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炼就一尊
高贵
斯琴
主编
炼就一尊高贵斯琴塔娜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炼就一尊高贵斯琴,塔娜主编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重印)(中华青少年百科经典)炼 斯塔 青铜器(考古)中国青少年读物 中国版本图书馆 数据核字()第 号中华青少年百科经典主编斯琴塔娜责任编辑塔娜封面设计杨蒙出版发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地址呼和浩特新华大街祥泰大厦印刷廊坊市华北石油华星印务有限公司开本 印张 字数 千印次 年月第次印刷印数 套书号 定价 元(共 册)如出现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我社联系。联系电话:()书书书前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少有的延续性。在世界上诸多古老文化中,如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等,有的早已灭绝,有的遭到破坏,出现大断层。中华文化虽然也几经跌宕,却始终不断,并且代有发展。这与古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密切相关。这些基本精神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需要珍惜,继承和大力弘扬的。为了帮助青少年朋友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百挠的发展历程,了解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我们特编写了这套 中华青少年百科经典。本套书集纳大量的历史文化细节,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娓娓讲述各类事物精彩的历史文化,内容涵盖中国陶器、青铜器、剪纸、玉石、漆器、纺织等方方面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真切逼真地再现了中国社会独特而百态纷呈的生活景观。蕴涵着的中国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具有超越时空、绵延不绝的永恒价值与魅力。我们努力使这套百科精萃成为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经典读物,经过潜心研究、探讨、搜集整理,又承蒙有关人士的指导及各位挚友们的名示,得以编写而成的。是一套集学术性、科学性、可读性于一体的书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青少年朋友从拥有 中华青少年百科经典 开始,中国历史文化宝库的大门由此而开启,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你我得以在此流连忘返,受用无穷。因本人才疏学浅,知识匮乏,差错在所难免,敬请各位朋友们批评指正,以便改进,谢谢合作!编 者书书书目录第一章青铜器的历史1第一节青铜器起源与青铜时代断代1第二节伊尹与中原青铜时代34第三节追寻青铜时代48第二章青铜冶炼54第一节先进的采矿技术54第二节日臻完善的青铜冶炼57第三节泥范铸造59第四节熔模铸造61第三章青铜工艺62第一节中国古代炼铜业的发展62第二节青铜铸造的主要工艺65第三节中国古代青铜技术与艺术66第四节青铜器除锈77第五节青铜器修复78第四章青铜器的收藏与鉴赏80第一节中国古代青铜器特点与价值80第二节青铜器的保护与收藏93第三节青铜器辨伪97第四节铜镜仿古作伪1171第五节铜镜鉴赏秘要124第六节青铜刀和匕首130第七节青铜爵134第八节司母戊鼎、铜鼓、铜车马137第九节河南淅川编钟、青铜奔马、龙洗140第十节历代古钱币、犀牛尊、旋纹甗143第十一节爵、提梁卣、方座簋145第十二节秦公鎛、刖人守门方鬲、铜镜148第十三节簠、何尊、壶1512书书书炼就一尊高贵1第一章青铜器的历史第一节青铜器起源与青铜时代断代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璨,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传世和近年发现的大量青铜器表明,青铜器自身有着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自夏、商、周至秦、汉整个青铜器发展史,大约可以分为十三期,即夏为二里头文化期,商、西周、春秋各为早、中、晚三期,战国分作早期和中、晚二期,秦、汉为青铜器发展史的余辉。