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中日流行语对比研究_李雪勇.pdf
下载文档

ID:2328185

大小:1.61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认知 社会 语言学 视域 中日 流行语 对比 研究 李雪勇
汉字与历史文化194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中日流行语对比研究 李雪勇 朱春敬【提 要】认知社会语言学作为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交叉研究的边缘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语义和言语变异。流行语是一种受认知方式和社会特性的双重驱动而产生的一种语言变体,因此从语言的认知性和社会性层面分析两种语言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内涵的异同,探索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流行语的发展与变化,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关键词】流行语 认知社会语言学 隐喻 转喻 社会性一、引言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国家文明的魅力所在。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除此之外,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和人的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网络新词的产生集中反映了人类思维的多元性。流行语是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受到广大网民甚至社会各个层面人士喜爱的语言形式,或形成于热点事件话题,或形成于网络交流符号与修辞方式,是时代风貌与社会心理的镜象(孙雪梅、刘昊哲,2020)。因此对流行语的研究不能脱离人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因素。但是近年来,学者们对流行语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层面,流行语的交互性研究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将流行语的认知性和社会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探索流行语意义的构建。认知社会语言学将社会情境、文化环境等语言外部要素和以认知能力、认知机制为代表的语言内部要素一并纳入语言研究中(黄婉童,2019)。因此以认知社会语言学为理论框架研究流行语意义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二、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的不断推进,一些认知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语言的社会性质,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向转到对社会生活中语言现象的分析上,在此基础上就产生了认知社会语言学这一新的研究范式。正如朱海燕、刘懿娴(2011)所言:“社会变量是认知语言学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语言在使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必须关注其社会环境”。认知社会语言学作为受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交叉研究的边缘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关注语言和言语的变异问题。王天翼、王寅(2012)将认知社会语言学暂时定位于从语言的认知性和社会性的角度来考察语言变异、文化模型、意识形态、双语对比等方面的问题。张辉、周红英(2010)也认为认知社会语言学越来越关注社会性体现在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言语变异现象,并进一步指出人类虽然有共同的认知基础,但是在不同语言或语言变体中不一定有相同的表层句法特征,语言的认知-功能解释既受语言内部因素(结构和语义)制约,也受同言语变异有关的外部因素(语境和社会)制约。张天伟(2019)也提出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重点是在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语境中探讨语言变异问题。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流行语的发展变化不仅和人的认知机制有关,而且和社会因素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流行语的变异问题也充分体现了人的认知活动以及当前社会浓厚的时代特征。