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迪威将军的中国心云南情_杨晓林编著.pdf
下载文档

ID:2333464

大小:3.68MB

页数:7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史迪威 将军 中国 云南 杨晓林 编著
书 名 史迪威将军的中国心云南情作 者 杨晓林策 划 人 李安泰 杨云宝组 稿 人 吴学云邹悦悦出 版 人 李安泰责任编辑 符雪红王巧灵装帧设计 向 炜责任印制 赵宏斌张旸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史迪威将军的中国心云南情/杨晓林编著.-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2.6(经典云南丛书)ISBN 978-7-5415-6501-4.史.杨.史迪威,J.W.(18831946)生平事迹.K837.125.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095981号昆明市环城西路609号 全国新华书店经销云南新华印刷实业总公司一厂印刷2012年9月第1版 2012年9月第1次印刷787毫米1092毫米 1/32开本 2.25印张 60千字ISBN 978-7-5415-6501-4定价 4.80元出版发行总序云南,从渺远神秘而又带着蛮荒色彩的“彩云之南”走到今天,一步一个脚印跋涉在中华大地上。云南山水,多娇诱人。闻名遐迩的喀斯特地质奇观石林,奇妙无比。迷人的高原深水湖泊抚仙湖,凝波如玉。秘境香格里拉的高山草甸,杜鹃如火;巍峨雪山,苍茫古远。低纬度的明永冰川,从古流到今;高黎贡山的各色鲜花,从冬开到夏。大理的风花雪月,丽江的小桥流水,版纳的原始森林,腾冲的地热奇景,泸西的阿庐古洞,怒江的东方大峡谷,令人陶醉。七彩云南,蕴涵的又何止是奇山美水?!这里,有寒武纪早期生物大爆炸的典型:澄江动物化石群。这里,诞生了中国最古老的人类:元谋人。这里,曾崛起过古滇国、哀牢国、南诏国、大理国。这里,有蜀身毒道、秦五尺道、茶马古道、滇缅公路、驼峰航线。这里,有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这里,出现了中国第一个海关、第一座水电站、第一条民营铁路。这里,有与黄埔军校齐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这里,爆发过反对清王朝统治的重九起义。这里,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率先通电全国,举起了护国运动的大旗。这里,举办过名垂青史的西南联大,并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运动。这里,曾经涌现了杨振鸿、张文光、蔡锷、李根源、唐继尧、庾恩旸、刀安仁、杨杰等一个个热血汉子;这里,也曾经孕育出书法家钱南园、医药家兰茂、数学家熊庆来、军事家罗炳辉、哲学家艾思奇、音乐家聂耳、诗人柯仲平、舞蹈家杨丽萍、诗书画三绝的担当大师等文化奇才。朱德、叶剑英,在这里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徐霞客、杨慎,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千古绝唱。这里还有神奇的云南白药、剔透如玉的云子、独树一帜的普洱茶。这里的僰人悬棺、纳西古乐、摩梭走婚、白族三道茶、彝族跳菜等滇人风貌和民族风情,更是诉说不尽。“经典云南丛书”像一根线,把散落于三迤大地的粒粒圆润闪亮的珍珠串连起来,呈现于您的眼前,让您清晰地看到云南山水奇观、人文历史和民族风俗的经典篇章,让您在愉快的阅读体验中增加知识、增长见闻、解密未知。“经典云南丛书”为百科式解读云南的通俗性读物,融知识性、趣味性、探秘性与时代性为一体,以一种新的视角和叙述方式展现云南的独特之美,以满足人们了解云南、探秘云南、遨游云南的愿望,希望我们所做的一切已达到了。编 者目录前言 1一、以史迪威将军的名字命名的中国公路 3二、将军与西点军校 8三、初到北平,位居武官 13四、太平洋战争,临危受命 16五、史迪威与蒋介石22六、缅甸战局中的艰巨使命 29七、缅甸失守,绝地突围 39八、精心谋划,反攻缅甸 51九、壮志难酬,悲愤辞世 60主要参考资料 671前言约瑟夫史迪威将军,是一位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的美国人。他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四星上将,他陪伴中国人民走过了抗战最艰难的岁月。