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科学学导论_乔湘平著.pdf
下载文档

ID:2335424

大小:3.77MB

页数:3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社会科 学学 导论 乔湘平著
社会科学学导论作 者 乔湘平责任编辑 蔡开松责任印制 曹 辉装帧设计 源大设计工作室出 版 人 蔡 翔出版发行 (原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社 址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7号 邮编 100024电 话 86-10-65738557 65738538 传真 010-65779405网 址 http:/经 销 新华书店总店北京发行所印 刷 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开 本 7871092毫米 1/16印 张 9.75版 次 2006年5月第1版 2006年5月第1次印刷ISBN 7-81085-715-1/K715 定价:26.00 元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印装错误 负责调换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社会科学学导论乔湘平著.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7 ISBN 7-81085-715-0 I.社 II.乔 III.动画片经营管理 .D81-05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06)第 051322号出版社1序序我的案头摆着一部书稿乔湘平的社会科学学导论,还有她嘱我作序的一封信,成为近几天激活我的思维的信息源。于是,我的思维同它们纠缠在一起,引起对多年来从事社会科学工作的回忆,并试图寻求能够作为“理性认识”的体会。依我看,顾名思义,社会科学就是人类认识社会(包括人类自身)的科学,这种理解或许过于简单,但似乎事情本来就是如此。本书所列的几个专题,如社会科学与其他科学关系论、社会科学发展规律论、社会科学构成要素论、社会科学特征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社会科学管理论等,讲的都是这个意思。就我国科学工作的实际分类来说,人们也基本上也认同了这点。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历来存在两种趋势:一是深入认识事物运动的不同形式,二是力图反映物质世界的整体状况。前者表现为知识的专门化过程,后者表现为知识的整体化过程。在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两种趋势经常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因此专门化与整体化便成为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到了现代,尤其是全球化、信息化浪潮日益迅猛的今天,科学的整体化与综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出现了一种很值得注意的现象:在某个科学领域勤勤恳恳耕耘了半辈子也没有多少收获的人,一旦把他的种子撒在相邻学科,可能取得丰硕成果。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加里贝克尔就是一例,他把经济理论向别的学科渗透和扩张,应用到被人们认为与市2社 会 科 学 学 导 论场并无多大关系的社会学、人口统计学、犯罪学等领域时,竟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92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同科学发展的这种趋势相适应,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一门新兴科学社会科学学。它以研究社会科学的整体性与共同规律为己任,这是社会科学的自我反思,可以说本书就是这种反思的初步成果。其实,让我对这本书发表成熟的意见可能难度太大,但的确能够感到这个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在我看来,它至少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科学的特征,把握社会科学的脉搏,开阔社会科学研究的视野,找到有关社会科学的一些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的生长点,提高社会科学研究与管理的能力。一位记者曾经问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您能解释整个宇宙运行的规律,为什么不能发明一种办法,去消除人类的战争呢?”爱因斯坦回答:“很简单,我的朋友,因为政治学比物理学要难得多。”既然如此,探索包括政治学在内的整个社会科学的共同性质与发展规律就决非轻而易举的事情,即使像本书这样试图简单勾画出社会科学的面貌与走向也不容易,所以存在某些缺点甚至错误是难免的。可贵的是,作者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只要坚持不懈,成功就会指日可待。何一成2006 年 7 月1目 录目 录CONTENTS序序 /1第一章社会科学概论 /1一、科学与科学体系 /1二、社会科学的涵义与研究对象 /6三、社会科学的体系 /11第二章社会科学与其他科学关系论 /24一、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24二、社会科学与数学的关系 /36三、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的关系 /44四、社会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49第三章社会科学发展轨迹论 /55一、社会科学的历史发展 /55二、社会科学在中国的确立与发展 /73三、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特点 /822社 会 科 学 学 导 论第四章社会科学发展规律论 /92一、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 /92二、社会科学发展的模式 /118三、社会科学发展的机制 /120四、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 /132第五章社会科学构成要素论 /148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 /148二、社会科学研究的客体 /154三、社会科学研究的工具 /160四、社会科学研究的参照系 /165第六章社会科学特征论 /172一、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172二、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180三、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185四、经验性与预见性的统一 /193第七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 /201一、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201二、课题选题 /205三、资料研究与处理 /2113目 录四、研究成果评价 /223第八章社会科学管理论 /242一、社会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 /242二、社会科学研究院所的管理 /250三、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的管理 /253四、社会科学学会和研讨会的管理 /257第九章社会科学队伍建设论 /263一、社会科学队伍建设者的意义 /263二、社会科学队伍建设者的劳动特点 /268三、社会科学队伍建设者的责任 /274四、社会科学家成长的环境 /292参考文献 /299后考文记 /3041第一章 社会科学概论第一章 社会科学概论一、科学与科学体系社会科学是人类科学认识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性质、功能及发展规律都与科学的其他组成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有必要首先对整个科学及其体系结构作一个简要说明。1.科学的涵义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在中国,科学一词是外来词,16 世纪后,英语Science 引入我国,译为格致,即格物致知,通过接触而获得的知识。1893 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20 世纪 30 年代产生了以科学为对象的一门学问科学学。