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融合与保护西安市区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研究_周敏主编.pdf
下载文档

ID:2335280

大小:10.55MB

页数:25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融合与保护 西安市区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研究_周敏主编 融合 保护 西安 市区 农民工 生存 状况 调查研究 主编
陕西省社科界 2010 年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重点)融 合 与 保 护 西安市区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研究主编周敏陕 西 出 版 集 团陕西人民出版社书书书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融合与保护:西安市区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研究/周敏主编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ISBN 978 7 224 09753 5 融 周 民工生活状况调查研究西安市 D422 7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1)第 091106 号融合与保护 西安市区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研究主编周敏出版发行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西安北大街 147 号邮编:710003)印刷陕西益和印务有限公司开本787mm 1092mm16 开15.75 印张6 插页字数260 千字版次2011 年 5 月第 1 版2011 年 5 月第 1 次印刷书号ISBN 978 7 224 09753 5定价35.00 元项目组成员名单顾问:马中平主 持 人:周敏调研指导:卢其松成员:(以姓氏笔画排序)王吉德刘强何泽彪何军李光胜周庆华南纪稳姚顺波颜毓洁主编:周敏1序言陕西省政协主席马中平农民工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而且已成为我国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源流。然而,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进入、生存、发展与融合问题,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农民工的政策措施,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农民工所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贯彻实施,西安市城市空间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已进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时期。同时,市区农民工队伍也不断壮大,农民工利益诉求也日趋多样,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任务十分繁重。研究西安市区农民工的生存现状,了解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劳动、就业、居住、社会保障、子女就学、技能培训、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的现实需求,不仅有利于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制定有针对性的农民工社会保护政策,促进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社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人力资源效用,而且有利于农民工与城市市民一起,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今年年初,由陕西省社科联、陕西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牵头,组织省内社会科学界的 30 多位专家和学者,组成了西安市区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课题组经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形成了一份数据确凿、资料翔实、分析有力、建议到位的研究成果,并经过专家讨论与论证,将研究成果编撰成这部 融合与保护 西安市区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研究。书稿主2题突出,结构合理,论证严谨,见解深刻,富有创新。本书分别从西安市区农民工群体的基本状况、农民工居住、农民工子女教育、农民工社会保障和权益维护、农民工就业培训、农民工社会心态和生活期盼等六个方面进行了量化概括与理论分析,深入细致地记述了西安市区农民工工作、生活、社会保障的基本状况,梳理出许多一般性与特殊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方案和途径。这些思路、方案和途径尽管不一定完善,但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全面了解农民工问题,科学制定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提供了事实例证、可靠数据和基本思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关注民生和实现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作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大任务,同时也把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享有与城市市民公平的社会待遇作为农民工工作的重点。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农民工问题的热切关注,共同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奔走呼吁、献计献策,使广大农民工深切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体会到参与现代化建设的快乐,尽早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之中,成为有尊严的幸福市民!是为序。2011 年 3 月于西安1前言陕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周敏“农民工”是指拥有农业户籍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但主要在城镇从事非农工作,以非农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出现并形成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了很大的转移空间。于是,从最初基于脱贫致富的经济利益冲动,到现在兼有个人更好发展的精神利益冲动,农民离开了自己耕作的土地和生活的家园,进城务工,成为在城市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人,被冠以“农民工”的称谓。他们的出现,改变了我国原有的社会阶层划分结构,使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干部和知识分子组成的简单阶层结构变得复杂。但是,他们的农民身份却没有改变,城市对他们没有接纳和认同,他们对城市也缺乏责任感和归属感。他们遍布在城市建设的各个行业,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又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他们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国务院为解决农民工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农民工问题依然突出,农民工的生存状况需要进一步改善。西安市区是我省吸纳农民工最多的区域,是我省农民工最为集中的地方。