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贫扬黄为民生亘古荒原造绿洲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报告_杜永发主编.pdf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扶贫扬黄为民生 亘古荒原造绿洲 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报告_杜永发主编 扶贫 民生 亘古 荒原 绿洲 宁夏 灌溉 工程 建设 报告 永发 主编
扶贫扬黄为民生 亘古荒原造绿洲 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报告 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建设总指挥部 20088 顾问委员会 顾问委员会 主 任:张位正 副主任:吴洪相 委员:肖云刚 袁进琳 杜正彬 张国琴 于天恩 任 福 张钧超 编 委 会 主编:编 委 会 主编:杜永发 副主编:副主编:哈 双 张国福 周京梅 郭建繁 崔 莉 马 斌 刘建林 委 员:(以姓氏笔画排序)马葛明 马赞林 马振亚 马 斌 邓颖颖 王春燕 王海建 王占军 付正锋 白 丹 尹胜荣 刘建林 刘学文 刘京洁 仵俊昌 杜永发 杜中良 吴丽辉 哈 双 李珊珊 李琰洁 李斌斌 李 宁 李生玉 李 静 李晓斌 朱记伟 周京梅 张国福 张 薇 张岫岩 张家荣 邵建华 胡安民 范勤高 金 斌 靳敏生 高春林 高海林 高小芳 韩金龙 焦青青 程圣东 翟 曌 姜仁贵 徐锡用 郭建繁 郭 磊 贾莹芳 杨 帆 姚 琳 1“黄河之水天上来”。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发源,由西向东,一路左盘右旋,穿峡过隘,经过第一大台阶青藏高原,走出位于甘肃与宁夏交界处的黑山峡,进入银川平原后,缓缓流去,水波不惊,给这块干旱的土地带来了得天独厚的灌溉条件。随着黄河的发育而形成的宁夏平原,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又自然形成有舒缓的坡度,这种平坦且略有坡度的地势,为引黄灌溉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黄河途径宁夏平原,上游有黑山峡,中部有青铜峡,北部有三道坎,整个平原恰好处在这三个峡谷中间,所有灌区的引水口也正是利用了这一有利地形,于峡谷处开口引水,从而保证了渠口引水的安全。另外,宁夏平原的周围:东北有内蒙古高原,南有黄土高原,西有贺兰山为屏障。这样的地势造成了光照时间长,气候适宜的特点,光、热,加上平坦的土地和黄河水构筑起了最佳的资源匹配,使宁夏平原成为黄河流域最富魅力的地方之一。黄河在宁夏段是西南、东北走向,全长 397km,纵贯宁夏平原。由于宁夏引用黄河水与泥的淤灌,致使黄河水所到之处,阡陌纵横,土质肥沃。宁夏得黄河水之利,也得黄河泥之益,故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评说。而通观黄河,千百年来它既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又多次给沿河人民(主要是下游)造成过重大的灾难,但是在宁夏平原上,除了朝代的更迭和战乱的破坏而外,黄河不曾有过重大的灾害,故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评说,历史的传颂评说,都是对黄河之于宁夏意义的确当评价。宁夏灌区处于贺兰山与鄂尔多斯台地之间。贺兰山及其余脉之西有腾格里沙漠与乌兰布和沙漠,黄河之东有毛乌素沙漠。受大批沙漠包围的宁夏灌区年平均降雨量仅 200mm 左右,年蒸发量近 1 000mm 有余。无霜期 120 150d。自流灌区的海拔高程在 1 234 1 090m 之间。灌区内共有 11 个县(市)、20 个国营农林牧场,全灌区内,宜麦宜稻,高产稳产,是全国 12 片商品粮基地之一。灌区的现有耕地面积,仅占全自治区耕地的 1/4,而粮食产量,则占全自治区的 3/4 以上。家畜的畜养量及人工林的面积和菜园苗圃都占有主要地位。随着大农业的实现以水利为先导的引黄灌区的发展前景广阔,效益显著。宁夏引黄河水灌溉历史悠久。宁夏引黄河水灌溉始于秦代,而史书有记载的宁夏引黄河水灌溉始于汉代武帝时。至今宁夏引黄河水灌溉究竟始于何时仍然不是一个定数。现有的秦渠、汉渠、汉延、唐徕、美利、七星等渠的开创年代,虽有人作过一些考证,但语焉不详。1936 年全灌区由黄河直接开口引水的渠道有 39条,到 1981 年只有 14 条。1949 年以来,新开的自流渠道,依建成年代顺序计,有第一农场渠(1951 年开),第二农场渠(1954 年开),中宁跃进渠(1959 年开),西干渠(1960 年开),中卫北干渠(1964 年开),东干渠(1975 年开),中宁高支渠(1977 年开)。从引水渠道的发展历史看,修建大干渠的次序都是后来者居上,即由引水较易的低部位渠道向引水难度较大的高部位发展。古代遗存的引水渠道,都经历了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由短到长的演进过程。这与治水知识经验的累积,工具材料的改进,人力、财力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兴衰分不开。宁夏引黄灌溉事业有了空前的大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初,主要采取“裁弯取顺”的办法,扩整原有渠道,应用近代科学技术和新型材料,改建新建闸、桥、槽、涵等主要建筑物,增大了旧渠之引水输水能力和安全程度,并增开支渠,扩大了耕地面积。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新建引黄干渠,灌溉范围向老灌区外围发展。