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胆昆仑:医学家吴孟超_高文瑞著.pdf
下载文档

ID:2330714

大小:2.14MB

页数:12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肝胆 医学 家吴孟超 高文瑞著
书书书肝胆昆仑 医学家吴孟超高文瑞著江西高校出版社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系列丛书郭曰方 主编书书书图书在版编目(C I P)数据肝胆昆仑:医学家吴孟超/高文瑞著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2 2(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系列丛书/郭曰方主编)ISBN 978 7 5493 0631 2.肝 .高 .吴孟超 生平事迹.K826 2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2)第 020669 号出 版 发 行社址邮 政 编 码总编室电话销 售 电 话网址印刷照排经销开本印张字数版次书号定价江西高校出版社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 96 号330046(0791)88504319(0791)88517295www juacp com南昌市光华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太元科技有限公司照排部各地新华书店787mm 1092mm1/32450 千字2012 年 2 月第 1 版第 1 次印刷ISBN 978 7 5493 0631 27 80 元赣版权登字 07 2012 85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书书书初版序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中国科学院已经走过60 年的光辉历程。60 年来,科学家们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与祖国风雨同舟,忧乐与共,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早在上世纪 50 年代,一大批在海外工作的科学家,就响应祖国的召唤,克服重重困难,义无反顾地踏上回国的征途,投身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用满腔热血铸就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根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战线又涌现了无数的杰出科学家,他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和无私奉献精神,1团结奋斗,锐意创新,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光辉业绩。60 年来,在科技战线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留下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历史将永远铭记几代科技工作者的卓越贡献。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对实现我国新时期的战略发展目标,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鼓舞广大科技工作者继续努力奋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迎接中国科学院建院 60 周年之际,出版这本记录和展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科学人生的书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该书集中塑造了 10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光辉形象。这些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是我国科技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科学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创新开拓、团结协作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我国科学家科学民主、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在数十年的科研生涯中,他们不仅为我国的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还为国家培养2了大批科技人才,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楷模。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颂扬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用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和高尚情操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文学艺术工作者承担着重要责任。