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建筑与文物消防_王云波编著.pdf
下载文档

ID:2328785

大小:9.08MB

页数:21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古建筑 文物 消防 王云波 编著
书书书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古建筑与文物消防/王云波编著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ISBN 978 7 224 09320 9 古 王 古建筑消防中国文物消防中国 TU9981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0)第047346 号古建筑与文物消防编 著 者王云波出版发行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西安北大街147 号邮编:710003)印刷西安正华印刷科技有限公司开本787mm 1092mm16 开14 印张2 插页字数230 千字版次2010 年4 月第1 版2010 年4 月第1 次印刷印数1 2000书号ISBN 978 7 224 09320 9定价3200 元1序 古建筑与文物消防 终于出版了。这是作者孜孜以求、不懈努力的结果。作者在消防战线奋斗了四十三个春秋,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在后期工作中,对古建筑和文物消防进行了潜心思考和悉心钻研,终于独树一帜地写成了二十余万字的专著,填补了我省乃至全国古建筑和文物消防专论的空白。古建筑和文物是先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智慧的结晶,她的存在无不闪烁着历史文化的光辉。然而,这些璀璨的明珠,由于多种原因而被毁,而毁于火灾的事例则极为严重。古往今来有多少高楼杰阁、琼楼玉宇、雕栏玉砌、弥山别馆、梵刹宫观、坛庙寺庵在火灾中化为灰烬。这些稀世而珍贵的瑰宝被毁之后不能再生,毁一件则少一件,毁一处则少一处。因此,全力以赴地做好古建筑和文物的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就成了消防保卫人员神圣的责任和义务。作者正是出于对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离休之后离而不休,全神贯注地投入调研与写作之中,数年如一日,笔耕不辍,终于写出了保卫古建筑和文物消防安全的专著。作者长期战斗在消防战线,既有亲历火场的体验又有灭火指挥和抢险救援的经历,因而全书浸透着军人的情怀,倾注着护卫国宝的满腔热忱。在此,我为消防战线上有这样优秀的老前辈而振奋。本书对古建筑和文物的火灾预防做了详尽的表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预防措施;在灭火方面针对古建筑的结构特点、文物的性能和火灾的关系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较为科学的灭火措施。这实际上是作者在长期灭火战斗中的经验与古建筑和2文物火灾实践结合的运用。特别是火灾情况下对珍贵文物的抢救保护和疏散有其独到的建树。本书将古建筑和文物单位的“防”与“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尤其是对长期坚持在文物战线上的保卫干部,文物工作者,消防专、兼职人员,更是值得一读的好书。贾西海2009 年 8 月 30 日1前言中国作为文明古国,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物异常丰富,保留至今且能代表中华民族文明结晶的标志性物质之一就是古建筑物。我国现在的历史文物遗产中,古建筑占的比例最多。这些不能移动的古建筑物内又存在着雕塑、雕刻、壁画、金属等珍贵文物,有的是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宝。古建筑和文物之可贵,就在于它是历史的遗存,不可复制。如果遭遇火灾的破坏,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作为消防工作者,我们的职责就是保护好我们祖先用勤劳和智慧所创造的这些稀世珍宝,安然无恙地留传给子孙万代。做好古建筑和文物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是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古建筑和文物单位易燃、可燃物质多,因而火灾因素多。起火后又是一种十分特殊的火灾:一是扑救难度大。由于古建筑是完整的木质结构,年久干燥,建筑高大,通风良好,燃烧猛烈,火势难以控制。其下又有大量不同性质的文物既怕水又怕火,极难施救。二是灭火力量需求大。灭火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强有力的灭火器材和器械,需要大量的灭火剂,尤其是水的需要是一般火场的一倍或数倍。三是火灾损失大。由于是历史文物,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计数的,扑救方法不当极易造成二次损毁。