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建设_刘进田主编.pdf
下载文档

ID:2335203

大小:3.32MB

页数:27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社会主义 核心 价值 体系 文化建设 田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 与 文 化 建 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建设/刘进田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ISBN 978-7-224-10152-2.社.刘.社会主义建设价值论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研究中国.D616G1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060421号刘进田张红波何小勇出版发行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西安北大街147号邮编:710003)印刷西安西法大印刷厂开本787mm1092mm16开17.75印张2插页字数300千字版次2012年5月第1版2012年5月第1次印刷书号ISBN 978-7-224-10152-2定价36.00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建设主任:宋觉李邦邦副主任:李争社李慧军编委:刘进田李争社李慧军张红波崔兰平段建海杨志斌王有信何小勇李贵程仪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建设编委会序言序 言(一)核心价值体系与传统价值智慧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做了明确概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是党的理论创新所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然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核心价值体系”在实践中真正切实地发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提升道德、优化风气、促进文明的实际作用,从而成为推进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却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任何价值体系的目标建成和功能发挥,必须具备诸多条件。例如,价值观的内容应具体化为人们的行为规范,而不应停留于抽象概括;价值观的建设应有切实的目标和措施,而不应仅做舆论宣传;价值观的践行应有制度保障,而不应只有观念引导;价值观的实践状况和水平要经常进行是非评判,而不应只做正面表彰;价值观的建构必须从传统文化价值观中汲取资源,而不应切断历史,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实现也是如此。本文拟从价值观建构的历史承传视角具体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在广袤的东亚大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世代绵延,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凝聚力、恒久的生命力和深厚的创造力,维护培育了中华民族,使中华赵馥洁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建设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心理文化四大要素构成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观念文化是其深层结构、活的灵魂(从狭义而言,文化仅指观念文化),它渗透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之中,决定着整个文化的品格、风貌和特征。而在观念文化中,价值观念是其核心,它支配和统率着观念文化中的其他内容。在中华文化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华传统价值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观念体系,它包含着丰富深湛的内涵,凝结着卓越恒久的价值智慧,至今仍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一、“人为至贵”的主体意识人本思想就是以人为主体、为最高价值、为主导力量的思想。人本思想是中国传统价值观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本思想孕育于西周初年的“敬德保民”观念,萌芽于春秋时期的“民为神主”观念,形成于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的“人最为贵”观念。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变革的历史震荡中,诸子风起,百家争鸣,问天思人,轻命重利,使人的地位和价值、人的力量和作用,受到了进一步的关注和肯定。无论儒家、道家还是名家、法家,无论主张“天人合一”还是主张“天人相分”,都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高度弘扬了人的价值。提出了“惟人万物之灵”(尚书 泰誓)、“人者,天地之心也”(礼记 礼运)、“天地之性(生)人为贵”(孝经引孔子语)三大命题。特别是“天地之性人为贵”的观念是对人的崇高价值品位的高度概括,标志着中国哲学人本思想的形成。战国之后,中国哲学的人本思想基本上都是对这一观念的阐释和发挥。例如,荀子 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太玄 玄文云:“物之所尊曰人。”白虎通义 三军云:“人者,天之贵物也。”说文 人部云:“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论衡 诘术云:“人之在天地之间也,万物之贵者也。”列子天瑞篇云:“天生万物,唯人为贵”。传统“人贵”思想精髓在于明确地以人为价值主体,高度地肯定和弘扬人的价值。这种观念体现于治世治国思想上,其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对于治国、治世来说人是根本性的决定性的力量和因素。一个国家的兴盛、一个社会的进步、一种事业的成功尽管需要诸多因素和条件,但是首要的根本的是要依靠人的力量,发挥人的作用。管子 曰:“夫霸王之所始2序言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亢仓子 君道篇曰:“夫国以人为本,人安则国安。”罗钦顺云:“世道之升降,系于人不系于天。”(四续)这种“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是从人与物、人与天的关系上来阐发人的作用的,如果从君民关系上弘扬人的巨大作用,“以人为本”就成为“以民为本”。老子云:“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贾谊云:“夫民,万世之本也,不可欺。”又云:“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根据“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哲学家们进而提出了“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 牧民)的为政之道。