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诗歌
大白
作品
语言
特点
赏析
孙哲敏
大学语文建设812023年第2期(总第326期)【提 要】刘大白,从近代缓缓走来,从文言文走向了白话文,从旧体诗走向了新文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的开拓者。不论是抒发情与爱,还是书写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抑或是对现实的歌唱,他都通过自己的笔一一抒写。他的文字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透露着深厚的思想与情感,感动着当时的人们,流传至今,又启发着后人。【关键词】刘大白 旧体诗 新诗歌刘大白留给后人的印象大部分是“五四”时期新诗歌的代表诗人,对现代中国文学开拓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但是刘大白的人生历程丰富又坎坷,他与他所处的年代,绝不仅仅只有创作诗歌这么简单。不论是从旧体诗转向新文学,还是诗歌的语言风格转变,都印刻了刘大白颇具传奇的一生。一、刘大白相关介绍(一)刘大白生平概述研究历史人物,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因素和成长过程。就好像苏轼留下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等许多与西湖相关的千古绝句,那是因为苏轼两次执政杭州,治理杭州同时治愈人生。刘大白,浙江绍兴平水人,1880 年出生于绍兴一个大户人家,翰林府第金家的长孙,原名金庆棪。平水金氏也能算是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加之平水镇本是越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刘大白从小对此耳濡目染。刘大白的父亲金佩卿将博取功名的期望寄托于儿子身上。从他小时候起,他的父亲就对他异常严格,为童年时期的刘大白读书打造了“隔离式书房”,在教育方法上各种惩罚、体罚名目繁多。刘大白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反对科举制度、厌恶文言文古语的种子。1896 年,17 岁的刘大白开始创作旧体诗,用笔记录下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与理想。19世纪末,刘大白在社会革新的浪潮中开启了自己的从教生涯,为接受新思想做好准备。他人生中两次丧妻,留下许多关于爱情的诗歌。1910年,刘大白进京谋职,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使他在这个时期将自己的命运同中国的革命道路紧紧相连。在早期共产主义运动中,刘大白和浙江当时的革命人士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推动浙江共产主义运动作出巨大贡献。(二)旧体诗创作背景1896 年,刘大白 17 岁,逐渐开始旧体诗的创作,持续到了 20 世纪初。19 世纪末期,中国社会变革思潮澎湃,新旧交织,西学的东风渐起,在各地开办新学堂是当时的潮流,这也意味着需要具有“新”思想的教师。当时的刘大白年纪轻轻就考中秀才,思想尖锐,顺着这股时代浪潮自然而然开启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走上了教学之路。春意便是他刚去教书时写下的诗歌。刘大白执教时期,受到了维新派的影响,学习和吸取西方的新知识、新思想,刘大白的人生观产生了新的变化。1989年,菊花赋梅花诗等作品透露着刘大白这个时期思想与心境的变化。刘大白的婚姻可以说是充满痛苦的。丧妻之痛还让刘大白在深受封建迷信束缚的家乡倍受痛苦,加上事业上怀才不遇的苦闷,刘大白陷入沉郁。为了摆脱这一切思想上的束缚,他从平水镇来到了绍兴城里教书。这里是更复杂的现实社会,从此他的诗歌创作也风格多变,既有对于自己境遇的抒发,也有对于亡妻的哀痛,当然也有对自己的积极的人生畅想。(三)旧与新的转变刘大白在诗歌创作的转变上,与晚清“诗界革命”浪潮息息相关。刘大白尤其受到“新诗派”代表人物黄遵宪的影响。1898 年,刘大白仿黄遵宪今别离而作新相思二首,很好地将自己新型诗创作转向付诸实践。由此刘大白也是较早一批创作新诗歌的诗人,为“由旧诗过渡为新诗”奠定了基础。20 世纪初,中国正处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当时的先进分子都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刘大白也不例外。