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网络
视角
儿童
青少年
欺凌
相关
行为
共同
变化
关系
张李斌
心理科学进展 2023,Vol.31,No.3,416427 2023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https:/doi.org/10.3724/SP.J.1042.2023.00416 416 社会网络视角下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网络 与欺凌相关行为的共同变化关系*张李斌 张其文 王晨旭 张云运(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0875)摘 要 欺凌是一种群体动态过程,同伴生态是欺凌发生发展的重要情境。虽然已有研究重视影响欺凌的同伴因素,但从群体动态关系视角细致探讨欺凌相关行为(欺凌、受欺凌和保护行为)发展变化的研究仍十分有限。从社会网络与欺凌相关行为相互影响的关键问题入手,重点考察欺凌相关行为在同伴关系网络中的发展进程,揭示了同伴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内部关系作为欺凌相关行为是否发生、如何发展的重要生态标志,阐明了存在相同行为特征的个体分群汇聚的选择效应和群体内行为传染的影响效应。未来研究应结合多维社会网络、多类型网络结构和关系特征、不同欺凌角色以及我国本土化特点等进一步加强欺凌治理的群体生态研究,从而更好地为群体生态层面上的欺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 欺凌治理,社会网络,同伴生态,选择和影响效应,儿童青少年 分类号 B844 1 引言 欺凌是目前全球儿童和青少年心智健康发展的“最大威胁”之一(UNESCO,2017),探究欺凌的发生发展机制并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是全球共识。近年来,我国通过修订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出台系列文件和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等来防治欺凌。欺凌事件在青少年阶段高发、严重程度加深且治理难度更大,这与青少年欺凌行为的群体动力性特征密切相关(Gaffney et al.,2019)。在同伴群体的社交动态中把握青少年欺凌行为发生发展的关键进程和环境要素,考察和揭示欺凌发生发展的社交动态特征,对于建立科学有效的预防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一方面,青少年通过实施欺凌这种对特定对象的持续、重复的主动攻击(Olweus,1993),达到威慑同伴和巩固同伴地位的目的;另一方面,同伴也承担着推动或阻止欺凌行为发生、持续、加剧或终 收稿日期:2022-01-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BSH104):我国学生欺凌的分级分类识别与学校干预模式研究。通信作者:张云运,E-mail: 止的多种角色(Salmivalli et al.,1996),且在不同场合不同角色之间还会相互转换(Zych et al.,2020)。这使得考察和揭示欺凌发生发展的社交动态特征成为研究的难点。因此,在不断变化的同伴群体关系中把握青少年欺凌相关行为发展的关键进程,对于厘清欺凌防治的关键环节、时机和途径,提高欺凌防治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2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儿童青少年欺凌行为 近年来,社会网络视角和分析方法逐渐被用于儿童青少年行为发展的研究中,这种方法突破了从心理和行为属性特征出发的传统视角的局限,能够将个体属性放在关系网络中进行考察,更适合研究特定行为在儿童青少年群体关系中的动态发展特性。纵向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teglich et al.,2010)能够在控制结构性网络效应(互惠和传递性)和行为趋势(网络中参与者的行为趋向于均值或向两极分化的趋势)的条件下,进一步独立评估个体行为对社会网络联结建立的影响(选择效应)和社会网络联结中的同伴行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影响效应),从而真正揭示个体行为与社会网络第 3 期 张李斌 等:社会网络视角下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网络与欺凌相关行为的共同变化关系 417 的互动共变过程。具体来说,纵向社会网络分析认为,个体会通过改变自身行为水平以维持原有的社会联结,或者改变与他人的联结(建立、维持或者撤回)从而改变网络结构。上述的改变一方面可能是由内在因素决定的,例如,当下网络的自身结构和/或个体在网络中的特定位置,使其更有可能做出某些行为(如,与朋友的朋友成为朋友);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例如,个体自身的特质、行为和态度使得某些个体之间更容易建立联结等(Steglich et al.,2010)。目前,社会网络分析已经被应用于外化问题(攻击,犯罪),内化问题(焦虑,抑郁,孤独),物质使用(饮酒,吸烟,大麻使用)以及学校适应(学业成绩)的研究中(Gremmen et al.,2019;Veenstra et al.,2018;张镇,郭博达,2016)。在欺凌行为研究方面,同伴因素的影响得到了广泛关注。已有研究或关注不同的欺凌角色,或着眼于同伴群体本身的层次和结构(朋友圈子、班级、学校),考察群体结构及其态度行为规范(如反欺凌共识等)与欺凌相关行为的关系(Shin,2019)。前者是将同伴视为多个相互独立的个体开展研究,后者是将同伴视为作用均等的一个群体开展研究,这些研究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同伴群体中整体和个体的态度行为对欺凌发生发展的作用。但是,从心理和行为属性特征出发的传统方法(即将研究对象视为相互独立的个体或作用均等的群体)在揭示欺凌行为的发生发展进程这一问题上存在着缺乏生态性和动态性这一天然的局限。而欺凌是一种极具生态性、动态性的群体行为,欺凌发生时多种角色参与欺凌行为过程,儿童青少年个体处于由同伴所构成的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之中,个体周围的不同同伴对个体是否表现出欺凌相关行为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个体欺凌相关行为的发展受到整个同伴群体内部关系和动态交互特征的影响,社会网络关系的性质、强度以及结构特征决定了这种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儿童青少年与其同伴构成了与成人相对隔离的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任萍 等,2017),儿童青少年群体大部分时间是和同龄人一起度过,在学校或班级中,与同学一起学习和交往构成了同学群体网络,放学回家在邻里社区中,与同龄人一起游戏构成同龄群体网络,这些网络都具有相对稳定、界限明确、自然形成等特点(张镇,郭博达,2016)。