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西方言纵横谈_何茂活著.pdf
下载文档

ID:2329652

大小:10.57MB

页数:32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河西 方言 纵横谈 茂活著
图书在版编目(C I P)数据河西方言纵横谈/何茂活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5ISBN 978-7-226-04191-8.河.何.西北方言方言研究甘肃省.H172.2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1)第 222048 号责任编辑:张菁装帧设计:黑凡河西方言纵横谈何茂活著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730030兰州市读者大道 568 号)兰州大众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印刷开本 880 毫米1230 毫米 1/32印张 10.25插页 2字数 230 千2011 年 5 月第 1 版2011 年 5 月第 1 次印刷印数:11 600ISBN 978-7-226-04191-8定价:28.00 元写在前面的话语音篇“徘徊”、“盘桓”与“彷徨”河西与河西方言“武威”及“一件雨衣”河西方言的声母系统“张站长”和“长排山之战”河西韵母知多少多寡高低有异同河西方言的声调系统河东河西话不同敦煌的两种方言沙枣子跌着醋缸里了涩酸涩酸的凉州清源话的语音特点目录独具特点的居民区共同语“马场话”略说“夫妇”和“叔叔”张掖方言声母特点例谈我送你三百六十五个“姑父”甘州方言声母特点例谈“找去了”和“找给了”j、q、x 声母来源管窥喊给老刘给牛倒料民勤方言中的“n、l 不分”“实事求是”和“拿指头指人”凉州方言中的“平翘舌音部分相混”杨科长烫了个头凉州方言中的“n、ng 不分”“兰、扬、将、胆”因何押韵甘州方言中的“前后鼻韵母不分”谷子晒成柴一水浇成崖从谚语看方言的语音特征“磕、咳、渴、克”一家亲古入声字在河西方言中的分化金沙水拍云崖暖以河西方言巧辨古入声字“甘肃”不读“gns”常见字误读溯源“答辩”与“大便”入声字分化例谈“锯子锯树”及“钉顶上钉”“四声别义”例说“zhu个”、“no个”和“桌子ti”河西方言中的合音词“曲连”、“坨罗”和“窟窿”河西方言中的衍音词“臧”音zng,不读zng姓氏特殊读音粗理“猫”:mo,mo,mio?古今字音对应规律例谈要要富半夜三更起来做以方言辨别易混字六坝、牛角、解心慌河西方言中的文白异读从“晒暖暖”说起“文”、“白”之别辩议焉支和(hn)大漠方言、“国语”与普通话读音比证一例词汇及文字篇吃了且看投不投见于 醒世姻缘传 的河西方言语词褒弹的是买的见于 原本老乞大 的河西方言语词有番王在一旁解劝昭君河西宝卷中的同素异序词“杠子”与“槅子”方言词“名同实异”和“名异实同”例说的当、谢劳、可恶异地方言间的词义微别现象干粮子给你们蒸大异地方言间的词义微别现象再说爸爸、大大及其他纷繁复杂的称谓语为何称父母为爷爷奶奶漫话“降身称”死人头上学待诏河西方言中的历史词一个老爷两个伴当方言词词义引申例说是“敢就”,不是“该就”以异地方音解证语词形义“晚夕”和“外夕”以文献及异地方言解证方言词昨儿个整整一晚夕以域外汉语解证方言词瞧病、瞭病、mo病同义词例谈风匣、火盆、炙床子渐行渐远的方言词远去的“洋”货从名物称谓看时代变迁“褐子”的音与义方言词文献证解例谈洗头洗脚强如吃药方言词词源例解一手吃使用方言词引出的尴尬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大同小异的“九九歌”旱獭、哈喇和“”方言俗字例说之一羊里头闲不过方言俗字例说之二子、子、奎星櫊方言俗字例说之三张扡、新、石咀山方言俗字例说之四扣线、扣布、扣日子词义引申及文字分化“抱鸡娃子”与“菢鸡娃子”方言词记录中的古今字问题“投酒”与“酘酒”古今字再说“饺子”与“桌、椅、碗、筷”古今字续说“阎”、“闫”分家为哪般姓氏俗写举隅“尻子”还是“沟子”训读字与训读音从“改板子”说起方言词用字讹误举隅寒气冻得人直打仗河西宝卷中的同音借字张国臂掖以威羌狄河西五市市名溯源镇番何以改称民勤县名更易的语文考索黑城、溺水、祈连山地名异写举隅语法篇“你娃娃”并非“你的娃娃”凉州方言称谓语里的同位短语东面下的水连西面下淌从贤孝看凉州方言中的“连”睡着晌午了才起来从贤孝看凉州方言中的虚词“着”“打、以打、从打”等凉州方言介词例谈气绝身亡病死命归阴凉州贤孝唱词中的词语“羡余”现象谁知道这个霉什法河西方言中的谓词词尾“法(子)”吓乎、一满、底根儿副词举例喜喜狗顺墙走介词举例但是不好的它就眼小无力连词举例骑的骆驼拉的鸡助词举例