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建设
社会主义
文化
强国
孙若风著
科 学 发 展 小 丛 书张神根/主编孙若风/著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目录目 录第一章 百年梦想:以文化强国屹立世界之林1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以代表先进文化为己任 1第二节 决胜文化抢占时代制高点 6第三节伟大旗帜凝聚伟大力量 13第二章 复兴之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道路 18第一节对中国文化发展模式的自觉自信18第二节以人民为主体 24第三节 实现文化的科学发展 29第三章 感动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锤炼中 闪光 36第一节 民族精神是中国社会中流砥柱 36第二节 礼赞“最美”体现世道人心41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百姓生活44第四章 共享阳光: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54第一节 回归公益保障公民文化权益 54第二节基层是文化的“希望田野”59第三节 把文化办到群众家门口 6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第五章 异军突起: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 产业 71第一节 思想解放开启文化产业大门 71第二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文化产业机遇 76第三节 文化产业迎来黄金时期 81第六章 大国风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88第一节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88第二节文化交流沟通人民心灵 96第三节文化贸易拓展国际空间 100第七章 坚守如磐: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中华 文化 106第一节保护中华文脉 106第二节 人民是文化遗产的主人 111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生活中 永续利用 116第八章 挺立潮头:深化文化改革创新 122第一节 体制一变天地新 122第二节 精品战略带动文化发展 132第三节 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双管齐下 134第九章 人才兴文:造就强大的文化队伍 138第一节 壮大文化建设阵容 138第二节 召唤领军人物 1453目 录第三节“接地气”才有生命力149第十章 体大思精:完善各类文化制度 153第一节 政策引路 153第二节 规划先行 161第三节 法制保障 1651第一章 百年梦想:以文化强国屹立世界之林第一章 百年梦想:以文化强国屹立世界之林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以代表先进文化为己任2011年10月将被镌刻在中国文化发展史的丰碑上: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这是文化发展史上的大事件,也深刻影响着中国未来的走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提出,显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抉择与大力推进文化发展的战略。以提出建设文化强国为标志,一个文明古国站在了新的起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科学发展观是其时代背景也是理论基础。它使得建设文化强国无论是在目标上还是在过程中都洋溢着以人为本的人文光辉和科学发展的理性精神。这是关系人民大众幸福生活的文化强国,也是通过科学发展缔造的文化强国,它是理想的,也是真切的。文化强国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的梦想。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的积贫积弱与中国文化的衰微是同步出现的。被西方列强的炮火所惊醒,在空前危机面前,这个民族的复苏与新文化的复苏又同步发生。特别是在中国经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之后,一批有思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把目光集中投向文化,由此发动并深化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毛泽东在回顾中国近代百年史时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70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a历史把复兴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重任赋予了中国共产党。重视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而且这个政党从来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己任。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其一贯依重文化、发展文化的逻辑必然。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孕育产生的。这场波澜壮阔的文化运动,揭开中国现代发展史的大幕,并为从此成为这个舞台主角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理论上、组织上的准备。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优秀知识分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举笔为旗,用新的文化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五四新文化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气质与使命,使它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a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1949年9月16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第一章 百年梦想:以文化强国屹立世界之林得先进文化者得天下。在革命战争年代,文化是引人奋进的火炬和鼓点。毛泽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可能战胜敌人的。a朝气蓬勃的共产党与朝气蓬勃的新文化,给四分五裂、风雨如晦的中国带来蓬勃朝气。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靠“枪杆子”和“笔杆子”夺取了天下,创建了新中国。国家独立是文化独立和发展的前提,中华民族在走向文化强国的道路上迈开了重要的一步。中国共产党怀揣创造新文化的壮思走进自己开创的新时代。当新中国桅杆初露,毛泽东已经看到了新中国文化的晨曦,看到中国人民将以文化新人和巨人的形象站立起来。他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开幕词中充满信心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b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虽然文化发展经历了种种曲折甚至是挫折,但仍然有一些重大建树。特别是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努力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为今天的文化发展打下了基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急速的社会转型中,对怎样认识文化建设和如何开展文化建设,一直是在思考和探索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成熟的过程,是中国文化回归的过程,并逐步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文化时代。