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养老金市场白皮书-贝恩-2023-27页.pdf
下载文档

ID:2336085

大小:766.31KB

页数:2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中国 养老金 市场 白皮书 贝恩 2023 27
作者:梁霭中、崔筠中国养老金市场白皮书 本册著作权归贝恩公司所有。中国养老金市场白皮书1目录摘要 21.时代背景:加速老龄化,全新的挑战与需求 32.中国养老市场发展趋势:拐点将近,未来可期 42 1 中国养老金市场概况:“三支柱”体系初步搭建 42 2 养老金市场未来发展:增长潜力巨大 52 2 1 监管和供给端:政策加速落地,各玩家积极筹备参与 62 2 2 需求端:个人养老财富管理意识增强,企业开始将年金作为人才吸引手段 82 2 3 产品端:仍较为基础,但处于快速试点、迭代时刻 92 3 延申养老服务:打造一站式养老解决方案 103.竞争格局:同质化竞争,向 客户中心 转型迫在眉睫 113 1 养老金业务价值链:已然形成,且相对完整 113 2 市场竞争格局:单一业态内同质化程度较高 123 3 商业模式:四类业态,布局不同业务领域 133 3 1 养老生态整合者 143 3 2 全景式养老金服务商 153 3 3 专业投资管理人 153 3 4 第三支柱专家 163 4 竞争趋势:从“产品驱动”到“客户为赢”174.启示:养老金市场参与者需要思考的核心要点 19作者简介及致谢 22中国养老金市场白皮书2摘要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总量超过1.9亿,已成为全球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并预计将在2040年超过绝大部分发达国家,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在此背景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一个紧迫的现实情况是,许多中国家庭缺乏充分的养老资金和服务保障。因此,中国居民已开始将养老(包含养老金及养老服务)作为整体财富管理的必要考量,且不同可投资资产人群对于养老金和养老服务已展露细分需求。面对这一全新的挑战与需求,贝恩基于全球范围内丰富的管理咨询经验,结合中国国情,针对中国养老金市场展开了深度研究,围绕中国养老金市场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市场参与者需要思考的核心要点,分享最新洞察和观点。中国养老市场发展趋势。贝恩认为,中国养老市场的拐点将近,未来可期。当前,中国已经初步搭建了与国际标准同步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但是,多支柱平衡发展迫在眉睫。得益于监管和供给端驱动、需求端推动、产品端持续创新,养老金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值得一提的是,在一系列政策配套落地和金融机构加速布局下,第三支柱有望在近期实现快速发展。贝恩总结出未来中国养老金产品的五大发展方向:多样化投资标的;定制化产品;更大力度的税优激励;实现第二、第三支柱对接与联动;更加密切的客户互动。作为养老金市场的延申,中国客户的全生命周期养老需求开始趋于务实、养老与健康观念愈加积极主动,使得养老服务日趋多样化。中国养老金市场竞争格局。三大支柱均已建立各环节完善的市场化价值链。贝恩发现,第二、第三支柱均未出现处于主导地位的市场领导者。对此,第二支柱准入的市场参与者都有机会通过差异化竞争优势,获取更多市场份额;第三支柱的新老玩家也正积极通过更个性化的服务与产品,实现获客与份额增长。在本次白皮书中,贝恩特别提炼出四大类养老商业模式“养老生态整合者”、“全景式养老金服务商”、“专业投资管理人”、“第三支柱专家”,并且归纳了各个模式的关键竞争优势、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呈现了相应的玩家案例。最后,本次白皮书还梳理出从“产品驱动”逐步过渡到“客户为赢”的未来发展格局,提出四大竞争趋势:产品持续创新、综合养老规划越发重要、客户互动不断强化、渠道和生态系统合作伙伴重要性凸显。市场参与者需要思考的核心要点。面对养老金市场这片蓝海,贝恩建议,金融行业参与者应当从三个层次进行思考:定调(即明确战略目标)、明道(即明确赛道选择)、优术(即获取竞争优势),且罗列出每个层次需要具体考虑的相应主题。在上述过程中,各个参与者需要考虑每个层次的具体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设计和调整,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放眼未来,贝恩将持续更新并分享中国养老金市场洞察,希望能够为广大市场参与者提供借鉴和启发,赋能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中国养老金市场白皮书31.时代背景:加速老龄化,全新的挑战与需求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持续加深。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人口老龄化进程的界定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计算,超过7%即为老龄化社会,而中国已经于2000年跨过这一道门槛。据Euromonitor预测,到204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26%,超过加拿大(24%)、英国(24%)、美国(22%)等大部分发达国家。中国加速老龄化的主要原因为出生率不断降低以及人均寿命持续升高。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首次跌破1%,创下了1978年来的新低。同时,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接近77岁,已经超过了美国。日趋严峻的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问题备受关注。一个紧迫的现实情况是,许多中国家庭缺乏应对退休生活的资金和服务来源。资金来源方面,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其他老龄化国家:2019年,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达到12.6%,当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约3万元,大约只有发达国家同等老龄化程度时期的25%。另一方面,传统的财富投资和固定资产收益愈发下降:近年来,金融市场的投资收益逐步下跌,房地产市场也开始降温。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中指出,基于当前的老龄化进程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金累计结余预计在2035年耗尽,养老资金匮乏问题迫在眉睫。服务来源方面,现行的养老支持体系在未来或将难以为继:1990年每个60岁以上老人对应12个处于工作年龄的人,2020年该比例降至1:5,从下一代获得养老支持将愈发困难。同时,中国极度缺乏针对65岁以上老人的护理人员和养老院床位,养老基础设施亟需升级。值得一提的是,贝恩最新研究显示,中国居民开始将养老(包含养老金及养老服务)作为整体财富管理的必要考量(图1)。贝恩发现,基于收入和家庭财富的区间,不同群体对养老金产品在财富管理配置中的定位不同,需求可从基础养老金产品上升至全方位综合养老财务规划。同时,随着收入及财富增长,对养老服务的质量及多样性需求上升。