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报道的“四度”策略研究...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为例_李彦水.pdf
下载文档

ID:2331604

大小:2.96MB

页数: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深度报道 策略 研究 中国 新闻奖 部分 获奖作品 李彦水
新闻观察传媒透视Media Spectator81青年记者2023年2月上 李彦水 尚燕华深度报道的“四度”策略研究以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为例根据第 32 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通讯是翔实报道新闻人物、事件的新闻作品,应主题鲜明,选材典型,结构合理,表述生动,感染力强。本文基于上述定位,梳理近年来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通讯作品,发现这些作品大多侧重于以具体的事件、鲜活的实例或重大的典型来反映重大主题,“小切口、大主题”成为主流特征。特别是在对这类深度报道的主旨确立上、内容把握上、细节处理上,多数采取故事化、实例化的新闻写作和呈现方式,为提高整篇报道的影响力增色。站在全局高度,以故事化方式生动注解重大理念中国新闻奖作为全国优秀新闻奖中的最高奖,获奖作品叙事的立意、主体和客体更为丰富多样。很多选材站在全局高度,通过小故事、小切口生动地反映中央的重大政策,具体、真实、可感,可接受性较强。例如,获得第 29 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作品十块奶豆腐换来一片青山绿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肆意开发等原因,锡林郭勒大草原生态恶化,牧民生活贫困,看见家乡变成沙海,丹巴老人决定恢复草原生态,但家里又没有值钱的东西,只能背着十块奶豆腐去换榆树籽儿,从此拉开长达 20 年的草原生态建设。该作品的最大特点是以实实在在的事实反映宏大全局,把“两山理论”等新时代的重大主题,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奶酪、树籽、种树、浇水等细节、实例甚至实物进行注解和诠释,把“高大上”的政策通过讲故事的手法予以呈现,中国故事在这里变得更为生动和可感。再如获得第 30 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守护母亲河 建设幸福河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讲述了多个故事,展现的却是整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深刻主题,立意高远、格局宏大、叙事具体、横跨东西、气贯长虹,再加上全媒体传播,浏览量爆棚。深度报道是由一系列的叙事单位组成的,每一个叙事单位都有不同的定位和功能,每一个叙事单位则都有核心故事和辅助故事。核心故事是深度报道的本体和基础,辅助故事是深度报道的延伸和补充。1上述获奖作品,均有核心故事和辅助故事,核心故事用以突出文章的主旨,辅助故事用适当的情景予以渲染。文章有主有辅、主次分明、相辅相成,在体现吸引力和传播力中,构建了让深度报道更具思想性、权威性和可接受性的基本逻辑。突出创新深度,以鲜活例证发掘大国工匠精神创新驱动是国家长期坚持的全局性战略。围绕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战略,诸多深度报道在立意、选材、策划、采访、编辑中发力,发掘创新的人才,呈现创新的力量,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凝聚起了高质量发展的能量。2例如获得第 26 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作品一粒种子的世界较量:自 2000 年起广西的玉米种子市场一直被洋品牌占据,为了口粮安全,育种专家花费 10 年时间终于选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新品种。该作品通过小种子反映粮食安全这个涉及全局的大主题,深挖农科院专家身上的创新基因,以强烈的现场感、鲜明的对比感来强化主题、提升文章的思想性。记者把创新的“种子和力量”深深地植入全文,文章更具爆发力。再如获得第 31 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作品冲破封锁线华中数控潜心攻关核心技术纪略讲述了一个事关中国制造、民族自立的故事,科研工作者坚守初心使命、素怀报国之志,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该报道有三个特点:一是确立了创新为要、必须一个硬骨头一个硬骨头地啃的主旨;二是把晦涩难懂的科学技术用大众化的平实语言生动地表达了出来;三是不怕挫折,再难也要上,把科研团队背后的心血和汗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创新是要求精益求精的,深度报道在这方面的体现,有赖于大量的研发现场、可感的创新故事及动人的情景描述,上述作品均体现了这些重要特征。摘 要:本文对近年来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类部分获奖作品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作品秉持“高度、深度、角度、温度”的“四度”策略,在推进社会进步、促进公平正义、激发发展能量、弘扬中国精神中,发挥着方向性、引导性和引领性的作用。关键词:中国新闻奖;深度报道;传播策略;通讯报道DOI:10.15997/ki.qnjz.2023.03.017新闻观察传媒透视青年记者2023年2月上82坚持历史角度,把英雄人物写活写透深度报道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一般都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新闻人物,都或多或少地承载着相应的时代印记。