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学视域下的川东土家余门拳养生文化研究_胡帅.pdf
下载文档

ID:2328180

大小:1.36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人类学 视域 川东 土家 余门拳 养生 文化 研究 胡帅
民族传统体育2022年(第12卷)第35期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人类学视域下的川东土家余门拳养生文化研究胡帅 杨阳(四川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四川达州 635000)摘 要:该文以探索川东土家余门拳养生文化思想与实践为目的,运用田野调查、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展开研究,旨在为余门拳养生文化的当代传承提供若干借鉴。研究结论:(1)余门拳养生文化的主要内容体系分为体质和文化两大门类,继承性、实用性、发展性是其主要特点;(2)从体质人类学视角看,“养形调身”是余门拳养生文化的核心理念,以“武医结合”为代表的养生实践是其养生体系的重要表征;(3)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余门拳养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天人合一”是其养生理念的集中概括。结合余门拳养生文化在理念及内容层面的异化,提出其现代化传承的对策:(1)校园应成为余门拳养生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2)简洁化、平台化、时效化的余门拳养生内容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关键词:人类学 土家余门拳 养生 文化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22)12(b)-0119-05Research on the Regimen Culture of Tujia Yus Boxing in Eastern Sichu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thropologyHU Shuai YANG Yang(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Dazhou,Sichuan Province,635000 China)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thought and practice of the regimen culture of Tujia Yus Boxing in Eastern Sichuan,and carry out research by using fieldwork,interviews,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aim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contemporary inheritance of the regimen culture of Yus Boxing.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1)The main content system of the regimen culture of Yus Boxing is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physical constitution and culture,with inheritance,practicality and development as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2)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nourishing the body and adjusting the body is the core concept of the regimen culture of Yus Boxing,and the regimen practice represented by martial medicine integration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its regimen system.(3)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the regimen culture of Yus Boxing has rich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and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is a concentrated summary of its regimen concept.Combined with the alienation of the regimen culture of Yus Boxing at the level of concept and content,the countermeasures for its modern inheritance are proposed:(1)The campus should become an important position for the inheritance of the regimen culture of Yus Boxing.(2)The construction of a concise,platform-based,and time-sensitive content system of the regimen culture of Yus Boxing is urgent.Key Words:Anthropology;Tujia Yus Boxing;Regimen;CultureDOI:10.16655/ki.2095-2813.2210-1579-2217基金项目:四川中医药文化协同发展研究中心课题(项目名称:人类学视域下的川东土家余门拳养生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21XT52)。作者简介:胡帅(1990),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研究。119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2022年(第12卷)第35期民族传统体育中医与传统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两颗璀璨的明珠。