根据 Nahapiet 和 Ghoshal 提出的社会资本理论模型,社会网络中网络的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是个体通过社会网络中的联系获取利益、信任、规范等社会资源的组成部分(Nahapiet&Ghoshal,1997)。结构维度主要是指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地位和嵌入结构形态;关系维度是指个体所嵌入社会网络的关系强度、信任度和亲密度。本文梳理了 20 项以儿童青少年同伴关系以及班级、学校为整体建立的社会网络研究,文献筛选过程见图 1,每项研究的研究被试、研究主题、研究结果等信息汇总于表 1。在这些研究中被试样本量从 125 人到 11296 人不等,被试年龄范围从 6 岁到 18 岁,年级范围涉及 2 年级到 9 年级,在涉及的同伴关系网络中 14 篇文献探究了友谊网络(Friendship Network,即通过提名“谁是你的好朋友”建立的网络),5 篇文献探究了喜欢网络(Like/Dislike/Likeability Network,即通过提名“你最喜欢的同学”建立的网络),1 篇文献探究了欺凌相关行为网络(通过提名“谁是欺凌者,谁是受欺凌者,谁是保护者”建立的网络)。这些研究发现了社会网络与欺凌相关行为的相互影响。具体到欺凌相关行为,研究发现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网络会 文献检索筛选过程:以检索式(主题:欺凌)OR(主题:欺负)OR(主题:霸凌)OR(主题:攻击)OR(主题:同伴侵害)OR(主题:受欺凌)OR(主题:受欺负)OR(主题:受霸凌)OR(主题:同伴受害)OR(主题:保护)AND(主题:友谊网络)OR(主题:朋友网络)OR(主题:同伴网络)OR(主题:喜欢网络)OR(主题:喜爱网络)OR(主题:不喜欢网络)OR(主题:社会网络)OR(主题:社会网络分析)在 中 国 知 网 和 万 方 中 文 数 据 库 进 行 检 索,以 检 索 式(TS=(bully*OR aggressive OR victim*OR defender OR defending)AND(TS=(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R peer nomination*OR friendship network*OR peer network*OR like network*OR dislike network*OR likeability network*)在 Web of Science 和 PubMed 外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截止日期为 2022 年 8 月 1 日,共获取文献 2103 篇。按照以下标准来决定检索到的相关研究是否纳入分析:(1)选取实证性研究,排除 meta 分析、综述、质性研究等非实证性研究。(2)纳入传统欺凌行为、受欺凌行为、保护行为相关研究,排除网络欺凌行为相关研究。(3)研究对象为正常儿童青少年群体,排除伴随各种病症的特殊儿童青少年。(4)数据重复发表的只采用其中最新一篇,排除无法获取全文的研究。根据上述纳排标准筛选有效文献,最终获取符合要求的中文文献 1 篇,英文文献 19 篇。418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 31 卷 图 1 文献筛选流程图 对其欺凌行为表现产生影响(Sentse et al.,2014)。在保护行为方面,相比于陌生同学受欺凌,与自己有人际联系的朋友受欺凌时,个体更可能会提供保护(Pronk et al.,2013);在欺凌行为方面,个体更可能去欺凌自己朋友所欺凌的对象(Rambaran et al.,2020);在集体氛围方面,在容忍甚至是纵容欺凌的班级网络中,个体欺凌行为也相应更多(Shin,2019)。通过系统梳理这些文献可以看出以往研究主要从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关系特征考察与欺凌相关行为的关系,具体而言,结构特征又可以分为群体结构(如群体等级性)和个体位置(个体嵌入度和个体中心性),关系特征又可以分为静态关系(排斥关系和友谊关系)和动态关系(涉及关系延续,包括影响效应和选择效应)。因此,本文聚焦于同伴关系网络,从社会网络的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两个方面着重探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欺凌、受欺凌、保护三种典型相关行为发展的进程,以及行为发展对社会网络关系的塑造作用(见图 2)。3 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与欺凌相关行为的发展 儿童青少年所在社会网络是结构化的,不同的个体在网络结构中也处于不同的位置。网络的整体结构和个体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与欺凌相关行为的发展密切相关,是影响欺凌相关行为演进的内在因素。一方面,社会网络的等级性、规模大小、关系紧密度或分裂程度等与群体欺凌行为的发生率有关(Lodder et al.,2016)。另一方面,个体在网络中是处于中心还是边缘位置、抑或是处在某些关键位置上,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个体是否做出欺凌行为或者保护行为(Meter&Card,2016;Wei&Lee,2014)。3.1 社会网络的整体等级结构与欺凌相关行为 等级性是社会网络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体现了群体内部权力分布的差异。不同群体的社会网络在等级性上差异很大,有高度等级化的也有相对扁平的。以班级为整体的社会网络研究,通常以每个成员的同伴地位(用受欢迎程度来代表)的分布状况来描述其等级性特征(LaningaWijnen et al.,2019)。班级在受欢迎程度上的标准差越大,说明群体越具有阶层化,越小则说明群体越平等(Garandeau et al.,2011;Garandeau et al.,2014;Zwaan et al.,2013)。已有研究证实了班级中受欢迎程度的等级化水平与欺凌行为的关系,处于较强等级化班级中的学生比等级平等班级中的学生更有可能成为关系攻击/欺凌的受害者(Wolke et al.,2009),且个体的同伴地位与攻击/欺凌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也更强(Garandeau et al.,2011)。在时间维度上,Garandeau 等人(2014)研究发现,较高的班级等级化预示着当下和之后较高的欺凌行为水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班级等级化水平的影响可能存在性别差异,它会显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