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软黏土桩撑锚组合支护深基坑变形性状实测分析_王智然.pdf
下载文档

ID:2328431

大小:1.68M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黏土 桩撑锚 组合 支护 基坑 变形 性状 实测 分析 王智然
文章编号:1008-3812(2022)06-025-06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JOURNALOFLIAONINGPROVINCIALCOLLEGEOFCOMMUNICATIONS第24卷 第6期2 0 2 2年1 2月Vol.24 No.6Dec.2 0 2 2软黏土桩撑锚组合支护深基坑变形性状实测分析1引言围护墙加撑(一道或多道支撑)支护体结构因其施工工艺成熟、支护体整体刚度大、控制位移效果较好等优点,普遍运用于我国滨海软土地区的基坑工程中。土层锚杆支护体是利用土体提供的锚固力来平衡面层结构所承受的土压力,因其施工简单、造价经济,一直以来被广泛使用在山体边坡工程和砂卵石、砂土及粘土地区的基坑支护工程中1-2。由于滨海地区多为深厚的海相沉积软土,具有含水量高,强度低,触变性、流变性显著、侧摩阻力小等特性,使得土层锚杆在提供锚固力和控制土体位移等方面存在不足,在温州软黏土地区土层锚杆(锚管)体系一般也只运用于开挖深度较浅(h4.0m)、周边环境条件较好的基坑围护工程中(土钉墙柔性支护)。为增加软土地层土层锚杆的锚固力与控制位移的能力,适应更深的围护深度要求,程良奎3等研究和发展了大直径高压二次灌浆预应力锚杆技术,使得桩锚支护技术在一定围护深度范围内取代了传统的桩支撑支护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温州地区桩锚支护技术常规以自身独立体系或桩锚加撑组合体系(上部锚索,下部支撑)存在,本文引用的工程实例则因支护区域有地下一层、地下二层围护深度高差存在,在整体以围护桩加一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围护体系下对地下二层区域增加了下道锚索结构,形成了上部支撑、下部锚索的桩撑、锚组合支护体系(见图1平面图、图2围护剖面图)。聂子云等研究4-5也认为,锚杆刚度系数不仅与锚杆体自身材料参数、尺寸有关,也与土层剪切刚度系数密切相关。当土体因流变性增强而产生结构破坏时,土层中的锚杆刚度系数也势必会因为力学性质(土层剪切刚度系数)的降低而减小。本文以温州梧田安置房项目基坑工程为背景,结合基坑开挖到底板浇筑施工期间坑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桩撑、锚组合支护体(上部支撑,下部锚索)与桩撑支护体(二道支撑)坑外土体位移的变化规律。王智然(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308)摘要以温州梧田安置房项目基坑工程为背景,结合基坑开挖到底板浇筑施工期间坑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桩撑、锚组合支护体(上部支撑,下部锚索)与桩撑支护体(二道支撑)坑外土体位移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开挖阶段及坑底暴露期的早期阶段两种支护体坑外深层土体水平位移随深度变化规律相似,桩撑、锚组合支护体因锚索预应力的存在而有较好的位移控制效果;坑底暴露期的后期阶段随着地库承台土方的开挖、扰动土体的流变和锚索的应力松弛等因素影响,锚索对围护桩的约束能力逐渐减弱,支锚深度以下土体水平位移出现“快速”增长,直到基础垫层完成浇筑、坑底施工负重增加才逐渐收敛稳定。本文通过折减锚索刚度系数的反分析计算方法,模拟锚索对围护桩位移约束能力的衰减过程,并结合反映基坑实际变形的坑底土m值经验计算公式,运用软件进行反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桩撑、锚组合支护体中的围护桩受力性能会随着土体水平位移的增大、锚索刚度的减弱而发生明显改变,说明深厚软黏土基坑采用桩撑、锚组合支护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关键词软黏土;桩撑锚组合支护;桩撑支护;监测数据中图分类号:TU473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22-08-09作者简介:王智然(1994),男,陕西渭南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房建工程、市政工程。