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精悍隽永的笔记小说第2课晋明帝数岁训练含解析鲁人版选修中国古代小说蚜.doc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一 单元 精悍 隽永 笔记 小说 课晋明帝数岁 训练 解析 鲁人版 选修 中国古代
晋明帝数岁 一、基础知识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潸然流涕         涕:鼻涕 B.元帝异之 异:惊异 C.更重问之 更:又,再 D.举目见日 举:抬起 解析:选A。“涕”古义是眼泪。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选B。A项,“因”前一是于是,表顺承连词;后一是通过,经由,是介词。B项,“乃”均表示转折,却。C项,“之”前一是结构助词,的;后一是代词“这”。D项,“以”前一是介词,因为;后一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 B.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C.明日,集群臣宴会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解析:选A。B项,“居然”古义是显然;今义是出乎意料。C项,“明日”古义是第二天;今义是未来的一天。D项,“宾客”古义是指“门客”;今义是“客人”。 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具以东渡意告之 A.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 B.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C.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D.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解析:选A。均属于“以”的介词结构后置。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帝问洛下消息      消息:情况 B.具以东渡意告之 东渡:渡水向东 C.元帝失色 失色:变了脸色 D.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举目:抬头 解析:选B。东渡:东迁。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选B。A项,介词,自,由;B项,副词词尾,……的样子/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项,介词,把;D项,动词,没有。 文中省略部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坐(于)元帝膝上 B.(明帝)答曰:“日远。” C.告(元帝)以此意 D.尔何故异(于)昨日之言邪 解析:选C。省略成分是“群臣”。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 译文:                                     (2)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译文:                                     答案:(1)于是问明帝说:“你认为长安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显然可以知道了。”元帝认为他不同一般。 (2)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意思告诉了大家,然后又重新问明帝。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以孝闻。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廉信,与下均劳苦。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十二年夏,丁外艰去。服阙,起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缟衣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可法曰:“王毋避,宜正受。”既朝,议战守。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王唯唯。可法祭二陵毕,上疏曰:“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王嘉答之。总兵官高杰居扬州,桀骜甚。可法开诚布公,导以君臣大义。杰大感悟,奉约束。杰帅师北征,至睢州,为许定国所杀。部下兵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殆尽。变闻,可法流涕顿足叹曰:“中原不可为矣。”遂如徐州。俄报盱眙已降大清,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大清兵大至,薄城下,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可法年四十余,无子,其妻欲置妾。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可法死,逾年,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郭外之梅花岭。 (节选自《明史·史可法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 B.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 C.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 D.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 解析:选C。