在中国,有专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路史迪威公路,这条公路成为中国抗战的千里大动脉。他逝世的时候,美国本土媒体称他是美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在人民中间享有崇高威望的军人之一。同事们认为在历史的画卷中没有出现过比他对中国人民更为忠诚的朋友。他逝世后,冯玉祥将军专程去他家中拜望祭祀。朱德总司令在唁电中称:他的逝世不仅使美国丧失了一个伟大的将军,而且使中国人民丧失了一个伟大的朋友。中国人民将永远记着他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和他为建立美国公正对华政策的奋斗,并相信他的愿望终将实现。周恩来也在唁电中指出:在中国人民心目中,他是最优秀的战士中国人民将永远把史迪威将军的名字铭记心中。即使是与他交往颇有龃龉的蒋介石也亲笔撰写挽联:危难仗匡扶,荡扫倭氛,帷幄谋谟资擘划;交期存久远,忽传噩耗,海天风雨吊英灵。史迪威将军,记载于中国现代史的著名人物。一个美国人,之所以成为影响中国的著名人物,这是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是盟军在中国的最高军事代表、盟军中国战区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和中国训练与战斗司令部司令。一个人身兼数职,不仅如此,他称呼蒋介石为“花生米”以及他与蒋介石白热化的激烈冲突,也是他在中国出名的一个因素。这位与中国有不解之缘的美国将军,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并以汉字“史迪威”为名。他深谙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他的足2迹遍布中国各省,他的戎马生涯中有12个年头是在中国度过的。史迪威不是作家,但有作家的头脑和观察力,以及比作家还勤快的动笔习惯。工作之余,回到家里,他情不自禁地把自己在中国各地的见闻与感受,以“中国生活散记”为题,写了一篇又一篇的纪实小品,记下了当时中国人的生活画面,以及他的所思所想和个人经历。对中国社会的众生相描绘得栩栩如生,有许多对话十分精彩,使人感到谈话人就在眼前,有声有色、神态逼真,所以他被人们称做是“20世纪的马可波罗”。史迪威将军3一、以史迪威将军的名字命名的中国公路历史翻阅到20世纪40年代的1943年,一支部队隐踪潜迹,悄然行进在缅甸北部人烟稀少的野人山原始密林深处。空寂的山谷里,在那裸露于山涧沟坎的具具远征军将士遗骨旁,悄然开放的山花星星点点,透露出早春的气息。这支由美国两个工兵团以及中国军人组成的中美部队,是奉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驻印军队总指挥史迪威将军的命令,在美国惠来少将与阿鲁斯密准将的指挥下,赶修从印度利多至野人山区的公路。这条路最终将与从中国保山开始经腾冲的公路相接,成为滇缅公路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滇缅公路在日本占领仰光失去缅甸出海口岸后另寻的一条出海通道,这就是中印公路,后来人们也把它称为史迪威公路。1942年,史迪威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当时中国沿海港口均被日军侵占,为保证中国抗战急需的物资运输,史迪威指挥中国驻印军队浴血奋战,为打通中印公路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向中国空运抗战物资开辟了捷径。目睹中国抗战的事实,史迪威多次向美国政府提出,应该将美国援华军火的一部分分配给卓有战绩的八路军。在他的推动下,1944年7月,第一批美国观察组抵达延安访问,为美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直接交往创造了条件。1942年,史迪威提出了“筑路加反攻”的双重战略,力争使中国战场成为反击日本的主战场。甚至可以说,战役就为公路而发。1943年3月,盟军缅北作战指挥部成立,孙立人将军率新三十八师从印度利多出发,消灭缅北的日军,以完成掩护修筑中印公路的任务。根据中美签订的新德里协约,这条公路从印度利多一路穿4越缅北,直到密支那与旧滇缅公路会合,双向开工,寄希望于打通当时被日军封锁的最重要的输血通道。在野人山,在远征军将士的遗骨旁,中美工兵部队八千余人携手并进。中国人在前面用大刀、斧头等原始工具砍树,美国的推土机则在后面将路基开出来,而来自印度和尼泊尔的数万名民工像蚂蚁般的在路基上搬沙运石,忙忙碌碌。