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异国秋思
生态
翻译
视角
下张培基
散文
研究
异国
赵佳月
语言比较研究1562023 年第 2 期(总第 326 期)【提 要】本文在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选取庐隐的异国秋思作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翻译学多维度适应与选择视角,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分析原文本和译文本,探讨译者在翻译散文过程中使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张培基散文 异国秋思20 世纪 60 年代,人类社会逐步转型,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同时,世界各国开始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并陆续推出了多项生态保护措施。人文社科领域也衍生出生态倾向,针对生态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兴起,从而产生了许多新兴的研究领域和学科。基于此情况,在“生态”维度上开展翻译研究,生态翻译学由此诞生。生态翻译学主要的翻译方法是“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张培基(1921-2021)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在中国翻译界有着重要地位。他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例文章。他的散文翻译自然流畅,富有文采,遵循译者的翻译理念,为中国翻译学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收录了“五四运动”以来诸多优秀大家的散文作品,旨在为外国学者理解“五四运动”以来知识分子的思想提供研究素材。本文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从“三维”转换的角度分析张培基散文中的英译策略,选取其中一篇有代表性的散文 异国秋思进行翻译研究。一、生态翻译学生态翻译学这一概念是胡庚申教授(2006)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生态翻译学涉及了“生态学”和“翻译学”,属于跨学科性质的交叉研究。生态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人文社科领域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翻译学中“翻译适应选择论”以生物进化论的基本原理为依据,从生态视角进行翻译研究。因此,胡庚申(2008)表示生态翻译学关注翻译生态系统整体性问题,在生态翻译学叙事方式下,对于翻译的性质、流程、规范、原理等作了全新的阐述与说明。追溯到中国古典哲学,“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体现出和谐的观念,这一思想应用于生态翻译学中,表现为译者与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重翻译的生态环境,遵循翻译规律。译者是翻译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的过程中,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最佳的适应和优化的选择。中国文化强调整体观、综合观,这一特点在翻译中表现为译者的适应性选择。译者一方面要适应整个翻译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做出对译文的选择。此外,全球性生态思潮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生态转型,国际翻译研究视角转向生态维度。胡庚申(2006)解释道生态翻译学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依据,解释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其中翻译方法是“三维”转换,即语言维,交际维和文化维。二、异国秋思的三维转换机制庐隐(18981934)是“五四运动”时期著名的女作家,异国秋思是庐隐在 1930 年创作的散文,记述了她与丈夫在日本东京的一次秋游,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抒发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看似美好的景色之下,隐藏着作者对祖国深深的怀念,情景交融,使读者产生了共鸣。(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语言维的转换是译者翻译时,对于语言形式进行适应性地选择转换。这一转换表现为不同的方面和层次。由于英汉在语言使用中有着巨大差异,因此,就需要译者重视翻译中语言的选择和转换,使得译文语言维度与目标语表达方式相适应。(1)在这种刺激之下,我们不能继续那死板的生 态 翻译学视角下张 培 基 散文的英译研究以异国秋思为例赵佳月DOI:10.14014/11-2597/g2.2023.02.0131572023年第2期(总第326期)语言比较研究读书工作了。译文:Allured by the lovely sight outside the window,we could hardly concentrate on dull reading.在翻译过程中,有时需要译者将原文中省略的内容还原,以便目标语读者理解和接受。译者通过解释原文中隐藏的内容,将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展现出来,避免目标语读者无法清楚了解原文意思。原文中“这种刺激”并没有表述出来,但是译者在翻译中解释了这种刺激来源于窗外美丽的景色(the lovely sight outside the window),通过对原文内容的增加,使之更容易被读者理解。此外,“继续读书工作”被译者翻译为“concentrate on reading”,强调了因为窗外之景,作者无法专心于工作,与前文中的“刺激”相呼应,更能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绪。这里使用了意译法处理,更符合英语的表达,是语言转换的形式之一。(2)经过这一带森林,前面有一条鹅卵石堆成的斜坡路译文:Leaving the woods behind,we came to a cobbled slope省略主语是汉语写作的特色之一,通常汉语读者可以很容易理解文章传达的内容,但是如果翻译给目标语读者就要选择性增加原文中省略的主语。这时就需要译者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语言维度的选择转换。如例句中并未提及人称主语,仅仅描写了斜坡路和两旁种植的冬青树,但是由前文可知,此处看似是景色描写,实际隐藏了人称主语。所以译者在英译中增加了人称主语,这一处理方式与上下文相联系,使读者对文章内容更清晰明了。同时,为了行文流畅,译者使用了符合英语阅读的从句。