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峡记忆中的人与自然_武悦.pdf
下载文档

ID:2329133

大小:867.95K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三峡 记忆 中的 人与自然 武悦
2 0 2 3.0 3文化生活C U L T U R EL IF E三峡记忆中的人与自然武悦德国社会学家阿莱达阿斯曼曾将作为记忆媒介而存在的“地点”分成几类,其中第一类是“代际之地”,指的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这种地点往往凝聚着以血缘为纽带代代传承的记忆和文化。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背井离乡的人们所怀念的故 乡 往 往 指 的 正 是 这 样 背 负 着 家 族 记 忆 的地方。费孝通曾在 乡土中国 中谈及中国乡村中古老的伦理关系和道德传统,这些文化传承依托于古老的农业生产方式。然而,从 20世纪开始,中国开始经历急剧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这些变化并不仅仅意味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且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改变了过去农业文明中人们所习惯的人地关系。追踪三峡记忆2019 年末,有一张照片在互联网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一个男人背着一个竹筐坐在墙边,竹筐中一树桃花盛放。照片中的主人公刘 敏 华 来 自 于 湖 北 秭 归 县 郭 家 坝 镇。10 年前,这里被划作三峡库区。或许因为舍不得家乡的草木,他决定背着桃树离开故乡。这幅画面被当时的摄影爱好者李风捕捉到,并在 10年后的冬天引发了很多人对自然、人文、故乡的思索。1992 年 4 月 3 日,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标志着三峡工程建设的正式开启。毛主席“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宏伟构想将成为现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库区所涉及的区域非常广泛,将有 632 平方公里的陆地被淹没在逐渐升高的水位线之下,其中包括久负盛名的巫山、秭归、巴东、丰都等城。世纪之交的三峡工程不负众望地表现出了一种划时代的恢宏气势。在贾樟柯导演的三峡好人 中,传唱千古的诗歌名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在观光客轮中反复播放,在云雾缭绕的峡谷间久久回响,而那些在船头啧啧称叹的游客,大多是为了在库区水位线尚未升高之前再一睹古人曾欣赏过的风景。据郦道元 水经注 的记载,三峡地势雄奇险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水流迅疾,能够“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不仅如此,过往行旅还常常能听到幽深峡谷中有“高猿长啸”,凄异的声音在空谷回荡,闻者常常心有所感,潸然泪下,因此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渔歌。6 8总第3 3 9期n v i r o n me n t a lc o n o myE而无论历史本身多么久远和顽固,当时已站在历史门口的水库工程,即将借助科技的力量,以一日千里的速度重塑千年来三峡民众习以为常的人地关系,20世纪的最后 10年对于三峡历史来说具有翻天覆地的意义。1993 年,国务院颁布了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很多依山沿河而建的古旧砖瓦房即将被层层推倒,而一直生活在潮湿昏暗环境中的三峡民众也即将作为库区移民走向新的生活。阿莱达阿斯曼谈到,随着全球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已经日益习惯了四处迁移的生活,与家族记忆紧密连接的“代际之地”已经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进入历史博物馆,供观众参观欣赏的“记忆之地”,以及可以让游客自由想象过往历史并抒发个人感情的“精灵之地”。即便在有着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中国,安土重迁的观念也已经逐渐松散动摇,人们也在渐渐习惯科技进步下新的人地关系并尝试寻找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之间新的平衡。留存历史记忆,重塑人地关系李风所拍摄的三峡库区移民的照片引发了网民们对故乡的怀念,很多人认为刘敏华执着地把桃花背在肩上,是因为他不想忘记即将被淹没的家乡,因此他试图将故乡桃树的根系移栽到新的地方。从刘敏华的努力中可以看到,人们头脑中对故乡的种种回忆似乎最终需要有某种物质依附才能真正落地,这涉及自然生态环境勾连起人们的情感认同。三毛曾在一篇小说中谈到,她在回到南京故地时突然触景生情,特地在祖父 50年前挖的井中打上了一桶水喝下,还在亲人的坟头装了一小袋土带回了台湾。故乡水土能搭建起一座记忆的桥梁,逝去的过往仿佛在某种特定的景观中历历在目。在贾樟柯的 三峡好人 和纪录片 淹没中,很多三峡库区移民在最后乘坐轮船离开故乡时泪如雨下,挥舞着手绢哭倒在船头,喊着“三峡再见”。2003 年 6 月,三峡大坝下闸蓄水,135 米水位线之下的城镇将永远淹没在水库之中。当时长期生活在涪陵的美国作家何伟用细腻优美的笔触记下了蓄水前民众最后的生活剪影“阳光照耀着赭黄色的江面,鹰隼在头顶滑翔。人们在江边晃悠悠地划着竹 筏。装 煤 炭 的 小 船 轰 响 着 一 驶 而 过。岸上的工人们在开采石灰石,他们手中錾子的叮 当 声 清 晰 地 回 响 在 冬 日 的 江 面 上。”事 实上,这幅画面也很符合他的作品 江城 的封面图片一个头戴斗笠的渔民背对着夕阳残照,在滚滚飞逝的流水中奋力地用船篙撑住江底。其实,无论是摄影师还是作家,都在以自己的专长为三峡移民们留下了或宏观或微观的记忆凭证,它们不仅能慰藉乡思,还为城市化中如何处理人地关系和文化变迁问题留下珍贵的资料。如果特定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形成了紧密的联系,那么在剧烈的变革中其实也可以利用科技手段为后人留下一处记忆的通道。