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区“共同体”意义的重塑:社区微更新中公共艺术的介入_李思颖.pdf
下载文档

ID:2332202

大小:129.77K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社区 共同体 意义 重塑 更新 公共 艺术 介入 李思颖
2022 12一、社区更新中的问题与困境(一)现代社区“共同体”意义失落“社区”一词于 1887 年由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 滕尼斯在社会学研究中首次使用,丹尼斯认为“社区”是指由同质人口组成的社会“共同体”1。这个“共同体”主要存在于传统社会,不是社会分工的结果,由传统的血缘、地缘和文化等综合因素造成2。“共同体”之间有强烈的认同感、良好的感情基础及共同的传统习俗,强调社区中的精神文化因素。而到 20 世纪 20 年代,随着西方的城市化发展,美国芝加哥学派认为,在现代社会,社区中“共同体”意义已经不复存在了,社区只是相同地块上人口的集聚及组织制度的汇集,强调物质性特征,精神文化因素失落。当代中国社区也是高速城市化建设的产物,社区的物质性、功能性、地域性意义被强化,“共同体”的意义不断被弱化,社区只是建筑物的组合、居住的机器,居民的精神世界没有得到关照。(二)社区更新中缺失对人的精神关照20 世纪 90 年代至 21 世纪初,城市社区伴随着房地产发展而被大量建设,但存在建设粗放、设计不合理等问题。随着长期使用,城市出现大量老旧社区,空间功能及基础设施衰退,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城市更新及社区更新问题亟待解决。在城市发展规划及财政支持下,配合市场的动力,形成的自上而下的“大拆大建”式社区更新,给我国的社区更新带来了强有力的推动,但是也问题丛生:自上而下诞生的大规模社区更新虽然满足了人们居住的物质需求,但忽略了社区成员的精神、心理、文化需求。由于带有人情味的回忆与历史的痕迹都被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抹去,所以人们生活环境中的情感链接被切断,导致社区成员归属感丧失,社区文化脉络中断。(三)自上而下的社区更新模式亟待改变社区在建设之初,由房地产经济带动,由建筑师、规划师们根据开发商的要求进行社区规划、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建筑师们经过调研及实地考察,结合对居民未来生活空间需求的想象来进行设计。不可否认,这一行动切实地推动了社区的物质环境更新,但在这种自上而下的运作模式中,社区被定位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末端,社区更新中的可视化部分,如建筑、空间、基础设施等物质方面,往往因为涉及城市形象而得到足够的重视及较大的改善,但社区更新中的精神因素、人文因素等因其非物质化、非可视化特征,依然无法得到足够关注。房地产开发商把房子交付给业主之后,业主开始在社区进行居住、社交、出行、休憩以及各种日常活动,社区的人文及精神属性才逐渐形成。这时社区面临的缺乏活力、空间同质化、文化衰退等问题才逐渐显现。社区更新中面临的人文及精神方面的问题,很难在这种自上而下的运作模式中解决。二、社区更新的对策(一)从微观的、具体的角度切入社区作为社会的缩影,包含了所有的社会结构及各种社会制度的相互关系,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异质化、流动化等特征都在社区中得以显现。每个具体的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场所,除了具备一般意义上的现代社会特征以外,更具有它的独特之处。正如费孝通所言:“每一个社区都有它的一套社会结构、各制度配合的方式。”3传统的社会学家往往通过分析对比不同社区独特的社会结构来研究社区,但对如何重塑社区缺少建设性意见。我们要研究社区更新,就要从微观的、具体的社区“共同体”意义的重塑:社区微更新中公共艺术的介入李思颖摘要:随着城市发展,现代社区“共同体”意义失落,社区更新中缺失对人的精神关照,自上而下的社区更新模式亟待改变。面临以上问题与困境,社区更新应从微观的、具体的角度切入,自下而上,利用公众参与的力量。公共艺术介入社区微更新具有一定的适切性。公共艺术可以充当社区更新的触媒,为社区微更新提供载体,促进社区“非地方”空间的转化,缩小异质差异,改善邻里关系,使居民找到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使社区居民真正成为“共同体”,塑造社区公共精神,改善社群关系,重塑社区文化。