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人类
命运
共同体
倡议
时代
境遇
理论
渊源
现实意义
赵坤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 年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哲学视野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编号:)和福建省 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思想研究”(编号:)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赵坤(),男,山东青岛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 卷第期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月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时代境遇、理论渊源及现实意义赵坤(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中国对当今国内外发展形势的积极回应。从时代境遇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方案,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保障,也是加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行动方略;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共同体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与“和而不同”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总结;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现实意义表现在有利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有利于推动历史朝“自由人联合体”的方向前进。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话语权;“自由人联合体”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习近平深刻分析和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与发展规律所得出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时代境遇、理论渊源和现实意义正确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十分重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时代境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倡议作为一种全新的科学理论,是在新时代境遇下产生的,是在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也是对时代挑战的积极回应。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方案习近平指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包含了当今世界的众多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传统的国际力量对比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使国际形势呈现出“东升西降”的局面,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力量对比趋于均衡;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即将到来,各国对高科技制高点的争夺异常激烈,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的发展也引发了众多的不确定性;三是旧有的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为特征的国际秩序逐渐瓦解,发展中国家受制于发达国家的旧政治格局被逐渐打破,由中国所倡导的合作共赢理念深入人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为了保护和获得更多的共同利益,不同民族和国家注定会走向联合。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正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方案,是中国在新时代对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面对复杂多变、风云激荡的国际形势,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在政治方面倡导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经济方面,倡导同舟共济、贸易自由,反对以邻为壑、贸易壁垒;在文化方面,倡导多样交流、互鉴共存,反对文化霸权、文化殖民;在安全方面,倡导对话协商、化解分歧,反对恐怖主义、种族矛盾;在生态方面,倡导环境友好、合作应对,反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人类持久和平与发展的科学理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坚持按照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和国际关系准则,逐步构建起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从而在“变局”中实现各国的共同进步与发DOI:10.16279/34-1214/z.2023.01.009展,共筑繁荣稳定的世界格局。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保障“中国人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进入新时代,中国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了有机统一。一方面,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最初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对中华民族而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保障。首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充分吸收和借鉴外来文明的有益成果。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善于吸收和借鉴外来文明,正是这种文明的包容性才使中华民族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随着与世界的联系愈发紧密,中国只有更积极主动地同其他国家建立起友好关系,吸收和借鉴外来文明的有益成果,才能保证中华文明的持续性发展。其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与中国道路,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中国威胁论”等论调也层出不穷。通过建构人类命运体可以将中国进行改革建设的经验成果,以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向全世界分享,从而在国际上树立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再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外部国际环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外部保障。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地区冲突与战争、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肆虐等负面因素依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霾。只有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形成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外部保障。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衰弱一方面是由于封闭自守,逐渐落后于世界;另一方面,则是全球化过程中外来侵略者的入侵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沉痛灾难。因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一开始就与整个世界有着必然联系。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全球视野看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做到了中国梦与世界梦的统一。加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行动方略 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问世推动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无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运动从此拥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进入 世纪,俄国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先后胜利,也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但随着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性事件的发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逐渐陷入低谷。在全世界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时,中国走出了一条独具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得到了巨大提升。伴随着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过霸权主义所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逐渐引起众多国家不满,人们渴望一种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工人自主意识的觉醒,受压迫民族争取自由独立的呼声高涨,互联网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极大地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这一切都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当今世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倡议,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对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形势的积极回应,是加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行动方略。一方面,虽然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并未发生改变,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通过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加强各国之间联系与交往,实现真正的合作共赢,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和“自由人联合体”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民族历史”加快转变为“世界历史”,印证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性。资本主义的衰落和社会主义的兴盛同样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由资本主义通向共产主义的桥梁纽带必将推动建成更加美丽和谐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理论渊源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原创性的贡献,其产生和发展具有广泛深厚的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共同体思想就人的本质而言,马克思认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只有身处社会,拥有某种社会关系,人才能称其为人。同时,人作为一种类存在物,决定了人必须要处于一定的“类”当中。现实生活中的“类”就是共同体,因此,人必然处于共同体之中。所谓共同体,实质上就是将人与人组织起来的某种社会关系,人总是在现实的社会共同体中生活。马克思恩格斯按照不同时代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及人的解放和发展程度将社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第期会共同体划分为三种形态:自然共同体、虚幻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第一种形态是自然共同体,产生于前资本主义时代。在 原 始 社 会,由 于 生 产 力 水 平 十 分 低下,自然形成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还尚未分离,个人只能依赖于共同体进行生产生活,人的独立个性得不到彰显,解放和发展遭到了共同体的阻碍。第二种形态是虚幻共同体,这是由资本主义国家和阶级所呈现出来的共同体。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人们之间的天然联系也被货币联系所取代,人们生产的目的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生产异己的商品。在这个共同体中,作为虚幻的代表整体利益的阶级和国家实际上成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人的自由个性被进一步扼杀;第三种形态是真正的共同体,这是一种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即:“自由人联合体”。真正的共同体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宣告了国家和阶级的终结。在这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自觉自主的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个人实现了最终的解放,人的自由个性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由虚幻共同体向真正的共同体的过渡阶段,这种过渡表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资本主义时代各自为营的局限性,力图实现世界人民的大团结;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没有消灭国家与阶级,而是以国家为基础建立一个各个国家之间和谐与共的“世界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与“和而不同”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提供了独属于中国的智慧。“天下一家”的天下观提供了以世界为整体看待问题的整体性思维,“天下为公”的大同观提供了对未来美好社会向往的设计蓝图,“和而不同”的“和合观”提供了各国之间友好互动的相处范式。“天下”作为中国独有的一个概念,在古代主要指君王所统治的领土范围,也特指中国。在近代,学者则多把“天下”解释为世界。在钱穆看来,中国人“常把国家观念消融在天下或世界的观念里”。因此,“天下一家”的“天下观”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立足于全世界以整体性思维看待问题的角度。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将世界看成一个整体,这种整体性思维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中表现为以整个世界和全体人类为关注对象。中华民族在古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汇集成了“天下为公”的大同观。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种大同观充满了空想的原始共产主义色彩,但其中对未来社会的一些构想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共同体思想,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也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在大同社会,“天下为公”的价值追求,“讲信修睦”的社会交往准则,“皆有所养”的社会保障制度,各尽其力的良好风尚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内在的精神相通。和合文化最初是指不同乐器在演奏时的和谐,后来被引申为人与人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当今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差异性较为明显,也存在着众多的利益分歧。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倡导合作共赢理念,“和而不同”的“和合观”正是合作共赢理念的传统文化依据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主张在承认各国之间差异性的基础上开展广泛合作,从而携手共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家园。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总结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作为新时代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明确指出:“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与整个世界和全体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身所蕴含的世界主义和人类情怀经过百年的奋斗实践,最终孕育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过程中始终与国际社会保持着密切联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本身就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处理中印边界问题时,周恩来首次公开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新中国尝试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伟大先声。世纪 年代,邓小平在“和平共处”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