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赛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_冯太刚.pdf
下载文档

ID:2329813

大小:2.07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赛产教 融合 背景 职教 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 冯太刚
JIAOYUKEXUELUNTAN202301基金项目: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四川省职业技能竞赛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基于长学制的赛产教融合技能竞赛选手可持续发展培养研究”(SRJY2021A003);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20-2022年度交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绿、黄、红三色教学模式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课程中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436)摘要: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但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结构单一、规模不足、教师职业倦怠感强、主观能动性不高、教师培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深化产教融合的同时重视以赛促教,实现赛产教融合,使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更加立体化和多元化,有利于培养赛产教融合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队伍,促进职业教育的优质发展。关键词:职业教育;赛产教融合;教师队伍;对策中图分类号:G71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4289(2023)01-0057-04冯太刚,肖金蓉赛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2019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10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强调通过建设团队、全体教师培训等举措推动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为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1。2019年12月,教育部联合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从教师专业标准体系、新教师准入制度改革、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12条措施,促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2。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也明确指出,要推动“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为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可见,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在多方融合背景下显得至关重要。一、赛产教融合的中职教师队伍建设内涵(一)赛产教融合内涵赛产教融合模式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种改革和尝试,是将竞赛过程、生产(工作)过程、学习过程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3。赛产教融合中的“赛”指各类技能大赛,“产”指产业、企业,“教”主要指学校教育。赛教融合指依据技能大赛的设置将其要求融入课程,融入日常教学。赛产融合要求教师将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职业技能大赛的规程和标准设计科学的竞赛内容,将其融入教案并且将这些运用到教学任务中,通过刻意训练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同时将竞赛的资源成果转化为产业所用。产教融合指职业院校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将教育与产业密切结合,与企业共同制定行业岗位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积极调整专业设置,修订完善专业教学内容,编写出版专业教材等4,使教学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总之,赛产教融合的内涵可以从三方面来概述:一是技能大赛与企业需求相融合,将竞赛技术转化为产业成果,反过来产业发展也促进竞赛内容的更新;二是技能大赛与学校教育教学相融教师发展57JIAOYUKEXUELUNTAN202301合,将技能大赛规程、评价机制融入学校课程中;三是产业(企业)与学校的融合,学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后备人才,促进行业标准化,企业为学校教育提供岗位,促进学生技能进一步提升。(二)赛产教融合下教师队伍建设内涵赛产教融合是“产教融合”的延伸与拓展,在“产教融合”实现了“经济场”和“教育场”有效协作的基础上,又增添了“竞技场”,使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从二维跨越到三维,更加立体化和多元化3。赛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要求教育教学要与生产、职业技能大赛融合,进而保证人才的培养与产业协同发展。为了达到此目标,教师不光要有教学能力,更需要社会实践能力的支撑,同时还需要有各种比赛带赛的经验,才能培养出有素质的高质量技能人才。现实中,赛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技能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其自身发展提供了新途径。有带赛经验的教师可以更好地将产业需求和教学通过大赛这个媒介联系起来,实现更好地教。二、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主要问题(一)师资队伍结构单一、规模不足当前,中职学校在教师考核招聘中,基本要求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部分学校对应聘者在相关专业有较优的成果的情况下可考虑将学历放宽至大专。但是仍然导致了学校招收的老师中缺乏企业一线丰富经验的专家人才,有的甚至是“高校到职校”,未深耕于企业一线学习,不了解企业目前的状况,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能等没有全方位的把握,致使有的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控不足,影响教学质量。数量充足的“双师型”教师是教学团队发挥核心作用的保障。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分专业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目前,中职学校教师编制普遍存在不足。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要“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核定公办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5,科学合理的教师编制对于实现教师数量充足供给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影响着中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同时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相对缺乏。2018年中职“双师型”教师比例与2010年相比有较大增长,已达到中职学校设置标准 占比30%的要求,1400所中职学校生师比超过201,但仍有1600余所中职学校未达到“专任教师不少于60人”的标准要求6,“双师型”教师结构不合理、比例不高、建设制度不健全、建设经费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7。(二)教师队伍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激励机制缺乏。所有教师的评价基本采用相同的评价指标,没有结合教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切合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教师出现部分条件达成困难的情况,缺乏评价价值,无法起到激励作用,导致教师提升的积极性不高,增大了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难度。为规范教师个体的行为,职业院校主要通过奖励、惩罚等手段对教师进行评价与激励,旨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提升素质并达到学校预期的标准。