青铜峡水利枢纽的建成(1958 年开工,1967 年建成),结束了青铜峡河西、河东的灌区各大干渠无坝引水的历史,使渠道供水保证率大为提高,又为高部位渠道的兴建创造了条件。利用青铜峡枢纽发出的电力,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开始,又兴建了一批扬水工程,引水上台地、到山区。已建成规模较大的有同心扬水工程、中卫南山台子扬水工程、固海扬水工程、盐环定扬水工程以及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宁夏有黄河水灌溉的便利条件和红寺堡的大片荒地,但宁南山区还有 100 多万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由于缺水造成这里的土地利用率极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落后。为了帮助这一部分人走出贫困,奔向小康,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应运而生。201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山区简称“西海固”,面积占全区的 59%,人口占 44%,是宁夏的半壁江山。近代的西海固因其干旱贫穷而声名在外。导致其贫困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缺水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1993 年底,西海固的贫困人口 139 8 万人,占西海固地区总人口 217 万的 64%以上,可谓名副其实的贫困甲天下。如何尽快解决西海固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最关注、最揪心的大事。中南海始终关注着西海固,19 世纪 80 年代开始实施“以工代赈”、“三西建设”,连年不断输血,就是旨在消除贫困,缓解那里人口与生存环境的矛盾。但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善那里恶劣的生产条件和生存环境,10多年来一直未能挖掉穷根。“八五”期间,宁夏的各级领导在思索新的扶贫路子,并且看到宁夏已建的扬水灌区的效益明显。宁夏扶贫扬黄工程的酝酿,就是和扶贫攻坚紧密相连的。1994 年 4 月 15 日,国务院以国发【1994】30 号文下发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决定从 1994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 7 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 8 000 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解决温饱的标准是,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 500 元以上(按 1990 年不变价格计算)。自治区党委、政府接到文件后极为重视,分别通知计委、统计局、农建委等部门,根据国务院的决定组织专人,进一步摸清了宁夏地区的贫困情况。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全区实施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从1994 年至 2000 年,力争基本解决近100 个贫困乡、100 多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1994 年7 月8 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宁政发【1994】70 号文印发了 关于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的通知,吹响了扶贫攻坚的战斗号角。0 1 1项目建设的目标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于 1994 年 9 月正式提出,计划用 6 年时间,由中央和地方投资 30 亿元人民币,利用黄河两岸广阔、平坦的干旱荒塬,扬黄河水,建设 200 万亩新灌区,将山区难以彻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 100 万贫困人口迁入新灌区,进行以粮食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在项目立项的过程中,根据优先选择扬程低、优先选择可集中连片开发的地区进行建设的原则,规划先期建设的“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包括红寺堡灌区75 万亩和固海扩灌55 万亩,合计130 万亩的灌区开发。