a 毛泽东:文化工作的统一战线(1944年10月30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b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4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昭示了这个时代的来临,而在六中全会之前,党中央、国务院加强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越来越密集,力度越来越大,层层铺垫,步步接近,“文化强国”目标已是呼之欲出: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风口浪尖上,国务院发布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发布能源、交通、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发布的第十一个振兴规划,被称为“十加一规划”,是应对金融危机组合拳中最新一招,发展文化产业从此进入国家战略的层面,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规划发布当天,在一片低迷的股市中,文化一线飘红,成为A股市场的领涨板块。文化产业为社会普遍看好,大量社会资金纷纷涌入。2010年年初,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修班上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讲话,发展文化产业位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手段之一。进一步强化了文化的时代地位。当年,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专题学习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建设为专题,胡锦涛总书记发表讲话,系统论述和部署了文化的改革发展。在这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文化作为单独部分论述,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将其置于社会事业部分,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种新“文本格式”。也是在这一年,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建议 和次年年初在全国“两会”期间由全国人大通过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5第一章 百年梦想:以文化强国屹立世界之林个五年规划纲要,都把文化作为单独章节部署。文化从此单独开门立户,在政府工作中真正与经济、政治、社会比肩而立,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2011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七届六中全会,这是第一次以文化为主题召开中央全会,并且第一次做出有关文化改革发展的决定。至此,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已是瓜熟蒂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提出,实现了党对文化地位、功能、发展方式认识的重大演进。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的十四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纲领,即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党的十六大以后提出“四位一体”,文化建设得以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推进;十七大又提出“两大一新”,即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并且提出增强文化软实力;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加快文化发展的同时注意到发展的质量。由此可以看出一个清晰的脉络:从重视文化发展,到加快文化发展,再到努力实现文化的科学发展。这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时代特征在文化建设上的典型体现。它标志着文化建设的成熟,在迅猛崛起中保持着稳健练达,在纵横捭阖中显示出内敛大气。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史证明了十七届六中全会 决定 的论断: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是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6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让文化站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甲板上并且成为一种“新常态”,则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化自觉。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召唤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性出场。第二节 决胜文化抢占时代制高点中华民族以尊重文化闻名于世,千百年来,以德治国,耕读传家,敬仰文化已经成为民族性基因。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是对中华民族热爱文化、崇尚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弘扬。把文化确立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基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是党中央审时度势的结果。这是基于对国际大势的判断。面对波谲云诡的世界风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强调文化作用时,表现出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这是在党的中央全会上首次提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文化发展与文化安全,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文化独立、文化尊严、文化实力、文化竞争,文化安全,成为中国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乃至于加强整个文化建设时的考量内容。7第一章 百年梦想:以文化强国屹立世界之林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a环顾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联系和交往越来越密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的国家和民族纷纷取得民族独立,奠定了文化独立的基础。随着冷战结束,和平发展成为世界主流,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文化交流与经济交流一起突破了政治壁垒。与此同时,出现了增强文化交流的新动力。最突出的是经济全球化,将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借助现代交通、通讯手段和交往方式,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世界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崭新时代,由此带来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也带来文化交往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此外,一些重大问题需要人类共同面对,比如金融危机、生态危机、能源危机,还有水资源危机、粮食危机、核危机。经济、政治、社会的相互影响,人类发展和各国命运的荣损与共,推动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文化交流的频繁和深入前所未有,各种文化竞争和交锋也前所未有。世界已进入“文化引导未来”的时代。b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a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b 加D保罗谢弗:文化引导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8政府间会议上通过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发展最终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政策是发展政策的基本组成部分。”这份宣言表达了整个世界的文化觉悟。文化竞争历来存在,如今的文化竞争已经超越文化自身,涉及国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