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对我国现存古建筑和文物安全管理的力度,形势有所好转,但发生在古建筑和文物单位的火灾时有发生,而且损失不断地增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火灾预防措施2不力,发生火灾后扑救方法不当而造成文物二次损失。为了能从根本上杜绝古建筑和文物单位火灾的发生,或发生火灾以后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寻找出古建筑和文物单位消防安全规律,本人遂即进行深入调研工作,力争找出消防安全的管理对策和成功扑救火灾的规律。开始以西安地区的古建筑和文物单位为重点,在取得初步收获的基础上写过多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有的获奖,有的被评为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优秀学术论文,并在西北地区专业学术交流会上交流,曾受到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的肯定和鼓励。此后,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在教导大队曾增设了古建筑和文物消防安全管理专题课程,使古建筑和文物消防安全管理在省内得到普及。此间,山西夏县消防指挥学校的学员在西安实习期间,对古建筑消防进行了专题研讨,并建议写一本有关古建筑和文物消防的专题书籍,以补充消防教材的内容。从此我就有了编写古建筑和文物消防一书的夙愿。为了充实内容,我曾先后赴北京、上海、甘肃、青海、四川、云南、江苏等地并三次赴全国古建筑文物大省之一的山西省调研学习,得到上述各省市消防总(支)队的热情支持,因而取得了丰硕而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调研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祖国珍贵文物遗产的热爱,更激发了深入发掘的积极性,进而发现祖国各地存留着古建筑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民居、古村落、古镇、庄园、祠堂、家庙等建筑历史文物,以及周边存在着稀世仅有的古树名(林)木。这些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物,更需要消防安全保护。该书力求做到学术性与科学性相统一,消防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写作上通俗易懂,内容上全面、系统、深入并有所创新。据此,试图从中国古代建筑和文物与消防的关系、古建筑和文物单位的火灾预防、古建筑和文物火灾的扑救等三个方面阐释古建筑和文物单位消防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防”与“消”的具体措施。在调研和写作过程中,始终受到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和西安市 公安消防支队以及省、市消防协会领导的热情支持和鼓励。西3安市公安消防支队队长贾西海同志数年来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不仅热情地提供了有关资料还主动安排特勤中队直观先进消防器械示范表演,而且多次为外出调研提供便利。西安消防指挥学校原副校长李志英同志曾提供大量有关资料。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原副总队长别鑫奇、原副参谋长魏安银(曾一道赴甘肃等地调研),均对全文进行过修改审定。西安市公安消防支队原副支队长、西安市消防协会秘书长陈印生(曾主管防火工作)对第二编防火部分进行了修改和审定。市消防协会理事张忙生同志在出版过程中给予极大的帮助和支持。本书第一稿形成时,武警学院消防管理系原主任朱吕通教授和现已辞世的西安市公安消防支队原支队长李保信同志亲自审核书稿并提出不少宝贵的修改意见。可以说,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这部书稿。本书的出版,实际是一部集体智慧的结晶。数年来先后奔赴全国不少省、市学习调研,广搜资料,得到有关省、市(总、支队)领导和同志的热情帮助,同时书中还参考引用了有关报刊、杂志中的有关资料。在此一并表示衷心地感谢。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肯定会有谬误之处,恳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作者2009 年国庆1第一编我国古代建筑和文物与消防的关系第一章我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概况与火灾第一节我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概况第二节火灾严重危害木质古建筑的安全第二章我国古代建筑和古民居现状第一节我国现存古代建筑概况第二节我国现存古民居概况第三章文物与火灾第一节文物的概念第二节保护文物的重要性第三节值得保护的绿色文物 