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文化理论指导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研究路径_秦丽莉.pdf
下载文档

ID:2331156

大小:1.89MB

页数:10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社会 文化 理论 指导 大学 英语课程 政教 有效性 研究 路径 秦丽莉
收稿日期:;作者修订:;本刊修订:基金项目: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重点课题“大学英语课 程 思 政 教 学 有 效 性 的 研 究 路 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年外语教材研究项目“大学英语教材课程思政多模态内容的生态给养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重点课题“高校外语教师教育中的课程思政研究 教师信念与实践视角”();辽宁省教育厅重点攻关项目“社会文化理论指导的外语学习者在大规模线上学习情境中的能动性研究”();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路径”()作者信息:秦丽莉(),女,辽宁营口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和区域国别研究,:.;赵迎旭(),女,辽宁朝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高洋(),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师教育和语言政策与规划等,:.;王永亮(),男,河南开封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师教育、积极心理学与外语教学和符号与跨文化传播,:.。社会文化理论指导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研究路径秦丽莉,赵迎旭,高 洋,王永亮(大连外国语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辽宁 大连;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河南 开封)摘 要:课程思政作为新兴的教学理念已成为当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核心议题。基于文献梳理,本研究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涵和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情感体验()概念,尝试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调研问卷。随后,依据活动理论框架,提出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进一步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勾勒出实证研究的路径框架。本研究可以为探索调研课程思政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课程思政;情感体验();活动理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引言我国教育部于 年印发的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 纲要)中明确提出立德树人的成效是考察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而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任务的战略举措。同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 指南)也明确指出:“应该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使其在高等院校实施立德树人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 纲要 和 指南 的要求,各高校应充分发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使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徐锦芬),引导学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第 卷 第 期 年 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三全育人”大格局(何莲珍)。据此,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如何评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就成了近年来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情感体验()的关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纲要 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在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要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五项维度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政治认同即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三个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家国情怀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文化素养即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传承中华文脉;宪法法治意识即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引导学生学思践悟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深化对法律相关的认知,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意识和能力;道德修养即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优秀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详读文件可以看出,课程思政主要是从情感、认知、行为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指南 也明确了要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情感元素,从而达到在教学中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向明友)。徐锦芬()指出思政内容建设应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具有促进作用。另外张红玲、吴诗沁()还搭建了与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高度契合的,涵盖认知理解、情感态度和行为技能三个维度的外语教育中的跨文化能力教学参考框架。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的五个维度可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内涵,其教学目标即正向引导学生的情感、认知、行为,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成效。此外,课程思政作为“三全育人”的具体实践,被广泛运用到各科目教学领域研究中,而其中外语课程的思政作用不可或缺(文秋芳)。“大学英语”课程本就具备隐性的思政教育功能,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自然地接受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内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蔡基刚)。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日渐丰富,首先,有的学者基于跨文化类课程,对学习者相关知识学习情况进行测评,以期了解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如秦丽莉等()和欧阳西贝等()考察了 模式下英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和跨文化概念知识的内化情况。