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管理_杨兴中刘华许涛清主编.pdf
下载文档

ID:2336803

大小:10.58MB

页数:29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陕西 新开岭 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研究 管理 杨兴中 刘华 许涛清 主编
书书书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管理Biodiversity,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Xinkailing Nature Reserve主编杨兴中刘华许涛清陕西出版传媒集团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管理/杨兴中,刘华,许涛清主编.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12ISBN 978 7 5369 5617 9 陕 杨 刘 许 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研究 陕西省 S759 992 41Q16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2)第 253770 号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管理出 版 者陕西出版传媒集团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西安北大街 147 号邮编 710003电话(029)87211894传真(029)87218236http:/www snstp com发 行 者陕西出版传媒集团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电话(029)8721220687260001印刷西安明瑞印务有限公司规格889mm 1194mm16 开本印张18 5字数530 千字插页4版次2012 年 12 月第 1 版2012 年 12 月第 1 次印刷书号ISBN978 7 5369 5617 9定价78.00 元版权所有翻印必究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领导小组组长陆邦柱副组长李桂芳郝昌军胡金鑫许涛清成员周思斌张仲才张林赵有群刘成刚马金祥蔡海成张建仓胡大志朱峰刘凤鑫全强虎陈新宏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考察队成员及编写分工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许涛清研究员边坤助研鱼类高学斌研究员鸟类、哺乳类陈川副研究员昆虫侯玉宝罗磊参加野外调查工作西北大学杨兴中副教授总论,自然资源,两栖爬行动物,森林资源,旅游资源,保护区社会经济现状与可持续发展,保护与管理,保护区现状,保护区评价郑佳硕士参与第 11 章至 14 章的编写工作贾小东硕士参与第 11 章至 14 章的编写工作李红娟工程师自然资源,保护区评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吴振海高级工程师植被,蕨类植物,大型菌类种子植物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刘华参与植被、种子植物,森林资源,保护区社会经济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等工作夏泽耀参与昆虫资源,保护与管理等工作李伟参与昆虫资源,保护与管理等工作薛丹江参与森林资源,保护区现状等工作姚其刚参与旅游资源,保护区评价等工作王艳参与旅游资源,保护区评价等工作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管理 编委会主编杨兴中刘华许涛清副主编夏泽耀边坤编委李伟薛丹江姚其刚王艳高学斌陈川吴振海夏泽耀李伟薛丹江姚其刚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专家组主任唐周怀陕西省林业厅副主任李保国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来国瑞陕西省林业厅成员许涛清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高学斌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吴振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兴中西北大学刘华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陈川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序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是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为重点的水源涵养地保护,以兰科植物为重点的珍稀植物保护,以林麝为重点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以及以喀斯特地貌为重点的自然景观为保护对象的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在地理位置上,新开岭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东段南坡,是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重要连接枢纽,对保持秦岭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野生动植物物种多样性以及缓解栖息地破碎化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保护区内处处沟壑纵横,峰岭相连,起伏连绵,林木葱葱,植被覆盖率达 90 0%;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保存着众多的珍稀濒危保护物种,是秦岭东段南坡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建立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受到了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保护区管理处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表达了各级人民政府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为了落实陕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提出的宏伟愿望,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建设势必成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全面建设的重要工程。为此,由保护区管理处申请并经陕西省林业厅批准立项,在陕西省林业厅、商南县人民政府及商南县林业局的领导和支持下,由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牵头,组建了由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等单位共同组成的科学综合考察队伍,于2009 年5 月起对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全面考察,科考队共历时1 年6 个月,克服各种困难,顽强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获得了大量的物种、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方面的标本、数据、样方、摄影、摄像等第一手资料。在多方面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完成了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管理 一书,即将付印出版。我相信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管理 的正式出版,将为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作出重要贡献。唐周怀2012 年 6 月前言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地处商南县南部距县城约 30km、丹江河南部新开岭山脉腹地。具体位置为:保护区北起太吉河镇落花沟和耀岭河一线(大 耀公路),南至北鲁础乡徐家河,西至核桃坪,东抵冷水河对窝坪。地理坐标为东经 11028 11038,北纬 3316 3323。保护区东西长约 19 5km,南北宽约 13 8km,总面积 14 963hm2。