中医养生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中指导了先民的养生实践,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理论体系,而传统体育在这种养生实践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其与传统中医在思想理念上均强调“整体观”的视角,即将事物置于身体或者文化的整体语境中加以观照1。该文旨在将土家余门拳的养生思想体系与文化实践进行呈现,探讨余门拳养生思想的异化过程及其原因,进而讨论余门拳养生思想的传承困境、传承路径。1 土家余门拳养生文化概述 1.1 土家余门拳历史源流概述土家余门拳是峨眉拳系的一个土著拳种,兴盛于明代中叶,在2022年2月成为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 宣汉县志 与 四川武术大全 中载有该拳种之源流的相关内容。相传华佗之徒吴谱、樊问路过宣汉县时为当地余姓农家进行诊疗,并将“五禽戏”教予病患进行习练,余门拳即是余氏在“五禽戏”基础上改进而来。传说虽不可尽信,但从余门拳当前的套路招式来看,其与“五禽戏”的渊源颇深。在以往的余门拳研究当中,其更多是作为一种传统武术项目出现在学术视野中,但实际上,余门拳不仅是一项传统武术技艺,而且兼具导引、气功等多种养生内容,是一项不可多得的土家传统文化瑰宝。它重视基础技艺的习练,在学习过程中讲求循序渐进,“形、神、意、化”是余门拳习练者自古遵循的习练理念,注重模仿动物以练形,打坐打桩以凝神聚气,在习练中领会动作规律、在实战中学会招式的自如变换。可以说,余门拳丰富的养生内容尚未被充分发掘,这亦是其区别于其他武术项目的重要特点之一。1.2 余门拳养生文化的主要内容前人关于余门拳养生内容的研究成果多呈现碎片化分布,例如,刘尧峰、徐泉森等人在其研究中均论及了余门拳桩功、拳法、掌法中蕴藏的武术养生内容,也多次印证了余门拳与五禽戏二者之间具有的紧密联系,但并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余门拳养生文化体系研究,对其养生思想与实践的探索更是乏善可陈。在长期的田野调查中,笔者尝试将余门拳的养生文化内容体系归纳概括为“体质”与“文化”两大主要部分。“体质”关注的是余门拳演变过程中技击与功法层面的养生实践,注重从生物性上解读余门拳养生文化,“文化”则更侧重体现余门拳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思考与实践,这也与体质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这两大视角不谋而合。1.3 余门拳养生文化的特点结合前人研究与田野调查实际,余门拳养生文化的特点可以被概括为:继承性、实用性、发展性。首先,无论余门拳是否源于华佗之徒,其与五禽戏的联系甚为紧密,它继承了五禽戏中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的重要习练方法,注重在养生文化体系中对传统养生的继承,所谓“仿生五禽重养生”2即是其养生文化的特征体现。其次,余门拳是百里峡山地文化的典型代表,基于防身功能的实用性是余门拳技击套路的主要特征,这一特点与高山大川的地势特征相呼应,“拳打卧龙之地”3即是这一特点的准确概括。从逻辑上可以推论:余门拳养生功法与其技击套路类似,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例如,余门拳在传承过程中十分注重习练者身体素质的提升,余门拳传承人也善于利用中医中药,对习练者常见的身体不适进行调理。再次,余门拳养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其内容是处于持续的发展过程之中的。例如,传承人在向大众教授余门拳养生文化的过程中,善于对传统养生功法进行提炼萃取,通过简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余门拳养生文化普及的门槛。又如,对于“低头族”人群,传承人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革新,积极防范长期低头导致的肩胛提肌劳损及体态不良症状的出现。2 体质人类学视角下的土家余门拳养生思想与实践 2.1 余门拳养生思想的体质人类学文献研究传统中医认为“形”与“神”是组成人体的两大要素,而在传统武术导引养生思想中亦有“养形”“养心”“养神”的养生内容的区分4。从体质人类学角度看,受冷兵器时代军事、劳动等因素的影响,武术的技击内容在这一时期似乎得到了更多的凸显,“强身”是这一时期武术习练的主要目的。再从中华传统哲学的视角看,“强身”与“养形”的目的是类似的,均注重通过身体锻炼使人的肌肉、骨骼、脏腑等机能得以提升。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养形”是余门拳养生文化的首要内容,也是余门拳养生文化体系的基础。例如,余门拳赋 中有云:“外力常练脱濁骨而超凡,迈步五行椿身稳如铜钟,卧练铁板桥体魄若钢,铁腿劈断栋柱,铁掌能穿岩砖”,强调通过不同功法的习练提升人体的综合素质。又如,在巴县(今重庆)王礼庭口述、李泽民记录的 五禽气功图说 中,以文字和图画的形式详尽记录了五禽功法的内容,余门拳先祖即以其为蓝本逐渐传承与改进余门拳法与养生功法。2.2 余门拳传统技艺中的“养形调身”理念探索深受“五禽之法”影响的余门拳,在其身口相传的传习过程中也形成了“形物之形,悟物之意”的传统。120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民族传统体育2022年(第12卷)第35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武”与“医”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传统中医学重“道”,讲求“未病先治”5,余门拳作为传统武术导引的重要代表,被认为是一种重在养形调身的“活人之术”,这一理念从前文所罗列的历史典籍中便可窥探一斑,其当代传承过程中的种种养生实践亦可映射出这一基本理念:首先,余门拳注重对肌肉、骨骼等基础身体机能的提升,第十代传承人丁耀庭开设的余门拳少年训练班中,十分重视对意手功、百把抓、卧虎功、爬功等养生功法的习练,重在提高学员的力量、耐力和灵敏素质,践行了“养生先养形”6的价值理念。其次,余门拳的习练亦十分讲求“调身”,即在习练者功法练习的同时辅以中医中药治疗,关注习练者的五脏六腑、气血经络的协调,最终使其身体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2.3 余门拳“武医结合”的养生实践研究“养形调身”是余门拳养生文化的基本理念,而“医武结合”则是在实践层面对余门拳养生方法的高度概括。首先,“武医结合”的养生实践体现在余门拳对于中医中药的高度重视上。余门拳的主要传承人丁耀庭师傅在少儿时期曾罹患佝偻病不能行走,其在师傅丁举高的教导之下习练余门拳,长时间的身体锻炼使丁耀庭师傅摆脱了疾病束缚,身心各项素质也得到了极大增强,这一案例成为余门拳“武医结合”实践的典型代表。传习至当代,传承人对“医武结合”养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