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智能赋能新闻传播教育:...践转向、未来愿景与赋能路径_陈丽丹.pdf
下载文档

ID:2327643

大小:1.54M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人工智能 新闻 传播 教育 转向 未来 路径 陈丽丹
年 月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卷第 期 ():引用格式:陈丽丹,姚 艺人工智能赋能新闻传播教育:实践转向、未来愿景与赋能路径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人工智能赋能新闻传播教育:实践转向、未来愿景与赋能路径陈丽丹,姚 艺(西南政法大学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重庆)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应用,驱使新闻传播教育发生了实践转向,调整了教育目标,创新了教学方式,并对教学场景进行了升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继续深入,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应改变教育理念,从实用性为主的传统教育理念向智能化思维引领下的现代教育理念转型,培养兼具功能性和可迁移性的新闻智慧人才,并契合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性实现新闻传播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赋能新闻传播教育的路径包括数据赋能、场景赋能和个体赋能三个方面:通过数据赋能增强数据思维应用能力,通过场景赋能构建“具身化”虚拟教学情景,通过个体赋能定制“千人千面”个性化学习模式。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闻传播教育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引 言当前,大数据、算法等计算机智能技术不断嵌入各行各业,包括教育行业,其中智能评测系统、智能教育辅导机器人、智慧图书馆等典型场景已被逐渐应用。国务院于 年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教育部于 年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于 年发布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均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人工智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推动着人工智能与教育不断进行交叉融合。在研究领域,年,美国学者 等发表了第一篇关于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论文,关注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此后,国外学者的研究更多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或教育应用的研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工智能应用与电视媒体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变革研究();西南政法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二十大专项课题:科教兴国战略下的人工智能赋能新闻传播教育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学生科研创新项目()作者简介:陈丽丹,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电视与新媒体、媒体与法治等研究,:;姚 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发,如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对话建模技术生成的智能写作评分系统、智能教学系统,以适用于高等教育自动化作文评分和辅助学生学习。国外学者对智能教育机器人的研究也较多,研究其如何利用机器学习预测学生在课程中的成绩表现、识别存在学习障碍的学生等。关于智能教育系统、智能机器人、智慧教室,我国学者也提出了诸多研究方案,如构建课堂教学行为智能分析模型来提升课堂效果、应用智能机器人来赋能教育实践等。总体上,国内外现有研究更多地聚焦于教育大环境,将焦点放置于新闻传播教育这一细分教育领域的为数不多。围绕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教育,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关注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学者提出了智能时代“技术替代”“功能提升”“模式修正”和“系统再造”的人才培养建设路径,也有学者提出更为具体的措施,主张通过加大理科生生源比例、加大创造性及审美性课程比例、引进智媒型师资等路径来培养适应智媒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二是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影响。有学者聚焦新闻传播的教学实践,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理论教育、新闻史教育以及新闻业务教育的影响,也有学者从技术维度探讨智能技术对新闻教育带来的裂变,认为人工智能在促进新闻教育分工和改进新闻教育理念方面发挥着作用。上述研究主要集中于中观或微观层面的探讨,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学者着眼于宏观的理念层面,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传播教育理念的重塑与再构,以及人工智能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和使命。从新闻传播实践来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的技术力量逐步延伸到新闻生产与分发的各个环节,不断颠覆和重构着新闻业态的传统格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渗透到新闻传播行业,如何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来适应、甚至引领这种全新的新闻生产传播方式成为一道难题,对目前的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时间较短,所以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教育融合发展方面的研究尚存较大的空间。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梳理了人工智能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实践转向,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未来愿景,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闻传播教育的路径。二、人工智能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实践转向纵观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技术逐渐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在正当性的前提下,技术的加持有助于绵延教育学科的实践力和生命力。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与应用,推动着新闻传播教育向数字化、智能化变革,驱使新闻传播教育在教育目标、教学方式、教育场景方面发生了实践转向。(一)新闻传播教育的目标调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领域应用程度不断加深,我国部分新闻院系开始思考如何培养适应智能时代新闻生产要求的专业人才,将新闻智能生产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从国内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实践来看,调整招生计划、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增设智能传播相关课程或专业、调整专业研究方向等是大多数新闻院系在人工智能技术浪潮下作出的适应性措施,旨在提升学生在智能媒体环境下的专业认知与实践技能,适应智能技术的发展要求。比如,中国传媒大学新闻教育率先创立了全国首个数据新闻报道方向,同时还组建了数据新闻报道实验班,指导学生参与数据新闻的制作过程,进行可视化数据呈现;年将原有的“网络与新媒体经营方向”调整为“智能融媒体运营方向”,将人工智能技术纳入专业培养,以适应新媒体智能化、融合化的发展趋势。