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马克思主义
社会科学
研究
方法论
汪荣有
主编
书书书图书在版编目(C I P)数据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汪荣有主编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2 8ISBN 978 7 5493 1350 1.马 .汪 .马克思主义 社会科学 科学方法论.A811 64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2)第 187949 号出 版 发 行社址邮 政 编 码总编室电话销 售 电 话网址印刷照排经销开本印张字数版次书号定价江西高校出版社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 96 号330046(0791)88504319(0791)88530099www juacp com南昌市光华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太元科技有限公司照排部各地新华书店787mm 960mm1/1621 25370 千字2012 年 8 月第 1 版第 1 次印刷ISBN 978 7 5493 1350 136 00 元赣版权登字 07 2012 815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书书书江西省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虞国庆副主任:史蓉蓉洪三国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俊王晓春石庆华刘红宁孙弘安花明汪荣有张建中张泰城陈绵水胡永新胡伯项饶俊南郭杰忠彭祖雄傅克刚雷晓燕廖进球书书书目录导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科学研究1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把握1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根本特征5三、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11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科学研究16第一章社会科学的对象、特征及发展回顾21一、科学与社会科学21二、社会科学的特征29三、社会科学发展的回溯38第二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50一、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50二、归纳式和演绎式的理论构建57三、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取向64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基本方法77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构建77二、矛盾分析法83三、阶级分析法96第四章研究综述116一、研究综述概述116二、研究综述的内容121三、研究综述的撰写123第五章研究设计128一、选题128二、研究类型138三、分析单位与研究内容141四、研究指标和研究细节146五、研究方案149第六章文献研究法152一、文献的分类及特点152二、文献研究的涵义及优势与不足155三、文献研究的过程158四、内容分析法161第七章比较研究法168一、比较研究法的涵义与特征168二、比较研究的原则169三、比较研究法的分类171四、比较研究的基本要求与程序172五、历史比较法174第八章问卷调查法179一、问卷调查法概述179二、问卷的设计181三、回答的类型和方式188四、问卷调查的实施193五、概率抽样194第九章实地研究法198一、实地研究法概述198二、实地研究法的一般步骤204三、访谈法211四、观察法216第十章实验研究法223一、实验研究的特点、优劣势及适应范围223二、实验研究法的基本理论226三、实验研究的类型及设计239第十一章统计分析法247一、统计资料的汇总、统计表、统计图247二、描述统计分析260三、推论统计分析267四、多变量统计分析269第十二章系统分析法273一、系统分析的由来和发展273二、系统分析法的逻辑结构279三、系统分析法各个环节的操作及要求280第十三章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撰写293一、学术论文的类型和结构293二、学术论文的撰写步骤295三、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303第十四章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原则314一、自愿原则314二、不伤害原则317三、保密原则319四、诚信原则322参考文献后记书书书导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需要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按照社会历史的本来面目来观念地掌握和再现社会历史,这就要求有符合社会历史本性的科学方法。这一方面对方法的探索成为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社会历史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对社会历史本性的科学理解又成为人们进一步探索科学的认识方法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强调以唯物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观点认识社会,它为人们更加科学、合理地认识社会提供了迄今最为先进的方法论。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指导社会科学研究最科学的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它是完备深刻的学说。正如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意义所在。如果没有历史唯物主义,便不列宁.列宁选集:第 2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1。1可能有真正的社会科学,所以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主张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并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指明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使社会主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因此,从马克思恩格斯两个伟大发现,到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以及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吸收,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在其斗争中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戴上彻底锁链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再次,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的是“行动着的群众”。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利益、意志、愿列宁.列宁选集:第 2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2望和要求从根本上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首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来源于实践,接受实践的考验,在实践中发展。同时,它一经产生,又指导实践,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早在 1872 年共产党宣言 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 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告诉我们,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所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首先要把握规律性。其次,富于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品质的生动体现。马克思主义主张不但要解释世界,而且要革命地改造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马克思主义坚持革命的辩证法,反对把一切事物看作凝固不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把辩证法作为批判一切旧理论、旧观念的锐利革命武器。马克思明确指出:“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意识形态性不仅表现为对旧事物、旧制度的批判,而且也表现为对自己的学说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进行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既坚持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同各种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斗争,同时又顺应时代的潮流和人民的需要,依据实践的发展和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 249。3科学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再次,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 160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经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的精华,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就要求它必须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坚持不断创新,引领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实践性,这就决定它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实践发展的要求,才能指导社会实践不断前进;马克思主义具有旗帜鲜明的批判性,它不承认有“任何最终的东西”和“永恒的真理”,明确宣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不仅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革命学说,而且是向人类文明成果开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公开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但这个阶级性却不带有任何的宗派性。因为它谋求的不仅是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而是全人类。它可以不带任何偏见去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要求它必须遵循科学精神,不断开拓新境界。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必须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所以要使党和国家的发展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否则,一切新的发展都谈不上。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要求。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