现将各期的特征,表述如下:一、二里头文化期公元前 1900 前 1600 年二里头文化期得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二里头遗址发现了相互叠压的四个文化层次。发掘了墓葬和宫殿遗址。目前二里头发现的青铜器不多,是一些小工具和兵器矢镞及戈、戚等,但是发现了青铜礼器爵。爵的整个数字虽还不足十件,但在铸造史上极为重要。从铸造简单的兵器、工具到铸造容器,在技术上是一个飞跃。中国古代青铜器以礼器为主体。青铜礼器是青铜时代的主要征象。二里头文化12中青铜礼器的发现,表明历史已进入具有古代中国特色的青铜时代。二里头文化中的青铜礼器出土于二里头文化第三期。据碳 14 测定,整个二里头文化期大约为公元前 1900 前 1600年,属于夏代历史的范围。夏人能铸造铜器,史有明载。二里头文化是夏代的青铜文化。但是,对于二里头的四个文化期,考古界中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种意见认为,二里头四期的遗存,都属于夏代的遗存。第二种意见认为一、二期遗存与河南龙山文化有继承关系,属夏文化,三、四期遗存与郑州二里头文化有很多相同之处,属于商文化。第三种意见认为二里头的四期遗存全属商文化。具代表性的意见是以上三种,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分析,歧异亦多。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的见解比较合乎史实。河南西部地区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业已发现数十处。经过发掘的地点还有郑州洛达庙和上街、陕县七里铺、洛阳东干沟、临汝煤山、淅川下王岗等地。山西汾河下游调查中发现二里头文化遗址三十多处,夏县的东下冯遗址曾作过发掘。但科学发掘的二里头文化青铜礼器,集中地在偃师二里头出土,河南的新郑望京楼和商丘地区,也有个别发现。科学发掘的二里头文化期的青铜礼器,现仅限于饮酒器爵。其基本的特点是流狭而较平,尾短、无柱,或有柱状的雏形,底平。体较扁,下承三足。体型分长体束腰式,长体分段式和短体束模式等数种。足有长短两类,长足为三角尖锥形,短足为三角段形,有些短足可能是使用损蚀所致。有的做成镂空状,是为二里头文化期的特点。2炼就一尊高贵3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一般无纹饰,但有些爵的杯体正面有一排或两排圆钉状纹饰。有的腹有圆饼状突起,当是二里头期上因纹的滥觞。虽然二里头文化青铜礼器上未见动物形纹饰,但二里头出土的青铜戈的内部,已有变形的动物纹饰,因而不能排除青铜礼器上出现动物纹的可能。二、商代早期公元前 16 世纪 前 15 世纪中叶相当于商二里头文化期。郑州商城夯土中木炭测定碳14 年代为公元前1620 年,正合于商汤立国的时期,但是二里头文化的下限还不大清楚。二里头遗存分上下两层,上下层青铜器的差别不是属于风格方面,而是上层比下层的器类有更多的发展。商代早期青铜器在郑州出土很多,这是由于郑州商城是商代早期的都邑之故。重要的有二里头、白家庄、张寨南街、杨庄,南关外、铭功路、二七路等地的墓葬或窖藏。大体分布在商城的南面和东南角。在城的东北和西面,也有埋青铜器的墓地。在河南北部发现了商代早期青铜器多起。在湖北黄陂盘龙城、安徽嘉山泊岗、江西清江吴城等地也有重要的发现。以上遗址和墓葬中发现的商代早期青铜器,以二里头上层的居多。综合各地出土的器物,计有:鼎、大鼎、大方鼎、鬲、甗、瓿、簋、爵、管流爵,觚、斝、罍、提梁壶、瓠形提梁壶、中柱盘、盘等,包括了饪食器、酒器和水器等门类。较早的器类比较简单,但是爵、觚、斝组合的一套酒器,已普遍出现。二里头上层青铜器的器形更为发展,商代青铜礼器的体制业已形成。属于二里头下层的青铜器,器壁普遍很薄,二里头上层的青铜器,有的器壁已相当厚重。34商代早期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鼎、鬲等食器三足,必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在视觉上有不平衡感。鼎、斝等柱状足成锥状足和器腹相通,这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掌握对范芯的浇铸全封闭技巧。方鼎巨大,容器部分作正方深斗形,与殷墟时期长方槽形的方鼎完全不同。爵的形状承继二里头文化式样,一律为扁体平底。流甚狭而长。青铜斝除平底型的以外,还出现了袋足斝。觚、尊、瓿、罍等圈足器皆有“+”形大孔,相当二里头上层的器,“+”字形有成为大方孔的。有的更在圈足的边沿,留有数道缺口,郑州和黄陂盘龙城都出土过这种实例。管流斜置于顶上的半封顶袋足盉,后侧有一大鋬可执,在本期内颇具特色。罍皆狭唇高颈有肩,形体亦偏高。