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抗战
烽火
中的
河南大学
陈宁宁著
2抗战烽火中的河南大学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国的高等教育不仅没有衰败,反而得到了大发展,1945年比1937年的高等学校增加了50所,在校生数增加了1.68倍,毕业生数增加了1.82倍,比1936年也有很大的增加。在异常艰难的战争环境中,中国高等教育取得这样的发展,不能不说是教育史上的奇迹。而且,在中华民国政府颁布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和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等抗战时期教育政策的指导下,此一时期的大学国立化进程不仅没有受阻,反而在逆境中得到长足发展,抗战时期及抗战复员阶段设立的国立大学特别多。抗战时期新设或改为国立的大学有10所,抗战胜利当年和次年新设或改为国立的大学有6所。此时期的高校励精图治、人才辈出,对于国民教育的维持、传统文化的延续、现代知识的传授、人民素质的提高以及抗战所需的技术人才和建设人才的培养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抗战时期绝大多数高校师生都有一种爱国自强奋发向上的精神,许多高校在艰苦的条件下卓绝奋斗、弦歌不辍,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抗战时期的多数高校担负起了对文化传承负有的责任,树立起了大学精神的伟大丰碑。抗战时期的中国大学都经历过特殊的磨难,都有一段传奇的历史,在风雨如晦的岁月中,传承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与灵魂,表现出民族精神的不屈与奋进,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悲壮乐章。其故事值得传播,其精神值得弘扬。现今我们到一些相当僻远的战时西迁办学高校的遗址参观,往往会感叹,这些地方即使是现在也仍然交通不便,可以想见当年许多民族精英经过长途跋涉,多年僻居其中,生活会有多么艰辛。然而,当时大学师生物质生活虽然艰苦匮乏,精神生活却丰富多彩,在非常简陋的条件下,仍然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今天,抗战的硝烟早已远去,但中国高校在抗战岁月中显现的大学精神和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仍然在激励着当代中国教育工作者。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河南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了这套“弦歌不辍一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