25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2022年2工程概况在建瓯海区梧田街道梧田街村城中村改造安置房一期工程位于瓯海区梧田街道梧田街村,本工程由11幢2233层的住宅楼及配套设施组成,底层为二层地下室局部为一层地下室。监测段位于基坑二层地下室部分,CX10对应区段设计开挖深度为7.65m(承台垫层底,比底板底深0.45m),采用桩锚加撑围护结构(上部支撑、下部锚索);CX11对应主楼筏板开挖深度为8.15m,采用桩撑围护结构(二道支撑),分布见平面图。围护桩均采用800mm1000mm钻孔灌注桩,桩底深度分别为-22.85m与-24.95m(如图1、2所示)。支撑体系及锚索设计参数见下表1。表1基坑支护形式表3地质条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坑开挖深度影响范围内的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粘土,灰黄色,软塑状,局部软可塑状,高压缩性,层厚0.302.00m;(2)淤泥:灰色、流塑状,高压缩性,层厚20.5032.60m;(3)-1淤泥质粘土:灰色、土性流塑,高压缩性,层厚1.7013.30m。各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勘察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孔隙潜水)水位埋深0.461.31m。表2给出了各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表2各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4施工工况本基坑开挖遵循“分层、分块,先地下一层后地下二层”的原则组织挖土工况设计,并限定机械开挖至地库底板底、主楼筏板底后由人工结合塔吊开挖至地库承台、主楼电梯井底的最后土方开挖收尾工况。平面图所示基坑区块按照由西到东、由北至南的顺序组织出土。CX10、CX11对应区块主要施工工况及其时间节点如下表3所示。表3主要施工工况图2围护剖面图土层含水量%重度kN/m3粘聚力kPa内摩擦角粘土39.417.9023.312.2淤泥66.415.708.56.7淤泥质粘土51.416.1010.07.4时间施工内容工况12020年9月5日开始挖土工况22020年9月10日开挖至-5.5m、-4.8m标高准备施工第二道支撑、锚索工况32020年9月23日完成第二道混凝土支撑、锚索养护(锚索完成80kN预应力锁定),开始开挖下层土方工况42020年9月29日基坑边约20m范围挖至底板底-7.2m、筏 板 底-8.15m设 计 标 高,内侧大区块持续挖土工况52020年10月15日大面积土方开挖完成,陆续开始地库承台、主楼电梯井处土方开挖工况62020年10月23日开始垫层施工工况72020年11月4日开始底板浇筑图1基坑平面布置图构件名顶标高(m)尺寸(mm)刚度系数GL2-1.001000700/混凝土支撑-1.0070070050MN/m2腰梁-4.50900800/混凝土支撑-4.5080080050MN/m2钢围檩-4.5018a槽钢组合/旋喷锚索-4.50500mm,16m30MN/m226王智然:软黏土桩撑锚组合支护深基坑变形性状实测分析第6期5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实测结果分析图3、图4为CX10、CX11对应表3主要施工工况下深层土体位移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其中为增加监测数据密度便于比对分析,特在垫层浇筑工况增加10月23日与10月29日两组观测数据):5.1两组曲线相似点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组土体水平位移随深度变化曲线的相似点:(1)坑外土体水平位移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最大值出现位置随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移,位移随深度分布曲线呈“臌胀”形。(2)工况七出现的最大水平位移点在开挖面以下0.5m-1.0m之间,最大水平位移值与剖面挖深比值s/h=0.90%-1.10%:其中CX10对应开挖深度7.65m,最大水平位移值82.72mm,对应深度8.00m,s/h=1.08%;CX11对 应 开 挖 深 度8.15m,最 大 水 平 位 移 值73.71mm,对 应 深 度9.00m,s/h=0.90%。