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二
单元
宋词
作业
四柳永词两首含
解析
人教版
必修
柳永词两首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珠玑(jī) 天堑(qiàn)
豪奢(shē) 钓叟(sǒu)
B.寒蝉(chán) 堤坝(dī)
菱歌(línɡ) 羌管(qiānɡ)
C.凄切(qī) 凝噎(yè)
骤雨(zhòu) 清嘉(jiā)
D.吟赏(yín) 嬉戏(xī)
暮霭(ǎi) 罗绮(qǐ)
答案 C
解析 噎(yē)。
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珠玑 婉约 良宵 烟柳画桥
B.虚设 菱角 繁华 繁花似锦
C.暮霭 箫鼓 参差 晓风残月
D.凄切 羌管 骤雨 良晨美景
答案 D
解析 “晨”,应为“辰”。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B项,“三秋”应为“秋季”。
4.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杏花春雨江南。
答案 C
解析 其他都是意象的组合,名词短语。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①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②钱塘自古繁华
③参差十万人家 ④云树绕堤沙
⑤都门帐饮无绪 ⑥多情自古伤离别
⑦暮霭沉沉楚天阔 ⑧便纵有千种风情
A.②③④⑦⑧ B.①②⑤⑥⑦
C.②③⑥⑦⑧ D.①②③⑥⑦
答案 D
解析 ④云树:古义,茂密如云的林木;今义,云和树。⑤无绪:古义,没有心思,心情不好;今义,纷乱无头绪。⑧风情:古义,相爱、相思之情;今义,人的仪表举止。
6.下列对语句所用的表现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融情入景,暗寓离别意。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对偶句,“珠玑”和“罗绮”均为借代,暗示出杭州城的繁华富裕。
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以精练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心理描写,形象逼真,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设想的景象,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直抒胸臆,照应开头,同时总结前文。
答案 C
解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不是心理描写,而是细节描写。
7.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南朝,形成于隋唐而极盛于宋代,故又称宋词。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
B.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乐府、乐章、琴趣、诗余。
C.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有人认为五十九字以下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字以上为长调。
D.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晏殊、柳永、李清照、晏几道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秦观、周邦彦、陈亮等。
答案 D
解析 秦观和周邦彦以婉约见长。
8.“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是什么意思?结合下面两段文字,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要求语意连贯,不超过50个字。
我国语言文化中关于“井”的词语、成语、俗语比比皆是:井然有序、井井有条、井田制、井底之蛙、井水不犯河水、市井、背井离乡……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这是南宋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对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评价,说明________,是对柳词流传广泛的一个形象概括。“有井水处”指有人聚居的地方,就好像如今我们所说的大街小巷。井水、古井在以前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柳永的作品通俗易懂,易于风行,在民间广为流传,盛行于市井巷陌,只要有井水喝的地方都能唱柳永作的词
解析 这是一道语句衔接题,结合上句“这是南宋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对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评价”,下句“是对柳词流传广泛的一个形象概括”,可知,该句是对“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阐释。
二、名句名篇默写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在《望海潮》中描写钱塘江岸郁郁葱葱的景象和钱塘江水壮观景象的三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柳永在《望海潮》中反映了杭州市民穷奢极侈的三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永在《望海潮》中描写杭州西湖湖山之美的三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柳永在《雨霖铃》中细腻刻画两人难舍难分形象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雨霖铃》中有三句历来为人所传诵,它采用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这三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2)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竞豪奢
(3)重湖叠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4)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5)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三、文本训练
(一)阅读《望海潮》,完成10~12题。
望 海 潮
柳 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0.“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中的加点词语对句意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加点词语暗示了杭州这一大都市的声色之盛。
解析 “市列”三句,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了。
11.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都市生活图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词描绘了一幅太平、繁荣、富庶、美丽、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图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本词对杭州都市的描绘,抓住了具有特征的景物、人事,上片通过“形胜”“都会”“繁华”写杭州的山水美丽、都市富庶;下片通过写西湖美景、人民游赏及盛赞孙何来表现杭州人民生活的安定和平。
12.请简要概括本词在艺术上的特点。(分点陈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本词用层层铺叙的手法展开。②作者抓住具有特征的景物,用饱蘸激情而又带有夸张的笔调,寥寥数语便把迷人的西湖与钱塘胜景展现在读者眼前。③写法上由概括到具体,逐步展开,步步深化。④词的语言、音律、词调也与词的内容结合得恰到好处。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艺术手法问题是一个很宽泛、很灵活的问题,解答此类题,注意抓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点或几点。本词在描绘杭州生活图景时主要运用铺叙、夸张等手法。
(二)阅读《雨霖铃》一词,回答13~15题。
雨 霖 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3.“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时的哪些要素?这对于表达词人的感情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交代了离别的节令、时间、地点、气候。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离别悲情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诗词中情与景的关系。解答此类题目,一要分清楚词句中哪些是写景,哪些是写情;二要结合整首词弄明白作者的感情是什么,进而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1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在内容上交代了什么?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内容上是对别后情形的设想。从结构上看,这句既是对上片所写情景的收束,也是为下片写离别之情张本,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句内容的理解和对词句结构作用的把握。解读时,须统观全词。处在上片末或下片首的词句一般都具有过渡作用。回答此类问题,必须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15.本词中,作者是如何应用虚实相济的艺术手法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词的上片除“念去去”三句,写的都是眼前的实景实情,短短几句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却又不得不别的心情;下片是对别后生活的设想,为虚写。虚写中着意描绘的是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连“良辰好景”也不能为他排遣痛苦。读完下片再看上片,便会懂得“都门帐饮无绪”“无语凝噎”这些话的内涵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中的虚与实。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对表现诗歌的主题能起到很好的表现作用。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浓溢的情思。
四、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7题。
满 江 红①
柳 永
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⑤吟,从军乐。
【注】 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16.这首词的上片在写景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