句中“道路”“若”均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蒿莱满目”“鸡犬无声”结构对称,中间断开。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字和名有关联,字对名有表述、阐明作用。 B.郎中,作为官职,始设于战国时期,文中与表示医生含义的“郎中”不一样。 C.服阕,是指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任官者在服丧期满后可以重新出来做官。 D.朔,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而十五叫“望”,每月初一叫“晦”,表示迎接新月。 解析:选D。此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朔指阴历每月初一,表示迎接新月,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晦”。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可法以身作则,深受士兵拥戴。他为人清廉守信,与部下分担劳苦;带兵作战的时候,没有私心,严格要求自己,激发了士兵们的士气。 B.史可法才能出众,深受朝廷信任。在危急时刻,他与凤阳总督马士英、阮大铖商量,主张拥立福王,后来参与商议战守之事,意见得到朝廷认可。 C.史可法胸怀大义,做事考虑大局。总兵高杰驻扎扬州时,非常桀骜不驯,史可法以君臣大义引导他,高杰感动醒悟,接受他的指挥,并率军北伐。 D.史可法忠君爱国,坚守刚烈气节。北都危急时,他誓师北伐;听到北都已被攻破,身披白衣发丧,十分悲痛;在清兵攻破扬州城时,以身殉国。 解析:选B。B项,“他与凤阳总督马士英、阮大铖商量”有误,原文是“凤阳总督马士英暗中与阮大铖计议”。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 译文:                                     (2)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 译文: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士:士兵;御:穿;以故:因此;死力:拼死效力;宜:应该;素服:动词,穿上素服;次:驻扎;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状语后置句,把必定报仇之意昭示天下。 答案:(1)军队出征,士兵不吃饱自己不先吃,没有(给士兵)发放衣服自己不先穿,因此(史可法)得到将士的拼死效力。 (2)史可法说:“陛下应该穿上素服在郊外驻扎,派遣军队北征,把必定报仇之意昭示天下。” 参考译文: 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祖父史应元乡试中举,授官黄平知州,有仁惠的政策。对他的儿子史从质说:“我们家必定昌盛。”史从质的妻子尹氏有身孕,梦见文天祥进入他的屋舍,生史可法。以孝顺闻名。考中崇祯元年进士,被授予西安府推官,逐渐升迁为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等职。史可法身型短小精悍,面貌黑,双目炯炯有光。清廉守信用,与部下同甘共苦。军队出征,士兵不吃饱自己不先吃,没有(给士兵)发放衣服自己不先穿,因此(史可法)得到将士的拼死效力。十二年夏天,服父亲之丧离职。守丧期满回朝,他被起用为户部右侍郎兼任右佥都御史。十七年四月初一,听说贼军进攻京城,史可法誓师援救皇上。军队渡江抵达浦口,听到北都已被攻破,便身披白衣(丧服)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暗中与阮大铖计议,主张拥立福王。群臣入内朝见,福王羞惭想要躲避。史可法说:“王不必躲避,应该正式接受。”朝拜结束,商议战守之事。史可法说:“陛下应该穿上素服在郊外驻扎,派遣军队北征,把必定报仇之意昭示天下。”福王连声答应。史可法祭告二陵结束,上疏说:“陛下即位之初,只是拜谒孝陵,哭泣尽哀,行路之人为之感动。如果亲自拜谒二陵,亲自见到泗、凤杂草荒凉满目,鸡犬寂然无声,将会更加悲愤。希望能慎终如始。”福王嘉许而答应他。总兵官高杰驻扎扬州,桀骜不驯。史可法开诚布公,以君臣大义引导他。高杰非常感动,幡然醒悟,承奉指挥。高杰率师北征,到睢州,被许定国杀害。部下士兵大乱,被屠杀于睢州附近二百里,几乎被杀光。变故传来,史可法流泪顿足叹息说:“中原不能再有作为了。”于是到徐州。不久报告说盱眙已经投降大清,史可法用一天一夜奔回扬州。大清军队大规模到来,迫近城下,城于是被攻破。史可法自刎未死,一参将护卫史可法从小东门出走,于是被捕。史可法大叫说:“我是史督师。”于是杀死了他。史可法年龄四十多,没有儿子,他的妻子想为他纳妾。(他)长声叹息说:“王事正多,怎敢考虑儿女之事啊!”史可法死后,过了一年,家人举袍笏招魂,埋葬在扬州城郭外的梅花岭。 三、语言表达 请根据具体的语境,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分别填上一句话。要求观点鲜明,语言连贯。 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读书学习不仅是一种个人行为,①________________;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②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①更是一种社会行为;②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任选两组字写出你的趣解。 (1)厌:可庆贺的事情偏差一点,就会令人讨厌。 (2)人对仙说:堂堂正正做人,何必寻找靠山。 备选字:(1)阅,旧,出。(2)心对敢,杏对呆,木对术。 答:                                     解析:对汉字的趣解首先要理解字意。要仔细观察给出字的字形,联想字的意思,不必强求句式的一致。 答案:(1)阅:进门阅读就能获得知识。旧:新东西用过一日就成了旧的。出:翻过两座山,总会找到出路。 (2)心对敢说:只凭胆量而不用心,那就是憨。杏对呆说:把嘴长在头上,人家就会说你傻。木对术说:脸上长颗痣就当自己是美人了。 - 5 -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