是以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为重点的水源涵养地保护;以兰科植物为重点的珍稀植物保护;以林麝为重点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以及以喀斯特地貌为重点的自然景观保护为保护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在地理位置上,新开岭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东段南坡,是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重要连接枢纽,对保持秦岭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野生动植物物种多样性以及缓解栖息地破碎化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保护区范围多属低山山地,海拔多在 1000m 左右。最高海拔位于西侧边界的大富沟(海拔 1575m),最低处小河河界(海拔 735m),相对高差多在 500 600m。全区山势巍峨,沟深谷阔,河流受岩层和地质构造的控制,宽谷与山间盆地交替出现;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随海拔高度有一定的差异,具有明显的山地小气候特征,海拔 600m 以下属低热区,600 1000m 属中温区,1000m 以上属高寒区,年平均气温 14,年平均降水量 803m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秋淋明显,春冬干燥,素有“夏无酷暑”之称;保护区内处处沟壑纵横,峰岭相连,起伏连绵,林木葱葱,植被覆盖率达90 0%;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保存着众多的珍稀濒危保护物种,是秦岭东段南坡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之一。2004 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后,保护区管理处积极与有关部门和科研院校合作,对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社会经济状况等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积累了宝贵的资料,推动了保护区的初期建设。为了适应保护区的持续发展,并为保护区进一步的建设规划、经营管理、保护监测提供更加全面系统、详细丰富的科学依据,需要进一步对保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生物多样性及动植物资源、生态系统、社区经济、人文历史、旅游资源及重点保护对象的变迁与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综合科学考察。为此,由保护区管理处申请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在陕西省林业厅、商南县人民政府及商南县林业局的领导和支持下,成立了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领导小组、编辑委员会;组建了科学综合考察研究队伍,制定了综合科考研究计划,并约请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部分专家协作。整个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工作自 2009 年 5 月开始,至 2011 年 12 月完成,共历时 1 年 6 个月。本次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结果表明,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自然地理条件特殊、自然环境优越,植被类型多样,生态系统复杂,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资源丰富。构成保护区内的植被属于中国日本森林植被植物区系的一部分。区内植被可分为山地植被类型和湿地植被两种类型;山地植被类型包括森林(针叶林、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灌丛和次生草甸;湿地植被类型包括沉水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和湿生植物群落。其中,山地植被具典型的垂直分布特征,可划分为 2 个不同的植被带,海拔 700 1500m 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1500m 以上为落叶阔叶林带;湿地植被类型主要有光华柳叶菜群落、眼子菜属植物群落、石菖蒲群落、芦苇群落、香蒲群落、水芹群落、佛子茅群落、薄荷群落、扯根菜群落、莎草群落、灯心草群落、五爪龙群落、茴茴蒜群落、齿果酸模群落、荻群落、葎草群落、问荆群落和节节草约 18个群落。由于保护区地处我国南北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带,植物种类繁多,既有亚热带植物种群,又有暖温带落叶阔叶树种和针叶树种,植被类型具有明显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成分。区内有种子植物 156 科(狭义),622 属,1316 种(含种下类群),分别占全国种子植物 3183 属、28 592 种的 19 54%、4 60%,占陕西种子植物 1143 属、4377 种(含种下类群)的 54 42%、30 07%。其中,裸子植物 6 科 9 属 13 种,被子植物150 科 613 属 1303 种。在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 130 科 488 属 1067 种,单子叶植物 20 科 125 属 236种。有大型真菌 36 科 86 属 147 种,其中,食用菌 82 种,占区内大型真菌总种数的 55 78%;药用菌 38种,占25 85%;毒菌15 种,占10 2%;真菌的营养方式比较全面,有寄生真菌8 种,腐生真菌102 种,菌根真菌 37 种有蕨类植物 19 科 39 属 86 种(含变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铁角蕨科、卷柏科等,优势属为卷柏属、铁角蕨属、耳蕨属、鳞毛蕨属。由此可以看出,新开岭自然保护区是秦岭东部商洛山区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区内共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兰科 22 种,其他科植物 6 种;陕西省重点保护植物 12 种,共计 40 种。由此可见,该区域是保护植物的天然避难所或自然标本馆。保护区内森林茂密,自然生态系统完整,生物小气候多样,是众多野生动物的良好栖息地,成为林麝及其他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的分布区域。区内共有脊椎动物 303 种,分别隶属于 28 目 79 科 216 属。其中,鱼类 43 种,分别隶属于 4 目 7 科 34 属;两栖与爬行动物 27 种,隶属于 2 纲 4 目 11 科 23 属。其中两栖动物 7 种,隶属 1 目 3 科 5 属;爬行动物 20 种,隶属 3 目 8 科 18 属,分别占陕西省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总种数的 26 92%和 37 74%;鸟类 170 种,隶属于 14 目 39 科 109 属;兽类有 63 种(亚种),隶属于 6 目22 科 50 属。区内共有昆虫 1295 种,隶属于 28 目 251 科 959 属。在野生动物资源中,珍稀保护物种较多。其中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 4 种,级重点保护动物 27 种,陕西省重点保护动物 28 种。可以说新开岭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种类繁多的天然动物园和秦岭东段南缘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的重点区域。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是一个蕴藏着众多珍稀动、植物资源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物种遗传基因库。对陕西秦岭东段南缘而言,它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及代表性,堪称秦岭东段南缘的一颗耀眼的绿色明珠,具有很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通过本次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工作的开展,不仅对保护区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的有效保护、管理监测、科学研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区的全面发展建设将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对国内外人士认识和研究秦岭,特别是对研究秦岭东段生态环境演变也会有一定的帮助和积极意义。此外,对有关院校的教学和科研以及自然保护工作者、大自然爱好者,也有广泛的参考价值。全书共分 14 章,并附有自然保护区植物、脊椎动物、昆虫及大型真菌名录,以方便保护区保护管理和读者参考。陕西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管理 在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组织委员会组织领导下,由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新开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