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也会应用在短句长句的翻译中。汉语经常通过短句叠加的方式描写景物或事件,英语却讲究句式规范,喜欢长句表达。所以在英译过程中需要注意此类变化。异国秋思中经常出现四字短语的表达形式,如在描写远处景色时,作者使用了“叠翠峰峦”“一抹彩霞”“黑点飞鸦”“穿林翩翻”一系列四字短语,这是汉语表达中常见的写作形式,如果英译后保留此类结构,会造成句子意义分散,也无法被英语读者理解。因此译者通常会用一个长句将原文意思完整地表达。同时,此类表达一般使用静态描写表达动态现实,译文将这些静态表达通过动态动词翻译出来,如“float over”“hover over”,这样处理将作者的真实意图表现出来,原文看似静态描写,实际想要突出彩霞的流动和乌鸦的低飞,译文使用动词直接翻译出动作主体的状态,并且转换动词形式使其变成一个长句。这种翻译操作更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此外,英语在语言形式上注重形合,要求语言必须合乎语法规则,内容需要完整;汉语在表达上注重意合,对语言形式的规范要求不高,讲究行文流畅优美,注重情感表达。这就造成了译者需要在英译汉和汉译英过程中对语言形式进行调整转换。译文通过 and、as 等连词,将原文中的单句转换成有逻辑的长句,使得译文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这体现了生态翻译学中译者,原文和译文的和谐统一,在不同语种翻译之间保持平衡。原文中也使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如“红漪清波”“菊茂蟹肥”等,译者都详细地翻译出了完整内容:the rippling water of its sunlit lake,the beauty of chrysanthemums and the delicious taste of full-grown crabs这展现了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维的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习惯,同时也不能曲解原语言的内容。(3)灯红酒绿,不能安慰忧患的人生。译文:Feasting and revelry can bring no solace to the distressed!处理好成语的翻译可以使中国文化更好地与其他文化产生交流和碰撞。如文中作者在描述嗅到空气中飘来的青草香气时,使用了“神气清爽,一尘不染”表达了心旷神怡的意思,如果译者逐字翻译这两个成语,则会造成内容重复,句子冗长。所以在译文中用“refreshed”表达这一内涵。又如例(3)也涉及了对成语的翻译,一些汉语中的成语在英语中并没有一一对应的表达,这就需要译者进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翻译成目标语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原文中的文化内涵。“灯红酒绿”用形容狂欢,宴会意思的“feasting”和“revelry”进行转换。这种转换帮助读者跨越了文化差异,达到对原语言的理解。当进行诗句翻译操作时也体现了文化维的转换。异国秋思中引用了李清照的诗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表达作者的愁绪,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加入了“the following lines of an ancient 语言比较研究1582023 年第 2 期(总第 326 期)Chinese poet”对诗句来源做出了解释,使得西方读者在阅读时更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内涵。此外,对诗句的解释,译者用了更易理解的翻译方式,“帘卷西风”是一个被动句,在译文中被翻译成主动句“the west wind furls up the curtain”,避免目标语读者错误理解诗句内容。“人比黄花瘦”并不是瘦小的意思,如果翻译成“thin”既容易造成误解,也错误翻译了原文,所以译者用“frail”准确地表达了脆弱的内涵。作者提到了“灵宫”这一具有文化特色的词语。“灵宫”在中国文化中是对宫殿的美称,这里比喻为作者的内心,英语中并没有对应的表达。如果直译,虽然保留了原语的文化特色,但是会让读者产生误解。所以译文中直接用“my heart”清楚地传达了原文的含义。在文章中也出现了“秋思”“同胞”,译者用归化策略将其翻译成“a lonesome and desolate mood”“poverty-stricken fellow countrymen”,由此使译文转换为目的语读者熟悉的表达。翻译过程是两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适应的过程,需要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既要尊重目标语读者阅读习惯,又要尽可能传递出原语的文化内涵。(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交际维的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除了关注语言和文化内涵外,将侧重点放在交际层面上,注意原文中表达出的交际目的是否在译文中体现出来了,是否将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准确地传达给了读者。(4)我一缕的愁心真不知如何安派,我要吩咐征鸿把它带回故国吧!译文:Unable to dispel my gloom,how I wished I could entrust a wild goose with the task of conveying my message to my home country!原文提到的“一缕愁心”“征鸿”这些词语为了使目标语读者更易理解,译者用了英语读者可以接受的表达。因为例句中暗含的目的是抒发作者对祖国的思念和担忧,所以对于一些词语采用了简单化翻译。相反,译者增加了“I wish”“I could”这类抒发情感的动词和语气词,达到了与英语读者交流的目的,在景色描写背后是作者希望将思念寄托带回祖国,如此处理可以引发读者共鸣。交流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也表现在句子的逻辑衔接中。汉语喜欢用含蓄内敛的方式将文字与其内在逻辑连接,英语则倾向于明显的逻辑连接词。如文中作者提到因为这些悲伤的回忆,忍不住落泪,于是赶忙离开这容易激动感情的地方。原文中并没有将作者这一系列行为用逻辑性的词语链接,虽然汉语读者能理解其中的因果递进关系,但是注重内容衔接的英语读者可能会分裂句子意思。而译者的处理反映出英语表达注重逻辑连接的特点。译者增加了“as”“so”增强了句子的内在逻辑,使目标语读者理解作者的伤心和忧愁。除此之外,通过在译文增加原文中省略的内容达到了交际意图,如作者仅用“秋思凄凉”表达自己内心的忧愁,思念,孤独等情绪,但是为了传达交际目的,译者增加了“deep”“sorrow”“desolate”有着强烈情感的词语叠加修饰秋天,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当下的心情,面对美景却无心观赏,秋景带来的是无尽忧愁,也侧面反映出作者此时的怅惘心境。如此处理将作者隐藏的情感展露出来,更能引发读者共鸣,也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