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西汉
长安
经学
研究
雷依群著
长安历史文化丛书西汉长安经学研究雷依群 著陕西人民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西汉长安经学研究/雷依群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长安历史文化丛书)ISBN 978-7-224-09922-5.西.雷.经学-研究-中国-西汉时代.Z126.273.41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212613号西汉长安经学研究作者雷依群出版发行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西安北大街147号邮编:710003)印刷西安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开本787mm1092mm16开17.5印张2插页字数230千字版次2011年10月第1版2011年10月第1次印刷印数1-1000书号ISBN 978-7-224-09922-5定价38.00元长安历史文化丛书长安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主编:耿占军副主编:编委会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于风军王社教王晖方光华吕卓民朱士光侯甬坚潘明娟陈正奇刘宁李令福李健超张新科贾俊侠徐卫民黄留珠贾二强长安历史文化丛书总序一当今,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蓬勃开展,并开始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中华大地上也兴起了文化复兴与文化建设热潮,以增强国家之软实力。其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组成板块之区域性文化研究,也显现出强劲势头。在这一形势下,处于中华传统文化源头与核心地位之长安文化,显然承担更为重大的责任,也更受各界之关注。正是基于这一时代的需求,西安文理学院以富于前瞻性的眼光,适时地于2008年初建立了以副院长耿占军教授为负责人的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并于当年10月,经专家评议通过被陕西省教育厅批准确立为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之为平台,汇聚院内学术精英,并广泛联络院外知名学者,合力推进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事业持续而深入地发展。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建立后,在充分征求采纳院内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研究规划,确定长安历史地理、长安文献、长安历史与文化作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之主要研究方向。计划除定时编辑出版长安历史文化研究论文集,以便及时汇编推出有关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之论文、述评与相关讯息,促进学术交流外,还决定出版“长安历史文化丛书”,陆续分批次出版有关长安历史文化之富有新知卓见的研究性专著,以推进长安历史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这样,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通过组织研究并出版长安历史文化丛书、长安历史文化研究论文集以及长安文献资料汇编,三者相互配合齐头并进,必将推动长安历史文化之全方位深入发展,使长安历史文化研究,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超迈前贤,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还达到带动西安文理学院学科建设与教学水平发展,有助于西安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发展之经世致用的预定目的。朱士光1二前已述及,长安文化相对于组成中华文化的其他一些地域文化,处于源头与核心地位,这是历史铸就的史实,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长安文化涵盖的地域范围,以我国历史上国力最为强盛,文化发展也最具影响力的西周、秦(含秦国与秦王朝)、西汉、隋唐等王朝都城所在的今陕西省中部关中渭河下游平原地区(简称关中地区,也称关中盆地)为核心区域。关中盆地由于位居我国腹心地带,是我国大地原点所在地区;又处在我国国土之第二级阶梯东部,因而面对其东部第三级阶梯上之广大平原、丘陵地区,就处于高屋建瓴、居高临下之势,在地理区位上拥有先声夺人的优胜地位。加之关中盆地东临黄河,南靠秦岭,西阻陇山,北倚北山山系,四周又有函谷关(东汉末改在潼关)、武关、大散关、陇关、萧关、金锁关、临晋关等多处雄关险隘拱卫;关内渭河下游之冲积平原与黄土台塬,气候温润,地形平衍,河流纵横,草木繁茂,土壤肥沃,物产富饶,自然环境也十分优越。对此,我国历史上许多有识之政治家与地缘政治学者早有论断。如公元前337年,秦惠文王初即位,苏秦西至秦国都城咸阳说之曰:“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后历117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终于凭借这一地理区位上的优势以及商鞅变法所取得的成功,“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次第灭亡了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也就是实现了当初苏秦之“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由西而东逐级下降,因而在地貌上也形成了由三个阶梯构成之格局。即第一级阶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中部高原与盆地区,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组成,海拔大都在10002000米间;第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与丘陵山地区,平原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除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海拔高度超过2000米,台湾玉山山脉主峰玉峰海拔达到3850米外,其余山峰大多在1500米以下。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西汉贾谊:过秦论。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2史记卷九九刘敬叔孙通列传。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新唐书卷二一五上突厥上。杜甫:秋兴八首之六,全唐诗卷二三O,中华书局,1960年。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三陕西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预言。