商代早期壶有提梁的有长颈小口鼓腹形和小口体呈悬瓠形的两种,也有小口器颈不高不设提梁的。商代早期青铜器纹饰主体已是兽面纹,以粗犷的勾曲回旋的线条构成,全是变形纹样,除兽目圆大,以为象征外,其余条纹并不具体表现物象的各个部位。纹饰多平雕,个别主纹出现了浮雕,二里头上层尊、罍等器肩上已有高浮雕的牺首装饰。所有的兽面纹或其他动物纹都不以雷纹为地,是这一时期的特色。商代早期的几何纹极其简单,有一些粗率的雷纹,也有单列或多列的连珠纹,乳钉纹也已经出现。商代早期的青铜器,极少有铭文,以前认为个别上的龟形是文字,实际上仍是纹饰而不是文字。三、商代中期公元前 15 世纪中叶 前 13 世纪在商二里头文化期和殷墟文化期之间,有几批青铜器出4炼就一尊高贵5土。这些器物有某种商代早期的特点,然而已有较多的演变;也有某些殷墟时期青铜器特点的肇始。比较典型的是河北地区藁城台西下层墓葬中出土的一批青铜器,北京平谷刘家河商代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安徽阜南和肥西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在豫西的灵宝东桥,也有出土。殷墟文化一期有这类器物发现,如小屯 232 号墓所出土的一组青铜器,和小屯 331、333 号墓等所出土的部分青铜器。但这一类器物在殷墟发现并不多,而在其他地区有的反而比殷墟的更为典型而精好,现在还找不出像二里头或殷墟那样生产这类青铜器的商代大都邑。盘庚迁殷之前的商都在奄,更早在庇和相,但是在二里头期之后,殷墟期之前这批青铜器是客观存在。由于这类青铜器具有早期至晚期的过渡特点,所以有的将之断在二里头期,有的断为殷墟文化早期。这类青铜器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而其时生产它们的中心又不在殷,因而完全有必要在二里头文化期之后,和成熟的殷墟文化期之前,划出一个称之为商代中期的阶段。商代中期的上限不易确定,下限约在武丁之前。这一时期接近早期的器形有爵、觚、斝等。爵尾虽然与早期相似,但流已放宽,出现的圆体爵是放所未见的。斝在空椎状足之外,出现了丁字形足,底多向下臌出,平底已较少见。早期虽已出现了宽肩的大口尊,这类器形在此时有较大的发展,像阜南的龙虎尊和兽面纹尊这样厚重雄伟的造型,在商代早期是从未出现的。瓿这类器形,也是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藁城的兽面纹瓿是其典型。早期体型较高的罍,在这时发展为体型比例较低而肩部宽阔的式样,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巨型56兽面纹罍是其典型。这时的圈足器上的“+”形和方形的孔,与早期相比,有所缩小。鼎、鬲类器比较突出的变化是一耳不再与一足对立,形成不平衡状,而是三足与两耳对称,成为以后所有鼎的固定格式。但这时浇铸时芯范悬封的方法还没有完全解决,因而中空的鼎足还有与器腹相通的情形。纹饰分为两类,一类是二里头期变形动物纹的改进,原来粗犷的线条变得较细而密集,一股如平谷的兽面纹鼎和肥西的斝与爵,而阜南龙虎尊和嘉山泊岗的主纹兽面纹已较精细,圈足上的兽面纹仍保持早期的结构和风格。第二类是出现了用繁密的雷纹和排列整齐的羽状纹构成的兽面纹。这类兽面纹双目往往突出。如果不是浮雕,则无论是头像还是体躯都没有明显的区分。这方面的实例如藁城的瓿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罍,已采用较多的高浮雕附饰,但线条轮廓有浑圆感,与晚期浮雕轮廓线峻直锐利的风格不同。商代中期青铜器一般仍保持着不铸铭文的习惯,但个别器上发现铸有作器者本人的族氏徽记,但是没有发现被祭祖考的日干之称。四、商代晚期公元前 13 世纪 前 11 世纪自武丁至于帝辛。段墟文化的考古分期一般采用邹衡的四期说,即第一期盘庚至小乙,第二期武丁至祖甲,第三期辛至文丁,第四期帝乙帝辛。以后的发现,大体上都没有越过这个界限。而殷墟的青铜器分期则有张长寿的三期说,即第一期盘庚至武丁,第二期祖庚至康丁,第三期武乙至帝辛。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说法。6炼就一尊高贵7史记殷本纪 载盘庚至武丁时较详,阳甲时,殷衰,盘庚五迁,至小辛复衰,至武丁得到了傅说为相,而后才能使“殷道复兴”。所谓殷衰,是指商王对诸侯失去控制力,诸侯不朝,即政治不从属,经济上不贡赋,因而国力衰微。而殷墟高度繁荣的青铜文化,必需在武丁的武功文治经营相当时期方能达到,武丁一即位不可能立即出现殷墟青铜文化的高度发展。因此,这个时代,可能是商代中期青铜器和晚期青铜器的交替时期。商代晚期青铜器的重要考古资料有殷墟五号墓、殷墟小屯村北 18 号墓、武官村大墓、西北岗 1040 大墓和 1040 大墓、小屯圆葬坑等出土物为代表。还有殷墟西区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