在野人山阴雨连绵、瘴疠弥漫的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每天以2公里的速度,顽强地向前推进,再推进这是一条战争逼出来的公路,早在1940年,当作为当时中国唯一的一条国际出海通道的滇缅公路上的惠通桥、功果桥连遭日机轰炸,运输几次告停时,蒋介石便有过给滇缅公路多找一个出口的念头。修筑中印公路的设想一开始便是在地图上策划的:以西康省西昌(今四川省西昌市)为起点,经云南中甸、德钦,从德钦分南、北两线,南线越云南贡山后,穿中甸北段未定界之葡萄(又名坎底,今划归缅甸)至印度的塞地亚,再至利多为终点;北线经西藏察隅至印度塞地亚与南线会合。到了利多以后,依靠印度的铁路和水路接加尔各答或吉大港两出海口。1941年3月8日,一支由交通部路政司司长袁梦鸿任队长,滇缅铁路一总段段长陈思诚任副队长的中印公路勘测队出发了。5月21日从西昌开始勘测。勘至云南中甸后,分南、北两组前进。北线组勘测入西藏境内受阻,只得放弃。南线组经191天的长途跋涉,于11月27日到达原计划踏勘地点印度的塞地亚。历史似乎注定了这是一次毫无结果的踏勘,动荡的年头,连人的命运都转瞬即逝,何况是一条路,这次勘探没有成功。1942年2月12日,中、英、印三国代表在新德里会议上把修筑中印公路的问题摆到了桌面上。中国代表商震将军、英国代表卡尔爵士、印度代表莫斯温中将就修筑中印公路达成协议,其路线为:利多甘昭关葡萄密支那腾越(今腾冲)龙陵,然后衔接滇缅公路。路线测量和相应的工作立即开始。印度担任完成利多至葡萄5段,中国负责龙陵经腾越、密支那至葡萄段。4月,交通部电准先拨发中印公路密支那至利多段工程款缅币1000万盾。云南省政府设立修建中印公路募工处,开始在下关、保山、腾冲设办事处招募民工。于是,六千多名民工浩浩荡荡开进缅甸,将用他们的双手,在异国的土地画上一根粗粗的“红线”,为滇缅公路接上新出口。当这些风餐露宿的中国滇西的老少民工在异国的山野里搭起窝棚,举起镐锄,向荒山野岭要路时,日军却闯进了他们的家门。1942年5月3日,日军侵占畹町、遮放。5月4日,龙陵失守,日军进入龙陵。5月5日,惠通桥炸断,滇缅公路从此中断,滇西沦陷。入缅民工历尽千辛万苦,返回家园。中印公路被迫夭折。1944年,当这条公路重新获得新生的时候,那已是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驱倭寇于国门之外的隆隆炮声之时了。可以说,中印公路是大炮轰出来的。南端,足蹬草鞋的中国士兵沿滇缅公路节节推进,相继收复滇西失地,打通中印公路南线的希望指日可待。过腾冲的中印公路北线,却只能由中美工程人员去寻找、去勘测。那个时候,腾冲城还被日军占领,他们只能从保山出发,渡过修筑史迪威公路6怒江,翻越高黎贡山,沿着人迹罕至的山路潜入敌后。北线的测量多数是在鬼子的眼皮底下完成的。很多时候,他们就和敌人隔一座小山,常常是这边在勘测公路,那边传来日本人叽里呱啦的叫声,手拉枪栓的声音犹在耳边。一次,一位年轻的美军测量员钻到树丛中方便,一转眼,便又提着裤子跑了出来。原来,他从树丛这边看见了一队举着膏药旗的日本士兵。爬上海拔3194米的北斋公房,在那付出了多少牺牲才攻克的敌军战壕边,他们听到远处传来攻击腾冲的隆隆炮声,机群像鸟儿一般从头上飞过滇西反攻加速了这条路的分娩。1945年1月19日,中印公路北线全线通车。15辆由美军士兵驾驶,自缅甸密支那开出的美式卡车,进入中国的腾冲。在这里,37号界桩处,人们用青松翠柏扎成一个大牌坊,挂着的布标上用中英文写着两排大字:到东京之路。在南线,随着中、美、英三国盟军收复缅甸,1945年1月28日,120辆满载援华物资的美式卡车,由中美运输兵共同驾驶,从印度利多出发,经缅甸八莫、密支那,直接驶入畹町国门,月日进入昆明,共行驶了近两千公里的路。中印公路南、北两线的接通,为滇缅公路插上了双翼。滇缅公路这条抗战中期中国唯一的国际通道,从战火、硝烟和废墟中再一次奇异般复活,获得了新生。1945年,历史永远都将记住这一年。1月12日,通车庆典的当天,中国战区统帅蒋介石提议:滇缅公路、中印公路与新修的9公里昆明环城公路这条抗战大动脉,将以他的助手,曾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的美军中将史迪威的名字命名,统称史迪威公路。史迪威公路,中国军队在滇西和缅北大反攻胜利后修通的自印度东北部利多至中国云南昆明的公路,在枪林弹雨中为中国抗日战场7运送了五万多吨急需物资,被称为抗日生命线。它从印度东北部边境小镇利多出发至缅甸密支那后分成南、北两线,南线经缅甸八莫、南坎至中国畹町;北线经过缅甸甘拜地,通过中国猴桥口岸,经腾冲至龙陵。此时,已被解职回国的史迪威却被告知患了癌症,或许他不曾料到,他的命运与那片他为之战斗过的土地、那条血雨腥风的路紧紧地连在了一起。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