如何通过人物的故事、人物形象、人物的变化,来彰显时代的新气象,成为深度报道中人物写作和勾勒的价值诉求。3中国新闻奖大部分获奖通讯作品,基本上都采用了较为朴实的写作手法,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折射平民化的朴素情感,最大程度引发受众情感共鸣。例如获得第 30 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英雄无言95 岁老党员张富清的本色人生,有三个特点:一是敏锐地发掘到这样一个不计名利的英雄人物,快速做出新闻判断,题材宝贵;二是精准地提炼出主人公的“初心本色”这一精神内核;三是情感充沛,细节饱满。文章以类似电影的场景转换的方式,立体化、实景化地呈现了老英雄的宝贵品质。具有时空感的故事和细节,通过巧妙的图景式呈现,很好地突出了主题、强化了主旨,文章更为深刻感人,并体现出强大的震撼力。再如获得第 29 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作品老兵:20 世纪 60 年代初,主人公吴洪甫成为解放军空军某部队的杀伤标图员,该部队二营在历史上曾 3 次击落美制“U-2”侦察机,其中 2次由吴洪甫参与完成。英雄退役后,悄悄回家继续当农民,家境困难却一直坚强面对,从不向政府伸手。这篇报道有三个特点:一是挖掘出来的事迹感人;二是用前后对比的方式呈现,形成鲜明反差,有强烈的对比度和辨识度;三是语言洗练有力、苍劲朴实,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更饱满。深藏功名,奉献不止。上述获奖作品中叙述的典型人物身上的感人故事,都有令人难忘的共同特征。这些深度报道在把握相关特质和分寸时,呈现了时空感、纵深感,是难得的新闻佳作。体现感人温度,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故事在新时代的传播框架下,把诚信故事用新闻叙事的方式呈现出来,借以大量的实例回顾和细节描写,来有力地传达社会正能量、宣扬主流价值观,是深度报道的另一种价值诉求和功能体现。例如,获得第2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 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虽然只有 1300 多字,但文章涉及的时间跨度长达20年,空间跨度远至几千公里。事实上,这篇深度报道只讲述了“两个人”和“一件事”:两个人是马保东和马奋勇,一件事即诚信的故事。马保东做生意向马奋勇借了 16 万元,因债台高筑一直未能还清。后来马保东东山再起,想还清欠款,却用了 20 年时间、无数次地在全国各地甚至跨国寻找马奋勇,最终了却心愿。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报道在这一现实语境下,把“一带一路”、民族团结、诚信做人等关键元素完美地融进一个“诚信中国”的故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展现,突出了画面感、现场感。再如获得第 26 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作品女环卫工 6年拽回 5 名轻生者:一名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扫马路的环卫工,面对命悬一线的轻生者,丢下手里的扫把,冲上前去将其拽回,年时间里拽回个人。拉一把、救一把,却从来不求任何回报,这样一种朴素的精神和宝贵的价值观,是对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生动的诠释。文章通过回顾典型的救人场景、回溯令人震撼的细节,勾勒出女环卫工为人际关系注入正能量、为社会和谐提供润滑剂的形象,增强了报道的说服力。上述深度报道的立意、框架和呈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政策背景,将新闻元素置于其下,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二是开拓了广阔的视野,报道在细微处发掘,在全局中把握,在挖掘上述典型的题材过程中,实现了深度与广度的有机统一;三是进行了具有科学性的深刻思考,通过讲故事的手法,从整体层面以多个角度观照一系列相关的新闻事件,从而对新闻本身进行更深入的阐述和分析,体现了强烈的思辨性。当下,受众的新闻阅读兴趣和接受渠道日趋多元,如何在国家大的政策框架下,把政策要求与鲜活的新闻事实完美结合?上述获奖作品为回答这一系列现实问题提供了基本方向和路径。结 语综合本文分析的获奖作品,笔者发现有四个特征值得深入研究。一是坚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把目光对准中央政策,把故事选在基层一线;二是强调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典型事件或人物;三是注重于用具体的事件、真实的人物、典型的实例来反映宏大主题。四是坚持故事化原则,通过若干有代表性的故事,优化完善整个报道框架。思考和把握这些规律,对今后深度报道的操作有所裨益和借鉴。参考文献:1 张铃鹿.中国新闻奖获奖通讯作品的叙事特点研究 J.新闻研究导刊,2018(05):84.2 张萱.论新时期通讯写作的流变特征以历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获奖作品为中心 J.东方论坛,2015(02):78-79.3 邓筱菊.媒体融合时代人物通讯的三重架构基于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人物通讯类获奖作品分析 J.传媒,2022(01):83-84.(李彦水:石家庄日报编委,主任编辑;尚燕华:石家庄新闻网总编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