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学影像诊断学_李德春韩武师李宁韩静奇主编.pdf
下载文档

ID:2336761

大小:24.44MB

页数:36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医学影像 诊断 李德春 武师 李宁 韩静奇 主编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医学影像诊断学/李德春等主编.-广州:世界 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2.10 ISBN 978-7-5100-5342-9 .医.李.影像诊断.R445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2)第 243499 号 医学影像诊断学-责任编辑责任编辑 冯友仁 责任技编责任技编 刘上锦 张云丽 出版发行出版发行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公司 (广州市新港西路大江冲 25 号 邮编 510300)电电 话话 (020)84469982 网网 址址 http:/ 印印 刷刷 虎彩印艺股份有限公司 版版 次次 2012 年 10 第 1 版 印印 次次 2014 年 10 第 2 次印刷 开开 本本 787mm1092mm 1/16 印印 张张 22.625 字字 数数 600 千 书书 号号 978-7-5100-5342-9/R0206 定定 价价 90.00 元 -若因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承印厂联系退换。主编编编副主编主编 徐编委 毕 徐徐徐尚儒徐医学影像诊断学编委会前言医学影像学是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一门临床科学之一,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在医学影像领域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为适应临床应用和学科发展的需求,我们组织了一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务工作者,在广泛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的经验和业务专长编写了这部医学影像诊断学。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具有实用性和适应性。全书共分为9个章节,主要以人体各个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为线索,重点介绍了各个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最新发展概况,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图文并茂。本书的宗旨是介绍医学影像方面最新的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情况,全书的编写风格比较自由,尽量让各位专家充分阐述方法和技术上的发展而不拘泥于格式或体裁。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在此表示感谢。影像医学在临床医学中属于发展非常迅速和前沿的学科,各种信息纷至沓来,目不暇接,临床疾病影像诊断学还有待于医学界同道共同开拓和探讨。由于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内容涵盖面广,加之我们的学识和经验有限,时间紧迫,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医学影像诊断学编委会 2 0 1 2 年6 月第一章 影像诊断方法概述1第一章影像诊断方法概述 第一节X 线 成 像一、基本原理和设备(一)基本原理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以光的速度沿直线行进,其波长为0.0 00650nm,应用于X线诊断常用的波长范围为0.0080.031 nm(相当于40150 kV时),比可见光的波长短,肉眼看不见。其主要特性如下。1.穿透性X线对物质具有强大的穿透能力,并在穿透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吸收而衰减。其穿透性与X线的波长及物质的密度和厚度相关。X线球管的电压越高,其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强。被照射物质的密度越高,厚度越厚;被吸收的X线越多,穿透的X线越少。X线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2.荧光效应X线作用于某些化合物如硫化锌镉、钨酸钙、铂氰化钡时,可发生波长较长的可见光线,即荧光。这种特性是X线透视检查的基础。3.感光效应X线和普通光线一样,能使涂有溴化银的胶片发生感光。