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科学院曾经组织一些作家走进中国科学院,与科学家广交朋友,写出了一批包括哥德巴赫猜想 小木屋 地质之光 在内的有着广泛影响的作品,引导许多青少年走上科学道路,至今,这些作品还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我赞赏作家们为此所作出的努力。文学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科技领域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这里有着丰富的创作素材,我们热诚欢迎文学艺术家将笔触伸入科技领域,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述科学,讴歌科学,展现科学人生,为社会提供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食粮。我们的时代需要科学与艺术的融合,需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我坚信,只要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紧密结合;只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3新发展;只要不断加强公众对科技的理解;只要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携手,充分合作,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和谐、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的国家,一定能共铸中国科技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且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2009 年 8 月4书书书再版前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技界的最高奖项。该奖项自 2000 年设立以来,共有 18 位科学家获得这一殊荣。这些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是我国科技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科学家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创新开拓、团结协作的时代精神,体现了科学民主、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以及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在数十年的科研生涯中,他们不仅为我国的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楷模。1为了颂扬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用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和高尚情操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2009 年,在中国科学院成立 60 周年之际,我们出版了国家荣誉 记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一书。该书由十篇报告文学组成,由中国科学院组织作家撰写,记录了当时十位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人生轨迹,展示了他们的巨大成就、弘扬了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生动、可亲可敬的大师形象。此书是国内首部以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为描写对象的报告文学集。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亲自为该书作序。书出版后,社会反响良好,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被列入江西省“2011 年暑期一本好书”项目,赢得了学校师生的广泛赞誉,对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立志成为全面发展人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对该书进行再版。为了方便中小学生阅读,这次再版,我们在书的形式上作了2较大变动,将书中的十篇报告文学分成单册,开本由大变小,字号由小变大,风格更加轻灵活泼。十本小册子组成一套“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丛书”,希望得到小读者们的喜爱。原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有关方面的关心与支持,对此,原书后记中已作了说明。这次再版,特意将原书的后记以及主编郭曰方专为原书撰写的长诗 放歌共和国科学之旅 附在后面,以再一次表达对他们的谢意。30 多年前,哥德巴赫猜想 小木屋 地质之光 等以科学家为描写对象的报告文学名篇,引导许多青少年走上科学道路,充分证明,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有着无穷的力量。我们期待,这套小丛书能够再次点燃崇尚科学、献身科学的热潮,引导新一代青少年步入科学的殿堂。