例如,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高净值人群对养老资金的关注主要基于财富保值增值的整体规划;可投资资产在3001,000万元之间的富裕人群对综合财务管理(例如横跨金融产品,固定资产等的组合管理)有专门需求。而年薪大于十万元的大众富裕阶层会更多考虑多样化的养老投资组合以确保退休后的财务灵活性;年薪不足十万元的大众人群迫切需要基础的养老金产品以确保退休后维持生活的基本收入。同时,高净值人群非常关注涵盖预防保健、疾病诊治、长期照护、安宁医疗的“全人照护”养老服务,富裕人群普遍关注医养融合模式的社区养老等附加型养老服务。相比之下,大众富裕人阶层和大众人群对养老服务方面主要着眼于较为基础的增值服务需求,如药品上门,养老助餐、老年食堂等。中国养老金市场白皮书42.中国养老市场发展趋势:拐点将近,未来可期2.1 中国养老金市场概况:“三支柱”体系初步搭建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与需求,当前的中国养老金保障体系历经改革,已经初步搭建了与国际标准同步的“三支柱”养老金制度体系。第一支柱为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由政府倡导、企业自主加入的企业年金和事业单位强制加入的职业年金保障计划构成;第三支柱则由个人自愿参与、政府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的养老金融产品构成。三支柱相辅相成,各部分发展阶段不同,也面临不同的挑战。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社会保障基金,为当前最大资金来源,压力激增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及政府划转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目的是提供基本养老保障,政府主导,企业和个人强制参与。长期以来,我国养老金体系过度依赖于第一支柱,承担较重的养老负担。基于当前的老龄化进程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金累计结余预计在2035年耗尽。图 1:民众开始将养老(包含养老金及养老服务)作为整体财富管理的必要考量?1000?57?30%?34?18%?25?13%?74?39%?300?10?10?中国养老金市场白皮书5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潜力巨大但当前增长遇瓶颈,亟需政策改革撬动长期增长面向企业的企业年金和面向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目的是增加员工退休后可支配收入,单位/员工作为参与主体,由单位提供给员工,作为吸引人才的手段之一。企业年金于2004年建立至今,参与计划员工仅相当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7%,低渗透率与我国整体养老保障意识不高、企业长期财务负担重、职工个人参与选择度低,以及更重视现金薪酬等激励机制等多重因素有关。贝恩认为,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潜力巨大,进一步优化政策力度及对企业/员工客户的长期市场教育是撬动未来增长的关键引擎。职业年金自2014年建立后,在政策推动下实现快速增长,目前全国33个统筹区均已完成职业年金受托人资格评选,未来将主要依靠存量市场保持稳定增长。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和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当前政策聚焦,有望实现高速增长个人自愿参与的各类养老金融业务,包括享受税收优惠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以及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如养老理财,养老基金,养老保险等,目的是增加退休后个人财务灵活性,由个人将其储蓄转化为养老投资。第三支柱起步较晚,仍处于萌芽发展阶段。伴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开闸,及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的启动,为第三支柱制度建设打下前期基础2.2 养老金市场未来发展:增长潜力巨大展望未来,中国养老金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图21)。截至2021年,中国养老金市场规模约为15万亿元,2022年以来,伴随养老金第三支柱制度加速落地,带动万亿增量资金入市,预计2025年前,中国养老金市场短期增速可以达到15%,总规模可达约26万亿元,20252030年的中长期增速将达到12%,总量在2030年达到约48万亿元。贝恩认为,中国养老金市场快速增长由三大关键因素驱动:监管和供给端:政策加速落地,各玩家积极筹备参与,为良性、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制度基础。需求端:客户意识不断增强,包括个人对于养老规划的重视程度提升,以及企业将养老机制纳入人才战略中。产品端:养老产品及服务方式持续创新,为满足全生命周期的养老需求提供更多定制化产品及服务。贝恩观察到,由于第一支柱支出压力激增,第二支柱企业渗透率增长仍需政策撬动,发展第三支柱有助于缓解第一支柱的支付压力,同时弥补第二支柱不足,扩大养老金覆盖面。近年来,针对第三支柱的纲领性政策开始加速落地,金融机构纷纷布局。同时,个人对多支柱养老的认知开始增强,养老金产品也在政策和需求双重刺激下开始迭代发展。参照发达国家多支柱养老的发展史,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有望迎来高速发展。1 图2的统计口径与本报告“中国养老金市场概况”第一、二、三支柱的定义保持一致中国养老金市场白皮书62.2.1 监管和供给端:政策加速落地,各玩家积极筹备参与目前,养老金体系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纳入国家统筹布局的长期规划。“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首次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自2021年以来,已有多项政策加速落地,覆盖顶层制度设计、产品及机构准入、市场角色制定、优惠及激励等多个方面。贝恩总结,目前多支柱发展计划对养老金市场起到正面支撑作用,正在自上而下加速体系化建设。由于第一支柱主要由国家主导,市场化程度较低,在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发展上,政策发力尤为明显。细节设计上,近期政策主要有三大进展:出台第二支柱激励政策 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推行第二支柱激励和引导政策。如上海政府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虹桥自贸区等片区开展片区人才企业年金试点,同时给予财政资金激励等。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各项优惠政策,特别是鼓励科创和中小企业参加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其中主要措施包括:强化企业年金和政府优惠政策的集成,逐步将职工参加企业年金的情况作为评选和谐劳动关系单位、人才引进和积分落户等工作的参考条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