经过X线照射的胶片,经显影、定影处理,溴化银中的Ag+被还原成金属银(Ag),并沉淀于胶片的胶膜内,在胶片上呈黑色。而未感光部分即溴化银被定影液溶解掉而显出胶片片基的透明本色。感光效应是X线摄影的基础。4.电离效应X线通过任何物质包括人体而被吸收时,都将产生电离效应,使组成该物质的原子被分解为正、负离子,如X线通过空气时,使空气电离成正、负离子。空气的电离程度与空气所吸收的X线量成正比,通过测量空气的电离程度就可以测X线量。X线进入人体,也可产生电离效应,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方面的改变,即生物效应,表现为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电离效应是放射治疗学的基础,也是进行X线检查时需要防护的原因。X线之所以能使人体组织和器官显影,一方面是由于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摄影效应,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体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密度和厚度的差别,由于这些差别的存在对X线的吸收程度不一样,结果在荧光屏或胶片上形成黑白不一的影像。在X线胶片上,用肉眼能够区别的人体组织密度差异可以分为骨骼、软组织和液体、脂肪和气体三大类。骨骼:人体骨骼含有68%左右的钙质,所以在人体组织中比重最大,密度最高,X线吸收最多,它与其他组织的自然对比极为鲜明,在X线片上显示白影,称为高密度影像。软组织与液体:包括皮肤、肌肉、软骨、结缔组织、内脏及各种液体,在X线片上属于中等密度影像。脂肪及气体:他们的密度和比重比其他软组织还低,X线片上称为低密度影像(图1-1)。2医学影像诊断学图1-1 不同密度组织(厚度相同)与X 线成像的关系(二)X线设备基本结构主要包括X线球管、变压器和控制器。1.X线球管是一种热阴极真空管,阴极是钨制灯丝,阳极为钨靶。当在X线球管的两极加以高电压(40150kV,常用为4090kV)时,则阴极的电子群以高速向阳极运行,撞击钨靶突然受阻,而产生X线和大量的热能。2.控制器主要用以调节通过X线球管两极的电压和通过阴极灯丝的电流,分别控制X线的质和量。控制台内还装有调节限时装置,以控制X线照射时间。(三)数字X线成像传统X线摄影是以胶片或荧屏显示影像的,缺点是摄影条件要求严格,曝光宽度小,影像的灰度和黑白度不可调节,而数字X线成像则可克服这些缺点并减少患者的X线照射剂量,同时图像信息可以由光盘存储。数字X线成像是将X线摄影或透视装置同电子计算机相结合,使形成数字化影像的成像技术,目前正在取代传统X线成像。(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的医学影像技术。其特点是将血管造影时采集的X线荧光影像经影像增强器增强后形成视频影像,再经对数增幅、数模转化、对比度增强和减影处理,产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其主要目的是减掉骨骼和软组织的背景干扰,使所得的影像质量比常规血管造影明显提高。1.DSA成像方法(1)动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ADSA):把对比剂直接注入靶动脉或接近靶动脉处,稀释少,用较低浓度较少量的对比剂,可清楚显示细小血管。IADSA分非选择性和选择性两种。将导管头置放于靶动脉之主动脉近端注射对比剂做顺行性显影者,称之为非选择性IADSA。如将导管头端进一步深入到靶动脉的主干或主干的分支,则称之为选择性或超选择性IADSA。(2)静脉注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VDSA):凡是经静脉途径置入导管或套管针注射对比行DSA检查者皆称之为IVDSA。有非选择性IVDSA和选择性IVDSA两种。将导管头置放于外周浅静脉(外周法)或置放于上腔静脉或右心房(中心法)注射对比剂行DSA并显示动脉者,称之为非选择性IVDSA;将导管头置放于或邻近于受检静脉,或心腔注射对比剂者,称为选择性IVDSA。IVDSA虽操作方便,但检查区的大血管同时显影,互相重叠,对比剂用量较多,目前应用较少。2.DSA的临床应用DSA由于没有骨骼和软组织重叠影响,使血管及其病变显示清楚,应用普遍,已代替了一般的血管造影,常用于心脏和大血管检查,尤其是在冠状动脉,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疾患,如肾动脉狭窄、肿瘤的供血,外周血管疾病如四肢大血管及其分支等的诊断和介入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章 影像诊断方法概述3二、X 线图像特点(一)灰阶图像X线图像是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组成,灰度反应的是组织的厚度和密度。如果同样厚度的组织结构,密度高者,其图像呈白影,中等密度呈灰影,低密度呈黑影。(二)重叠图形X线图像前后结构投影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存在前后重叠导致的部分结构或病灶被遮挡而显示不清或不能显示。