然而由于科学问题的复杂性和研究角度的多维性,科学的涵义众说纷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者,对“科学”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英国科学史家贝尔纳认为“科学不能用定义来注释”,“必须用广泛的阐明的叙述来作为唯一的表述方法”。“科学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贵的成果”。前苏联学者凯德洛夫提出“科学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的精神活动的现象与规律的概念体系它总是历史地形成的人类活动精神劳动的形式”。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对于科学,就我们的目的而论,不妨把它定义为寻求2社 会 科 学 学 导 论我们感觉经验之间规律性关系的有条理的思想。”韦伯斯特新 20 世纪字典:对科学有几种解释,其中主要一种是“科学是一部分的研究和知识,它们尤其是通过实验和假说,使事实和原理系统化”。G萨顿在美国百科全书中把科学理解为:“科学之义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法国百科全书:“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前苏联大百科全书:“科学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和不断发展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及其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对现实世界规律的不断深入的认识过程。”辞海(1997 年版):“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现代汉语词典:“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1987 年版):“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等等。由此可见,关于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仁者见人,智者见智。从历史观的角度看,科学与社会的生产活动、政治活动一样,属于人类的实践范畴之一。但与其他实践活动不同,一般说来,科学活动是以理论的“发现证明”为宗旨的知识活动,不以直接的社会效益为目的,它往往要通过技术、管理等活动为中介才能产生经济的和社会的效益。科学实践与人类历史关系密切,哪一个时代科学创造活动多,整个社会面貌的改变也就越大。因此,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因素之一。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科学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种认识结果。所谓认识过程,就是说科学认识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实践的深入和扩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将由最初的、个别的、片面的、现象的认识逐步达到整体的、全面的、本质的认识,原来不成熟的错误的认识逐渐地被成熟的、正确的认识所取代。所谓认识结果,就是说它的最终表现形态不同3第一章 社会科学概论于一般的知识活动,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经验知识的理论概括,它往往要以相对稳定的理论体系存在。而这些既统一又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就构成各个历史时代人类精神文明的主体内容。根据以上分析,从各种对于“科学”概念的不同表述中,我们大体上可以从中找出某些基本的、共同的东西。我们不妨给它一个如下的涵义:科学是用特定的实践手段和论证方法进行的知识创造活动,是用概念、范畴、定理、法则等抽象形式建构的理论知识体系,它以正确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为目的,因而能够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随着人类历史的进步,科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并且对社会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促进作用。根据这个涵义,我们的科学范畴就不仅包括了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也包括还没有经过实践证明其正确与否的理论,还包括历史上曾被人们认为是正确的、而后又被证明是不完备的、甚至是错误颇多的理论(如社会主义革命不能在一国实现的论断),当然也包括正在酝酿中、正在实践验证过程中的某些理论。另外,科学本身又是一个认识过程,不能单从理论,即认识结果上来理解。如果人们在“学科”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上述涵义也是适合的。2.科学的分类由于人们的需要不同,实践对象的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各自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逻辑严谨的体系,成为科学整体中相对独立的分支即学科。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人们又把同一研究领域中相互关系较为密切的若干学科称部类。(科学分类至少应有如下五个层次:(1)科学总体;(2)科学部类,如自然科学部类、社会科学部类;(3)学科类群,如生物科学类群,政治科学类群;(4)基本学科,如生理学、法律学;(5)分支学科,如神经学、国际法学。)4社 会 科 学 学 导 论按照研究对象与研究角度的区别,现代科学大体可以分为如下五个部类:(1)自然科学部类。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天文学、地质学等等。它们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无机自然界、有机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中运动形式、物质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化规律和相互作用方式等等。自然科学是所有科学中最大的部类,它的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加在一起约有两千多门学科。它们的研究任务是揭示各种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的运动机制和规律,以利于人们有效地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界。(2)社会科学部类。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法律学、军事学和文艺学等等。它们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从生产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直至文化领域。它们的研究任务是分别揭示各种社会现象和历史过程的机制和规律,以便于人们对社会实施有效的改造和管理,自觉地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3)思维科学部类。包括抽象思维学、形象思维学、灵感思维学、社会思维学、创造思维学、动物思维学,还包括思维生理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和人工智能学以及高级神经生理学、生物信息论、神经控制论等。这个部类研究对象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它的表现形式、物质基础、运动机制和运动过程。它们的研究任务是考察思维的过程、机制和规律,探索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增强人类思维素质和人工智能的可能性。(4)哲学科学部类。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即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是哲学科学的任务。首先它包括两个最主要部分哲学世界观和哲学方法论,实际上它们在本质上是统一物,然而只是到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上,才真正完成了理论上的统一,确立了唯物辩证法这个哲学科学的核心。由于自然科学、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