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磷块岩成矿理论体系与找矿实践_东野脉兴著.pdf
下载文档

ID:2329777

大小:34.50MB

页数:16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磷块岩 成矿 理论体系 实践 东野脉兴著
磷块岩成矿理论体系与找矿实践东野脉兴著地族污版池内容提要通过对在古磷块岩中发现的大量多种磷质微生物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提出了磷块岩微生物成矿论,并获得了现今滇池活体微生物对磷的分解、迁移、富集及沉积作用的成矿实验研究资料的支持。详细阐述了磷块岩沉积在特定的构造古地理单元一“陆缘坻”,提出陆缘坻控矿论,并根据陆缘坻及其内部各大聚磷区或矿区具体构造古地理特点及其与上升洋流的关系等,总结了磷块岩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找矿模型可用于圈定成矿远景区和找矿粑区。根据陆缘坻构造古地理单元特有的含磷岩系岩石共生组合及其内在成生联系的研究,提出“陆缘坻岩套”的概念,综合磷块岩宏观构造类型和微观结构类型及其沉积序列,建立了磷块岩序列模式,陆缘坻岩套和磷块岩序列模式可作为找矿标志用于找矿勘查。通过区域成矿规律及矿产预测研究,划分不同级别的成矿单元及预测区,多年找矿实践在预测区中发现了大规模磷矿资源,也是对磷块岩综合研究成果的有力验证。本书是作者30多年研究磷块岩成因、成矿构造古地理、含磷岩系岩石共生组合、磷块岩序列、磷块岩区域成矿规律及矿产预测的系统总结,可供从事地质科研、教学和磷矿地质勘查人员参考。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磷块岩成矿理论体系与找矿实践/东野脉兴著,一北京:地质出版社,2015.5ISBN978-7-116-09195-5I.磷.东野.磷块岩一成矿磷块岩找矿V.P588.24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60254号Linkuaiyan chengkuang lilun tixi yu zhaokuang shijian责任编辑:白铁李华李佳责任校对:王洪强出版发行:地质出版社社址邮编: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1号,100083咨间电话:(010)66554528(邮购部):(010)66554625(编辑室)网址:http:/传真:(010)66554686印刷:北京地大天成印务有限公司公本:889mm1194mm/16印张:10.25字数:300千字版次:2015年5月北京第1版印次:2015年5月北京第1次印刷审图号:GS(2015)815号定价:40.00元书号:ISBN978-7-116-09195-5(如对本书有建议或意见,敬请致电本社:如本书有印装问题,本社负责调换】自序退休近20年,我仍从事地矿工作,除本单位返聘从事磷矿地质工作外,应地方矿业公司之聘搞多金属矿产勘查。2013年应聘参加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扬子陆块磷矿勘查成果集成与综合研究”项目。在回顾总结几十年对上扬子地区晚震旦世陡山沱期与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磷块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磷块岩成因、成矿构造古地理、含磷岩系岩石共生组合、成矿规律及预测等又进行了新一轮研究,同时汇总近20年的找矿实践中有关单位对上扬子地区磷块岩找矿勘查重大突破成果,提交了“扬子陆块磷块岩的成因、成矿构造古地理、成矿预测与找矿实践研究报告”。2014年参加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化工矿产总结研究”项目,在2013年工作基础上,从磷块岩成矿理论到找矿实践进行梳理,重点研究了工业磷块岩矿床控矿因素,总结提出了“黄陵式”、“香条冲式”、“洋水式”“雷波式”和“汉源式”五种控矿(找矿)模型和磷块岩成矿模式,提交了“磷块岩成矿理论体系与找矿实践”研究报告。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将其作为“中国化工矿产总结研究”项目的中间研究成果提交地质出版社出版。本项目下一步将对变质磷矿和内生磷矿进行总结研究,计划2015年底完成。届时恰逢我80岁生日,从事地质事业56年,希以此书作为纪念。回顾几十年的地质工作历程,除多金属矿产勘查和成矿规律及预测图编图工作外,主要从事磷矿地质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原国家计委地质局、原化工部、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等单位的项目,得到各级领导,特别是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及地质研究院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这里首先向他们表示感谢。在几十年工作中,我先后承担的项目中的每个项目组大多由46人组成,先后有三十多位同志参与工作,他(她)们虽都只参加其中一个项目或一个项目的部分工作,也都做出了相应的贡献,此外在多年的野外工作中,得到所到之处的地质队、勘查院、矿山等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室内工作期间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云南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原东北地质科学研究所、长春地质学院等单位的实验室、电镜室、图文室、照相室等科室给予多方面协助,在此一并致谢!本书提出的一些新概念、新观点和论说,有的与当前某些传统的理论观点有所不同,我不瑞揣冒昧提了出来,问题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尚望读者不吝赐教。东%之2014年5月29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