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商业银行
精准
服务
农民
农村
发展
建设
共同富裕
示范区
王全刚
30农村金融研究January 2023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专题作抓手,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根本遵循,也标志着浙江将肩负起这项重大历史使命,成为走向共同富裕的“探路先锋”。2022年3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及浙江省人民政府又从金融的角度作了进一步细化,联合印发了 关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31条措施,为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了清晰的“任务书”和“路线图”。其中,针对农民农村领域,明确要求“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助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包括加大乡村振兴支持力度、创新涉农保险产品和服务、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优化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等,彰显了农村金融在助力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肩负的关键作用和重大使命。2.地方规划2021年7月,浙江发布了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围绕细化落实发展目标、构建新发展格局、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增收等九大领域出台了52项细化措施,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出了具体目标和任务,描绘了浙江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同年8月,针对“三农”业务的短板弱项,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三部门联合印发 农业农村领域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行动计划(2021-2025年),进一步细化了农业农村领域的发展目标和路径。2022年6月,浙江省委召开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暨山海协作工程推进会,印发 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为浙江26个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山区县量身定制发展方案和支持举措,旨在念好新时代“山海经”,走出一条小县大城向名县美城转型的道路,补齐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区域短板。3.监管政策2021年10月,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会同浙江银保监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 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强化“科技+金融”双轮驱动,提出5个方面目标和12项具体政策措施,促进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为浙江省高水平创新提供强有力支撑。浙江银保监局联合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多项政策支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和山区26县跨越式发展,包括 浙江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行动方案(2021-2025年)和 浙江银行业保险业支持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以助力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目标,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基层、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强化金融保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二)主要功能1.支持农村改革深化作为农村改革的先发之地,浙江农村改革经历了从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到“三位一体”合作经济改革等诸多阶段,每一项改革的实现和深化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如在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合作经济改革中,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一体”的重要推动力量,能够为农户提供多种便捷的信用服务。陈林(2022)进一步指出,发展“三位一体”合作经济中的信用合作,将持续积累互信,有助于不断改善社会治理,促进共同富裕。又如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商业银行能够为持有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的农民提供有效的信贷支持,实现“资源变资产、股权变股金”,助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2.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资源合理配置,是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金融发挥的融资支撑、资金杠杆32农村金融研究January 2023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专题普及不足、金融活动参与有限等一系列主客观原因,当前农村居民以及农村企业、村集体组织等法人组织金融素养均有待提高(王姣等,2019)。3.公共服务短板带来农村金融覆盖和需求升级的“双重限制”一方面,公共服务的短板限制了农村金融覆盖,进而影响金融发挥要素引力场作用。一般来说,农村地区幅员辽阔、产业布局较为分散、人口分布相对稀疏、基础设施覆盖不全。这些因素在客观上增加了商业银行运营成本、降低了区域内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使得农村金融较难形成规模效应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公共服务的短板也限制了农村金融需求的不断提升,进而影响金融发挥消费助推器作用。由于农村经济自身的弱质性和医卫教育环境等公共服务短板限制,农村地区消费能力受限、消费意愿下降等问题持续存在,较难形成丰富的有效金融服务需求规模(李燕凌、高猛,2021)。4.人口结构变动带来农村适老服务和数字鸿沟的“双重挑战”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农村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张宏胜(2022)以及张青、郭雅媛(2022)通过分析农村人口发展现状指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市的“虹吸效应”加重了乡村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现象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一方面,农村人口结构变动给金融服务适老化改造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老龄化人口对于网点服务、银行产品服务、上门服务、人工电话服务等需求仍然强劲。另一方面,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动也加剧了金融领域的“数字鸿沟”问题。虽然当下数字金融飞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但部分农村老年群体由于受到认知能力、安全需求、操作偏好等多重因素影响面临着明显的数字鸿沟。帮助广大农村地区的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数字红利”,是商业银行应尽之责。二、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的重点需求及金融服务思路立足浙江实际,笔者梳理总结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过程中乡村重点产业发展、乡村收入扩中提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绿色低碳转型、乡村消费迭代升级、乡村集体经济做强、乡村信用生态打造等七大重点需求,并研究分析了金融服务的重点与难点。