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深化
农业
共营制
改革
助力
时代
更高
水平
天府
粮仓
刘波
作者简介:刘波(1976-),男,四川崇州人,成都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乡村振兴研究部部长,主要研究方向:农业农村改革。李唯(1992-),女,四川达州人,四川国智决策咨询中心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新型智库建设、政策咨询等。深化“农业共营制”改革助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摘要刘 波李 唯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当前,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崇州市“农业共营制”的探索实践及我省深化“农业共营制”改革面临的问题,提出深化“农业共营制”,助力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具体建议,以供参考。关键词:农业共赢制;粮食;天府粮仓2022 年 6 月 7 日至 10 日,总书记来川视察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 天府之国 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 天府粮仓”。作为成都平原的粮食主产区和都江堰精华灌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州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围绕引领小农户步入现代农业发展,探索形成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有效破解了“谁来经营、谁来种地、谁来服务”难题。“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写入中央 2017 年 1 号文件,“农业共营制”2017 年入选中央改革办 改革案例选编、2018 年入选 四川改革四十年案例、写入省委 2022 年 1 号文件。一、崇州市“农业共营制”的探索实践总书记指出,“解决好 谁来种地 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强调“谁来种地 这个问题,说到底,是愿不愿意种地、会不会种地、什么人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核心是解决好人的问题”,要求“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崇州“农业共营制”通过培育三大主体、搭建四大平台,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建、共营、共享”的新型农业经营格局,推进了粮食规模经营,巩固了粮食生产地位,实现了粮食增产增效。(一)推进土地股份合作,破解“谁来经营”政府主导推动构建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的适度规模经营方式,为农业职业经理人搭建发展平台。运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成果,推进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引导农户以土地经营权折资入股,工商注册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经验,公开竞聘农业职业经理人,形成“理事会+职业经理人+监事会”运行机制,吸引了一批有创业意愿的务农青年、返乡农民工、种养能手、农机农技能手、村组干部等到农业一线创业兴业。合作社采取经营纯收入按比例分红(如,杨柳合作社以10%作为公积金、20%作为农业职业经理人佣金、70%作为社员土地入股分红)、“保底收益+二次分红”(如,涌泉合作社以 610 元/亩 年保底,剩DECISIONMAKING&CONSULTANCY乡村振兴32(总第73期)2023年第一期余利润以 10%作为公积金、50%作为农业职业经理人佣金、40%作为社员土地入股分红)等方式,保障入社社员收益。2021 年,崇州土地股份合作社 259 个、入社面积 31 万亩、粮食规模经营率 92%。(二)推进职业经理人培育,破解“谁来种地”开展以农业职业经理人为重点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建立农业职业经理人初、中、高级“三级贯通”的评定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对符合条件的颁发相应等级证书,实行准入及退出动态管理。制定农业职业经理人享受粮食规模种植补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补贴、信用贷款贴息扶持等办法,健全农业职业经理人产业、科技、金融等“全生命周期”扶持政策体系,成为全国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示范县。目前,崇州共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综合服务型农业职业经理人 2565 人,在岗人均年收入 10 万元以上,实现了“种粮有钱赚”。(三)推进农业服务社会化,破解“谁来服务”以满足农业职业经理人生产经营需求为导向,健全“研产购储加销”粮油全产业链服务体系。系统构建良种、良法、良田、良机、良制“五良”融合机制,建成川农大“两化”科技总部、长江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等 6 个科研平台,筛选出宜香优 2115 等 62 个优质品种、20 项农业科技成果在全省推广。建成中化农业西南总部,提供选种、配肥、植保、智慧农业、收储等优质粮油“7+3”全产业链服务,辐射川渝地区14 个市(州)147 万亩粮油基地;建成粮食烘储、农机、植保等专业化服务组织 160 个,全市农机化率92.9%、社会化服务覆盖率 98%。搭建“农贷通”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价值评估、风险分担、政策扶持等“七大体系”,建立农村金融“数据库”,累计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 29.97 亿元。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电商品牌”战略,培育“崇耕”公共品牌和“小亭米”“稻虾藕遇”“天健君”等特色粮油品牌,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 45.2 万亩,隆兴大米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崇州“农业共营制”经过 10 余年改革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粮食生产地位不断巩固,土地规模经营率达到 76%,粮食规模经营率达到 92%,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 90%,有效遏制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被省政府表彰为“粮食生产先进县”;二是农业组织化水平显著提高,构建现代粮油产业体系,解决了一家一户传统分散经营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合算的问题,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率 95%;三是新业态新经济蓬勃发展,以“大农业”为本底、“合作社”为载体、“小农户”为细胞,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2020、2021 年保持 1400 万人以上旅游人次、旅游收入连续突破 40 亿、50 亿关口,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带动 18.5 万农民从中受益;四是农民收入实现持续增长,2021 年崇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22 元,自 2010 年以来年均增长 12.9%。