除调整新闻课程、专业方向,也有新闻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变,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年与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合作,推出了“人工智能新闻”的联合培养模式。以上新闻传播教育的目标调整反映出新闻传播教育对人工智能技术在认知维度上的转向,体现出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积极向人工智能技术靠近的态度,使学生熟悉人工智能新闻生产的理念、原理、操作方法等,这是推动技术融入新闻传播教育的“先导”措施。(二)新闻传播教学方式创新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侧重于用直观的方式来呈现信息,以口头讲述和文字板书为主。计算机技术应用后,多媒体呈现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借助采访画面、新闻现场录音、新闻文本等教育资源增强了学生对新闻传播知识和新闻现场的理解。虚拟仿真技术是继多媒体技术、网络在线技术后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应用的新方向。目前,许多新闻院系积极搭建了虚拟仿真实验室,尝试开展智能教育。一般来说,新闻传播类虚拟仿真实验室通常以一个仿真实验平台为教学核心,同时搭载在线采访、视频剪辑、文字编辑等其他数字模块。年,教育部认定了 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其中新闻传播类占 项,如中国传媒大学数字电视演播室技术项目、河北经贸大学融媒体新闻制作流程虚拟仿真项目等。这也掀起了各大高校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的热潮,如云南大学建立了“云南少数民族节庆活动融合报道虚拟仿真教学项目”,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立了融媒体实验室及虚拟仿真实验室,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立了“重大成就融媒体报道虚拟仿真实验”,中央民族大学建立了“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综合实务训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这些虚拟仿真实验室借助云计算、云工具、云存储、云发布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推进虚拟技术融入实验教学,创新了新闻人才培养方式。虚拟仿真技术的关键在于“真”。要做到真,就要利用仿真技术搭建三维空间,模拟真实状况,增强 体 验 者 的 感 知 和 判 断。()、()等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丰富新闻传播教学方式、构建或再现新闻现场提供了更多可能,吸引了学生的参与。(三)新闻教学场景升级教室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教室建设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成为各高校教育现代化实践的重点领域。智慧教室是以教学云平台为基础,融智慧教学、自动录播、在线督导、远程互助、智能考勤、智能监控等基础应用与智能应用于一体的新型智慧教室系统。目前,国内常见的智慧教室类型包括研讨型智慧教室、讲授型智慧教室、远程互动型智慧教室,这种智慧教室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传统的课堂,如在扬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智慧教室,智能“电子黑板”可以与国内外任何一所同样使用该设备的高校实现远程交互,会议桌配置自动升降屏,可以根据与会者的情况自动切换镜头,话筒和摄像系统能自动跟踪发言者。除了打造智慧教室,不少高校将教学课堂拓展至线上,通过智能教学平台实现对教学资源、学习监测、师生互动等模块的整合,增强学生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无论是打造智慧教室还是开拓智慧教学平台,都是智能技术与课堂融合的新尝试,也是新闻传播教育为迎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作出的调整与升级。三、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未来愿景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介入与应用,为新闻传播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了契机,引领着智慧教育的发展方向。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应从实用性为主的传统教育理念向智能化思维引领下的现代教育理念转型,以培养更多的新闻智慧人才,实现新闻传播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一)培养智能思维下的新闻智慧人才新闻传播行业的用人要求是新闻传播教育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风向。新闻传播行业需要懂技术、精专业的新闻传播人才,要求其掌握新闻策划、采访、写作、视频制作、发布等知识与技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新闻传播教育进行了“升级”,大多数院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以叠加“智能”标签来增加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教育的关联度。不过,现有的关联多表现为浅层次的关联,教育理念仍是以实用性为主的传统教育理念,所以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知识仅将其作为一种技术应用工具,以满足今后从业的需要。而在智能时代,知识的传授变得相对简单,更为重要的是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新闻传播教育需要聚焦深层次的教育目标,强调学生智能化意识培养,实现智能思维引领下的现代教育理念转型,在此基础上培育出适应智能技术发展的智慧人才。未来的新闻传播人才应兼具功能性和可迁移性。功能性也就是实用性,即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具备使用能力,可使用技术进行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实现新闻传播知识与实务技能的高效转化,这是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基础性要求。可迁移性强调的是智能思维的培养,培育学生未来在面对复杂的新闻信息环境时对技术的选择、理解、创造与使用以及批判的能力,也就是能够正确地认知技术、且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清醒判断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实现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至今,每一次传播技术的更新都促使着新闻传播教育进行转型升级。在社会对智能技术赋予强烈期待的同时,新闻传播教育也应审时度势,科学、有效地利用技术向智能化转型,实现教育与技术由被动关联到主动应用、从浅层应用到高效融合的跨越。现有的新闻传播教育实践中,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层次较浅,对技术功能的应用较为局限。比如,新闻院校搭建的虚拟仿真实验室项目,大多数仍然以传统媒体的报道为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传统采编实务技能,应用的范围较为狭窄,在智能媒体素养、价值观念等培养方面还有待提升。大部分院校的虚拟仿真实验室还存在模式单一、原理简单、同质化等问题,缺乏自身特色。对此,可拓宽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范围,并提升技术应用程度,有效借助大数据、算法、传感器等智能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在营造虚拟场景的同时进行互动和动态呈现。在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新闻传播教育过程中,要尽量利用技术释放新闻传播教育的学科特色,契合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性。以智慧教室为例,总体上来说,目前智慧教室的应用尚处在发展阶段,各类型智慧教室的打造水平和利用率高低不一,普遍存在着没有体现学科特点、操作复杂、使用频率较低等痛点。大多数智慧教室中的技术价值未被充分挖掘,尚未达到利用“智能化技术”促进“智慧化教育”的理想效果。对此,可提升智慧教室与新闻传播教育的适配性,开发智慧教室中关于新闻现场信息搜集、新闻背景调查、视听素材加工等方面的功能。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传播教育的深度融合,归根结底来源于教育理念上的转变,只有新闻教育理念转变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