(一)金融服务乡村重点产业发展1.乡村产业发展浙江乡村产业处于由“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由“传统种养殖业”向“特色精品农业”迭代的历史进程中,到2021年末共有25个县区GDP超过千亿元,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4.6万元/人。结合浙江对乡村产业的发展规划,下一步有四大发展重点。一是农产品稳产保供。立足省域粮食安全,将粮食、油料、生猪、奶业、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为农业发展首要目标。二是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接二连三”的农村产业发展的新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之间深度交叉融合,尽可能将就业和收入留在农村。三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当前浙江农业经营主体虽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但在一些农副产品规模化种养以及特色农产品生产等方面已经迈出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的转型步伐。四是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加速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方向转型升级,进一步带动了农民农村增收创富。2.金融服务要点乡村产业发展的金融需求主要集中在信贷方面,而提供精准信贷服务需有效应对“散、低、深”等特点。一是农户融资需求“散”,信贷供给难点在于运营成本、效率和风控的平衡,痛点在于抵押品缺乏。二是农业平均产出“低”,高标准农田建设、温34农村金融研究January 2023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专题有限,可经营性较低,致使相关项目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成本高,缺乏稳定、充足的现金流,难以吸引充足市场投融资,往往依赖政府财政投入。二是基础设施产权“不明晰”。农村基础设施产权主体,以及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权能比较模糊,实际管理有时缺位。三是相关手续“不规范”。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主体多样,立项层级不高、建设内容多且相互关联性弱,可能导致相关手续不够规范和完备。破题关键在于政银企多方联动,完善乡村振兴项目库等制度体系,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加深对乡村基建的研究理解,在有效防范隐性债务风险的前提下,探索更多可复制、高适配、深渗透的信贷服务模式。(四)金融服务乡村绿色低碳转型1.乡村生态情况浙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做得早、走在前,并不断将生态优势逐渐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到2022年末全省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下一步将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共美共富:一是注重乡村生态建设。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封山禁牧、抚育管护,不断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促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生机勃勃。二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在乡村整体建设上突出保护优先,强化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在环境整治上突出结合实际,立足农民实际需求,统筹做好供水保障和污水处理;在污染治理上突出就地利用,加快推进农村水体治理。三是推动绿色低碳升级。在设施农业发展上强调因地制宜,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设施;在发展方式转变上强调集约节约等绿色技术研发应用;在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上强调全链管控,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2.金融服务要点在金融服务乡村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存在三大难点:一是乡村绿色项目的风险效益不平衡。绿色低碳转型项目带有明显的公益性,但受交易市场、盈利模式不完善等因素限制,生态效益难以在短时间内转换为经济效益。加之项目前期投入大,市场、技术、标准等不够成熟,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平衡。二是乡村绿色转型的配套体系不完善。对融资主体环境和社会风险、项目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评估,以及碳汇交易等绿色权益价值发现机制等配套体系尚待完善,银行等机构专业服务能力也待提升。三是绿色低碳转型的路径模式不清晰。乡村市场主体自发性绿色低碳转型,多利用生态资源和红色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产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可复制性较弱,转型模式和路径仍处于探索期。破解难题的关键是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完善配套制度政策体系,引导资本下乡释放市场主体的创造性,探索更多绿色低碳实现路径。(五)金融服务乡村消费迭代升级1.乡村消费情况得益于经济发达、民营企业活跃、消费渠道多元和消费品充裕等优势,浙江乡村消费升级走在全国前列。一是乡村消费意愿快速提高。2021年末,浙江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27亿元,占全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的8%,年增速达到10.1%;人均消费支出为25415元,年增长17.9%,远大于全国平均值。二是乡村消费结构逐渐升级。2021年,浙江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空调、家用汽车、电冰箱拥有量均超过全国平均值,大件耐用品、住房等消费支出持续增加;同时,交通出行、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也不断提高。三是乡村消费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浙江努力推动建设高效便捷的农村物流体系,整合在村邮政、供销、电商、山城办事等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农村商贸物流、电商物流、寄递物流快速发展,畅通农产品进城、36农村金融研究January 2023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专题末全省已有10个地区成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数量居全国首位。浙江在乡村信用生态建设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实现公共数据一站集成。依托省市县乡(镇)村(社)的五级政务服务平台“浙里办”和“浙政钉”,实现政务数据、公共数据一站集成。二是地方自发建设信用体系。如浙江丽水依托“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建设,发布全国首个农村信用建设省级地方标准,并以“花园云”为数据中枢,健全机制化信息交换渠道,强化多部门、多平台数据互联互通。三是“信用+社会治理”联建。将工商、税务、司法等社会治理信息纳入信用评价体系,以红黑名单为依据开展信用联合奖罚。2.金融服务要点进一步完善信用生态、提升数据效益的关键主要有三点:一是统一标准。需要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相关企业联动,重点推动数据标准统一、加强机构信息互通、丰富数据维度。二是培养人才。针对专业人才不足的突出问题,重点要培养一支既懂信贷业务、又善数据分析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队伍,能够充分运用数据建模等手段,精准识别客户、评估资信、防控各类风险。三是普及知识。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县域地区金融知识普及程度不高,要重点针对农业经营主体、乡村干部、返乡创业者以及易受骗群体等弱势群体,免费提供反欺诈、保险、理财、信用、数字金融等知识普及服务,持续改善乡村金融生态环境。在充分梳理金融需求、分析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提升农民农村金融服务质效,形成了以下五点启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