二、深化“农业共营制”改革面临的问题随着崇州持续以农业职业经理人为核心,把“农业共营制”改革引向深入,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一)农村土地流转和管理需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对于由农户自主与农业经营主体签订流转协议的,集体经济组织未直接参与土地流转管理。二是在土地流转收益方面,农户有承包权收益,农业经营主体有经营权收益,而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未充分体现。三是在农田基础设施特别是高标准农田的管护和利用上,集体经济组织和农业经营主体职责边界还需厘清。(二)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存在隐忧主要表现在:一是培训方式实效性不够。当前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仍以课堂培训为主,穿插实地考察,课堂讲授多、实践操作少,影响培训知识的应用转化效能。二是农业职业经理人选拔任用机制不完善。个别合作社习惯于选聘“熟人”“老成人”担任职业经理人,外地职业经理人、年轻职业经理人难以竞聘上岗。三是评价考核机制不完善。农业职业经理人评价考核主要是职业素养、业绩、诚信等情况,没有把从事“非粮化”“非农化”等情况纳入农业职业经理人考核,对于业绩考核较差的,缺乏相应的“退出机制”。(三)粮油全产业链服务有短板乡村振兴33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标准农田设施逐渐老化,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农业机械面临新一轮的更新换代,导致生产成本持续增加。二是全市水稻智能化育秧中心 2 个、农机综合服务中心 3 个,农业专业化服务平台资源整合不强、供需信息不对称,不能完全满足规模经营需求,据测算,需布局水稻智能化育秧中心 5 个、农机综合服务中心 12 个才能满足规模经营需求。三是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的粮油产品基本以初级产品销售为主(占比 70%),缺乏链主企业的有效带动,没有形成产业联合体和利益联合体,粮油等大宗农产品市场化议价能力不足,品牌显示度和竞争力相对较弱。三、深化“农业共营制”,助力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的思考崇州作为“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把“农业共营制”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有效方式,持续深化土地经营主体、农业职业经理人、社会化服务“三大主体”改革,加快探索从“农业共营”到“农民共富”的实现路径,着力打造“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努力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供有效工作路径和制度创新成果。(一)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新路径一是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引领作用。贯彻落实 四川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享有集体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积极培育土地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集体经济组织公开竞聘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体经济组织+规模经营主体(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管运分离土地经营机制,集体经济组织管资源管资产,规模经营主体管生产管运营,对造成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以及土地撂荒的农业经营主体予以解聘或收回土地经营权,确保“农地姓农”“良田粮用”,促进农业生产高质高效。同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市场主体经营权“三权”合理利益分配机制,确保集体资源资产保值增值、成员分享经营收益、经营主体“种粮有钱赚”。二是培育粮油产业经营联合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联合精深加工、专业服务、品牌营销等链主龙头企业,构建“链主龙头企业+规模经营主体+农户”经营模式,培育粮油产业经营联合体。采取统一生产、统一营销、信息互通、技术共享、品牌共创、融资担保等方式,探索建立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资源、资金、劳动、技术等要素优化配置。鼓励链主龙头企业开展统耕统收、统防统治、统销统结等服务,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带动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三是深化财政支农补助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改革。对财政资金投入的道路、渠系、公共服务配套等非经营性资产,移交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护利用。对财政支农补助资金形成集体所有的设施设备、烘干中心、育秧中心等经营性资产,按照项目出资比例开展股权量化,通过租赁、参股、联营、股份合作的方式,兼顾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出资主体等各方利益,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二)完善农业职业经理人管理机制一是完善全周期接续培养机制。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依托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涉农高校院所,以返乡大学生、农机农技能手、下乡创业人员等为培育对象,定制农业经营、作物栽培、互联网营销等体验式职业教育课程。支持推荐农业职业经理人申报人才产业生态圈、“头雁”项目等高层级人才计划,畅通农业职业经理人成长成才渠道。联合科研院校专家、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建立专家学者、农技推广人员互为补充的导师队伍,对农业职业经理人结对指导。二是健全评价管理和竞争上岗机制。一是建立畅通有序的“引进任用流动”机制。对发展特色旅游、电子商务、绿色农业的人才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努力构建政府引领、经营主体主导的引进方式。落实农业职业经理人竞聘上岗机制,鼓励农业职业经理不受地域限制,在全市区域内自由流动,通过市场机制优化农业职业经理人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二是完善高效的“评价匹配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分类评定”的方法。健全完善农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的动态管理机制,把“非粮化”“非农化”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对不符合考核基本要求的农业职业经理人经认定应收回其证书,通过DECISIONMAKING&CONSULTANCY乡村振兴34(总第73期)2023年第一期动态等级评价强化农业职业经理人的危机意识。完善农业职业经理人初、中、高级“三级贯通”的评定、管理、考核等制度,重点考核农业职业经理人的生产技能水平、产量指标、经营业绩等,考核不合格的不能享受有关扶持政策。对种植水平低下、种“应付田”“懒庄稼”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和粮油经营主体实行“淘汰制”。三是建立合理的“合作分配共享”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同一生产领域或者同一产业链农业职业经理人有机联合、利益互惠的合作机制,实现“分头生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联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