宁夏扶贫扬黄一期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宁夏沿黄河两岸优越的水土资源条件,开发建设扬黄新灌区 130 万亩,将宁夏南部山区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人口迁往灌区,将以前的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从根本上解决西海固地区的贫困问题,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随着建设过程中的思路调整,项目建设的总目标由单纯解决移民温饱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农业,转变为以脱贫致富求发展,实现项目区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和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0 1 2建设思路及调整宁夏扶贫扬黄一期工程是选择在宁夏中部荒漠化草原上建设引水灌溉系统,开发灌溉系统覆盖范围内的 130 万亩土地,解决 67 5 万人的温饱问题,由水利骨干、供电、通信、移民和农田开发五大工程组成。水利骨干工程主要包括:新建扬水泵站 35 座,装机容量 19 97 万 kW,干渠 315km,支干渠 289km,设计总流量37 5m3/s,年用水量 5 17 亿 m3。由于宁夏扶贫扬黄工程立项时,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初始阶段,工程方案设计还不可能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没有在扶贫开发中引入市场机制,把贫困农户导向市场。经过几年的建设开发实践,人们已经看到:政府不得不继续向移民提供一种泛化的福利,由于土地仍然均等划分,生产、生活、重建过程是非常艰难而漫长的,很难在短期内摆脱贫困。相反,离开政府从生产到生活的全方位资金物质援助,就不能立足;没有农业产业的长足发展,就不可能使移民从整体上真正摆脱贫困。因此,工程的建设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思路的调整。具体原因概括如下:客观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要求工程建设思路适时调整。工程立项的当时宁夏有 140 万左右贫困人口,其中 60 多万处于绝对贫困状态,该工程能够解决 67 5 万人的温饱问题,这在当时是有重大意义的。但在几年以后看来,初设方案对为移民创造非农业活动的空间考虑不足。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引起扶贫方式根本转变,初设方案也估计不足。事实上,对一个跨世纪工程的未来前景谁也不可能未卜先知。西部大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我国即将加入3WTO 为全区经济起飞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的形势和任务迫切要求对工程建设思路做出战略性调整;移民开发的实践经验,热切呼唤工程建设思路调整。由于生产、生活环境的重大改变,从靠天吃饭的雨养农业到灌溉农业的耕作制度巨大反差,使迁出的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仍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自移民进入新灌区起,政府不得不支付高昂的社会成本,这就现实地提出了引入市场机制进行产业化扶贫开发的课题;新世纪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客观上需要工程建设思路做出必要调整。我国农业正由粮食短缺向农产品结构优化转变,花费巨额投资开发土地,搞低水平单一粮食生产是对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灌区当时总体上已经成功地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要引导农民致富奔小康,如果继续坚持工程原设计方案,既不合时宜又违背经济规律,将使移民较长时期滞留于重建阶段,不能及时带领人民致富奔小康。中央关于退耕还林(草)的优惠政策为工程建设思路调整创造了制度前提。从当时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的基本政策看,山区正在放弃单一粮食种植,逐步发展出粮、林、草、畜多种经营的产业格局,而新灌区在初设中没有考虑生态建设的用地、用水问题,却又高成本进行单一粮食生产,不符合中央西部开发的战略意图。低层次平面垦殖、搞单一粮食种植行不通,而必须采取立体化的配置产业格局。只有把新灌区建设成为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的高效农业示范区,才能使工程的扶贫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考虑到当地的土地环境承载能力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事求是,为民负责,一切从实际出发,可持续发展。本工程1998 年9 月开工建设,1999 年12 月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就提出了调整工程建设思路的意思,经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后,在 2000 年上半年对工程建设思路进行了实质性调整。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扶贫模式转换:对新经济阶段“扶贫”模式,从针对贫困地区的救济式扶贫到市场化、产业化的农业综合开发式扶贫;指导思想转换:工程建设项目的指导思想由扶贫开发项目转变为西部开发的先导示范工程项目;土地开发利用的规模调整:一期工程原规划开发水浇地面积 130 万亩,调整为 80 万亩。其中红寺堡 55 万亩,固海扩灌灌区 2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