关键词:社区微更新;公共艺术;公众参与83ENVIRONMENTECOLOGYENVIRONMENT&ECOLOGY角度切入,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研究、设计,根据每个具体社区背后的独特系统,以及社区多方利益相关者及社区治理驱动力,激发系统中各方的参与,形成有机、长效、多方参与的自治型社区,从而解决社区更新中存在的问题。(二)自下而上,利用公众参与的力量过往的社区更新改造,往往注重社区的物质性改造,把社区当作单一的、静态的、被动的对象,导致千篇一律的社区遍及全国。而实际上,社区作为独特的“全盘社会结构”,具有多元性、异质性、动态性等特征,其中存在复杂的社会结构及相互关系,是具体的、真实的存在,而不是抽象的、概括的代名词。社区中的居民也因其主观能动性不断影响社区发生变化。在社区更新中要考虑不同社区不同群体的具体需求,为用户参与决策创造便利的平台。社区作为用户需求的最前端,最贴近居民日常生活的环境,最贴近居民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与矛盾,因此解决社区更新中遇到的问题,完全可以自下而上地进行。三、公共艺术介入社区微更新的适切性与意义(一)公共艺术定义与社会化取向公共艺术是置于公共空间中,富有文化价值及人文理想的艺术项目,其核心是公共性,强调公益性及社会福利性,旨在以艺术作品为公众带来社会服务,协调公共领域的各种问题,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4。公共艺术的形式可以是景观、雕塑、装置等物质形态,也可以是活动、事件、展演等非物质形态。公共艺术对社会问题的介入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美国艺术家苏珊娜 莱西在 量绘形貌新类型公共艺术 一书中定义了新类型公共艺术:区别于物质性形态的公共艺术作品,新类型公共艺术作品通过某种社会活动来处理社会问题,促进文明进步,强调活动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公众的力量,引导公众关注并回应社会问题,重视艺术活动的过程、行动、教育作用5。新类型公共艺术诞生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时代背景,目的是以公共艺术为手段促进社区居民的协作及参与。新类型公共艺术扎根于社区,以社群为基础进行,所以也被称为社区公共艺术,是社区更新与公共艺术相结合的最早探索。(二)公共艺术的社区触媒作用美国建筑师韦恩 奥图和唐 洛干通过对美国城市更新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创造性地提出城市触媒理论。触媒本是化学概念,代表催化剂,而城市触媒理论引用这一概念,提出在城市更新中要避免大拆大建,而是引进一种像催化剂一样的介质6,由介质激发产生触媒效应,来影响和渗透周边环境,以“微”促“动”,激活场所。通过持续而渐进式的发展过程,环境中的各元素不断相互影响,产生交互作用,形成环境的动态联动反应。随着触媒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辐射范围更大,从而复苏城市现有环境,使之更新活化。触媒可以是建筑、景观、装置等物质形态,也可以是展演、活动等非物质形态。触媒应具有一定的辨识度,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样才能产生后期的发酵;触媒应该具有多重功能,除了具有物质性功能,还应具有精神性功能,促进环境中的人文因素正向变革;触媒应对周边环境有敏感性,从而与周边元素相互影响,交织融合。公共艺术因其公共性、交互性等特征,具备成为社区触媒的条件。公共艺术可以融入在地文化,激活空间场所,创造参与情境,促进公众交流互动,重塑公众关系,成为环境中的活力因子,促成空间环境持续变革,补充空间中缺失的人文因素及文化内涵。(三)公共艺术为社区微更新提供载体社区微更新旨在不改变建筑及空间基本结构的前提下,以满足社区居民精神需求为导向,以轻微、渐进、柔性的方式提升社区空间品质,所以这种更新是日常生活化的、亲切的,让人们提升幸福感的。微更新的价值在于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内容价值及体验价值。随着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阶段,我国社区更新逐步转向微更新阶段,政府及市场的角色发生转变,由主导变为引导,社会组织及普通公众在社区微更新中的力量得到重视。这种自下而上的微观层面更新模式是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公众参与下寻找社区精神共同体回归成为当下社区发展的重点内容。社区是社会及国家的缩影,社区更新也必须为人民服务,以人的需求为中心,促进社区居民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是当下社区更新的首要目标,所以社区更新的首要目标即形成一个系统以建立社区居民及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使社区居民的诉求得到更大限度满足。