在雨地呢唱的呢东干语与河西方言语法比较修辞篇从“缓下了”说起与疾病及死亡有关的婉辞“狗了”与“得喜了”与性及生育有关的婉辞“送风火”和“上后圈”与大小便有关的婉辞屎尕牛爬到炭堆上黑对了黑了河西方言中的歇后语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谚语中的比喻火心要空人心要实谚语中的对比干粮烙上车轱辘大谚语中的夸张、比拟、双关等参考文献后记写在前面的话写在前面的话方言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既然是“变”体,那么它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刻不停地变化着,只不过这种变化人们在短时间内轻易不会察觉罢了。前几天和家父聊天,他说某人初中毕业后就不上学了,成天不务正业。他把前一个“业”读作ni,却把后一个“业”读作y。究其原因,前者是方言中原本的读音,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白读音;后者是读书时学来的通语读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普通话读音,可以称之为文读音。这种异读现象称为文白异读。在我的老家甘肃山丹,“业”的白读音在年轻人的口中已经很难听到了。笔者用方言调查字表调查自己的母语山丹方言时还发现,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将“粥”读作zh,把“履”读作l,中年以下的人则把它们分别读作zhu和l了。据广韵,“粥”为“之六切”,属章母屋韵入声字,与“祝”是同音字。“六”旧读l,“之六切”的读音实际正是zh(中华大字典 即用直音法注作“音祝”)。“履”为“力几切”,属来母旨韵上声字,折合今音为l(中华大字典用直音法注作“音里”)。山丹老派读音l与此只是声调上的差别。由此推测,山丹新派读音实际是从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1河西方言纵横谈话里学来的(只不过“履”字声调有别,普通话读上声,山丹读去声)。再拿词汇来说。“语言的各方面,词汇变化最快。旧词不断消亡,新词不断产生,词义不断演变。”(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一册,中华书局,1999年,第82页)事实确实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方言词所指的事物,现在几乎不存在了,所以方言词也就消失了。比如下面这些词:褐子一种用毛线织成的粗布。毡袄毡衣,一般在放牧时穿着。与之相配的还有毡帽等。脚蹬毡一种毛毡,下半部分为袋形,多于野外住宿时使用。印子一种大型“图章”,用于在粮堆上盖封印。印板子搨制冥币的图版。纸凿在“烧纸”上砸出环形印迹的凿子样的工具,作用与印板子相当。鞋溜子一种辅助穿鞋的工具。有的方言里叫鞋拔子。裹脚就是小脚妇女的缠脚布。名词,“脚”读轻声。洋戏匣子唱机。有手摇唱机和电唱机。挨喇叭也叫“挨喇叭头子”,是一种诙谐的说法。旧时散戏时会吹一阵喇叭曲,所以人们把散场时才到场的这种情况,戏称为“挨喇叭”。有些方言词语所指的事物现在仍然存在,但由于各种原因,称名却发生了变化,比如河西方言中的“待诏”,原指理发师;现在与别的工匠一样,统称师傅。有的地方把哥哥的妻子叫“新姐”,现在2写在前面的话也大多跟普通话一样叫“嫂子”了。有些方言词语,如果弄不清它的语源,就会出现理解和书写上的错误。前不久,某报一篇写甘肃农村教育的通讯,其中写到会宁农村中小学生因学校撤并,大量涌向县城,许多家长在城里“点”房陪读。文中注解说,当地把租房叫“点”房。其实,“点”当作“典”。“典”是典当、租赁之意。汉语大字典“典”下第8个义项为“抵押;抵押之物”;汉语大词典“典”下第9个义项为“抵押,典当”,相关词条有“典田、典衣、典身卖命、典妻鬻子、典租、典借”等等。红楼梦第13回写到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说:“依我定见,赶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也没有典卖诸弊。”这里的“典卖”也就是典租、出卖的意思。与“典”的情况相似,甘肃许多地方还把“租”叫做“赁”。就普通话而言,“典”、“赁”只能作为语素见于“典押、租赁”等词语中,而不能单独成词了。由此可见,方言是语言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存古证古的作用。对方言词语进行记录和研究,对阅读古代典籍、研究古代汉语、认知民俗文化大有帮助。