古树林木第四节文物的耐火性能和火灾的关系第五节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的存在和放置规律第四章古建筑(民居)的建筑布局和单体建筑类型与消防的关系第一节古建筑的类型和消防特点第二节古建筑结构的种类和特点第三节单体古建筑的构成第四节组成单体建筑的构件附属物及其作用第五节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建筑的类型布局与消防工作第六节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建筑的起火燃烧规律与耐火(倒塌)时限2第七节古民居的建筑布局和消防特点第二编古建筑和文物单位的火灾预防第五章古建筑和文物单位的主要特点和火险因素第一节古建筑和文物单位的主要特点第二节古建筑和文物单位的火险因素第三节古建筑和文物单位的易燃与可燃物质第四节古建筑和文物单位中的博物院、展览馆、藏经楼、文物库的火灾危险第五节临时修葺施工现场的火灾危险第六节宗教活动场所的火灾危险第六章古建筑和文物单位的火灾预防第一节生活用火的预防和管理第二节易燃与可燃物质的管理措施第三节古建筑和文物单位内部特殊行业的火灾预防第四节古建筑物内各种雕塑、壁画等文物的火灾预防第五节建立防火安全管理和防火安全检查制度第七章古建筑和文物单位电气火灾的预防与灭火第一节古建筑和文物单位电气火灾的成因第二节古建筑和文物单位电气火灾的预防第三节电气初起火灾的扑救常识第八章古建筑群的火灾预防第一节开辟消防通道第二节防火分隔墙的辟设第三节装置防雷设施第九章古民居、庄园、古村落、古树林木区的火灾预防第一节古民居庄园的火灾预防第二节古村落的火灾预防第三节古树林木区的火灾预防3第十章古建筑和文物单位的消防设施第一节消防器材的配备、维护与保养第二节灭火器选型配置及管理第三节消火栓、消防水池、机动泵及附属器材的维护保养第四节消防通信设施的设置与使用第五节收藏、陈列珍贵文物的仓库、展厅和古建筑的自动报警灭火装置第十一章古建筑和文物单位的义务消防组织第一节建立义务消防组织的重要性及其任务第二节义务消防队的组织与分工第三节义务消防队的制度第四节义务消防队员的职责和奖励第十二章古建筑和文物单位的防火检查与火险整改第一节古建筑和文物单位防火检查的目的和要求第二节防火检查的形式和方法第三节消防安全检查的范围和内容第四节防火检查记录与整改第五节火灾事故发生后的工作要点第三编古建筑和文物火灾的扑救第十三章古建筑和文物火灾的特点与规律第一节古建筑和文物的火灾特点第二节古建筑火灾的燃烧规律和影响火灾发展的条件第三节古建筑火场上的倒塌和预防第十四章古建筑和文物火灾的火情侦察第一节火灾侦察的任务、步骤和方法第二节古建筑和文物火灾的侦察重点第十五章古建筑和文物单位火灾的灭火战术第一节扑救古建筑和文物单位火灾力量的组织4第二节古建筑灭火力量的调集和使用第三节古建筑和文物火灾的战术原则和灭火方法第十六章古建筑火场上的破拆第一节破拆的目的和要求第二节破拆的技术和方法第三节破拆中应注意的安全和预防措施第十七章火灾情况下文物的抢救、疏散和保护第一节火灾对文物的影响和破坏第二节可动文物的疏散和保护第三节不动文物的保护措施第十八章古建筑火灾的火场供水第一节古建筑火场上需水量的估计第二节古建筑火场上供水源和供水力量的组织第三节缺水或严重缺水情况下的战术和节水附录古建筑和文物火灾战例拉卜楞寺大经堂火灾扑救总结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大成殿发生大火的情况报告北京市少年宫寿皇门火灾扑救总结峨眉山金顶发生特大火灾的情况报告(摘录)西藏昌都嘎玛寺火灾青海杂多县日历寺火灾参考资料2第一章我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概况与火灾第一节我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概况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古代物质文化遗存丰富。古代建筑具有卓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距今已有四千年以上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建筑活动就已发现的遗址、遗迹来看,最低可追溯到七千年以前。由于我国的地理、气候、民族的差异,使各地域之间建筑有所不同,但经过较长时间的创造、发展、融合,逐渐形成了以木质材料构筑房屋,而且采取了在地平面上拓展为院落式布局的独特建筑体系,一直沿袭发展至近代。纵观我国建筑历史的发展,总的方向是沿着历史各代的更替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起落而发展的。根据我国建国前后的考古发掘的历史遗存实例资料来看,我国建筑历史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新石器时期;夏、商、周、春秋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辽金元明清等五个时期,其中的汉唐明三代是我国建筑史发展的三个繁荣辉煌的时期。一、新石器时期根据我国发掘出土的大量房屋遗址的实例来看,大约在一万至四千年前由于地理、气候、材料等条件的影响,营造方式也多种多样,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距今约六七千年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的干阑式建筑,即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房屋遗址(图 1 1),这是我国已知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