总之,对人作为国家兴盛、社会发展、政权巩固的决定因素的充分肯定,乃是中国古代哲学人本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二是提出了应在治世中切实地关爱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价值、关注人的利益的价值关怀。做到“爱人”、“立人”、“达人”、“利人”。论语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这表明孔子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命。朱熹解释论语此章时说“贵人贱畜,理当如此。”(论语集注 卷五)墨家提出:一切言论,都应以是否“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重要标准。中华传统价值观中的人贵思想,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是历史主体”的观点、毛泽东的“人是世间第一可宝贵的因素”的思想,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无疑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2006年4月21日)中说:“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与中国古代以人为贵的价值观,有着内在的思想源流关系,它摒弃了其中的封建糟粕而汲取了其合理性精华。二、“和为达道”的美好理想和谐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所谓“和”,就是事物各种不同的要素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平衡,从而共处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建设于一个统一体中的状态。在中国哲学中“和”与“同”、“和”与“争”是相反的概念,而“和”与“中”是相通的概念。“和”是多样性的协调,而“同”是单一性的重复。所以儒家贵和去同。“和”是多因素的协调,而“争”是多因素矛盾冲突的无序状态。所以儒家崇和非争。“中”是实现“和”的条件,“和”是各因素处于“中”的结果。所以儒家主张“致中和”。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国哲学的和谐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公元前6世纪的西周末年,曾经有两次关于“和”与“同”的讨论。一次是周太史史伯与郑桓公的谈话,一次是齐国大夫晏婴与齐侯的对话。据国语 郑语载,史伯对郑桓公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讨论)。王(指周幽王)将弃是类(指“和”)也而与同,天夺之明,欲无蔽,得乎?”据左传 昭公二十年载齐侯与晏子的“和同之辩”。齐侯问“和与同异乎?”晏子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 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而同)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此!”这两次“和同之辩”,都深刻地阐发了“和”、“同”的不同含义,明确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哲学观点,确立了“取和去同”的价值主张,并运用这一哲学思想论证了“尚和”的治世原则。春秋末年以后的哲学家大都明确肯定和充分阐述了“和”的价值意义。中国哲学和谐观念包含着多层面的丰富内涵:(一)和谐宇宙观中国哲学认为宇宙是至高无上的大和谐。周易 彖辞云:“乾道变化,名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庄子 天运曰:“太和万物。”北宋张载在正蒙 太和篇中明确提出“太和所谓道”的命题,他用“太和”指称宇宙本体的和谐状态。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说:“太和,和之至池。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未有形器之先,本无不和;既有形器之后,其和不失。是谓太和。”就是说至上之太和是宇宙本体太极的恒久状态。4序言(二)和谐自然观中国哲学认为自然万物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和状态之中,并认为和谐是自然生存发展的根本法则。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荀子 天论云:“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义以成。”吕氏春秋 贵公也说:“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三)和谐天人观中国哲学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和谐关系,所谓“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哲学家的观点。易传云:“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孟子云:“尽其心者,知其性矣。知其性则知天矣。”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张载云:“天人合一存乎诚。”程颢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四)和谐人际观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子路)并要求通过“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以实现人际和谐。他的学生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 学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公孙丑下)荀子还提出了“群居和一”的重要思想。(五)和谐社会观古代各派哲人都建构了以和谐为基本特征的理想社会模式。包括:(1)儒家提出的德化社会和大同理想。孔子的理想是建立在“仁”、“礼”基础上的社会,其政治特点是“为政以德”,其社会特点是“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礼记礼运中描绘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同)、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一种理想社会。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和谐理想。(2)墨家提出的爱利乐园、尚同社会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建设墨子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刑政治,万民和,国家富,财用足”(天志中)、“有力者疾以助人,财勉分,道劝教。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尚贤下)的理想社会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