其次,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评估的量化实证研究也已有初步发展,但缺乏更深入的分析性探索,在知网可搜索到的相关核心论文仅有十余篇,其中大多研究中皆由授课教师或学生作为评价主体,采用观察、问卷调查、访谈、报告撰写等形式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情况,获得学生的阶段性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案(房洁;周丽敏,等),但相关实证研究不论是在理论建构上,还是路径的论证上亟待深入探索(许葵花,等)。综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意义重大。但由于其理念较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近年来才开始广泛实施,相关研究绝大部分集中在思辨层面,亟需探索实证研究路径,评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可以帮助判断教育的目标是否 第 期秦丽莉,等 社会文化理论指导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研究路径实现,对于促进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十分重要(刘建达)。故本研究提出以课程思政五个维度内涵作为主要的工作定义,指导开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的学生自评问卷。.情感体验()在 中指出他所描述的“发展的社会情境”(,)是特定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和互动的动态系统(:)。之后在对年龄问题的分析()中,他注意到了情感与言语思维的统一,这是他在理论上运用情感体验时捕捉到的。情感体验的内涵既是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体,也是人类意识()核心的情感与认知的辩证统一体,通过个体对环境的主观解读体现。在环境塑造个体的同时,个体将其自身心理的特定特征带到环境中,进而塑造社会环境并影响社会环境的建构,即情感体验可以让我们研究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图示的方式展现了情感体验在人类高级意识功能发展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下页图 中,通过双向箭头连接的虚线圈表示)。首先,思维()和言语()的统一体构成了言语思维(),即认知。其次,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体则构成了情感体验,进而为理解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开辟了一条富有成效的途径(:)。再次,考虑到情感是由个体于社会环境()中独特的社会环境经历而产生的,提出的情感体验理论概念也指个体与社会环境形成的统一体。在社会环境中,环境状况通过个体已经发展的心理棱镜()折射出来,并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属于个人独有的,当人们试图调节自我和相对物质环境之间的矛盾时,它可以引导个体的进一步发展。最后,这一过程是所有具有高级思维功能的个体()所经历的,最终目标是培育具有高级认知能力的个体()。(:)还明确指出,个体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个体情感体验和活动()发生的。(:)也认为,情感和认知是辩证相关的,且“与活动相一致”,因而也就与活动系统有关联,并提出了关于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感、认知和活动的统一模型,三者互为辩证统一关系,可用于探究特定教学背景下二语学习者情感、认知和行为之间的辩证关系(秦丽莉,等)。例如 ()从情感体验视角探讨了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学生们的情感、认知和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情感体验为情感、认知和行为活动的统一体。通过情感体验,不仅能够从学生个体层面判断教学有效性,而且能深入探究课程思政教学对学生产生作用时的社会环境,明确学生的,促进学生形成具有课程思政高级意识的个体,进而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的最终目标。此外,认为情感体验这个概念不是用于分析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本身的影响,而是用 于 分 析 社 会 环 境 对 个 人 发 展 过 程 的 影 响(:),它 具 有 共 时 性(,即情感、认知和行为的统一体)和历时性(,即具有发展的和历时的特征)。因此情感体验概念可用于研究人的情感经历(包括过去、当前和未来,见图),分析个体对环境的主观性解读,从而深入探究人与环境的互动是如何对人的认知发展起作用的()。也就是说,个体对于过往情感体验概念的解读,会对其当前的情感体验概念产生影响,甚至会使其重新解读过往的情感体验概念()。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解读学生过往的情感体验,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社会环境是如何对学生发展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产生影响的,即影响因素,并为之后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提供参考。而以上所述就是我们采用情感体验概念的意义和原因。图 的辩证统一体概念在高级意识发展中的演变(改编自 :)综上,由于课程思政五项维度的内涵体现了认知、情感、行动的统一(涵盖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五个内涵维度),而情感体验是认知、情感和活动的统一体,同时也关注了学习者的过去、当前和未来的大学英语学习经历,为了避免已有研究中将情感、认知、环境三者割裂开,且仅仅关注当前课堂环境的弊端,我们认为通过社会文化理论(,)的情感体验概念,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以及他们对课程思政教学(环境)的主观解读。此外,我们也认为在调研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在三个维度(认知、情感、行为)上的五项指标(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的变化进行评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有效性问卷根据前文论述,本研究认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五个课程思政内涵维度为指引,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统一体 即情感体验视角,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及影响因素调研的实证研究路径操作性较强。首先,伴随着学生们认知的产生,必定形成相应的情感,进而在其社会实践中指导相关社会行为,即认知、情感、行为无法脱离彼此;其次,学生们在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可以获取文化素养等五个维度的思政元素的认知,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教育内容的生态给养(秦丽莉,等),生态给养又与学生们的感知、解读和行动密不可分(何艳华、秦丽莉)。据此,在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学习者自评问卷时,我们首先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涵的五个维度以及情感体验(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统一体)概念内涵,随机选取修读大学英语课程的 名本科二年级学生(平均年龄 岁,来自东北某大学不同语种专业,全部为女生),进行了深度的半结构化访谈(分钟 人)。访谈共计 分钟,随后,研究者对访谈进行转写和分析,转写文本 万字,提取出包含 个题项的问卷初稿,由二语习得专家提出修改意见(秦晓晴:)。修改后的问卷采用线上调查形式,在东北某高校的大学英语本科一二年级学生中发放,最终 个学生作答,共回收有效问卷 份用于分析(有效问卷回收率为)。根据回收问卷的数据,我们首先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对 个题项的问卷进行结构效度 第 期秦丽莉,等 社会文化理论指导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研究路径的初步分析,删除 个题项载荷系数低于.的题项后,检验结果为.,说明所收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秦晓晴:)。随后抽取出 个因子,分别对应认知、情感和行为,累计方差解释率为.,因子与题项对应关系良好。接着对剩余题项的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系数为.,整体问卷信度较高。最终形成包含 个题项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问卷(仅呈现部分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