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_本书编写组编;石柠贾娟编著.pdf
下载文档

ID:2336310

大小:2.89MB

页数:20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小学生 观察 能力 培养 提升 编写 石柠 编著
书书书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櫈殲殲殲殲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目录引言1第一章一切成果源于观察3第一节什么是观察和观察能力3第二节伟大的发现始于观察8第三节观察是思维发展的基础11第四节观察能力是智力的源泉15第五节观察能力是通向成功的桥梁18第六节关于科学观察和一般观察22第七节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学习进步的保证25第二章观察者应具备的素质29第一节细致认真的态度29第二节不可或缺的好奇心32第三节浓厚的兴趣34第四节丰富的知识37第五节事事都留心411第六节敏锐的洞察力43第七节集中的注意力46第八节坚韧不拔的精神49第九节良好的心理素质52第三章如何更加有效地观察56第一节观察对象的正确选择56第二节确立明确的观察目的59第三节制订观察计划方案62第四节选择最佳的观察位置65第五节抓住现在,立即行动67第六节做详细的观察记录69第七节各种感官协同观察75第八节准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真相78第九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82第十节遵循感知的客观规律84第四章青少年观察能力的训练88第一节观察能力训练的原则88第二节观察能力训练的步骤90第三节观察目的性的训练92第四节提高观察的准确性96第五节使观察更有条理99第六节加强观察的理解力103第七节培养观察的积极性1072第八节应有选择地进行观察110第九节如何观察得更持久113第五章高效的观察方法116第一节即时观察法116第二节比较观察法118第三节联系观察法122第四节全面观察法124第五节重点观察法127第六节顺序观察法130第七节重复观察法132第八节实验观察法135第九节长期观察法139第十节定点观察法141第六章课堂观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144第一节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学好语文144第二节学数学不可忽视观察148第三节学英语离不开观察151第四节物理课注重观察154第五节化学课上如何观察158第六节学政治,观察强于呆板地听讲161第七节历史课上的观察163第八节地理课上的高效观察165第九节生物课必须掌握观察能力1693第七章纠正观察时的偏颇175第一节应带着问题去观察175第二节相机的作用不可忽视179第三节正确运用器材181第四节要动脑多想185第五节合理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188第六节打破思维定势190第七节大胆质疑192附录观察能力测试1954书书书1引言引言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拓展思维、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主要手段。科学研究、生产劳动、艺术创作、教育实践等都离不开观察,都要对所从事的对象进行全面、周密、精确的观察。人们只有对事物或现象进行一番观察,才能认识它们,才能增长见识。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不进行观察,就不可能有新的收获和巨大的成功。观察是获得写作、实验、分析、提问、记录的素材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精力旺盛、怀抱希望的广大青少年,只有拥有了极强的观察能力,才能在自然条件下、生活中、学习中或实验中,认真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和事物及其变化情况,认识它们的特点和特性,才能了解现象及其本质,从而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俄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在实验室大楼正面写有他的警句:“观察,观察,再观察。”足以说明观察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正如众多的科学家、文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一样,都凭着自己卓越的观察能力走到了成功之巅。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如何正确观察,怎样在观察中启发自己积极的思考,展开丰富的想象,努力拓展思维,关系到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2中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观察能力是一个人智力结构的重要基础,是思维的起点,是聪明大脑的“眼睛”。观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是把感性认识进行思维加工的前提。学生要在观察中学习知识,又要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观察。因此,观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轻松高效学习的前提条件。它的培养和提高除了学生自己运用一些方法外,还有赖于对象的明确,以及老师和家长的适当引导。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使学生明确观察对象。一般来说,孩子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这样就很难完成观察任务,也就达不到学习的目的。要想培养和提升观察能力,学生除了具备细致认真的态度、敏锐的洞察力、集中的注意力、优良的习惯、浓厚的兴趣、必备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坚韧不拔的精神外,还应正确选择观察对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制订周详的观察方案,做详细的观察记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抓住其特点。在掌握多种观察方法并进行相应训练的情况下,逐步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观察方法的掌握可以促使学生自主观察,并独立做好观察记录,受用终身。3第一章一切成果源于观察第一章一切成果源于观察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接触世界,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可以说,观察是人类最基本的素质。通过观察,文学家创作了优美的文学作品;艺术家绘制出精美的图画;科学家发明了重要成果;医学家研制出攻克疾病的药品观察对于任何工作都有重要意义,一切科学研究、生产劳动、艺术创作都需要对其对象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总而言之,观察能力是取得一切优秀成果的前提,是一切人才的重要能力之一,要想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观察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第一节什么是观察和观察能力观察,即仔细察看事物与现象,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比较持久地主动认识某种对象的知觉过程。观察是我们得到感性知识和理性认识的一种方式,是对认知对象的接收与感应,是对认知事物的反射,有利于我们对事物的整体认知与把握。观察作为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它是一种知觉活动。但是,观察又不同于一般的知觉。这是因为,第一,观察是4中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例如,老师组织学生看日食,一般都事先确定本次观察的目的、对象、时间、地点、方法等,而学生的观察活动则是按照老师所确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的;第二,观察过程有思维的积极参与和引导。