族文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收在这本论著中的篇章,就是他这方面多年心血的结晶,也是他许多成果中极有价值的部分。在此民族文学的腾飞即将出版之际,我写了上面的一些话,作为对何联华先生有功于民族文学史论建设的诚挚祝贺并以为序。1996年10月(本文作者曾庆全先生,土家族,系壮族文学史主编之一、土家族文学史顾问、中南民族学院中文系教授)2民族会员已达500人),拥有在国内各民族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的大批优秀民族文学作品(发表了数以千百计的优秀中、长篇小说和其它各类作品),而且出现了一支民族文学理论批评队伍,民族文学史研究队伍。除出版了多种文学理论专著之外,还涌现出了诸如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毛星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马学良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现代文学(王保林主编)、中国现代民族文学史概论(吴重阳编著)、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稿(李鸿然主编)、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概观(吴重阳著)、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特赛音巴雅尔主编),以及壮族文学史、藏族文学史、侗族文学史、土家族文学史等几十部单一族别文学史著作。民族文学创作和民族文学研究,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况。形势非常喜人。呈现在读者眼前的这本民族文学的腾飞是作者在多年从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一部分文稿,结集为现在的民族文学的腾飞一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论丛。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研究,虽然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从整体来看,已做的工作,还只能算是广袤荒原上被开垦的一小块处女地。这项工作,同我们这个多民族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同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艺术历史,同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并一直延续下来的许多民族悠久丰富的文学遗产相比较,是很不相称的对各民族文学发展历史,作容观的综合的研究和探讨,那还是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后的事,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这十余年的事。随着民族文学地位的确立,民族文学呼唤历史的一页即将成为过去。许多民族已经开始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