DOI:10.14014/11-2597/g2.2023.01.013汉字与历史文化195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三、研究对象的确立中国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出的“2020 十大流行语”分别是: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逆行者、飒、后浪、神兽、直播带货、双循环、打工人、内卷、凡尔赛文学。【日本现代用语基础知识 2020 U-CAN 新语流行语大赏】排名前十的流行语分别是:3 密(密闭空间、密闭场所、密切接触)、愛不時着(爱的迫降)、森(动物之森)、(安倍口罩)、(尼彦)、才(在线)、鬼滅刃(鬼灭之刃)、Go To(Go To 补贴)、口(单人露营)、(福娃酱)。四、中日流行语的认知性和社会性分析隐喻和转喻作为一种认知机制,是导致语义发生变化的重要方式。隐喻认知基于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似性,概念隐喻的机制是现实世界(源域)对虚拟社会(目标域)的映射,也即是人类对社会若干方面的认知经验用形象的喻体来映射说明另一不同范畴的认知活动(王梦,2020)。通过隐喻映射,人的认知思维就给词语赋予了新的意义,加深了对具体的事物多方面的理解。转喻认知基于两种概念之间的相关性,具有整体代部分,部分代整体或者部分代部分的认知机制模式。概念转喻的机制是指在一些概念实体中,用那些突显的、重要的部分或者易被感知的整体作为认知的参照点去表现那些不怎么突显或者不易被感知的实体(曹师一,2014)。由此可以看出,认知语言学对我们解读网络上的新词语提供了新的角度,隐喻和转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对语言背后所隐藏的含义进行了延伸,丰富了语言的意义。(一)中日流行语的认知性分析“逆行者”从字面含义来看指朝着反方向前进的人,现在主要用来赞誉 2020 年新冠疫情阻击战中不惧危险、迎难而上的人。大多数人在面对危险时会选择规避危险,远离危险地带。在别人设法逃离危险区的时候,有一些人则逆向而行,冒着危险挽救他人的生命。这个隐喻映射是基于“逆行者”都有朝着反方向前行的共性,因此通过隐喻映射,就产生了新的社会意义。“飒”在说文解字中为“形声,从风,立声”,可见其本义主要是形容风的声音,现在主要用来赞美奋战在职场中利落、潇洒的女性。但笔者通过语义分析发现流行语中的“飒”的意义并不是由“风声”这一词义转移过来的,而是由“飒爽”转移过来的。“豪爽”是二者共享的一个性格特征,于是通过隐喻映射,便给这个词赋予了新的社会意义。“后浪”最早出自刘斧青琐高议:“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原意指晚辈(新人),在网络上意义逐渐延伸为指生活品质高的青年团体。二者的语义中都具有年纪轻的意义成分,后来经过人的认知加工,从源域(晚辈)映射到目标域(高生活质量的青年人)。“神兽”本意是指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经典动物,随着社会发展,在社会语境中就产生了和原有内涵不同的语义。现主要指疫情期间居家上网课时调皮捣蛋的孩子。家长把与孩子相处的过程比作与“神兽”相斗,所以“神兽”成了疫情期间居家上网课的孩子的代称。前者表示的是抽象概念,后者是引申出来的具体概念。前者和后者在性质和状态上具有某些相似性,因此由源域(神兽)映射到了目标域(孩子)。“打工人”是由“打工”一词衍生出来的网络新词,其始源域为打工的人,为了生存被迫奋斗的人。其目标域为辛酸苦楚的人,两者都有生活中面临压力、没有舒适感等相似性。基于“打工人”旧义中特定称谓的具体表达与新义中的抽象概念之间的这种相似性联系,通过隐喻映射,其旧义发展与泛化而产生新义(李雪、张鑫,2021)。后来“打工人”一词就被网民用来调侃人们在社会上艰苦奋斗的状态。并依据“XX 人”这一结构特征,还产生了“社会人”“干饭人”“工具人”等一系列网络新词。汉字与历史文化196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内卷”译自英语单词 Involution,原指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僵化现象。后来主要指各行业非理性的内部竞争。转喻产生于事物的相关性,具有“结果代原因”的分析模式。“内卷”一词基于“结果代原因”的转喻思维映射的基础,由“严重的竞争”这一结果代指了“社会发展陷入僵化”这一原因,实现了语义的过渡。“凡尔赛文学”起源于讲述法国凡尔赛宫贵族生活的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漫画中描述的凡尔赛宫虽然华丽却并不适合人们居住,因此凡尔赛宫便指代了华而不实的一种现象。后来随着社会意义的不断深入,逐渐引申为一种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的话语模式,通过反向的表述来透露自己优越的生活。前者表示先扬后抑,后者表示先抑后扬。二者在性质上具有某些相似性,因此把“凡尔赛宫特性”作为源域映射到目标域“用自贬的方式进行炫耀”上,使“凡尔赛文学”的意义很好地概念化了。徐景亮(2013)提出事物概念的总称,在发挥转喻模式“总体代单个实体”作用的情况下,可以转喻地指称组成总体的单个成分。流行语“3 密”来源于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在新冠疫情期间提醒广大群众避免“3 密”环境,即避免密闭空间、密闭场所、密切接触。