所谓“留予他年说梦痕,一花一木耐温存”,花草树木并不是完全脱离人类存在的自然景观,当人们在其中创造历史文明,它们就变成了负载记忆的地点。保护自然生态,也就保护了自己的历史踪迹。白鹤梁博物馆的建立是三峡工程中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事件。白鹤梁原为涪陵城外长江中的一座天然石梁,唐人曾在长江最低水位线处雕刻石鱼来标志长江的枯水水位线。当时的人们发现一个规6 92 0 2 3.0 3文化生活C U L T U R EL IF E律,如果当年长江枯水时石鱼能露出水面,那么次年便会丰收,因此一直流传着“石鱼出水兆丰年”的俗语。不仅如此,白鹤梁作为一处天然石梁,历代文人雅士都曾在上面题刻文章,因此上面还保存着各种字体的书法石刻,具有相当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三峡水库蓄水之后,白鹤梁将不再能浮露水面,千年题刻会永远沉睡在水下。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为了将古老的白鹤梁留在记忆之中,建议政府在此地修建了一座博物馆,而白鹤梁博物馆后来也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建造于水下的博物馆。人们可以经由扶梯下行到水库深处,透过玻璃观赏石鱼和书法题刻,感受先民的7 0总第3 3 9期n v i r o n me n t a lc o n o myE智慧和才华。白鹤梁是农业文明时代人们试图借助水文特征预测农作物收获状况的证据。换句话说,它记录了生活于三峡地区的古人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和利用自然的痕迹。尽管当今时代的我们能够借助先进的科学仪器轻松地实现古人的目的,但是我们仍旧需要通过回顾历史来不断反思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变化。先民的记忆遗存或许能够告诉我们人类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一花一木、一草一石。正如刘敏华将一株故乡的桃树移栽他处以慰藉乡思,人类或许也需要偶尔回到“历史的水底”钩沉回忆,学习如何以更为慎重的方式处理人地关系。7 12 0 2 3.0 3文化生活C U L T U R EL IF E当人类历史回归自然三峡工程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中锚定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坐标,也对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白鹤梁博物馆的修建证明人们会有意识地在经济社会的急剧变革中留存古人的智慧和文化,那么也可以相应地想到,在三峡水库升高的水位线之下也必将永远埋藏一部分历史遗存。王安忆曾在小说 匿名 中想象并描述了库区的水下世界,从破败的房屋和断瓦残垣中似乎还能看到当年人们匆忙离去的背影。很有意思的是,小说中的描述并不侧重景物的荒芜与颓败,而是引入了一个更为有趣的概念“自然史”。如果从西方哲学中本雅明和阿多诺对自然史的定义出发,再结合一些中国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粗浅来看,自然史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当萦绕在特定土地上的记忆因为种种原因被人们逐渐遗忘时,在这个历史节点就会形成一处断层,这处本属于人类历史的断层将会因为疏于维护而重新回归到自然环境之中,由此人类历史的某条支流将在成为一处断头河之后融入自然历史。中西方哲学家对于自然史的理解表现出了一点“尘归尘,土归土”的意味,陶渊明的诗句“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正表现出了这个意思。自然史的概念在现代化的急剧变革中很具启发性,因为它并非不切实际地表达希望回归美好田园的情感,而是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蕴含了人类历史始于自然并终将以某种方式回归自然的宿命。尤其是当昔日乡村中人声鼎沸的烟火人家因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而变得荒无人烟,甚至鸟兽成群时,人们更可以切身感受到自然本身所具有的无限包容和消解的力量。处于世纪之交的三峡工程带来的大范围、大规模人口流动世所罕见,如今身处天南海北的库区移民或许在时间推移中也逐渐模糊了关于故乡的记忆。如果留存下来的白鹤梁遗迹代表着“记忆的沉淀”,那么水库下被淹没的故地也就象征着“记忆的流失”,二者其实都在以有关记忆的一体两面的角度启发人们对科技、自然和人文的认识。“石鱼出水兆丰年”的石鱼雕刻意味着古人在水文现象和农作物生长情况之间建立了联系。事实上,生活在农业时代的古人在观察自然现象时或许比我们更加敏锐,因为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我们愈发习惯于利用技术手段改造和利用自然,而非真正贴近自然。然而,人类文明终将以某种形式回归自然的历史宿命,也许能帮助习惯城市生活的人们在思考中学会敬畏自然。庄 子 的“天 地 与 我 并 生,而 万 物 与 我 为一”如 今 已 经 成 为 保 护 自 然 生 态 的 名 言 警句,在车水马龙的钢铁森林中居住的城市居民,可能需要借此反思在更便捷的生活之外失去了什么,或许是消逝在古老的记忆地平线上的田园乐土,又或许只是童年时家边的小溪大树。如今国家大力推进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其目的之一正在于推动全社会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不再将自然视作可以随意支取的银行,而是把人类生活 尽 量 融 入 整 个 自 然 的 生 态 大 循 环 中。毕竟,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物种,不应认为自己享有无限度的特权。有关当年三峡库区移民的照片也证明了,人们总是对脚下的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因此,保护环境不仅是在保护自然生态,更是在保护每个人的历史和未来。7 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