但对企业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言,他们的主要关注点还是在企业工作上,对院校的教学工作钻研程度不足、参与度不高,难以全身心投入。加上教师队伍考评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都是以院校为主导,企业参与度极低,导致评价主体与手段单一,考核体系不健全,无法客观有效地评判教师的综合能力,也难以激励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三)教师培养体系不够完善职校教师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备实践经验,传统培训方式中参加培训的教师都是按照传授式接受,不能通过培训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观点表达,不利于新学到的知识的转化,更不利于转化为实践教学行为。新招聘的青年教师多,但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是学校毕业即到学校工作,即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同时多数职业院校由于缺乏经费等支持,缺少恒定的教师队伍培训基地,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追求的目标教师发展58JIAOYUKEXUELUNTAN202301及利益有所差异,导致教师不能得到及时的企业实践经验,更无法将经验传递给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不光是竞赛场,更是教师学习提升其专业技能的重要渠道,但实践中只有少数教师有机会参与到大赛中,也失去了提升专业技能的机会,这样从多方面抑制了教师队伍的成长。三、中职教师队伍建设改进策略(一)需求导向,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第一,改善教师队伍引进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出台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开放优秀人才引进渠道,对符合特殊人才标准的人员在基本条件中予以适当倾斜。如优先考虑在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较高奖励、获得省级或国家级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在企业一线或一定区域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等。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曾发文表示,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或省级技能大奖、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或省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或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获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表彰的高技能人才以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选手和中国技能大赛优秀选手(国家级一类大赛前20名,国家级二类竞赛前15名;省级一类大赛前5名,省级二类大赛前3名),可按国家有关规定直接通过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到技工院校与所获技能奖项相关的岗位任教8。但目前仍有不少地区未发布与此对应的相关政策。第二,专兼结合、优势互补,打造赛产教融合的教师团队。一是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优秀人才的交流,利用校企合作“走出去、请进来”。一方面,指派学校教师到企业开展实践交流学习,了解相关专业目前的最新发展动态,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优秀的专家人才为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开展培训、交流和参与教学工作。二是通过集团化办学,整合各兄弟院校的优秀教师资源,学校间互聘为兼职教师,鼓励教师跨校上课,积极开展教学创新交流、同课异构等教学教研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三是吸纳优秀的国家级甚至国际级大赛的技能竞赛指导老师、专家、教练为学校特聘教师,参与学校专业建设与指导,定期邀请特聘教师到校交流,开展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等活动,提升学校教师技能竞赛指导能力,同时将竞赛标准引入学校,促进学校专业高标准建设。(二)目标引领,激励教师队伍成长坚持目标引领,促使教师队伍提升“有的放矢”。聚焦学校赛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鼓励教师指导和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和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深入企业更新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明确企业发展动向和人才需求,并将科学前沿的竞赛标准和行业标准融入日常教学中,推动专业建设,实现人才培养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基本措施是,第一,推出一批激励机制。优化教师队伍职称评定机制,将教师参加技能竞赛、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以及参加专业教学改革等项目纳入教师职称晋升的考核条件,参加各项活动及获得的成果层级与职称评定要求的层级相互对应,鼓励教师在专业竞赛、行业企业实践和日常教学等方面持续开展深入研究,促进师资队伍整体实力提升。第二,坚持目标引领,加大教师队伍激励力度,在学校层面制定教师奖励办法,根据教师在“赛”“产”“教”等方面做出的成果和贡献,给予相应层级的荣誉和物质奖励,并且纳入学校的评优评先考核。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放考核入编政策,拓展外聘教师入编渠道,鼓励外聘教师积极钻研,提升自我,开创教学成果。第三,表彰宣扬优秀教师,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讲好优秀教师故事,倡导“学优秀、争优秀、扬优秀”精神,提升教师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正面积极的教学氛围。(三)三线并进,完善教师培养体系教师培养以“竞赛线”“产业线”和“教学线”三线并进,搭建各类赛产教平台,鼓励教师队伍合作发展。基本措施是,第一,长期扎根“竞赛线”。一方面,学校积极申报、承办和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科学分配指导教师,全过程、长时间参与竞赛相关工作,掌握相关竞赛标准,确保教师技能水平持续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参加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等活教师发展59JIAOYUKEXUELUNTAN202301动,搭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平台,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教师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将职业技能大赛和教学能力比赛的标准和要求应用到实际日常教学中,落实“以赛促教”。第二,坚持扩大“产业线”。学校要不断加深校企合作,积极联系校企合作企业,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鼓励学校教师长期参加企业内训和考核,取得企业认可的培训资质,真正成为校企“双师”。第三,始终立足“教学线”。依托竞赛和校企合作等平台,结合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和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确保教师及时更新技能,掌握企业一线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持续提升教师在专业技能、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赛产教融合型高素质复合型教师队伍,让职业教育教师有成就感、目标感、幸福感。参考文献: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06):9-16.2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11):30-34.3陈章,熊江,陈在良.“产赛教融合”视域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逻辑与未来走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2):49-53.4卢立红,邓瑾.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教育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