公共艺术为社区更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角,以公共艺术为载体,创造公众交流互动的情境,通过良性的互动构建社区自我的生命力,为社区的失落空间重新赋予活力,从而提高公众对公共问题的关注与参与度,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认同与信【城市公共艺术研究】842022 12任,塑造社区公共精神,改善社群关系,使社区“共同体”意义回归。(四)公共艺术促进社区“非地方”空间的转化中国的社区是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房地产经济的产物,社区设计与建造过程中,抹去了空间的历史、人文、记忆,形成很多“非地方”的空间。“非地方”是人类学家马克 奥热对那些不再承载情感和记忆的空间的称呼。这些空间只具有物质功能,与人们不产生情感链接与精神关照。人们在这些空间只是短暂停留并完成某种活动。马克 奥热认为,一个“地方”必须包含三个基本特征:具有认同感,能产生人与人的关系,具有历史性。这正是我们今天社区更新中所迫切需要的7。中国社区中存在很多没有人情味的空间,人们在那里只是短暂停留,找不到精神归属,这种“非地方”空间使社区变成居住机器。在老旧社区也存在一些消极界面、闲置空间、管理真空地带,对小区安全构成威胁,是社区中社会问题产生的温床。在社区更新中,公共艺术的介入可以把这些“非地方”空间、消极界面、废弃空间转变为积极的公共活动、社交空间,使人们与空间产生情感链接与精神关照,从而提升环境品质,改善邻里关系,重塑社区文化,促进社区经济及新业态发展。高线公园所在地本是美国纽约市中心的曼哈顿岛上废弃了 20 多年的高架铁路,荒草丛生,是典型的城市消极界面,跟纽约繁华的城市风光形成强烈对比。两位高线附近社区的居民罗伯特 哈蒙德和约书亚 大卫成立了一个致力于保护高架铁路的非营利组织“高线之友”。在他们的动员下,高架铁路被改造为 2.4 千米长的步道公园,被称为高线公园。高线公园链接城市各大文化地标,展示了诸多公共艺术作品,作品形式丰富。交互装置、影像和表演等新型媒介的公共艺术作品增加了与游客的互动性,使高线公园成为纽约最热门的城市地标,带动周边地块的经济发展。高线公园也利用自身溢价,支撑社会福利系统发展。高线公园给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交流互动的空间,给繁忙的纽约市居民带来了轻松与乐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里被修复。高架铁路的历史价值及城市记忆功能被保留,在地价值被挖掘。(五)缩小异质差异,改善邻里关系在城市发展带来的高生产效率和高流动性的社会背景下,当代社会社区居民的异质性特征明显。异质性给城市及社区发展带来更多红利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社会问题。居民人口层次多元化,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及不同的价值观。社区居民的异质性特征使得社区中很难形成斐迪南 滕尼斯所说的社会“共同体”,居民之间关系淡漠,互相认同度低,社区缺乏凝聚力,居民缺乏归属感,社区中涉及公共利益的空间充满矛盾。公共艺术对社区微更新的介入,使社区公众在公共艺术创造的情境中交流互动,缩小认知和价值观的差异性,在居民间形成共同话语,打破异质差异,改善邻里关系。如同济大学景观系教师刘悦来通过创建四叶草堂8,用“社区园艺”这一公共艺术形式把生态维护与公众参与联系在一起,更新社区微空间,使社区荒地、废地等消极空间转化为提升居民认同感、归属感的情感链接。创智农园原本是两个小区中间的一块荒地,被四叶草堂团队和公众共同打造为上海第一个位于开放街区中的社区花园。社区花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居民亲自参与打造的,居民在此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果实,青少年也有了观察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的场所。社区花园改善的不仅仅是自然环境和物理空间,更是通过公众参与的过程,使居民找到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使社区居民真正成为“共同体”,形成睦邻友好的社群,人与环境共发展。参考文献:1陈美萍.共同体(Community):一个社会学话语的演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8-123.2童星,赵夕荣.“社区”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