解决好省会城市农民工问题,对于我省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2010 年,陕西省社科联、陕西省政协社法委联合组织社科界 30 多位专家学者、260 多名在校大学生,围绕“西安市区农民工生存状况问题”开展了为期八个多月的调查研究,试图通过翔实的调查资料和大量的数据分析,以探求省会城市农民工的融合之道与保护2之策。调查研究情况1 主要方法这次调研,主要采取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在样本选择上充分考虑了地域、行业、年龄、性别等因素。范围包括西安市新城、莲湖、碑林、雁塔、未央、灞桥、长安、临潼、阎良九个区和高新、曲江、经开、浐灞四个开发区。调查中座谈、问卷调查、访问达 11000多人次,其中问卷调查 7680 人。2 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用事实数据说话原则。第二,坚持问题意识原则。第三,坚持创新原则。第四,坚持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原则。3 调研过程西安市区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研究项目组于 2010 年 3 月正式成立,组建了六个课题组开展工作。整个调查和研究工作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协调各方关系,开展面上调查。我们首先建立了项目组织管理网络、明确任务分工。同时,举行项目通报会,听取了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人保厅、省建设厅、省商务厅、省总工会,西安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人保局、市建设局、市商务局、市总工会等单位关于农民工情况的介绍。并深入建筑工地和家政服务公司等企业进行实际考察,搜集和阅读相关资料和文件。修改完善项目总方案,各课题组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调研计划和提纲。第二阶段: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既是研究者研究思想和逻辑的体现,又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各课题组都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历经数十稿,形成既相互配套又各具特色的调查问卷。第三阶段:实际调查。各课题组均抽调四十多名在校大学生组成专门的调查队伍,并进行集中培训。然后,根据问题设计和问卷调查的需要,通过填写问卷、个别走访、深度访谈、小型座谈会等方式分头开展实际调查。第四阶段:数据分析、处理,情况汇总,案例整理,撰写研究报告。报告初稿形成后,项目组进行了多次讨论,并邀请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专家3和有关人员进行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四次修改,最后形成课题报告。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每个阶段都召开项目组成员会议,汇报情况、检查进度,及时统一思想,解决存在问题,使四个阶段相互衔接、层层递进,保证了项目的健康顺利进行。农民工群体特点结合资料分析和调查结果,西安市区农民工总量约为 110 万至 140 万人,其中男性占66%、女性占34%。西安市区农民工群体主要呈现为以下八个特点:1 大多数来自陕西本省。来自河南、四川、湖北、甘肃等其他省份的占37%。反映出农民工就近择业的趋势和西安市对择业者具有的吸引力。2 45 岁以下青壮年是主体。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 39%。反映出新生代农民工人数众多,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的愿望强烈。3 大多数已婚(占总数的 67%)。与配偶同来西安的占已婚农民工的 42%,带孩子来的仅占15.7%。既反映出城市为农民工提供的生存条件有限,也反映出农民工对城市生活预期的迷茫和对土地的眷恋。4 大多数人受过初中以上教育(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占 47.6%,高中以上文化的占 33.5%)。反映出大多数农民工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有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术的潜质。5 以从事服务和建筑业为主(从事各类服务业的接近 60%,从事建筑业的为 22.6%)。反映出农民工大多就职于职业技能要求较低的岗位,职业技能提升的空间很大,也反映出农民工择业受到的某些限制。6 大多数人找工作靠亲戚和熟人介绍(占总数的 63.5%)。反映出就业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各级政府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工作有待加强。7 职业变化频繁,流动性强。来西安务工五年以下的占 55.6%,反映出农民工在岗位和工作地域转换方面频率较高,不易统筹管理。8 月平均收入 1913 元。农民工中 54.8%的人月收入在 1500 元以下,6.6%的人月收入在 760 元以下,但也有 9.5%的人月收入在 3500 元以上。反映出多数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仍然偏低,但收入差距在拉大。4困难与问题归纳起来,农民工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主要有十个方面:1 租房困难大。77.1%的农民工租房居住,57%的人居住在二环以外三环以内区域,12%的人居住在三环以外区域。房租价格月均 320 元左右,占月均收入的 17%。随着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拆迁,适合农民工租住的房源越来越少,居住地离工作地点越来越远,房租越来越高。2 居住环境差。农民工租赁的房屋大多数面积狭小(人均居住面积 7.5 平方米),设施简陋,没有厨房、卫生间和洗浴设施,87.1%的住房没有供暖设施。特别是一些集体宿舍和简易工棚更是拥挤不堪。同 2009 年西安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总建筑面积 28.4 平方米相比,形成较大反差。3 工作时间长,劳动负荷大。平均每月工作 26 天以上,每周工作 6.4 天,每天工作 10 小时左右,有的多达 1517 小时,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日工作时间更长。有占总数近三成的农民工经常无偿加班。4 收入水平低,存在拖欠和克扣工资现象。54.8%的人月收入在 1500 元以下,42%的人有过工资被拖欠和克扣的经历。5 劳动安全条件差。农民工从事的岗位劳动环境差、危险性高,且缺乏必需的安全保护知识、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有 52%的人在工作中没有劳动保护用品。6 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73%的人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其中自己和用人单位都不愿签的占 40%。7 社会保险参保率低。有 72.83%的人没有参加工伤保险;20.75%的人没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85.82%的女性没有参加生育保险。8 子女上学负担重。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就读于普通公办学校,但仍有 26%的农民工子女,因为公办学校不接收或找公办学校过于困难而“被上民办”,需要交付昂贵的学费。有不少公办学校存在暗中收取赞助费或借读费现象。同时,农民工居住比较集中的区域,学生数量增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面临较大压力。9 就业培训率低。农民工中仅有35.08%的人参加过就业培训,政府下属的培训机构承担了主要的培训任务(占 78%),但培训资源比较分散;企业和行业培训机构所占份额分别只有 8%和 6%。510 行使民主政治权利渠道不通畅,政治参与度普遍较低。有72%的人没有参加过人大代表的选举,70%以上的人没有参加过单位的政治学习和工会活动;70%以上的党团员没有参加过组织活动。农民工对原籍村镇的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