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寄园纪事屠基远文存_屠新阳编.pdf
下载文档

ID:2329225

大小:26.11MB

页数:47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寄园纪事 屠基远文存_屠新阳编 纪事 屠基远 文存 屠新阳编
图书在版编目(C I P)数据寄园纪事:屠基远文存 屠新阳编.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1.11ISBN978-7-5421-1986-5I寄II.屠III.屠基远(19211998)文集.C53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227365号书名:寄园纪事:屠基远文存作者:屠新阳著责任编辑:李青立刘延寿封面设计:徐晋林版式设计:王林强出版:甘肃民族出版社(730030兰州市读者大道 568 号)发行:甘肃民族出版社发行部(730030兰州市读者大道 568 号)印刷:甘肃新华印刷厂开本:787 毫米1092 毫米1/16印张:28插页:19字数:340 千版次:2011 年 11 月第 1 版2011 年 11 月第 1 次印刷印数:11 500书号:ISBN 9787542119865定价:40.00 元甘肃民族出版社图书若有破损、缺页或无文字现象,可直接与本社联系调换。邮编:730030地址:兰州市读者大道 568 号网址:http:/投稿邮箱:发行部葛慧联系电话:0931-8773271(传真)E-mail: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作者简介作者简介Z U O Z H EJIA N JIE屠基远,1921 年生于浙江绍兴。曾就读稽山中学,因家贫,16 岁中断学业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开始参加工人运动。同时上夜校,攻读上海政法学院新闻专科。18 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工人教师及各种伪职长期从事中共地下党工作。曾任中共商务印书馆支委,中共上海工运委员会宣委书记,华中局城工部敌占区工委书记。在工人运动中,他主要从事宣传工作,在商务印书馆参与创办 瞭望 ,后任公开的上海工人报 简报 主编,并编辑出版党刊 生活知识 和一批关于工运的小册子,同时在许多进步刊物上发表文章。在上海党的地下工作中,他创建联络线路,获取情报,培养和保护了一批革命者,特别是通过他的工作,上海的户籍档案得以完整保存。解放后,他先后任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市民委副主任,市政协副秘书长等。在他担任市里弄整顿办公室副主任期间,参与创办新中国第一批居民委员会,并应邀撰写了 城市居民委员会工作 一书,此书是我国群众基层自治组织的开创性著作,至今仍为我国特色政治学和行政学不能忽略的一部开山之作。1955 年因潘汉年事件受牵连,仕途一路下滑,1963 年他主动要求到基层,被任命为 101 厂副厂长。“文革”中,他受到残酷迫害,直到 1980 年才得以平反,重任上海市侨办副主任。1985 年离休,1986 年应聘为上海华建公司副001屠基远文存董事长,1998 年去世。人们从他解放前后发表的文章,“文革”中写的“交代”及申诉信,回忆录,可以看到一个从未被捕过的工人出身的中共地下党员的一生,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一生;也可以看到一个共产党员知识分子解放前后舞文弄墨的生涯,一个知识分子的真性情。002屠基远像(1960 年摄)注:父亲有两本厚厚的影集:解放前地下工作时及解放后在上海市民政局工作期间和同志、朋友合影的照片,在上海市政协、民委、侨办接待时照的很有资料价值的照片。可惜遭“文化大革命”抄家,不少珍贵的镜头再也找不回来了。新阳全家照(1931 年摄于绍兴):第一排左三为本书作者屠基远,左二为其二弟屠基道,右一为其三弟屠基达;第二排右三为作者爷爷屠大荣,右一为作者母亲戴琴声;第三排居中为作者父亲屠开源屠基远少年照摄于1935年屠基远与朱介瑾结婚照摄于1943年屠基远与朱介瑾结婚照摄于1943年屠基远在抗日战争时期于上海、苏州从事地下党工作期间留影屠基远父亲屠开源 50 周岁诞辰,于苏州和家人合影。