当然,这并不是说一般的感知活动就绝对没有思维的参与。观察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知觉,就在于其中的思维活动是更有意识、更为自觉的。为了达到观察的目的,思维不仅要对观察对象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比较和分析,而且总是不断地提出问题,积极地指引、调节着观察活动的正常进行;第三,观察具有持久性。观察不同于一次性的瞬间知觉,它需要经过系统、持久甚至是反复地感知,才可能达到观察的目的。观察的持久性,又使得观察与观察者的注意力、情绪、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相联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稳定的注意力、正常的情绪和坚定的意志,观察难以持久地进行。由此可见,观察远比一般的知觉复杂得多。从心理的意义上看,它既是分析器系统综合作用下的知觉过程,又是思维积极参与下的智力活动过程,它是知觉与思维的有机结合和统一。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智慧的源泉。尤其是青少年正处于知识和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观察对他们来说更具有重要的意义。观察对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观察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是人类在长期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并得到发展的。作为语言的最小单位的每一个词,它所表达的内容都是客观对象在人的意识中的概括反映。学生学习语言,只有在自主观察和亲身实践5第一章一切成果源于观察中,对每一个词所表示的客观对象经过反复地分析、比较和概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词的意义。比如,月色“朦胧”、山峰“陡峭”、寒风“凛冽”、空气“清新”等,学生对这些词的实际理解程度,总是随着他们对相关事物的观察、理解的不断深入和实际感受的不断加深而提高的。从根本上说,观察和实践是学生语言赖以发展的基础。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并没有真正感受、理解某些词语的真实“含义”,而只是死记硬背那些抽象的词语解释,这样的学习效果就只是片面的。一味地死记硬背,不注意联系实际,会使学生的思维变得迟钝。长久下去,学生就会在阅读文章时缺乏语感,在写作时用词不当,进而影响学习成绩以及学习兴趣。二、观察是所学知识形象化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容易接受鲜明、生动的形象,较难理解书本上理性的知识和字词概念。他们在学习时常常会因为缺少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的支持,而使一些理性的知识变成了僵硬的、教条的东西。知识不能得以消化和周转,是学生思维发生困难或受阻的重要原因。但是通过观察,情况就会大不相同。在观察中,学生可以把所学的书本知识与具体、生动的形象紧密结合起来,在边感知边思考的过程中达到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大大提高孩子习得新知识的效率。三、观察是审美能力赖以发展的条件出于人的不同需要,观察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现实性6中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观察,一种是审美性的观察。现实性的观察,是以实事求是的现实态度去感知事物,它要通过理性的分析、比较和概括去识别事物的形态、种类和属性,并注意从事物的因果联系上去考察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原因,从而能够判断出这一事物是什么,它为什么是这样。审美性观察是以审美的态度去感知事物,它虽然离不开现实性做基础,但并不以实用性为目的,而是与审美主体内在的特定的情感生活模式相联系。审美性的观察并不满足于判断出这是动物,那是植物。它不是科学的判断与分类,而是一种按照自身内在的情感生活模式的探求与把握。一旦事物外在的形式结构与主体内在的情感生活模式相符合,便会引起主体充分的注意和观察,进而透过事物的形式达到对其情感表现性的把握。例如,苏轼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波浪怎么会淘尽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呢?科学的意义上这显然是荒谬的。然而在审美的意义上则是合情合理的 词人之所以会产生如此的感受,是因为大江东去一去不复返的感性形态的特征与词人岁月流逝、历史无情这一内在的情感生活模式的特征正好相似,从而达到情感上的谐振与共鸣。可见,审美性的观察与现实性的观察有着本质的不同。正因为观察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观察是所学知识形象化的重要手段,观察是审美能力赖以发展的条件,所以我们必须把观察能力的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只有进行仔细观察,我们才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学到更多的知识。何谓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指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知觉事物的能力,是对客观事物认识分析,并发现和抓住其典型特征及内在7第一章一切成果源于观察本质规律的能力。观察能力与观察有着密切联系,脱离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就无所谓观察能力,即观察能力是以感知为基础而形成的。但观察能力是在感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固的认识能力,而不是感受本身。观察是一种活动,观察能力是迅速而敏锐发现事物的特征、性质、状态,并进行正确描述的能力。一个人的观察能力,是指善于通过观察活动,全面、迅速、深入、精确地认识事物的特点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有好好利用自己的眼睛进行观察。观察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观察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起点,它也是学生求知的入门。如果两个学生同时观察一只猫,一个学生在观察中记录了猫的身长和体重,但他的数字不精确;另一个学生不仅准确地记录了猫的身长和体重,还记录了猫的毛色和叫声。那么,相比之下,后一个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较强,他知觉事物的能力就更全面、更准确。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如果忽视了必要的观察活动,忽视了观察能力的培养,那么所造成的损失,将是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难以弥补的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殨殨殨殨。名人名言在学校工作的 36 年使我深信,在小学里对儿童进行教学,这首先就是教给他们观察和发现世界。前苏联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8中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第二节伟大的发现始于观察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许多伟大的发现、杰出的成就都源自观察。科学家和发明家通过异于常人的观察,为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从小就热衷于观察动植物。剑桥大学毕业之后,他便自费搭乘英国政府组织的“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船进行漫长而又艰苦的环球考察活动。期间,达尔文对加拉帕戈斯群岛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详细观察研究了岛上的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