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试论立德
树人
目标
现代
高中
制度
设计
王铈强
142 G a n s u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在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培养出许多熟练掌握各科知识的人才,但面对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教育依然存在诸多不足。要确定一个时代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必然要考量这一时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当前正处于信息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的大变局时代,多元化发展和多渠道成才是这个时代的大势所趋,因此学校要反对办学思维上的一元性、封闭性和独断性,强调差异性、多样性和特色化。这是学校发展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由之路。在这条道路上,高中教育必然要承担道德培养、人格塑造、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社会责任,即要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兼顾德行教育,让走出高中校门的学生成为社会转型时期坚定的道德引领者、坚忍的知识追求者,使高中教育对社会发展产生更大、更积极的影响。面对顺应社会转型发生的教育转型,高中学校试论立德树人目标下的现代高中制度设计王铈强(甘肃省酒泉市肃州中学)需要进行通盘思考,在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做出合理安排,充分渗透人格尊严、生命意义、人生信念与价值选择的思想,实现教育教学的理想和价值1。一、教师队伍建设实现精神引领作用教师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天然地会成为真理和正义的守护者。引导好教师队伍的价值取向,必然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在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发展。在新高考评价体系下,以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为代表的“三新”教育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新形势下的高中教育发展,而高中教育的最终执行者教师,已从传统观念中的“经师”(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人师”(学生学习生活体验的导师)。教育的终极关怀是要触摸学生的心灵,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使之最终成为能促进社会发展的【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价值导向,在高考改革的当下,作为新课改政策的具体执行者,高中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需要进行通盘思考,做好制度建设,在教育教学中充分渗透人格尊严、生命意义、人生信念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思想,实现教育教学的理想和价值。【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制度建设【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937(2023)01014203 143管理方略 2023 年 1 月 第 1 期 总第 21 期 有用之才,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完成自我塑造和价值实现2。高中教育不仅是对知识的教学,而且糅合进了一个时代不断更新的文化观念,形成了道德提升、知识学习、人格引领等多样化的育人目标。当前,高中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且要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跨学科思维等多样化能力,这就需要把生命关怀与知识教学很好地融合起来,为此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要通过教学和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校内外公益活动、研学实践、职业体验等实现对学生的精神引领,而学校需要完善教师管理与评价制度,树立优秀教师标杆,选拔业绩突出的教职工,凸显高考备考、教学研究、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的突出事迹,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教师的示范引领效果可以通过学生评教、师生对话、校长信箱等加以印证,诸如评选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另外,积极培养并发挥青年教师在知识建构与活力激发方面的主导作用,既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队伍持续发展的策略性选择。可以通过“师徒结对”及优秀师徒评选实现对团队文化、优秀教师精神的代际传承,使广大教师充分感受到学校的正能量,在奋发进取的氛围中工作,沉浸于浓烈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之中,主动向先进学习,恪尽职守,真正贯彻个性化教学、体验性教学、启发性教学、生命融通式教学和知行合一式教学,在学科教学中实现最直接的精神启示3。当前社会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数字经济”时代,国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需要回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三新”教育改革探求的正是这些问题的答案。学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确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具体的执行保障,那就是教师的素养。“三新”教育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些要求的核心就是新时期的高尚师德。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也是教师教学有效性的保障。如何在制度设计中涵盖师德培养,是每个学校制度设计时要思考的重要内容。实践表明,坚持“制度约束”和“思想教育”相结合,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要通过先进人物典型事迹报告会、师德研讨会、师德演讲、师德专题讲座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通过举办“守纪律讲规矩,争做 四有 好教师”师德演讲,围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教职工如何修德砺能,让人民群众满意”等专题组织研讨交流、征文比赛等活动,树立师德规范,明确评价标准,提升师德水平,从而维护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进而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耳濡目染,形成积极健康的学风,达到教育教学目标。二、学生管理突出人性化关怀学生管理与教师管理同为学校制度设计中的重点内容。高中学生大多是未成年人,虽然涉世未深,但心智已基本成熟,有了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主张,同时这些意识和主张又因为人生经历的单纯而具有幻想性、模仿性和盲从性。所以,在高中的学生管理制度设计中,应当坚持“德不养,法则不守”的教育观念,以德为核心,实施“管形”与“管心”密切结合的德育管理模式。从学校到年级、班级,都要以社会公德为基本评判标准,“德”“法”并行,以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为基础,细化建立在社会公德基础上的校园道德标准,规范学生的品行。学校要利用传统节日或重大历史纪念日等举办系列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各类励志演讲、爱国主题征文、传统诗文朗诵、书画摄影展、主题板报评选等活动,深入开展先进个人、校园之星、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评选活动,着力建设高雅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从学生外在之“形”的做、看、评,到内在之“心”的思、熏、染,最终实现学生日常管理的人文化和高效化。144 G a n s u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三、课程设置凸显主渠道精神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关于道德的教育。课堂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渠道,是学校传授知识和塑造人格的主要载体。课堂教育中,一旦弱化或缺失了德育的渗透,就会成为高中教育的“阿喀琉斯之踵”,从根本上影响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实现。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高效课堂的有效保障,课程设置也是学校各项制度设计的核心环节4。全面、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会对教师专业知识和特长的发挥产生积极影响,并长远地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与人生观塑造,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学生的一生奠基。学校要重视“大思政”课程建设,把握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关系。具体而言,学校要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提倡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的课程设置理念,将思政教育融入各门课程当中,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精神、名人事迹、励志故事等感染人、熏陶人,将历史、文学、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科目的开设提到重要的地位,打破以自然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局面,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散射作用,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自然科学学科中融入人文因素,实现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与智育形式和实质的有机整合。同时,要以多元化教育活动为依托,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实现教材与课程、知识与道德、文化课程与劳动教育的联动,充分保障学生主体价值的实现。在课程设置制度的保障下,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才能发挥力量。在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设计理念上,要积极推广发现式教学,课程设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主动学习。课堂中还要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推崇教师对学生生活、心理的关照和有意识的人格引领。可以采用“低起点、密台阶、大容量、勤反馈、抓落实”的教学规划,使学生在学科知识、生活趣味、价值追求、自我关照、理想信仰等方面渐次发展。四、结语在当下价值多元化的环境下,青少年面临诸多价值选择,能为他们有效护航的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陪伴孩子度过童年、少年,其中高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将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深度融合,必然成为高中学校教育制度设计的中心任务。作为新课改理念的执行者,当代高中学校在制度建设中需要切实链接起学生的学习成长和未来的职业生活,搭建起学校教育和家庭幸福间的桥梁,描绘好祖国的未来蓝图。【作者简介】王铈强,甘肃省酒泉市肃州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从事高中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参考文献】1234吴元发.超越国民性:教育的人性旨归J.教育学术月刊,2014(8):27-33.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董伟.制度的属性及其选择的规律性J.经济纵横,2013(6):70-73.FIELSTEIN L,PHELPS P.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M.王建平,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