(三)放大与伴影由于X线束从球管向人体呈锥形投射,使X线影像有一定放大并产生伴影。通常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三、X 线检查技术人体各种器官、组织的密度和厚度不同,吸收X线的程度也各有不同,因而在荧光屏或X线片上显示黑白不同的影像,称为自然对比。由自然对比所获得的X线片称为平片。X线检查方法可分为普通检查、特殊检查和造影检查。(一)普通检查普通检查包括透视和摄片。X线透视是利用荧光屏显影的方法。是一种简便而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透视检查的优点除了观察人体内脏的解剖形态和病理改变以外,可转动体位进行多方位观察,还能观察人体器官的运动,如心脏和大血管的搏动、膈肌运动、胃肠蠕动等。透视的缺点为影像对比度和清晰度较差,荧光影像不能做客观记录,不便于复查时比较。X线摄影是一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摄影可应用于人体任何部位,能显示透视不能发现的病变,并可作永久性资料保存。缺点为不易观察器官的功能改变。(二)特殊检查特殊检查包括体层摄影亦称断层摄影和放大摄影,目前已被CT取代。还有软线摄影,即X线球管发射的射线属软射线,具有波长较长,穿透力较弱及衰减系数较高的特点,使密度相差不大的脂肪、肌肉和腺体等软组织形成对比良好的影像,有利于观察软组织特别是对乳腺的检查。(三)造影检查在人体组织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缺乏自然对比,为此我们要人为地将某种物质引入器官内部或其周围,以增加其对比,称为造影检查(contrast examination),所引入的物质称为对比剂,即造影剂。造影检查的应用,显著扩大了X线检查范围。造影剂依密度高低分两类。一类是高密度对比剂,如钡剂和碘剂。钡剂为纯净的医用硫酸钡,主要用于食管和胃肠道造影。碘剂种类很多,分为有机碘和无机碘,后者基本不用。有机碘对比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非离子型目前常用,因为它具有低渗透性、低黏度、低毒性等优点,减少了毒副反应的发生。另一类是低密度对比剂,如各种气体,目前已很少应用。造影方法按对比剂引入人体途径不同,可将造影检查方法分为直接引入法和生理排泄法两大类。1.直接引入法把对比剂通过人体自然腔道、瘘管和体表穿刺等方法注入人体内的造影方法。例如胃肠道钡餐检查、支气管造影、逆行性肾盂造影、心血管造影、关节腔造影和椎管造影等。4医学影像诊断学2.生理排泄法将对比剂经口服或静脉注射等方式引入体内后,利用对比剂在人体内选择性地经某一器官排泄、积聚和浓缩,暂时停留在其通道内的原理,使器官显影。例如,口服胆囊造影、静脉性肾盂造影等。造影检查前准备和造影反应处理为使造影检查能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目的,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有无造影检查的禁忌证如严重心、肝、肾疾病;向患者说明造影过程,以求得充分合作;造影前要进行必要的碘过敏试验,如阳性,不宜做造影检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不宜做碘制剂造影检查。有的患者,虽然过敏试验阴性,但在造影过程中也可出现变态反应,应引起重视,并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及急救药品。四、X 线诊断的临床应用尽管现代影像学如超声、CT、MRI等对疾病诊断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X线检查仍然是影像诊断应用最多和最基本的方法。主要是胃肠道造影检查、胸部、骨与关节平片等。五、X 线的防护由于X线对机体的生物效应,在照射过量时不可避免地给人体带来辐射危害。因此,必须重视X线的防护。(一)防护遵循原则1.时间防护尽量缩短X线照射时间,及时离开有X射线的场所。2.距离防护工作时要远离X线机,患者与X线球管距离不能小于35cm。3.屏蔽防护用铅屏蔽、铅玻璃、铅围裙等减弱或消除X线对人体的危害。X线的防护不仅要对从事X线工作的人员,而且对被检查者也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X线照射。(二)防护措施1.控制照射剂量对放射工作人员的照射剂量要严格按照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月剂量当量控制,建立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档案,定期检查。同时对患者的照射也不能一次大剂量或经常照射,尤其对孕妇及小儿患者要重视。采用铅玻璃、铅眼镜、铅橡皮围裙及铅手套等防止X线的直接照射。2.机房的防护要求X线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尽可能减少散射线的影响。一般100mA以下的X线机房应不小于24m2,200mA以上的X线机房应不小于36m2,高度不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