(3)坑底暴露阶段(机械挖土结束到底板浇筑完成期间,累积时间35d,对应工况四-工况七)土体蠕变位移显著:其中CX10最大水平位移值在坑底暴露期累积增加57.67mm,占总位移值69.75%;CX11最大水平位移值在坑底暴露期累积增加45.02mm,占总位移值61.53%。这一数据说明温州地区淤泥软土中基坑的蠕变现象十分显著,两种支锚型式在35d左右的坑底暴露期,最大水平位移增长均超过总位移值的60%,远高于其他地区相关学者3的统计分析,为减小基坑变形总量,应尽量缩短坑底暴露时间。5.2两组曲线不同点分析收集CX10、CX11测斜管自土方机械开挖完成到开始底板浇筑阶段的最大水平位移观测数据,图5最大水平位移发展图进行分析可知:(1)CX10对应工况四至工况五(开挖到地库底板深度至人工承台挖土工况前,对应9月30日到10月20日,历时约21d)坑外最大水平位移值44.65mm(s/h=0.62%),发展速率0.89mm/d;而同期CX11最大水平位移值54.13mm(s/h=0.66%),发展速率1.18mm/d,表明在开挖阶段及坑底暴露期的早期阶段,桩撑、锚组合支护体因锚索预应力的存在而有较好的位移控制效果。(2)从工况五至工况七(人工承台、坑中坑挖土开始到地下室底板浇筑阶段,对应10月20日到11月4日,历时约15d):图3显示CX11测斜管沿深度各测点水平位移值随时间呈递进式增长,曲线形态相近,形成一组“平行曲线”,且曲线间距相差不大,递进速率大致呈“匀速”发展状态。图5中可以看出,CX10在人工承台挖土阶段,在锚索深度以下土体水平位移出现了“快速”增长,其中最大水平位移值由44.65mm急剧增长到88.09mm,增长幅度97.29%;而同期CX11最 大 水 平 位 移 值 由54.13mm增 长 到74.21mm,增长幅度37.10%。为能更清晰地认识“快速”位移增长的发展规律,结合图5的整体发展情况,将工况六前后的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图4CX11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成果图图3CX10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成果图图5CX10、CX11深层土体最大水平位移发展图27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2022年得出围护体外深层土体最大位移值发展折线图(图6)。从图6中可以看到,CX11显示的坑外土体最大水平位移大致呈一固定斜率的发展状态,斜率介于1.26mm/d-1.5mm/d之间,与之前“匀速发展”分析一致。相比之下,CX10的坑外土体最大水平位移发展则较为复杂,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快速发展一期(10月21日10月25日),增长速率6.25mm/d;增长平缓期(10月25日10月29日),增长速率0.49mm/d;快速发展二期(10月29日11月1日),增长速率5.49mm/d;负增长期(11月1日-11月4日),增长速率-2.69mm/d。查看CX10相邻基坑区块施工日志:10月21日进行人工承台挖土阶段,10月25日进行C15素混凝土垫层浇筑,11月1日下午11月4日绑扎底板钢筋。由此可以推断:该时期桩撑、锚组合支护区域内的饱和淤泥软土,在人工挖土工况开始后,其位移发展速率得以显著提高且呈现出不收敛的“危险”状态,土体流变现象明显提升,受扰动程度加强,土体发生结构破坏(剪切破坏),锚索的应力松弛也伴随发生在该过程中,直到坑底的适当负重(素混凝土垫层、基础钢筋材料)出现才有效减缓(遏制)淤泥软土的水平位移发展速率。为研究桩撑、锚组合支护体(上部支撑,下部桩锚)中第二道锚索刚度系数的折减问题,选取坑底暴露阶段(2020年9月30日至2020年11月4日)CX10、CX11对应坑外土体水平位移值进行分析,并将组合支护体与桩撑支护体中二道撑(锚索)与一道撑对应深度位置的坑外土体相对位移进行了比较,具体如图7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CX11对应的桩撑(二道撑)支护体中,第二道支撑与第一道支撑位置对应坑外土体相对位移由0.43发展到0.99,然后稳定在1.161.21之间,可见上、下二道支撑控制位移能力相仿(证明根据虎克定律推导的钢筋混凝土支撑刚度系数计算公式理论清晰,符合实际)。而CX10对应的桩撑、锚组合支护体(上部支撑,下部锚索)所观测的第二道锚索与第一道支撑位置对应坑外土体相对位移由刚开始的1.44略升至1.49,然后下降稳定在1.35到1.36之间,再由1.36急 剧 发 展 到1.87,增 长 幅 度37.5%,说明此时组合支护体中锚索控制位移能力明显减弱,且与4.2.2的土体结构破坏分析发生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