该词是事物概念的总称,在“总体代单个实体”转喻模式的基础上,“3 密”用来指代个体的三种防疫环境。邓秀梅、张鹏(2013)指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当整体中的某一个部分的突显度高于整体的时候,常用来代替整体。“”(安倍口罩)源于安倍宣布给日本每个家庭发放两只可以重复利用的布口罩这一政策。“”这一实体在整个事件中是最具凸显的部分。“”在特定的转喻思维模式基础上,基于部分-整体的转喻认知机制,用事件中具体的事物名称去指代了这一整个事件。转喻具有经济性原则,转喻思维的运用能够使语言更加简化。在日益迅速的发展模式的催动下,转喻思维的经济原则可以使沟通变得更加便捷。例如“森”全称为“森”(集合吧,动物之森)是一款在日本非常流行的电子游戏。该词运用了转喻的经济性原则,用“”代替了“”,这种简洁的表达方式就加快了语言交流的速度。“才”(在线)同属于概念事物的总称,“才”涵盖了“才会議”“才診療”“才授業”等一系列在线活动。在转喻模式“总体代单个实体”的基础上,用“才”指代这一系列在线活动。“Go To”由英文“Go To”和外来语“”构成,片假名“”英文单词是“campaign”,意思是“活动”。是日本为了振兴受疫情影响的旅游业,鼓励民众旅行和消费而实施的补贴政策。该政策分为“Go To Travel”“Go To Eat”“Go To Event”以及“Go To 商店街”。“”作为政策核心,在“总体代单个实体”这一转喻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了“从总体向单个实体”的转喻机制的映射。通过对 2020 年度中日流行语的认知性进行分析,笔者发现中日流行语的产生机制很多都能用认知社会语言学中的隐喻和转喻理论进行阐释。但汉语多使用隐喻的认知机制来解释流行语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现象,只有“内卷”使用了转喻认知模式。而日语则使用转喻的认知机制来解释流行语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现象。这反映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大脑中的认知域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流行语语义的变化不仅是众多网民运用他们独特的创新思维来整合置于社会语境中的语言,实现现实世界(源域)对虚拟社会(目标域)的映射,而且人们为了使交流便捷化,更倾向于选用简单的表达方式,例如日语流行语中多使用“总体代单个实体”这一转喻模式,就体现了流行语转喻思维的经济性原则。汉字与历史文化1972023年第1期(总第325期)(二)中日流行语的社会性分析语言来源于社会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认知社会语言学强调的主要是对社会现象进行认知。因此流行语的产生原因并不能仅用人的认知理论进行解释,而是人的这种认知要植根于社会中去考量。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是社会、文化和人的心理相互融合的产物,它真实地反映了大众心理的诉求以及社会文化的不断变化发展。由此可见,少数流行语的产生和当前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对流行语的研究必然是不能忽视社会这一影响因素的。时政经济文化娱乐社会生活汉语流行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双循环直播带货逆行者飒后浪神兽打工人内卷凡尔赛文学日语流行语3 密 丿 Go To 一愛不時着森 鬼滅刃 口 流行语的出现揭示了当前的社会文化现象,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通过上述流行语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中日两国 2020 年网络热词几乎都与“抗疫”主题密切相关。例如汉语流行语中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飒”“神兽”,日本流行语中的“3 密”“”“”等。可见流行语可以集中反映某时段内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并且中日流行语也都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的原则,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逐渐加快,那么为了进一步提高交际的效率,人们便简化了表达的方式。从流行语所属社会领域分布结果来看,中日流行语极少与时政、经济有关,这主要是因为中日两国网民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中日青年群体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关注程度相对较少,国民关注的焦点多集中在文化娱乐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但两国所聚焦的侧重点仍存在很大区别,中国流行语主要侧重于社会生活,关注民生。例如:后浪、打工人、内卷等。而日本流行语则主要体现在文化娱乐上。例如:韩剧爱的迫降、游戏“森”、动画鬼滅刃、日本搞笑艺人“”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