浙江尤其产生了许多革命人士,陈伯平等“浙东四烈士”的牺牲使刘大白深受时代感召,留下了三十自励等作品表达自己将投身革命实践的决心,从此刘大白“以我手写我口”,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着中国革命的发展。当时代的洪流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实践中的刘大白成为中国第一批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参与者。1921 年,刘诗歌新与旧:刘大白作品语言特点赏析孙哲敏DOI:10.14014/11-2597/g2.2023.02.026大学语文建设822023 年第 2 期(总第 326 期)大白应邀来浙江萧山参与兴办农村小学。在此期间,他以底层农民的现实生活为内容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便于在农民群体之间传播思想的诗歌,促进农民思想的转变。刘大白的一生丰富且坎坷,亲历革命,卓有成就。他在生命的最后还坚持写作,最终完成了 白屋联话 和 故事的坛子,留下了生命的绝唱。二、刘大白旧体诗赏析(一)记叙美与爱刘大白于 1897 年来到平水镇上教书,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离开从小严苛和压抑的生长环境,他创作了春意:“晓梦阑干卷幔迟,二分春意蝶先知。一番风信一番雨,开到梨花第几枝。”正值维新变法之时,刘大白将自己比作蝶来感知春意,暗喻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也表达出他将对中华民族转危为安的期望寄托于这场变革。现实即使正在经历着风雨,但也是充满希望的春天。这一类蕴含言志抒怀于美景美物的诗歌还有惜春花朝等。花朝:“一双新燕拣帘栊,淡冶春光二月中。闷煞杏花狂煞柳,添人懊恼是东风。”刘大白借花朝将自己的志向表达出来期待自己有所作为、积极入世的决心。这个阶段同样还是刘大白谈论婚姻的时期,诗歌中含有对爱情的歌颂。刘大白在采莲中写道:“一叶轻舟荡浅沙,南塘北渚采莲花。侬家只在花深处,红板桥头第一家。”绍兴处于江南水乡,出远门需要荡船出行,拨开莲花深处去找自己的爱人,透露着刘大白内心的喜悦与期待。诗歌 春游:“走马长堤破寂寥,莺催燕促过红桥。杏花欲落多风雨,又是春光一半销。”春游看似仍然是刘大白对春天的美景的描述,但其实是借景抒情,表现的是当时婚后生活的融洽。(二)抒发苦与闷刘大白两次丧妻使他在描述爱情的诗歌中多含有悲痛的情思。他的第一段婚姻非常短暂。1900年,秋海棠表达了妻子亡故的事实:“晕粉烘脂浅淡妆,依然思妇泪浪浪。西风未冷肠先断,憔悴秋花不敢香。”“依然思妇泪浪浪”和“西风未冷肠先断”充分表达刘大白新婚没多久就丧妻的悲痛欲绝的心情。虽然刘大白在此之后再次娶妻,但同样经历了短暂的快乐与再次丧妻的痛苦。当时的刘大白也不过二十出头,婚姻的不幸经历实在令人叹息,关于爱情等的诗歌在此不再赘述。这个时期同丧妻不幸交织在一起的还有事业的坎坷。社会新旧思想交杂,守旧派与新派阵营斗争激烈的时代中,刘大白思想不如留学回来的前卫,初出茅庐的他又不受守旧派的重视。刘大白年轻气盛,胸怀大志,但抱负无处施展。他在月夜集花影中写道:“红丝穿露珠帘冷,四座无喧梧竹静。绮阁空传唱漏声,阶前碎月铺花影。”相比刘大白满含喜悦的心情描写春天的诗歌,这首诗透露着孤独、冷寂,月光洒在门前的台阶上,朦胧的光影是他对自己目前处境的真实写照。他不仅通过诗歌表达现实的处境之难,同时还留下了许多对社会的沉思与对国家和自己前途的追问。如自遣:“文章憎命不胜愁,无价明珠悔暗投。羡煞名花名富贵,愿从香国觅诸侯。”这首诗歌中,刘大白表现出强烈的讽刺与不满,将自己比作明珠,不受人重视,无处施展才华,但是那些有名无实之人却还能享受富贵。这是刘大白对现实直接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深深的怨愤。人生处境不堪,但是刘大白并没有自甘堕落,即使在诗歌中也将不满的情绪与自身理想抱负一同表达。三、刘大白新诗歌语言特点(一)书写抱负与理想1919 年以前,受社会整体文化背景的影响,刘大白的诗歌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仍处于旧体诗的创作阶段。新文化运动给整个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气息,这个阶段刘大白的身份也有了重大转变。他来到位于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当国文教师,在这里推进白话文,提倡新文化。用白话文作诗,对刘大白来说并不陌生。通过新诗歌倡导新思想,唤醒民众,推动社会发展,是这个阶段作品的主要特征。长期郁郁不得志的刘大白希望在“五四”的浪潮中紧跟时代,于是创作了新诗淘汰来了以及可怕的历史。淘汰说:“你别怪我!你还得谢我拜我!要不是我苦苦地追上来你进步怎的这么快!啊,我却要怪你了!