公元前202年,西汉高祖刘邦在击败强敌项羽,天下初定,欲都雒阳之际,齐人娄敬适时进见,说之曰:“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而刘邦在进一步听取了他信赖有加之谋臣留侯张良所言:“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后,作为一代明君,刘邦毅然力排左右原籍殽山以东大臣欲高祖都于雒阳之偏见,当日就起驾,入都关中。由此而为巩固西汉一朝214年帝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样,唐朝初年,也是由于秦王李世民力排众议,劝阻了唐高祖李渊迫于北方强敌突厥一时之咄咄攻势,欲迁都樊、邓间,即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坚持建都长安,终于成就了盛唐王朝。关中地区,正因为具有上述地理区位、地理条件上的特点与优势,曾被唐代大诗人杜甫咏为“秦中自古帝王州”。后又于明清之际被力践“经世实用”治学思想之地理学家顾祖禹论为是“关中形胜,自古建都极选”。在这样的一个区域形成的历史文化自必内涵丰富,积淀深厚,体大品高,影响深远。论及长安文化的核心内容,当由周、秦、汉、唐文化之精髓构成。这当然既因西周、秦、西汉、唐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其文治武功均对我国之历史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还因为这四大王朝均建都关3尚书无逸尚书泰誓。汉书卷九元帝纪。中,特别是四个王朝主要都城周丰镐、秦咸阳与汉、唐长安城,还集中分布于关中地区中部之西安小平原上。遗迹宛然,触目皆是。就西周、秦、西汉、唐四大王朝之文化内涵而言,虽然各有特色,但在历史上,以至迄今均发挥了凝聚人心增强民族团结、教化育人培植各方英才、创新知识提升人类智慧、资政惠民推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周、秦、汉、唐四大王朝文化之精髓,可作如下之概括:周文化之精髓为礼乐文化。周公制礼作乐,并借助分封诸侯,将周王朝“敬天保民”“重农裕民”之治国理念推行到各诸侯国。秦文化之精髓为制度文化。秦王政于统一全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又实施“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以及统一度量衡等政令,以强化皇帝独裁威权,巩固其统治。秦始皇创建的许多维护国家、民族统一的制度多为后世所继承,当然也有相当的变革。西汉文化之精髓是汉武帝时获得独尊地位之儒学。尽管当时非儒学的诸子百家一概被罢黜,但在实际施政时,仍是“霸王道杂之”,即儒学与黄老刑名之学并行施用,相得益彰;并通过经董仲舒加工之儒学,调和相关学说,使之既符合西汉实施大一统政治之需要,也促使西汉统治者在一定范围内实施仁德之治,从而使儒学得到更大的发展。唐文化之精髓则是儒道佛兼容并包,对域外伊斯兰教、景教、袄教、摩尼教等多种宗教与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海纳包容。因而造就了唐文化之灿烂辉煌,并成为世界文化之高峰。唐之后,长安文化虽已不似周、秦、汉、唐文化那样气势磅礴,刚劲雄健,但在继承中也有发展。长安文化,正因为其核心成分是周、秦、汉、唐文化之精髓,因而在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自然处于主流地位,而在我国各地域文化中也成为源头与核心。因为我国许多地域文化,虽然其历史渊源都如长安文化一样,4远超西周之前;然而在其地域文化具体形成历程之关键阶段,大多从西周之礼乐文化中接受了至关重要的内容与影响。如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燕赵文化、河洛文化、荆楚文化等。西周初年,分封的齐太公吕尚、鲁周公姬旦、吴太伯、燕召公姬奭、晋唐叔虞、楚子熊绎均为周王室血缘勋亲或股肱重臣;及至战国时立国之赵、魏、韩氏之先祖,也曾受周王室封赏。迨至秦、西汉、唐王朝时,这些王朝的强势文化也都从关中之咸阳、长安传播到各个地域,各地域文化也都受到重大影响。所以我们现在对于长安文化应从中华文化源头与核心这一层级面上来认真看待,全面深入进行研究;以使人们对长安文化获得深刻的认识,从而也推进我国各有关地域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三西安地区究因是周、秦、汉、唐等重要王朝与另一些政权建都之地,所以至迟自西周以来就有史官与学者文人记载这一地区之史实,如人物、事迹、典章、制度等等,之后历代多有,积淀深厚,类型既多,数量甚巨。正因为这样,所以唐之后,历宋、金、元、明、清,各代也均有学者对故都长安或进行探访调查,或进行文献注释,或进行研究撰著。他们留下的丰硕成果,既是他们研究长安历史文化之心血结晶,也为后人进一步研究长安历史文化提供了更多的资讯。迄止民国与共和国时期,更有一批中外学者应用新的学术观点与新的研究方法对长安历史文化所涉及的问题,或撰文,或著书,或进行专题考证与研究,或进行综合性的论述,或进行理论性阐述,种类繁多,为数颇丰。截至当前,尽管有关长安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十分丰硕,且出现了集体性的成套的研究与撰著成果,例如2006年三秦出版社由魏全瑞主编,整理出版的有关古长安的史地文化典籍10本,名为“长安史迹丛刊”;又如,自2002年以来,西安出版社连续出版了由崔林涛任编纂委员会主任,史念海、朱士光等任副主任,组织西安地区专家学者编著撰写的“古都西安丛书”28本等。然而,从已出版发行的“长安史迹丛刊”或“古都西5安丛书”之书目看,整理有关古籍丛刊之选目不够全面,而研究性丛书之选题也有缺漏;更为严峻的事实是,升华性的有关长安历史文化理论阐述的专著,除黄新亚于1989年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之中国文化史概论上卷之长安文化一书,差强可列入外,尚未见有新著问世。上述情况说明当前有关长安历史文化研究还有大量工作有待我们继续不断努力,予以完成。前文虽已述及,长安历史文化所涵盖的地域范围以今西安市所在之关中盆地为核心区域。其研究内容,即为这一地域范围内上起距今100万年前,即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早期蓝田猿人时代,下迄当今之整个人类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且应以周、秦、汉、唐文化之精髓为重心。很显然这都只是总括性之表述。然而从中也可看出其包涵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多样的。即从西周礼乐文化、秦之制度文化、西汉独尊之儒家文化、唐代儒道佛诸家学说竞相发展之包容性文化这一长安文化主流脉络看,其内涵就十分广博深邃。再就周、秦、汉、唐都城文化论,也包括有宫室建筑、祭祀礼制、宗教活动、学术艺术、教育伦理、科技工艺、服饰饮食、歌舞竞技等多个方面。如再加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变迁之考察论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发掘研究、民俗民风与民间文化之调研整理以及有关长安历史文化之学理上的探讨建设等,其内容就更为庞大丰厚。因而,当今我们面对长安历史文化研究的宏大事业,必须怀抱宏大的胸襟,秉持广阔的视角,洞悉历史的进程,把握时代的走向,通过长期的持续不懈的努力,不断加以推进。深信凭借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进行擘画筹策与组织协调,依仗有志于长安历史文化研究的各有关学科学者的严谨研治与悉心撰写,不断奉献出精品力作,“长安历史文化丛书”的相继出版,必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