前排左一朱介瑾,左二新阳(朱介瑾怀抱者);居中屠开源,后排中屠基远,右屠基达(1944 年摄于苏州)大女新阳满月,屠基远、朱介瑾夫妇与同志友好在苏州合影。前排左三杨国光,左四朱淑敏(朱介瑾之妹),左五朱介瑾,左六屠基远抱朱南海(朱介瑾之弟),左七胡宝琴抱朱兆熊(朱钟麟之子),右二朱钟麟(朱介瑾之弟);后排由右至左有屠基达、纪康、黄继茂(右四),杨焱等(摄于 1944 年 5 月)屠基远、朱介瑾(坐排左二、三)和同志友好在苏州虎丘(摄于 1946 年)。屠基远在香港工作期间留影(摄于 1948 年)屠基远在上海军管会政务接管委员会(摄于 1950 年)屠基远、朱介瑾夫妇和三个儿子在上海市民政局后院(家属院)。由左至右:朱介瑾、新建(阿七)、新乐(阿六)、屠基远、新时(阿五)(摄于 1954 年)屠基远、朱介瑾夫妇和长女新阳(阿大)、次女新华(阿二)、三女新山(阿三)、长子新时、次子新乐、三子新建合影(摄于 1954 年)屠基远(后排中立者)和四个儿子。由左至右:新军(阿八)、新时、新乐、新建(摄于 1960 年)全家福。第二排居中为屠基远父母屠开源、戴琴声,右二屠基远,右一新乐;左二朱介瑾,左一新时;前排由左至右:新建、人卫(屠基道之子)、征星(屠基达之子)、新军;后排由左至右:新华、民卫(屠基道之女)、奶妈、蒋采琴(屠基道妻)、征音(屠基道之女)、金娥(屠基达妻)、屠基达、屠基道、新阳、新山、新方(屠基远四女)(摄于 1960 年)屠基远(前排左二)和上海市政府领导陪同班禅大师参观(摄于 1960 年)屠基远、朱介瑾夫妇和新乐、新时、新军、新方(摄于 1966 年)屠基远、朱介瑾夫妇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和八个子女合影(摄于 1967 年)屠基远二女新华(前排右二)和女婿李治良(后排右二)回沪探亲,同家人在上海宛平路居家楼下合影(摄于 1971 年)屠基远大女新阳从兰州回沪探亲,在上海宛平路居家楼下合影。由左至右:新建,新军,新方,新乐,新阳,屠基远,朱介瑾,新时(摄于 1972 年)新时、新乐和爷爷、奶奶合影(摄于 1972 年)屠基远、朱介瑾夫妇和新乐、新阳留影(摄于 1972 年)屠基远(后排居中)、屠基道(后排右 1)、屠基达(后排左 1)三兄弟夫妇和其父母合影(1972年摄于上海宛平路)屠基远长女新阳、女婿黄济福同爷爷、奶奶、父母在上海合影(摄于 1972 年)屠基远夫妇和三女新山、女婿黄又峰及外孙一麟在家院合影(摄于 1976 年)屠基远和新乐去无锡看望新建穿军装者摄于1977年屠基远在家中(1979 年朱介瑾摄于上海)屠基远、朱介瑾和二儿新乐、小华及外孙女海怡(新阳之女)在家合影(摄于 1980 年)屠基远、朱介瑾夫妇在家祝酒(1980 年摄于上海宛平路家中)屠基远、朱介瑾夫妇在家(摄于 1981 年)屠基远、朱介瑾夫妇在青海塔尔寺(摄于 1985 年)屠基远、朱介瑾和大女新阳、外孙之怡、孙女拉拉在兰州大学合影摄于1985年屠基远赴京和二女新华、外孙女鸣鸣在颐和园摄于1988年屠基远和二儿新乐在美国(摄于 1989 年)屠基远和二女新华、女婿治良在瑞士合影(新乐摄于 1989 年)屠基远和长子新时、孙子亮亮在美国丹佛市步行街留影摄于1990年屠基远和二女新华、新乐、晓中在瑞士合影(治良摄于 1989 年)屠基远在美国林肯纪念堂(摄于 1989 年)新乐和女儿拉拉、新时之子亮亮在美国丹佛山边(摄于 1990 年)屠基远和新时、冯咪咪参观美国空军军官学校(摄于 1990 年)屠基远陪拉拉新乐之女、春春新方之子、之怡新阳之子逛上海豫园,右一为新阳朱介瑾摄于1992年屠基远、朱介瑾在美国丹佛大儿子新时家中和新时、冯咪咪及孙子亮亮、孙女丹丹合影(摄于 1994 年)屠基远、朱介瑾夫妇在美国(摄于 1994 年)屠基远同大女新阳(左一)、女婿黄济福(右三)、二女新华(右二)、三女新山(左二)、女婿黄又峰、晓中在上海友谊商店合影(新乐摄于 1994 年)在上海宛平路家中。由左至右:黄又峰、新山、一麟(新山之子)、新乐、晓中、新方、新华、新阳、宁宁(新建之女)、新建、新时(朱介瑾摄于 1994 年)屠基远和三个女儿合影。由右至左:屠基远、新阳长女、新山三女、新华二女摄于1994年客堂聚会。由左至右:新华、新阳、新山、成成人卫之子、新时、新建、人卫基道之子、宁宁、新方、新乐、屠基远1995年朱介瑾摄上海家宴。左二朱兆熊朱介瑾弟朱钟麟之子,左一为朱兆熊夫人,左三新阳,左四屠基远,左五新乐,左六晓中摄于1995年屠基远、朱介瑾和四个女儿在上海家中摄于1995年上海家宴。屠基远左一和双数子女新华阿二左二、新方阿四左三、新乐阿六左四、新军阿八右一1995年朱介瑾摄上海家居楼顶合影。