要都像你这样的拼命向前跑,我怎的得一个饱!你瞧:倒是那倒行逆施迎上我来的糊涂东西好!”这是淘汰来了的部分内容。刘大白通过淘汰来了表达自己急切的心情,急于同过去道别,急于到新的世界里去大展身手。可怕呀!我那过去三十九年的历史,深深地盘踞在我的脑筋里!大学语文建设832023年第2期(总第326期)我思想要努力的向前,他历史是拼命的在后边拉著你!唉!你这阻碍我进步的东西!我恨不得劈开脑彀,洗净了过去残留的影子!刘大白于 1919 年创作了可怕的历史。这首诗歌强烈地表达自己要同过去一切告别的决心,隐含着刘大白认为只有在思想上抛去了全部陈旧的包袱才能更好地在新时代中前行的心态,也表达了他已然完全准备好迎接新的任务与挑战,不再沉浸在过去的阴霾中。(二)描画生活质与朴有人说知识分子只会在纸上做文章,这当然是片面的认识。刘大白不仅参与到实践中,更是“以笔为竿,揭竿而起”,参与斗争,推动革命。1920 年,他来到浙江萧山,与早期浙籍共产主义人士共同创办农民小学。刘大白运用自己的诗才,根据农民生活实际,写了新寓言布谷渴杀苦等诗歌、民谣 20 余篇。他的挂挂红灯(一):挂挂红灯!挂挂红灯!快快天晴!快快天晴!再不天晴,水没田塍;田塍水没,没得收成。收成没得,饿煞妻小;饿煞犹可,只怕田主邋讨!从挂挂红灯中可以看出,此时的创作主要目的是在农民之间传播,在句式结构上通过简短重复的词语叠加增强气势,便于传唱,广泛传播,同时又将作者的思想蕴含于诗歌中。刘大白得知萧山衙前农民运动的农民领导人李成虎去世,写下每饭不忘来纪念他,通过诗歌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希望更多的农民团结起来,同现实的不公平作斗争。这些通俗易懂、能说易传的诗谣,对提高广大农民的觉悟,鼓舞他们的斗志起了很大作用。相比于当时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刘大白一席人深入农村,解决中国农民问题,实属时代先锋。四、整体语言特色评析作为“从旧体诗过渡到新诗歌”的近代诗人,刘大白当然是少数派。从刘大白的人生历程品他的诗歌转型,自然也能体会到作品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他的旧体诗从内容上看,主要围绕着主体视角抒情。这个情也是多方面的:一是与爱妻的美好生活相关,对美好家庭的期待、向往,这是人之常情;二是苦情,以往描写爱情的诗歌多是幸福的、欢快的,或是相思的,也是美好的,而刘大白的不幸遭遇使他诗中的情多为苦情;三是忧国忧民的情怀,丧妻的苦情同自身所处的事业经历相交织,加上仕途上的孤独无助的情绪,诗歌浸润了浓烈的主观悲情。对于新诗歌的创作,本文主要围绕他在衙前农民运动的创作展开。这个阶段的诗歌主要以广为传唱的歌谣体新诗出现。刘大白将歌谣元素加入诗歌,这是他在新诗歌创作初期最鲜明的语言特色,这种语言特色使诗歌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同时也吸收了民歌民谣的艺术养分,展现了他在诗歌与歌谣之间独特的认知。总的来说,读刘大白的诗歌,从旧读到新,犹如重走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情感的流动,又有中国国运的历程演进。注释刘家思 2013 刘大白评传第 187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刘大白 1984 白屋遗诗亸云剩稿第 3-5 页,第 15 页,第 1 页,书目文献出版社。刘家思 2013 刘大白评传第 175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共浙江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萧山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 1987 衙前农民运动 第70页,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参考文献刘景兰 2006 徐志摩诗歌语言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潘建伟 2012 对立与互通:新旧诗坛关系之研究(1912-1937),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刘绪才 2013 1920-1937:中学国文教育中的新文学,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连明霄 2018 歌唱与诗篇刘大白新诗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通信地址:310018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