随着教育的普及和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许多方言语词也渐渐地被普通话语词所取代了。前些天有位外地人来张掖办事,一位当地人给他说这事办起来唠叨得很,随后又说啰嗦得很,最后干脆说麻烦得很。在张掖方言中,这三个词是同义词,都是繁琐、不爽利的意思。比如说,就你一个人的饭,做去唠叨得很,快去饭馆子里吃上些啵!“唠叨”是最地道的方言词,“啰嗦”次之,“麻烦”则是普通3河西方言纵横谈话语词。“麻烦”在张掖话中主要是叨扰、烦劳的意思。如:这么个小事咋好意思麻烦人家呢!现在,许多人已经不把繁琐叫“唠叨”了。另外,新疆乌鲁木齐等地的汉语方言里,“唠叨”的意思是“厉害,难以对付或忍受”,比如咳嗽得唠叨,热得唠叨,那个人的嘴唠叨得很,等等(参阅周磊乌鲁木齐方言词典“劳刀”条,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96页)。在上面的例子中,说话人所作的取舍显然是为了交际的方便。也许很多年以后,河西方言中表示“麻烦”之意的“唠叨”也就渐渐地消失了。照此说来,适时地对方言进行记录,无论对地方文化还是语言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曾于2007年12月出版了山丹方言志一书。这部书按照方言志编修的通行方法,较为详细地描写了山丹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遗憾的是这种对一地方言所作的静态描写,正如对某座山上的矿物标本所作的成分检测,它对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也许很有用处,但对依山而居的普通百姓来讲,无疑近乎天书。所以这本书出版后,许多亲友告诉我,它的可读性不强,大部分内容不易理解。他们说,能不能再写一本书,写得生动有趣一点,让人一看就懂。在这样的期望和鼓励下,笔者用两年多的时间,断断续续地写成了现在这本小书。这本小书的写作大体坚持这样三个原则:通俗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内容上力争通俗易懂,尽量做到大部分篇目能让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看懂;写法上力求生动有趣,尽量避免干瘪枯燥,不故作高深,尽量通过小故事、小笑话、歌谣、谚语等引出问题,阐明道理;学术观点上务求正确公允,不自立新说,不哗众取宠,不因追求通俗易懂而有悖科学精神,也就是说努力“趣谈”,但绝不“戏说”。4写在前面的话出于以上考虑,本书标音一般均用汉语拼音,对用汉语拼音无法记写的方言读音,则偶尔使用国际音标,比如张掖方言“二”、“给”的韵母扪等(国际音标外加“”号,以区别于汉语拼音)。作为方言类著作,不用国际音标,按理说是不规范的,也很不利于分析和表述。但是从方便读者的角度出发,也就只好如此了。这方面已有学者作过尝试,我们认为作为普及性读物,这样处理还是可行的。书名所谓“河西方言”系指河西走廊的汉语方言,对河西少数民族语言一无涉及。“纵横谈”的意思大体是这样的:“纵”指方言现象的历史对比,即河西方言与古代汉语的对比;“横”既包括河西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也包括河西方言与其他地区方言的对比(这方面内容较少),同时还包括河西方言内部差异的对比。“谈”的意思是浅谈、趣谈、放谈,也就是说是一种比较轻松和浅显的谈说,而不是详细的描写和严密的论证。虽说本书的写作试图遵行上面所说的原则,但实际努力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尤其是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如何做到通俗易懂而又生动有趣,这的确是不才如我者所深以为难的。限于学力见识,加之调查不足,书中错谬之处一定很多,恳请同道师友和读者诸君多多批评。5语音篇YUYIN PIAN语音篇“徘徊”、“盘桓”与“彷徨”河西与河西方言这里说的河西,也就是河西走廊,从行政建置上说,指的是分布于河西走廊上的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五市及所辖县区。河西走廊是东起乌鞘岭、西至敦煌的一个狭长地带。它的全长达1100公里,其南缘为绵延的祁连山,北边为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龙首山、合黎山及马鬃山系,因在黄河以西且形似长廊,故称河西走廊。河西地区从古至今都是多民族杂居共处的地方,在这里生活过的古代少数民族有氐、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