由左往右:阿二新华、阿大新阳、阿四新方、阿三新山、阿八新军、阿六新乐、阿七新建、阿五新时,以及前排旻旻、宁宁摄于1995年屠基远和三弟基达、小女新方合影摄于1996年屠基远和新阳、新建、新山三个子女在家中摄于1996年屠基远和新建、凌云、宁宁一家摄于1996年屠基远、朱介瑾夫妇和小儿子新军、孙子旻旻在美国纽约州新军门诊所门口留影(摄于 1994 年)屠基远像(摄于 1995 年)屠基远、朱介瑾和从悉尼回来的小女新方及外孙春春合影(摄于 1996 年)屠基远和二女儿新华、外孙女鸣鸣在上海华东医院花园留影(新乐摄于 1997 年 11 月)序序XU父亲去世后,许多长辈都希望我们能把父亲的遗作编辑出版。他们认为,父亲从解放前地下党工作时期就写了很多文章,解放后仍然笔耕不辍,小册子和杂文都有。搜集成书,既是对父亲的纪念,也可教育后来者。可惜我们这些不孝子孙,父亲在世时,很少过问他写的东西;父亲去世后,又都云散各地,几乎无人留心。直到近几年,我们注意收集父亲遗作时,又遇到不少困难。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我们迄今为止收集到的全部遗作,大部分是母亲在世时整理保存的。为了保存历史本色,除个别错漏字加以修正外,原汁原味地复印。全书的编排是这样的:屠基远同志生平。这是父亲去世后,在告别仪式上由父亲生前所在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办所致的悼词。屠基远回忆录。父亲离休后,曾有写回忆录的计划,回忆录提纲足以说明。但是根据提纲,他只写了 城南随录 和 苏州纪事 两部分,并未全部完成。在“文化大革命”后期,他写的交代材料 我的经历(19211963)和两份申诉书,时间涉及“文化大革命”全过程,可以弥补不足。两篇关于 简报 的回忆是公开发表的关于 19371941 年重要经历的回忆。苏州工001寄园纪事屠基远文存作回忆 及补充情况,还有回忆在华中局党校学习时写的 毛驴小事 可以和 苏州纪事 相补充。接管上海民政系统的斗争 属回忆录中的第四部分(19451949)。最后是两篇回忆潘汉年同志的文章。通过这些回忆文章,父亲大半生的经历是很清楚的。屠基远的著作和论文。我们收集到的只是一小部分。他在商务印书馆参与编写的报刊文章,地下党时期参与编写的党内刊物,还有以团体名义或笔名写的文章和小册子,有的未找到,有的无法确定是他个人的,本书都未收录。现收录的有三篇关于妇女问题的文章,都是抗日战争时期他以笔名发表的。解放后有两篇,其中 城市居民委员会工作 一书,是上海首创建立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总结,是建立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工作体制的里程碑,是建设中国特色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也为社会学的研究添了砖,加了瓦,迄今仍为我国政治学界所重视。屠基远杂文、散文。现在收集到的是 1962 年 7 月1963 年3 月的 9 篇,上世纪 80 年代的 9 篇。其中关于 1987 年离退休干部游武夷山的情景,一共写了 4 篇,有 3 篇未公开发表。显然,未收集到的还很多。亲属忆屠基远,是全书的附录。附录从兄弟情、父女情、父子情、翁婿情等不同角度反映父亲的情感生活,特别是补充了父亲“文革”后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反映了“文革”后父亲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和看法。编完这本书,深深感到:父亲是个普通人,他也有七情六欲,但他有高尚的人格。父亲是抗日战争初期入党的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党的安排。父亲是个党的地下工作者,始终不避艰险,始终忠于革命事业;但是地下党的经历却使他受限制使用,受批判审查,直到“文革”结束才得以轻身上002序阵。父亲是个工人出身的知识分子,他时刻关心劳苦大众,总是和群众血肉相连。他勤于思考,保持着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始终怀着一颗知识分子的良心。父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