3书书书引子吴孟超爱穿军装,三年前在人民大会堂与国家主席胡锦涛合影时,就是一身戎装。他从胡锦涛手中接过 2005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心情格外激动。他知道这次颁奖的意义:自 2000 年设奖以来,首次把这样重大的奖项颁发给肝胆外科的临床医学家。他兴奋,以前所取得的成绩已经得到国家的认可;他沉重,一切归零,重新开始。疾病困扰着人类。21 世纪的医疗重点是要在世界上攻克癌症这个难关。世界的顽症也在我国肆虐,患者呈不同的趋势:癌症多在农村,结核病多发于城市。河南、广西、福建、江浙一带都是肝癌的高发区。我国肝癌的发1病率占世界的 50%以上,每年至少有 30 万人死于肝癌,新发肝癌约 36 万人,居世界之首。此外,我国还有 1.2 亿肝炎病毒携带者。专门从事肝癌治疗的吴孟超,知道肩上的分量有多重,知道事业并没完成,需要几代人继续下去。中国人民的健康牵动着党中央。肝病的防治,仅乙肝一项已经投入了几十亿元。吴孟超在登上领奖台的时刻,藏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他的衣袋里装着一份联合了 7 名院士签名的报告。他有一个宏伟的设想:成立肝癌研究中心,形成全国肝癌的科研机制,提高肝癌的治疗水平,降低发病率。主席台上坐着中央政治局 9 位常委。他准备在适当的时机交给温家宝总理,然而没有机会。2颁奖结束后,他聆听着胡锦涛主席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的讲话,越是兴奋越为没能给出那份报告 而遗憾。人们喜欢把吴孟超誉为中国肝脏外科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他身上的荣誉、头衔、职务,可以罗列几页纸。这些只是一种象征或符号,重要的在于吴孟超在长达 50 多年的肝胆外科职业生涯中,几乎每天在动手术刀,一双手曾为13600 多名肝病患者解除肝胆病痛。这是多么巨大的群体,排起队来足有 5 里多长。这里面有多少艰难困阻,个人又经历了多少曲折磨砺3(一)福建,闽清。这里山水环绕,景色优美。闽江水从这里向南流过,清澈明净,因而有了这个地名。闽江支流有条溪水叫梅溪,穿过白樟乡的一个小村子。20 世纪 20 年代的中国,社会动荡,军阀混战,老百姓苦不堪言。风光秀丽的山村被贫困笼罩着。1922 年农历七月初九,一个男婴降临在这个小山村,此时正值稻子收割之际,父母便给这个男婴起名叫吴孟秋,乳名阿秋,希望这个收获的季节,男孩的诞生能给贫困的家庭带来美好。4然而,家庭的困顿使阿秋营养不良,将近三岁了,走路还磕磕绊绊,一路歪斜,让大人揪心。好心的舅舅疼在心里,做完农活经常到村边的梅溪里去捉田鸡,剥了皮,用树枝穿成一串带回家,让阿秋的母亲放点儿盐煮着给阿秋吃。母亲常说:要不是舅舅,阿秋长不成这样。后来两个弟弟又相继降生,困难的日子雪上加霜。活路在哪里?此时有人介绍说:可以下南洋,那里有的是活儿干。听说有钱挣,可以活命,村里几个人动了心。父亲也想拼一把。但母亲带着三个孩子,怎么舍得。父亲忍痛对母亲说:不走饿死,走可能有5条活路,别人能受,咱就能活。一旦站住脚,就给你来信,带着孩子们去。母亲满脸泪水领着孩子们到海边送父亲,望着远去的轮船,茫茫大海,生离死别,不知今生今世还能否相见。半年多过去了,父亲终于来了信,让母亲带着孩子去。母亲与家里人商量,决定带着阿秋和小弟去找父亲。舅舅到码头送行。5岁的阿秋拉着舅舅的手,难舍难分。航行开始了。货仓里又热又闷又脏又臭,整整熬了38 天。一天早晨,轮船到了北婆罗洲萨拉瓦国诗巫坡,就是今天马来西亚东北部的沙捞越诗巫,现译为泗务。母亲抱着弟弟拉着阿秋6下了船。码头上迎来了一个男人,扯着嗓子大声叫喊着母亲和阿秋的名字。母亲泪流满面应着,拉过阿秋说:快,快叫爸爸。阿秋怯生生地躲到母亲身后,看着这个才半年就又黑又瘦的陌生人,在母亲再三催促下,轻轻吐出两个字:爸爸。父亲一把抱起阿秋,亲了又亲。来到这里,阿秋已经知道替大人干活了。诗巫当时还是小城镇,靠近赤道,植物生长茂盛,这里有大规模的橡胶园。来这里的中国人大多做割胶劳工,福州一带的人居多,爱吃米粉。阿秋的父亲就是在这里做米粉。米粉可以拿到街上卖,剩下的泔水还能喂猪。做米粉父亲很在行,按下杠杆一样的木槌杆去7舂石臼里煮熟的米,和成米团,再压成米粉。木槌自重有些轻,父亲灵机一动,让阿秋站在木槌一端,双手使劲按下木槌杆。阿秋高高腾空,接着便重重砸向米团,小腿震得发麻。阿秋知道父亲的辛苦劳累,在父亲按下时,使劲往后趴,减轻父亲的力气,落下时尽量向前站,加重舂米的力量。做米粉很辛苦,凌晨 3 点钟爬起来,一直要干到中午 12 点。早饭随便吃一点儿“士莪”,那是老香蕉树砍掉后剩下来的芯子,通常煮熟了喂猪,穷苦人家有时也用来充饥。米粉卖给当地人和福建来的劳工,价廉物美,很受欢迎。全家人省吃俭用,日积月累,过了几年终于攒了一些钱。父亲用积蓄买了一块8橡胶园。9 岁的小孟超又跟着父亲干起了割胶。割胶必须在凌晨,趁着凉。天一亮,气温高,胶就要凝固。每天凌晨一两点钟,父亲就要推醒熟睡的阿秋。阿秋揉着惺忪的睡眼,跟在父亲后面,一手提着油灯,一手拿着割胶刀,赤脚来到橡胶园。热带雨林,气候潮湿,蚊虫特别多,在橡胶林中行走,脚、腿、手臂常被叮咬。割胶是在青白色的橡胶树上向下转圈割开一个斜口,口下绑一只胶杯,乳白色的橡胶汁液就会慢慢从树干上渗出,流到胶杯里。割胶刀很简单,小小的木把,安着一个铁刀,铁柄长,刀刃短,总让人联想到有点儿像9手术刀。别看割胶刀小,用起来也有技术:用力大小,口子的深浅,划开的速度都与橡胶流得多少有关系。阿秋最初一天只能割几斤胶,而父亲却能割几十斤。但阿秋从小聪慧,时间不长,便把割胶刀于指间玩得非常娴熟,干活顶上一个大人。吃完早饭,父子俩再到橡胶林,把胶杯中白色的胶液倒进桶里挑回家,加上水和药,凝固后压成薄片,晒干,烘烤。橡胶片完全干透,便叠摞起来,拿到市场上卖给英国商人。那些英国人狠命杀价,甚至羞辱打骂胶工。父亲把这一切归结为:不识字而饱受盘剥。再穷再苦,家里也要有个识文断字的人。在几个孩子中,父亲相中了聪明、踏实的阿秋,01况且他又是长子。阿秋进了当地华侨办的由孙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